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打開CC字幕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57 衝突怎麼發生的?
01:33 烏克蘭軍艦經過克赤海峽錯了嗎?克里米亞到底主權歸誰?
02:03 克里米亞一步步規劃脫離烏克蘭?
02:44 戰火一觸即發,烏克蘭該怎麼應付俄羅斯威脅?
03:23 烏克蘭不只對外面臨俄羅斯威脅,國內也動蕩不安
04:20 栗子花革命後,烏克蘭政局每況愈下...
06:24 提問TIME
06:39 掰比~別忘了訂閱
06:50 七七國際新知—烏克蘭篇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俄羅斯與烏克蘭為何現在發生衝突?俄:烏克蘭快選總統了 烏:俄國想把亞速海變成內海:https://bit.ly/2BhoEVx
→ 俄國2潛艦突入黑海軍演 烏克蘭進入緊急狀態:https://bit.ly/2Cdd1AR
→ 烏克蘭危機懶人包:https://bit.ly/2LeJyJq
→ 抗衡或扈從—14 個歐亞國家對俄國外交 政策選擇的再檢視:https://bit.ly/2SOS1pq
【 延伸閱讀 】
→ 維基百科—克里米亞:https://bit.ly/2GiczVP
→ 專家:北約接納烏克蘭的威脅巨大專家—北約接納烏克蘭的威脅巨大:https://bit.ly/2LnkoIV
→ 烏克蘭前貪腐總統 140公頃豪宅開放參觀:https://bit.ly/2Gdr512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克里米亞危機懶人包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profile picture 的推薦與評價
【烏克蘭懶人包第三彈】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5075007-1.aspx 克里米亞3月遭俄兼併後,烏克蘭危機仍未平息,烏東4月6日起發生多起親俄份子占領 ... ... <看更多>
克里米亞危機懶人包 在 克里米亞 的推薦與評價
【中天直播#LIVE】俄國開出停戰新條件:承認克里米亞屬俄.烏東獨立. ... 克里米亞校園槍擊案釀19死逾50人傷—公視早安新聞Good Morning Taiwan ... 烏俄戰爭原因懶人包! ... <看更多>
克里米亞危機懶人包 在 [心得] 俄烏風雲-各懷鬼胎-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看大家這幾天對俄烏衝突有許多想法,我也來分享一下看法.
首先各國盤算如下.
烏克蘭
-俄國輸送天然氣給歐洲的門戶,掌握了俄國80%對歐出口的天然氣.並可從俄國收取
鉅額的過境費.
-一直想加入北約
-擔心在北溪二號之後被邊緣化.
俄國
-計畫2018以後放棄經由烏克蘭的輸送路線,改用北溪一二號輸送天然氣,此舉可避免依賴
烏克蘭並降低其重要性以及過境支出.
-與德國合力完成北溪一號的建設並營運,並於2021完成北溪二號的建設.
-北溪二號的唯一股東
-面對北溪一二號帶來的政治問題,與德國一起宣稱北溪計畫只是商業計畫,並不會被作為
外交武器
-嚴厲斥責北約擴張,指責北約違反了1990許下不會東擴的承諾
-如果烏克蘭納入北約,如同古巴飛彈危機般,北約將在俄國後院部署武器.所以非常感冒.
-在克里米亞之後受到制裁,加上國內通膨,急需北溪二號賺取外匯.
德國
-計畫廢除核能與火力發電,而北溪一二號有利於德國的能源轉型,除了歐洲電網的供應
以外,天然氣成了得以自主發電的重要的能源.
-時任總理梅克爾將北溪二號作為執政時期最後一個重要政績.除了能源轉型以外也能促進
德國與俄國之間的合作.
-因為干擾與紛爭不斷,暫時叫停北溪二號審批(2021/11/24)
-宣稱美國對北溪二號管太寬,違背歐洲能源自主.
歐盟
-與俄國和烏克蘭針對歐洲能源問題開會,在2019/12/19達成協議.
-克里米亞事件以後對俄國抱持著戒心
-在冷戰結束以後,因為沒有明確敵人,有些國家懷疑北約是否有持續存在的必要
-對美國川普以來的美國優先路線很感冒,認為美國已經不是以前堅定的盟友.
法國
-計畫大舉增加核能發電,用以電網輸出,以降低俄國對德國的影響力.
-馬克洪面臨四月的大選
美國
-轉型成為能源輸出國,且目前為最大天然氣輸出國
-疫情時期撒錢過度造成的高通膨.
-對北溪二號感到反感,宣稱怕歐盟被俄國綁架.
美國-川普
-在歐盟開完會的隔天宣布制裁北溪二號.引起德國譴責.
-對歐洲各國,尤以德國所負擔的北約軍費過低而感到非常不爽.
-防範中國崛起,並建立所謂印太地區,將中國排除在合作對象外.
美國-拜登
-在內政及經濟困境中民意支持度急遽下滑.
-現延續川普抗中路線
-面臨期中選舉
北約
-缺少明確目標,冷戰後逐漸轉型為區域安全組織,並負擔防恐等任務.
-對於烏克蘭的要求感到頭疼,並明確知道納入烏克蘭的後果
-考慮將武器部署至烏東地區
中國
-與美國展開明爭暗鬥,雖然號稱和平崛起,但也只是兵不血刃,企圖以經濟壓迫成為大國.
-跟川普打過交道以後,原本期待拜登但發現依舊是川普路線.
-想測試拜登的能耐
----------------
在烏俄危機之前,基本的盤算大概就這樣.
我認為這一切都只是起自能源的紛爭.
德國想要乾淨能源,跟俄國建立又快又穩的天然氣直通管線
美國見了眼紅,想說你要燒天然氣幹嘛不燒我家的頁岩油?
剛好川川背後死忠的就是頁岩油產業,阻擋北溪二號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這事已經發展很久了.
差不多也是從去年底開始逐漸說烏克蘭邊界有些俄軍蠢動.
可能是受到北溪二號卡關的影響,想要用軍事和外交壓力挑戰拜登,
美國見狀就在烏克蘭旁邊敲鑼打鼓說俄軍要打過來了,烏克蘭說窩不知道.
還要求美國趕快分享情資,不要整天只會喊話...
俄國看到美國"盟友"嘶聲竭力的"助陣",於是演得更勤快了.
歐洲和美國看到俄軍的動作,則是趕緊送上武器給烏軍,但沒人想要進駐.
烏克蘭樂的接收免費武器.
俄國則是樂的石油天然氣漲價.
而面臨到大選的拜登與馬克宏,也是抓緊了表現的舞台,想藉以表現外交強人的模樣
給選民留下好印象.
中國則是在旁邊冷眼觀察拜登會如何面對危機,以作為未來跟美國軍事競爭時的參考.
至於這齣戲會演到何時?
窩不知道.但至少還要一個月吧.普亭可能故意讓軍隊在那邊跑來跑去,讓美國整天喊
狼來了、狼隔天要來了、狼很快要來了...導致盟友對其不信任時再作定奪.
但是根據2020在伊朗危機的表現,假設屆時一切雲淡風輕,考慮到股市正在定價升息
預期,從雙利空嚇壞的股市應會恢復.畢竟FOMC也快要定奪第一次升息了.
--
太晚發了 半夜應該沒人看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67.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44773471.A.01C.html
比起俄國,法國盟友可能比較得到歐盟信任.
不過這樣就被法國牽制拉XD 或許也是為了要從德國手上奪得歐盟的地位吧
而俄國人也有些親人就在烏東,可能很像是金門的感覺
而且打下去以後 天然氣就只能賣中國了.
已經完成的北溪一二號就付諸流水,搶到烏克蘭也沒太大用處
而能源市場的市占還會被美國/OPEC搶走...
我怎麼想都不划算
怎麼看只有德國/歐盟沒得到東西..
對製造大國來說,美國能源的成本比管線輸送的天然氣大多了.
克里米亞則是軍事價值.
大國之間的角力都會計算得失,就我的想像中,實在不知道俄國得到烏克蘭能得到甚麼.
你也可以google "烏克蘭 過路費"
或許他也需要用軍事行動緩解國內壓力吧.
但追求失敗 把國家帶到深淵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同的是這次大家真的在認真喊撤僑
大家擔心這次會真打.
但假設這是在演,會不會代表俄國這次卯足全力想要歐盟回應訴求?
不過這樣烏克蘭還有甚麼價值?
話說稍微找了一下 則是2021/12底的新聞 烏克蘭或許會考慮讓爭議地區辦地位公投.
一面宣稱只是演習 一面又跟各國頻繁溝通 最後還和馬克宏開會後亮出了他的訴求
如果只是演習應該不會有這麼多外交動作.看起來的確是很想要從瀕戰邊緣中獲得利益.
但你說的16日前進軍才會獲勝的依據是甚麼?
北約集結之前?
想到德蘇互不侵犯也太誇張了點.俄國絕對打不起北約+美國阿.
但普丁也有辦法,當全世界都說我要打,我偏不打.如此反覆幾次就可以鈍化北約神經.
如此一來即使下次也有如此規模的部署,讓美國因為前幾次的推測失誤而喪失話語權.
就像是現在北韓試射,一月射了那麼多次,誰管他? XD
先看WIKI
北約第二輪東擴
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開的北約高峰會議,達成了第二波的東擴決定,2004年正式接納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七國。
北約第三輪東擴
2009年4月1日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加入北約。
我猜想可能是年代久遠. 20年前的俄國大概想加入歐洲 所以不計較這些吧?
而且也要看國家走向.之前烏克蘭有一度親俄,那時期的經濟不錯.
後來搞了橙色革命以後就走向親美,但經濟也逐漸下滑.
而親美的色彩也讓俄國挺感冒的.加上對歐洲的經濟把柄被烏克蘭給把持了.
※ 編輯: Severine (118.160.67.174 臺灣), 02/14/2022 03:25:17
原來是天氣問題XD
二戰時期的戰時天氣應付策略和現在也大不相同吧?
不太認為現在還會有當時那種天氣拖死軍隊的狀況.
不過和這篇想分享的有點離題就是了.
※ 編輯: Severine (118.160.67.174 臺灣), 02/14/2022 03:27:32
美國看的是歐洲太過親中親俄,
歐洲認為美國整天干涉歐洲事務,而且英國脫歐的時候美國一直在利誘英國脫歐.
在1月就有看到分析指出 是想和中國一起挑戰拜登,看拜登如何應付東西兩方同時出事
的狀況.
※ 編輯: Severine (118.160.67.174 臺灣), 02/14/2022 03:31:18
當然你也可以說軍演軍演演過頭就開打拉
https://i.imgur.com/OuQwElY.jpg
https://i.imgur.com/rKOOUn1.jpg
https://i.imgur.com/Wjgacoa.jpg
原來如此 軍事非我專業.感謝各位講天氣的大大.長知識.
※ 編輯: Severine (118.160.67.174 臺灣), 02/14/2022 03:34:44
先別責怪川川
其實烏克蘭也蠻常搞俄國的 真的有管線就拿翹.
人家產油國都是有天然資源而發達 結果有人是拿別人家的資源來發達XD
幾乎是從小看到大..
以下是節錄百度 有興趣看更長的歷史就點去看吧 太長了
https://ibit.ly/GQPM
---
2006年俄烏「斷氣風波」開啟兩國天然氣爭端
在歷史上,俄烏兩國關係久遠而密切。 1922年烏克蘭作為創始國,與俄羅斯聯邦等一起
建立蘇聯,以其遼闊的國土資源和龐大的經濟規模,成為蘇聯的"糧倉"和僅次於俄羅斯的
最重要加盟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宣布獨立,而後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共
同宣佈建立取代蘇聯的"獨聯體"。 直至2004年烏克蘭大選之前,總體上烏克蘭還是保持
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係。
俄羅斯念在昔日「兄弟」情分上,一直按補貼價格優惠供應烏克蘭天然氣。
但自2004年年底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以及隨後親西方的尤先科總統上台以來,烏克蘭
政府扭轉外交基調,執行親美傾歐政策,追求加入北約與歐盟,並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
海軍基地等問題上齟齬不斷,矛盾日深。
俄羅斯覺得再無必要為「疏俄倒西」的烏克蘭經濟買單,便於2005年年末要求將供烏的天
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 而烏方要求分階段提高天然氣價格,並按
照市場價格計算俄天然氣過境費。 因談判未果,2006年元旦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以下簡稱"俄氣")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 氣供應,形成舉世關注的俄烏"斷氣風波",直
到1月4日雙方談判達成協定後方才恢復通氣。
根據協定,俄方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出售天然氣給「俄烏能源公司」,該公司將俄天然
氣和來自中亞的天然氣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烏; 而俄天然氣經烏境
內出口歐盟的過境費則由原來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至1.6美元。
※ 編輯: Severine (118.160.67.174 臺灣), 02/14/2022 03:44:39
罰款這事其實各國都在幹就是了,不只歐盟.
像是美國也常搞我們啊(面板業)
但美國也挺公平的,搞外國企業以外也會搞國內企業,像是最近當落水狗的FB就常常受到
政治因素來調查隱私權之類的.或著是跟科技龍頭要點稅金等等.這塊肥到連歐洲澳洲想
都跑來開徵數位稅了.
※ 編輯: Severine (118.160.67.174 臺灣), 02/14/2022 04:03:22
歐盟擬將部分符合規範的核能和天然氣電廠歸類為綠色投資標的
https://e-info.org.tw/node/233158
並不是說乾淨,而是過渡性.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115003060-260410?chdtv
然後美國現在也是液化天然氣的最大輸出國了
稍早說的石油輸出可能是短時間的狀況,而我把那當成常態了.所以我改一下原文用字.
https://i.imgur.com/Afugccb.p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