【當沖稅制攪局,聚焦產業趨勢】
時間:2021/8/15(日)
發文:NO.1295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台股資金動能強
象徵散戶資金動能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6月底增加467億元,升至3.0518兆元,創歷史新高。6月活期性存款餘額增加至21.09兆元,已連續20個月創歷史新高,月增達1819億元。6月份的M2年增率 9.23%創 22年新高,M1B高於M2持續黃金交叉,加上現在正是除權息旺季,8月20日前鴻海、廣達、聯電等總計2,120億元股息即將入帳,顯示市場資金活水相當充足,代表最近股市的回檔其實有非常多的資金正在場邊等著,隨時可以進場,等待適當時機吹起反攻號角。
.
❖出口創新高連13紅
最新數據台灣 7月出口規模 379.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水準,出口年增率 34.7% 呈現強力擴張態勢,創連續 13個月正成長,累計1至7月出口 2,448.7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台灣的強項 5G與 AI產品,資通訊產業,各種科技產品出口動能都非常強勁,前七月累計出口年增率 30.04%,勇冠亞洲四小龍,優於南韓 26.6%、香港25.8%、新加坡 21.5%,展望8月出口動能續航,有望挑戰連 14紅,再創單月歷史新高,加上第四季迎旺季,LEO認為從產業基本面來看,沒有悲觀的理由。
.
❖五倍券拚振興
科技產業外銷出口從上述數據來看,不但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甚至因為遠端需求而受惠,航運、鋼鐵直接反映在獲利數字上,去年發出三倍券當時內需產業還沒有這麼慘,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後內需消費、餐飲、娛樂產業、夜市…等庶民產業重創,發現金或者發振興券議題炒得很熱,最終連一千元都不用付,直接全民領五千元,共享今年台灣GDP成長的經濟成果,主計總處上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到 5.88%,全年坐五望六,LEO研判各縣市政府官員為了接下的政治聲量與選舉考量,一定會推出各種加碼活動,包含各餐飲商家、旅遊業者為了搶振興券也會加碼推優惠,預估將可貢獻GDP達0.9%,有望振興民生消費,內外兼顧。
.
❖不確定的政策
當初2016年前台股成交量僅千億出頭,政府指稱年輕人不買股,不投資,台灣證券交易稅千分之三被指稱沒有競爭力,市場缺乏資金活水, 2017年 4月 28當沖交易稅減半上路至今,確實有收到成效,今年七月證券交易稅連續 22個月正成長,高達 341億元,累計一至七月高達1708億元,已經確定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而且這只是千分之1.5,原本的一半而已,台股日成交均量 5070億元,也同創歷史新高。
.
今年底當沖交易稅減半在年底12/31即將到期,部分政府官員卻認為市場過熱,投機氣氛影響股市正常發展,講白了就是太多年輕小白進入市場,部分小白過度放大槓桿卻無法承擔,特別是熱門股當沖頻頻發生違約交割情事,開始有言論表示:年輕人都在炒股,不務正業!
.
當股票市場進入多頭,加上疫情在家工作推波助瀾,全球低利率市場資金氾濫,不只年輕人很多不玩股票的長輩也開始投入,成交量放大有助於市場波動度增加,稅制本來就是障礙,港股證券交易稅僅千分之一,南韓股市千分之二(未來將降成千分之一點五),台灣證券交易稅千分之三本來就比別人貴,社會福利也沒有比較完善,降到千分之1.5只是剛好而已,如果想要趁勢取代香港金融重鎮地位降到千分之1將更有助吸引國際資金。
.
原本七月台股動輒5千億甚至接近 6千億的成交量,到八月幾乎每天都剩下 4千億以下,甚至接近3千億水準,成交量大幅縮水減少2000至3000億,一天就減少4.5億稅收,一個月就少掉近百億,台股跌破月線、季線甚至接近半年線,市值的蒸發就更恐怖了,更何況國際股市頻創歷史新高,台股各項經濟基本數據沒有比別人差,股市表現卻獨憔悴,叫投資人情何以堪?
.
LEO研判最終財政部還是要妥協支持當沖降稅延長,頂多針對當沖比例高的股票以警示措施來應對,這才符合國際趨勢可加強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力,不應再走加稅的回頭路,台股在接下來的第四季電子旺季來臨,多頭趨勢明確的產業例如:電動車、電池、Mini LED、伺服器、晶圓代工、第三代半導體….都將持續發光發熱。
.
如果政策面有善意回應,只要確定當沖降稅繼續延長,相信站穩季線不是問題,股市將重返多頭。上週很多股票慘跌遭到錯殺超過三成,本週將有機會進場、搶、反、彈,嘗試做點短線價差,想知道那些標的可以搶,該怎麼搶,賺多少要跑?
.
趕緊追蹤股民當家
❖Line群組傳送門⤵
https://lihi1.com/jjjwf
❖TG 頻道傳送門⤵
https://t.me/stock17168
天佑台灣,疫情早日結束❤️
兆 遠 mini led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股盤後〉美7月CPI漲幅降溫 道瓊標普續寫新高
週三 (11 日) 美國 7 月 CPI 年增 5.4%,月升 0.5%,較前一個月的 0.9% 放緩,顯示美國通膨增長可能已觸頂,美股道瓊、標普收盤續寫歷史新高。
政經消息方面,通過逾 1 兆美元兩黨基建案後,美參院週三再通過 3.5 兆美元的預算藍圖,草案涵蓋氣候變遷政策、醫療保健、教育等領域。參院各委員會正展開協商,最快將在 9 月 15 日前完成預算法案細節。
美國財政部週三公布,今年 7 月預算赤字為 3020 億美元,創下該月的歷史新高紀錄,遠超去年同期的 630 億美元,主因是美國新冠援助支出仍居高不下。
美國白宮週三呼籲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 (OPEC+) 提高石油產量,並希望美國監管機關採取更多行動。
週三多位聯準會 (Fed) 官員持續釋出偏鷹派的訊息。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卡普蘭 (Robert Kaplan) 週三表示,Fed 應在今年 9 月向市場宣布縮減購債 (Taper) 規模計畫,並於 10 月開始執行。
里奇蒙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巴爾金 (Thomas Barkin) 週三稱,他非常支持「盡快」縮減購債,以便讓經濟回歸到更正常的環境。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喬治 (Esther George) 也提到,隨著經濟復甦,必須從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過渡到更為「中性」的環境。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04 億例,死亡數突破 432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613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1.8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203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021 萬例。
週三 (11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20.3 點,或 0.62%,收 35,484.97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22.95 點,或 0.16%,收 14,765.13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0.95 點,或 0.25%,收 4,447.7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7.9 點,或 0.24%,收 3,350.9 點。
標普 11 大板塊僅醫療保健板塊收低,材料、工業和金融板塊領漲。(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僅醫療保健板塊收低,材料、工業和金融板塊領漲。(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漲跌互見。蘋果 (AAPL-US) 上漲 0.18%;臉書 (FB-US) 跌 0.32%;Alphabet (GOOGL-US) 跌 0.39%;亞馬遜 (AMZN-US) 跌 0.86%;微軟 (MSFT-US) 漲 0.18%。
道瓊成分股多收高。開拓重工 (CAT-US) 上漲 3.59%;沃爾瑪 (WMT-US) 上漲 0.91%;高盛 (GS-US) ;上漲 1.47%;雪佛龍 (CVX-US) 漲 0.75%;Salesforce (CRM-US) 下跌 0.45%。
費半成分股多收低。英特爾 (INTC-US) 漲 0.37%;AMD (AMD-US) 上漲 1.13%;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2.35%;美光 (MU-US) 下跌 1.16%;高通 (QCOM-US) 漲 0.56%;NVIDIA (NVDA-US) 下跌 1.19%。
台股 ADR 僅聯電獨強。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0.32%;日月光 ADR (ASX-US) 跌 0.32%;聯電 ADR (UMC-US) 漲 0.09%;中華電信 ADR (CHT-US) 跌 0.16%。
企業新聞
特斯拉 (TSLA-US) 週三收跌 0.31% 至每股 707.82 美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週三會見德國布蘭登堡州官員,特斯拉正在德國打造約 69 億美元的歐洲超級工廠。
蘋果 (AAPL-US) 上漲 0.18% 至每股 145.86 美元。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報告顯示,蘋果將在 2022 年中推出全新設計的 MacBook Air,主要賣點之一就是採用 Mini LED 螢幕,而京東方將是 MacBook Air 的 Mini LED 面板供應商之一。
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COIN-US) 上漲 3.24% 至每股 278.40 美元。受惠加密貨幣投資熱潮,Coinbase 賺了不少交易手續費,最新財報告捷,營收、獲利皆超越分析師預期。
摩根士丹利將股票評級下調至減持後,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 (SPCE-US) 暴跌 12.67% 至每股 27.36 美元。
經濟數據
美國 7 月 CPI 年增率報 5.4%,預期 5.3%,前值 5.4%
美國 7 月 CPI 月增率報 0.5%,預期 0.5%,前值 0.9%
美國 7 月核心 CPI 年增率報 4.3%,預期 4.3%,前值 4.5%
美國 7 月核心 CPI 月增率報 0.3%,預期 0.4%,前值 0.9%
華爾街分析
由於 7 月核心 CPI 月增 0.3%,遠遠低於 6 月的月增 0.9%,E*TRADE Financial 投資策略董事總經理 Mike Loewengart 對此表示,令人感到開心的是,物價上漲壓力逐月放緩,支持了近期高通膨是暫時的說法,也支持這與經濟重啟相關的觀點。
AvaTrade 首席市場分析師 Naeem Aslam 表示,隨著參院通過基礎建設法案,投資者和交易員們非常樂觀。
Payn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級財富顧問 Courtney Dominguez 認為,基建案是對經濟的額外支出,就像刺激措施在去年幫助美國經濟復甦一般,更多資金流入經濟並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基建案將是推動經濟的額外助力。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研究部副主任 Dan Wantrobski 研判經濟持續復甦,將有助於週期股和價值股,那些重押科技股的投資者考慮將一些資金分配給道瓊成分股或許是一個可行的策略。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01497?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8-11(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兆 遠 mini led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機會即將一一浮現】
時間:2021/8/11
大家好,我是 LEO
.
美國聯準會還沒有正式升息前,市場上的資金就是這麼氾濫,流動的資金非常非常多,根據七月底中央銀行最新公佈資料--準備拿來買股票的證券劃撥餘額高達 3.05兆,連續 8個月創歷史高--資金動能相當充足
.
大家都在等拉回修正,團隊研判這一波拉回就是在醞釀,年底最兇悍、最邪惡的第五波行情---超跌才有超額報酬,現在跌下來-代表後面上漲的空間更大,短線--不用去猜最低點在哪裡?
.
你反而要問自己,未來 10年最值得投資的產業是什麼? 在股票市場想賺錢,眼光就要看得遠,我們可以看長作短沒有關係,但是操作要有《核心思想》進退才有依據
.
有些網友很好玩~股票輸錢怪券商,為什麼該分點這麼多當沖、隔日沖?更好玩的是~自己賣股叫做獲利了結,別人賣股叫做出貨割韭菜 ,所以 LEO 說眼光決定一切
.
拉回來看~台股,盤面上的觀察可以發現,台股-有錢人的大部位資金正在轉換標的(股票),把高位階的股票、漲多的股票砍掉,轉換到低位階、底部起漲的股票,重點是這些公司代表的產業,都是未來的明日之星,例如:電動車、Mini LED、雲端伺服器、潔淨能源等等….
.
所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記得要勇敢把握,就像當初新冠肺炎疫情來的時候大家都很恐慌,但事後驗證-那裏才是絕佳買點,全球政府都在量化寬鬆,後來全球股市都創新高
.
歷史會一再重演--台灣政府不就正在準備推出新一輪振興方案 5倍券,你是否也要改變想法,拋棄成見,勇敢一點,害怕~只會一再錯過良機,我們伺機而動,因為機會即將浮現~~~
.
請鎖定我們的頻道
官方 LINE群組 👇
https://lihi1.com/jjjwf
官方 TG頻道 👇
https://t.me/stock1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