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執政第二天》阿富汗實時更新:塔利班以鳴槍鎮壓公眾抗議,兩人死亡
#塔利班以對空鳴槍及實彈射擊回應公眾的憤怒。
#美國從喀布爾撤離的步伐加快但仍有數千人被拋下。
#美國承認一架離開喀布爾的飛機外發現人體殘骸。
#美國國會立法者敦促拜登推遲全面撤軍直到阿富汗盟友撤離。
#塔利班表示女性將擁有權利。目前跡象喜憂參半。
#英國領導人對拜登的阿富汗政策感到震驚。
*雖然今天上午塔利班領導層以記者會表示該組織不會採取與 20 年前一樣的殘酷統治:但今天在賈拉拉巴德省的塔利班,面對公眾抗議示威時,向人群對空開槍,並毆打抗議者。
週三,塔利班面臨反對他們接管阿富汗的第一次街頭抗議,至少在兩個城市舉行示威活動。
而在東北部城市賈拉拉巴德省公開表達異議的行為遭到武力鎮壓。塔利班士兵向人群對空開槍,並毆打抗議者和記者。
四天前,塔利班控制了喀布爾以東靠近與巴基斯坦主要過境點的商業中心城市,在與當地領導人談判達成協議後,沒有戰鬥。
本週,塔利班大量出動,乘坐接收解散的警察部隊皮卡車,在該市巡邏。
儘管存在著風險,但仍有數百名抗議者在主要購物街上遊行,吹著口哨,高喊著並舉著阿富汗共和國的大旗。當地新聞媒體播放的影片顯示,塔利班武裝分子向空中開槍試圖驅散人群,但抗議者並未散去。
對空鳴槍無效後,塔利班士兵們訴諸暴力。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至少有兩人死亡,十幾人受傷。
對於新的塔利班政府來說,抗議中武力暴力的刺耳形象——以及人們在試圖接近喀布爾機場試圖逃離該國時,遭到毆打的現象,已經破壞了他們剛剛宣布自己將成為負責任的阿富汗新政府的形象。
在該國東南部的霍斯特,也有示威活動,數百人走上街頭的照片和影片。
隨著塔利班準備任命部長和填補關鍵職位,公眾的憤怒突然湧現。
*“我們不希望阿富汗再成為戰場,”塔利班的長期首席發言人扎比胡拉·穆賈希德 (Zabihullah Mujahid) 週二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從今天開始,戰爭結束。”
雖然許多人對這些保證持懷疑態度,但在喀布爾,日常生活的節奏的確開始恢復——但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街上的女人明顯少了。
一些冒險出去的人沒有穿著傳統的罩袍,這是塔利班上次統治時,要求的覆蓋臉部的全長裹布。
在一般家庭和企業中,敲門聲,可能會引起平民的恐懼。
一個擁有 3800 萬人口的國家,是否會走上溫和路線,對這個曾經於1996 年至 2001 年統治,以狂熱宗教意識形態統治阿富汗的組織,仍然有待觀察。
但塔利班現在控制的國家與二十年前的阿富汗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 週三,喀布爾國際機場外,仍然爆發混亂,數千人試圖前往機場逃離阿富汗。
沉重的槍聲在通往機場的街道上迴盪。
關於機場外街道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的報導相互矛盾,塔利班目前控制著國際機場。外人不得進入。
機場的一名北約安全官員告訴路透社,機場一個門口發生了踩踏事故,造成 17 人受傷。
儘管美軍已在另一側的軍用機場恢復了軍用航班,但周三國際機場外的局勢仍然一片混亂。
塔利班試圖向世界展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更友善和更溫和的形象,但機場附近的場景提供了一個血腥衝突的對照。
塔利班成員有時會以槍托和棍棒毆打人民,以迫使試圖進入機場的人群退縮。
《洛杉磯時報》的攝影師馬庫斯·亞姆 (Marcus Yam) 拍攝的照片非常生動:一個男人抱著一個額頭流血的孩子。
一個看起來不省人事的女人躺在幾英尺遠的路上,鮮血順著臉頰流下。
* 阿富汗政府垮台後的最初 48 小時內,喀布爾國際機場的絕望景象與西貢的淪陷曾被相提並論。
現在儘管部分軍用機場已被美軍控制,撤離航班也已加緊進行,但數萬阿富汗人仍在努力尋找逃離塔利班政權的方法。
如今美國在退出越南的經驗再次被引用。
美國在美國退出越南之後擁有政治意願並獲得國際認可,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越南戰爭結束後,兩黨的道德責任感為越南“新生活”行動提供了框架,美國迅速將 130,000 名弱勢群體(主要是越南人)疏散到關島的臨時難民營。在那裡,他們被轉移到美國各地的臨時移民中心。
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140萬越南人最終在美國定居。
現在,美國正試圖為數量少得多的阿富汗人提供安全。
五角大樓官員表示,未來更多美國軍隊將抵達喀布爾機場,確保安全後,航班會增多,撤離速度會加快,軍用飛機和數量部分的商業航班加入運作。
漢克·泰勒少將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七架 C-17 飛機空運了 700 至 800 名乘客,其中包括 165 名美國公民以及其他國家、及部分阿富汗人。
這些阿富汗人曾與美國政府和北約部隊合作過,但人數數目不詳。
泰勒將軍表示疏散工作可能會增加到每天從機場出發的 5,000 至 9,000 名乘客。
但數以萬計的阿富汗人希望立即安全離開阿富汗,其中許多人在戰爭期間與美國和盟軍一起擔任翻譯,他們擔心塔利班將以叛國罪報復。
過去二十年間,至少超過 15,000 名這樣的阿富汗人,加上家庭成員,他們根據特殊移民簽證,在美國重新定居。
但至少還有 18,000 人向美國軍方提出申請,鑑於形勢不斷惡化,美國政府預計申請的數字還會上升。
越南戰爭的後果與當前局勢之間存在相似之處,這對解決當下的人道主義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牛津大學強迫移民和國際事務教授亞歷山大·貝茲說。
* 隨著美國軍方加強從阿富汗喀布爾的空中撤離,空軍承認在本週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混亂中起飛的一架美國軍用貨機的輪艙內,發現了人體器官。
空軍官員沒有透露有多少人在周一發生的事件中喪生,但周二表示,空軍正在調查“平民喪生”,因為一群阿富汗人在政府垮台後,迫切希望逃離該國。他們爬上飛機的機翼,起飛後從天空摔落。
阿富汗新聞媒體錄製的這一集令人痛心的影片在全球流傳,立即成為美國軍隊可能飛走而阿富汗人抱著所有希望的可怕場景——這將成為美國撤離阿富汗最難忘的一幕。
週日和周一,在混亂和恐慌中,美國飛行員和軍隊在機場不得不當場做出起飛的決定。
軍方官員表示另一架 C-17 運輸機週日晚些時候離開喀布爾,機上有 640 人,是原計劃人數的兩倍多。官員們表示飛行員確定這架巨大的飛機可以承受載荷。
最後飛機安全降落目的地。
但是第二天另一架 C-17 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週一早些時候,空軍飛機——編號REACH885——降落在跑道上。飛機著陸後幾分鐘,停機於坡道上,小機組人員驚恐的注視下,數百甚至數千名阿富汗人在往飛機衝去。
官員說,機組人員擔心他們的安全,跳回飛機並拉起飛機。官員們說,一些阿富汗人爬上了飛機的機翼,在機組人員不知情的情況下,爬進了起飛前起落架折疊的機輪艙。
機組人員聯繫了由美國軍事人員操作的空中交通管制,飛機在地面上停留了幾分鐘後,立即獲准起飛。
之後,飛行員和副駕駛意識到起落架沒有完全收起。他們派一名機組人員從一個小舷窗往下觀察,查看輪艙中的狀況。
就在那時,機組人員看到了數量不明的阿富汗人的遺骸,他們藏在輪艙裡——顯然他們已被起落架壓死了。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18/world/taliban-afghanistan-news/?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克拉拉遺器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提起「工藝」(crafting),人們往往會想起匠師們在工作室裡埋首於創作與製作,也用自己的雙手來完成眼前的作品。但這樣的畫面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科技越來越成熟的今天,可能正面臨挑戰。
這篇來自【CUP】上的文章,介紹了在義大利英國藝術家正在嘗試用機器手臂來取代傳統的人工雕塑。這帶我們反思當代工藝品與文化傳承如何面臨機器人與自動化的挑戰,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工藝」這個概念在今天的數位時代當中有什麼樣的轉變?我們對於這類工藝品的價值判斷又會出現哪些變化?
——————————
機械逐漸取代工匠的工作。當中一隻名為「ABB2」的 13 呎長鋅合金機械臂就正幫忙製作由美國著名藝術家設計的雕塑,緩慢而穩定地打磨石板。在幾米外,機械臂「Quantek2」亦正進行類似操作,為一位英國藝術家代勞打磨出其設計的雕像。機械人實驗室的創辦人及員工均認為,使用先進技術,是確保意國在藝術上保持頂尖地位的唯一途徑。像技術人員 Michele Basaldella 自稱是機械人的「大腦」:「我們不需要另一個米高安哲羅,我們已經有一個了。」
在卡拉拉一個倉庫中,技術人員正測試一部巨大的器械。雕刻機械人公司 Robotor 的創辦人 Giacomo Massari 指著「普賽克與愛神」(Amore e Psiche)的複製品說:「卡諾瓦花了 5 年時間才做出來,我們只花了 270 個小時。」不過,以機械人雕刻雖然快速而精確,但目前仍未完美,像複製美國雕塑家 Barry X Ball 的作品 Sleeping Hermaphrodite 時,人像前額到膝蓋就被挖出一道深深的裂縫。
對於以機械臂取代工匠雕刻,在卡拉拉附近山區經營雕刻作室 的 Michele Monfroni 直言:「要是米高安哲羅看到機械人,他會抓狂的。機械人是生意,雕塑是熱情。」Monfroni 自 7 歲拿起人生第一把錘子以後,就幾乎沒有放下過。他拒絕使用機器,堅持用手將大理石塊雕刻斧鑿而成的作品,才可稱得上雕塑。他指機械人不僅無法挽救該國的藝術遺產,若放棄其手工製作傳統的話,意大利藝術可能失去其國際吸引力。他感慨道:「如果你使用機械人,自己也會變成一台機器。」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cup.com.hk/2021/07/13/robotic-arm-verse-sculptor-in-italy/?fbclid=IwAR01zl29K7gxB-GKSKRqBha6yW3glTydWwemzDPzhElvLAkE_6yeIpifEm4#.YOz3bk09LS0.facebook
克拉拉遺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博說故事 - 第一篇西藏Tibet】
Part5 - 西藏布達拉宮པོ་ཏ་ལ
2009年西藏移地訓練,身體適應高度後,
我特意在離開前一天,安排去一個重要的地方,
神聖的布達拉宮,
希望在前往喜馬拉雅山賽前做祈福,
我馬路上,抬頭看著最高的金頂,
算著樓有13層,高170多米,
這樣的高度,如此大的重量,沒有地基,
想著布達拉宮究竟如何在風雨中歷經千年,
在山坡上仍穩如磐石?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就像一座大山,高高的壟立在面前,
讓人感到神聖莊嚴,不可侵犯的感覺
從右側的入口進入後,太陽四射的照耀在白牆上,
能夠進入莊嚴的聖地,不禁心中充滿感動。
再前往宮殿內前,也有一個考驗,
就是必須先走上很長的一段樓梯,
在海拔3700m一般人可能就很吃力,
更何況還要爬那~~~~摸長一段,
看著一些遊客停下來頭暈休息,
或是拿出氧氣瓶罩著嘴巴吸氣,
看的出來,不管多困難,
仍然許多人這一生都希望可以造訪聖地,
突然我前方有一位疲憊的大哥,請我幫他拍照,
「ㄟㄟ,小夥子,可否能幫我拍照下?我要跳起來那種!」
接著,可能太開心了,他連跳了5次,
我看他越來越喘,嘴唇都沒血色了,我擔心的說著:
「大哥!您還好嗎?要不要休息一下!」
「呼……呼……沒事兒~沒事!
小夥子不用擔心我!呼…..呼…..
砸身體,可硬朗的呢!!呼…. 」
隔沒多久,我在旁邊拍照到一半,
他突然「嗚魯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吐~~了出來,
我心想,大叔…你直接吐在世界文化遺產上啊…
正式進入後,感受到有一股不一樣的磁場,
我也說不上來,也許是一種正氣的感受,
布達拉宮於梵文意即「佛教聖地」,分為白宮和紅宮,
◆紅宮、由靈塔殿及佛殿組成,全藏的佛教重鎮
圍繞著歷代達賴喇嘛圓寂的靈塔殿建造了許多經堂、佛殿
◆白宮、歷代達賴喇嘛居住及辦公的場所,
最頂層是達賴喇嘛的寢宮「日光殿」,
殿內有一部分屋頂敞開,陽光可以射入
遊走在這龐大的建築中,結構十分複雜,
穿梭在不同房間,不同佛殿,
布達拉宮究竟有多少間房?有人說是999間加上修行密室 - 法王洞,
剛好1000間,最後一個房間是地心的入口,也很多種說法與故事‧
殿堂內成千上萬的酥油燈照著光亮,散著能量,
空氣中,有一股神秘的味道,
宮內裏頭供奉的,與我在台灣、世界各地接觸的佛像絕然不同,
每一尊佛像形體都非常高大,面相與神態有極為強烈的感受,
不同的佛殿進入,
都會有不同的情緒,那是不可侵犯與難以造訪的空間,
因為時間規定只有1個小時,僅能針對幾個重要的歷史去了解,
如果要實際了解每一個壁畫、唐卡、佛像,至少要花上好幾年吧
這裡的藏民告訴我:
「布達拉宮,對藏民,所有信徒,就是神之所在,
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
建造宮殿總共投入人力有五千多人,
在高海拔3700m修建龐大的宮殿極為辛苦,
但是在五世達賴喇嘛設計和帶領下,
克服困難最終建成了這座宏偉的建築群,
收藏和保存了豐富的曆史文物,壁畫、佛塔、
唐卡…佛經等珍貴的經文典籍,
還有大量神聖的金銀法器。」
我下山離開時,有許多信眾在正門前磕跪著,
我有注意一位藏民的老婆婆,
腳下有一個軟墊,旁邊擱著一個小包包,看似是簡單的行李,
不斷起身、彎腰、膜拜,讓手與地板摩擦滿是粗繭,
我在一旁靜靜看著,老婆婆重複了好久好久的膜拜,
雖然喘著氣,但眼神極為專注且恭敬,
我想起郊外訓練後,要搭100多公里的車要回拉薩時,
路上有看到一路叩拜,慢慢前往布達拉宮的藏民,
不知道要幾天?還是幾個月?他們才能抵達?
皮膚曬得黑,腳下膜拜的布有些破損,
額頭上已有一個結痂傷口,
對許多藏民來說
一生只要能來拉薩朝拜一次,那麼今生就已圓滿
對我們來說,搭個火車、飛機,很快就到拉薩了,
但對許多辛苦的藏民來說,可能是終其一生的信仰,
有些偏遠的小鎮,如有一人要走向拉薩的朝聖之路,
大家就會把家中的食物或小錢給他,
希望他能帶著大家意念做到這件事
信徒為了見佛一面,千辛萬苦地來到淨土,
在一旁的我,被這樣的震撼與意志力所震動,
離開西藏前的早上,我到布達拉宮後方的山上訓練,
坐著看整個拉薩市區,四周許多滿是經幡的五色旗,
微風吹起,將祝福的經文隨風傳向世界各地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夢,
終其一生的在付出,我們都必須加以尊重,
處事有則,心中有恩,
學習放下,學習感恩
若在人的一生,能夠找到自己,那就值了
完整影片在這喔!
https://youtu.be/0zp4PUtra8w
下週要和大家分享,世界七大洲八大站賽事,
第一站 – 印度喜馬拉雅山賽事
#大家會想看嗎
#零下40度的勇氣
youtube影片頻道 (請幫我按訂閱優❤️)
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