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 十二平均律
PRÄLUDIUM J.S Bach
巴哈是特別的音樂家
他的音樂性很邏輯
他除了是音樂之父
我覺得也是數學之父吧⋯⋯
藝術家的邏輯屬天馬行空較多
他的音樂卻非常有邏輯
強欸~~~~👍🏻
敬佩敬佩👍🏻
謝謝你的天賦 讓我們能享受音樂的薰陶
增加藝術氣息
榮幸能彈奏你的樂曲 很開心~~~🥳
珍惜~~~🥰
享受一下古典音樂 增加氣質吧~😍
音樂療癒法 小悠療癒你 😆
😍 謝謝喜歡~~~~😚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好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音樂,不用翻譯 共鳴,沒有距離 東方文化自工業時代後凋敝 現代音樂的主角是西方樂器 象形文字侷限於平平仄仄平 宮商角徵羽不敵十二平均律 💪 支持創作理念 🈲 幸福不敗兵法 ▶ http://bb.yehland.com ✔️ 好倫褲子基金 ▶ http://donate.yehland.co...
「十二平均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吳小悠 Ashe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好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瀧澤克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轉錄][轉貼]純律與十二平均律- 精華區ck49th320_21 的評價
- 關於十二平均律 在 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純律的最大優點是因為各音的頻率 ... 的評價
十二平均律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兩天跟一位從事表演藝術工作的舊生私訊,她跟我回報些聲音能力精進的好消息,我也感謝她好心分享給她的朋友們,而來了個新學生。
聊到其實我頂想教些表演藝術嗓音需要的學生,因為可以發展學生的聲音極限。但大部份的學生都比較是嗓音健康護理的需要,並沒有開發聲音能力的動機。
她跟我說可能我的YT影片因為有較多“數據化”的資訊,所以給人嚴謹而偏向健康護理、聲音科學的印象吧!
也講的頂有道理的,一有了數據化,很容易變得嚴肅起來,甚至真有人留言批我一頓,覺得我聲音一般般,還寫:”看到我的影片就翻白眼!“
不過,“數據化”還是一切進步的根本,即使是感受性的音樂,十二平均律也是個數理思維,更不用說和弦、樂音的泛音結構充滿了倍數的比率性。生物的各種感官能力,也是各有其符合某種“數學”規律性,而來形成好與壞的相對感受。
但我也不急,時年尚未五十,大概一路教到七老八十的也猶有餘力。教發聲不是件費力、耗神的事,我就靠著這口耳相傳,攪和個廿、卅年,慢慢的參與這個改變吧!
沒看到,也無妨!
不是個改革家的性格!看來在聲音開發領域,由“殺豬公”進階到“上太空”,得到看看台灣有沒有其它的有心人了...
~~~~~~~
※ 一對一視訊個人課,請私訊
1. Skype ID: https://join.skype.com/invite/jxPHO1DdHiXT
2. Line ID: joseyang9287
※ 健聲房公開班,台北(2021/5/15,週六):
https://www.cln.com.tw/school_openclass_info_165_.html
※ 客製化 聲音講座、課程邀約,請洽清涼音文化
官LINE ID @clncln
電話:07-8033096#17
十二平均律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作曲家古諾很厲害,把巴哈十二平均律編寫成「聖母頌」,傳唱了全世界!
原始連結:https://youtu.be/ZNbi-qubpPQ
十二平均律 在 好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音樂,不用翻譯
共鳴,沒有距離
東方文化自工業時代後凋敝
現代音樂的主角是西方樂器
象形文字侷限於平平仄仄平
宮商角徵羽不敵十二平均律
💪 支持創作理念
🈲 幸福不敗兵法 ▶ http://bb.yehland.com
✔️ 好倫褲子基金 ▶ http://donate.yehland.com
✔️ 加入紳士會員 ▶ http://join.yehland.com
🤵 倫粉基本義務
✔️ 訂閱好倫頻道 ▶ http://sub.yehland.com
✔️ 追蹤好倫唉居 ▶ http://ig.yehland.com
✔️ 按讚好倫臉書 ▶ http://fb.yehland.com
👀 精選必看好片
⏩ 交友軟體 ▶ http://youtu.be/qqo8i_8uhYM
⏩ 破解照騙 ▶ http://youtu.be/jIIcivxtxmk
⏩ 可愛柴犬 ▶ http://youtu.be/W4I6HuWCnJE
⏩ 型男速成 ▶ http://youtu.be/UerA6g26ZOA
⏩ 已讀不回 ▶ http://youtu.be/2zicCQ0Chyw
⏩ 最難駕照 ▶ http://youtu.be/0tiVrUO2-aM
🎥 更多經典作品
⏩ 深日本 ▶ http://dj.yehland.com
⏩ 好日本 ▶ http://gj.yehland.com
⏩ 好幸福 ▶ http://gs.yehland.com
⏩ 好知識 ▶ http://gk.yehland.com
⏩ 好廢片 ▶ http://bs.yehland.com
⏩ 純愛暴 ▶ http://bz.yehland.com
⏩ B旅推 ▶ http://bt.yehland.com
⏩ 少女觀 ▶ http://yg.yehland.com
🎁 好物分享推薦
💸 千元旅行基金 ▶ http://1000.yehland.com
🛌 便宜旅館比價 ▶ http://hotel.yehland.com
日本現代音樂濫觴於明治維新
和魂洋才保留太鼓尺八神樂笛
大正浪漫是對西方技術的憧憬
脫亞入歐擁抱吉他鋼琴小提琴
儘管國際地位不若坂本龍一
當不了李白至少可以當白居易
動畫電影結合古典旋律
音樂成為回憶最美的背景
他的女兒四歲就為宮崎駿演唱
他讓夏天降落在菊次郎身上
他是兼顧通俗與藝術的音樂家
#久石讓
十二平均律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RedVelvet #PeekABoo #二胡
Red Velvet - Peek-A-Boo 二胡版 by 永安 (Erhu Cover by YungAn)
■ Off Voc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s3RdNveTU
Red Velvet是韓國SM娛樂2014年推出的女子組合,起初由Irene、Seulgi、Wendy、Joy四名成員組成。2014年8月1日以數位單曲《Happiness》一曲正式出道。同時,Red Velvet為第一個SM娛樂所推出SM ROOKIES計劃的女子團體。2015年3月加入新成員Yeri,成為五人形式的女子組合,並發行首張迷你專輯《Ice Cream Cake》,在同年3月27號在KBS《音樂銀行》拿下首次音樂節目冠軍。
2017年11月17日Red Velvet帶著第二張正規專輯《Perfect Velvet》回歸,主打歌《Peek-A-Boo》。Peek-A-Boo其實是一種跟嬰兒玩的躲貓貓遊戲,常常大人會把手摀住臉,然後突然打開跟小朋友玩躲貓貓,逗小孩笑。雖然是可愛小遊戲,但莫名地適合當驚悚片的題材啊!這次Red Velvet的5個人感覺是5種人格,合力抓一個男生!歌詞的部分,大意是狐狸般的女孩獵豔的過程,中間『被抓的人就決定是你,會很有趣的,讓你參加』,以及最後一句『時間到了繼續玩吧』,整個超級毛骨悚然,仔細看看歌詞,就會發現根本是恐怖情人啊啊~(抖) 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部驚悚的MV:
https://youtu.be/6uJf2IT2Zh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6409358/
《Peek-A-Boo》是1=E,這首歌音域並不寬,還算簡單,但節奏相當難掌握。二胡演奏要表現狂野而傲嬌的感覺,滑音和RAP要快速乾脆。這首歌我想加強右手的力度,但你有這種經驗嗎?一想到要演奏激動的樂段,右手開始用力地抓住弓子,左手也努力地按弦,二胡的音量聽起來是大了一些,共鳴卻少了很多。其實越強力的曲子,反而是越放鬆的,肌肉的緊張只會妨礙傳達到琴弦上的力而已。就像愛情一樣,越想握緊它,反而越容易失去它。(咦?扯遠了XD
副歌的"Peek Peek A Peek A Boo"還有怪笑聲我特地加強了錄音,可以戴上耳機聽看看奇特的立體感。RAP段用二胡演奏非常困難,節奏相當快速,還要用滑音來模擬RAP人聲的語調,有些音甚至不在十二平均律上,譬如"Play the game again" 17⤴12⤴1 的2是介於#1與2之間的音,註記上去會太亂,所以各位只能自己用耳朵感受了。我的二胡演奏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被抓的人就決定是你 會很有趣的 我喜歡你
雖然月亮攀上登架 時間到了 我們繼續玩吧...
========================
Red Velvet - Peek-A-Boo 二胡版
原唱:Red Velvet
作詞:Kenzie
作曲:Moonshine、Cazzi Opeia、Ellen Berg Tollbom
原曲發行:2017年11月17日
二胡錄製:2018年1月31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1=E BPM=115
Oh gosh 난리야 Oh gosh
Oh gosh 出大事了 Oh gosh
32 2126
맞아 난 좀 기분파
沒錯 我是心情派
332 2126
헤 금방 또 사랑에 빠져
很快又要陷入愛情裡了
6166 166 3216
Yeah yeah yeah yeah
6666
새것만 좋아해요 반짝거리죠
喜歡新的東西 閃閃發亮
332 2126 32 2126
다들 그렇잖아요 맞죠
大家都這樣 對吧
6#1 #1#1#123 65
Peek A Boo 설렐 때만 사랑이니까
Peek A Boo 只在心動的時候 因為是愛情
356 6532 222 26
La la la la la
63521
내 친구 모두 소리쳐
我的朋友 全都大聲喊叫吧
356 116532
넌 정말 문제야
你真的是問題啊
222 2#1
I'm fine fine fine fine fine fine
67#12 356
(Ow!)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1⤵) 22 2223⤴
3322 66 612 3322 53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12 3322 66 612 31756
흥이 난 여우
充滿興致的狐狸
22 2223⤴
612 3322 66 612 3322 53
그런 나라구
就是那樣的我
22 2223⤴
12 3322 66 612 3175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I said 1 2 3
22 3⤴36⤵
Play the game again
17 ⤴12⤴1
버튼을 눌러보자 쿵푸만큼 빨리
把按鈕按下去看看 像功夫一般的快速
17#6 671#1⤴ 17#6 ⤴127⤵
중간에 내 맘 변해도 놀라지 말기
我的心在中途變了也不要嚇到
17#6 71#12⤴1 17 ⤴127⤵
혹시 끌리지 않니 그럼 Excuse me
如果沒有吸引力 那就 Excuse me
17 17#6⤴1 176 6 6 6
자 전화해요 밤새 또 놀러 가요 함께
來 打電話吧 整個晚上再次一起去玩吧
62222 66 63333 66
Restart a game
6#1#1#1
돌진해 롤링해 블랑카 (giggle)
突進吧 滾動吧 布蘭卡
777 666 343 (⤴#6#5⤵#4⤵3⤵2⤵)
오늘 저녁도 Let's go
今天傍晚也 Let's go
32 2126
놀이터는 붐비고
遊樂場很擁擠
332 2126
지루해질 틈조차 없죠
沒有變得無聊的空隙
6166 166 3216
Yeah yeah yeah
1112
빙글빙글 돌아요 다들 똑같죠
轉著圈圈 大家都一樣吧
332 2126 32 2126
오 마침내 마주친 눈빛
oh 終於遇上的眼神
6#1 #1#1#123 65
Peek A Boo 새로워요 사랑인가요
Peek A Boo 感覺很新鮮 是愛情嗎
356 6532 222 26
La la la la la
63521
내 친구 모두 소리쳐
我的朋友 全都大聲喊叫吧
356 116532
넌 정말 문제야
你真的是問題啊
222 2#1
I'm fine fine fine fine fine fine
67#12 35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3322 66 612 3322 53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12 3322 66 612 3175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술래는 너로 정해졌어
被抓的人就決定是你
612 3322 66
재밌을 거야 끼워 줄게
會很有趣的 讓你參加
612 3322 53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저 달이 정글짐에 걸릴
那月亮攀上登架
12 3322 66
시간까지 노는 거야
玩到那個時候
612 3175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Peek A Boo 이상해 어라 넌 좀 달라
Peek A Boo 好奇怪 你有點不一樣
312 312 312 312
이런 게임 멈추고 너를 다시 보게 돼
把這遊戲停下 再看你一次
67#12 #176 6712 176
무섭지 않아 난 새로운 얘기가
我並不害怕 新的故事
312 312 312 312
펼쳐질 거라는 걸 방금 느꼈으니까
會展開 因為剛剛感覺到了
67#12 #176 6712 17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3322 66 612 3322 53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12 3322 66 612 31756
흥이 난 여우
充滿興致的狐狸
22 2223⤴
612 3322 66 612 3322 53
그런 나라구
就是那樣的我
22 2223⤴
12 3322 66 612 3175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술래는 너로 정해졌어
被抓的人就決定是你
612 3322 66
재밌을 거야 끼워 줄게
會很有趣的 讓你參加
612 3322 53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저 달이 정글짐에 걸릴
那月亮攀上登架
12 3322 66
시간까지 노는 거야
玩到那個時候
612 3175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술래는 너로 정해졌어
被抓的人就決定是你
612 3322 66
재밌을 거야 네가 좋아
會很有趣的 我喜歡你
612 3322 53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저 달이 정글짐에
雖然那月亮攀上登架
12 3322 66
걸릴 시간이지만 더 놀자
的時間到了 繼續玩吧
612 31756
Peek Peek A Peek A Boo
22 2223⤴
Peek A Boo
77 6
Peek A Boo
77 #1
Peek A Boo
77 6
321 26
END
十二平均律 在 瀧澤克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音楽理論を身につけたいけれどよくわからない。」
「楽典を読んでみたけれども意味がさっぱり・・・。」
そんな方に向けて楽典をかなり噛み砕いて解説してみます。
砕きすぎて雑談の様なクオリティでございます(笑)。
かなりゆるいペースで進めて行きますので進行は遅いのですが
ゆっくりのんびり楽しく音楽理論を学んでいきましょう!!
今回はト音記号、ヘ音記号などと呼ばれる音部記号。
シャープ(♯)やフラット(♭)などと呼ばれる変化記号について。
臨時記号やら調号やら色んな単語が出てきますが、
一つひとつちゃんと把握しながら理解すれば簡単です。
今回は覚える事が割と少ないかなと思います。
ちなみに参考にしている楽典はコチラ。
「楽典・理論と実習」
http://www.amazon.co.jp/o/ASIN/4276100003/youscore-22/
もちろん動画内で言っている通りこの本を用意する必要はありません。
なんとなく興味が出てきましたらチェキラしてみてくださいませ。
【ギターレッスン受講をお考えの方へ】
http://takijawa.jp/lessons
【afterbeatguitar】チャンネルページ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afterbeatguitar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下のリンクをクリック!!
Please Subscribe!! http://www.youtube.com/subscription_center?add_user=afterbeatguitar
【ビックリする程ユルい楽典Vol.1】倍音ってなんだ??
https://youtu.be/zuBazyLl6AU
【ビックリする程ユルい楽典Vol.2】純正律と十二平均律
https://youtu.be/oLG2AMMK1Z0
【ビックリする程ユルい楽典Vol.3】譜表・音名・音部記号・変化記号とは
https://youtu.be/0jfzSx3onWo
ギターレッスン
【初心者のためのコード理論1】コードは簡単に覚えられる!!
https://youtu.be/rywtVf2hfgc
ギターレッスン
【初心者のためのコード理論2】ずらすだけでコードが沢山弾ける!!
https://youtu.be/Gy0yEy0pAwY
【よくわかるコード理論講座 1/4】インターバルについて
https://youtu.be/Yc-FtT9Qmcc
【よくわかるコード理論講座 2/4】トライアドとセブンスとは
https://youtu.be/7ANphghutUQ
【よくわかるコード理論講座 補足編】2本目の動画の後にご覧下さい
https://youtu.be/df8k3KYYEkI
【よくわかるコード理論講座 3/4】テンションコードについて
https://youtu.be/oIZV0mhN0fE
【よくわかるコード理論講座 4/4】addやsus、オンコードなど
https://youtu.be/CxJDJcGQHLs
ギターレッスン ~初心者向け
【弦とフレットについて】
https://youtu.be/fOcrwf7XUSA
ギターレッスン
【チョーキング】
https://youtu.be/XGyQO8tqp6Y
ギターレッスン
【作曲しちゃおう!!】その1
https://youtu.be/EwOn5CUAJyc
ギターレッスン
【見たらギターがうまくなる動画】
https://youtu.be/pfjWtIJlyug
【Playlists】
プチ音楽理論講座(全11回)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36C8C37AF322E33A
楽譜を読もう:初級(全7回)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7EA715FFA945FB4E
瀧澤克成の楽しい音楽教室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euLqAlxnzVs-M4K3itVjjeubexFSm8S
ヒットソングに学ぶ作曲理論講座
スピッツ・いきものがかり・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など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euLqAlxnzXyYNhP_eApnem2ZR2poV5w
十二平均律 在 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純律的最大優點是因為各音的頻率 ... 的推薦與評價
因此在純律樂器上是不能夠移調演奏的。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半音,也就是將一個八度內的十二個半音的頻率按照等比數列排列起來形成 ... ... <看更多>
十二平均律 在 [轉錄][轉貼]純律與十二平均律- 精華區ck49th320_21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wildmonkey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標題: [轉貼]純律與十二平均律
時間: Sun Jun 6 21:28:21 1999
發信人: NWS@cis_nctu ( ), 信區: 'Club-Orchestra'
標 題: [轉貼]純率與十二平均率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Sat Jun 5 21:36:36 1999)
來 源: NWS.Dorm13.NCTU.edu.tw
作者 KevinLan (Posaunenblaeser) 看板 NTUWindBand
標題 好吧... 欠了一陣子了...
時間 Tue Apr 28 02:25:43 1998
───────────────────────────────────────
上次說要解釋純率計算的問題...
結果好像欠了一陣子了...
趁現在版面有點乾就補上來吧...
ok...
就從古文明開始講起好了...
**
還記得國中數學的畢氏定理吧?
現在要提的就是那個傳說中以畢達哥拉斯為首的學派.
他們曾經研究振動的弦,
發現音樂的音程乃是受到整數比的支配.
彈撥一根緊張的弦, 使它發出一個音以後,
我們可依簡單的整數比值,
改變弦的長度, 而得到不同音程的音高.
如: 若全長發出的音高為 C , 則以一半的弦長發聲可得高八度的 C',
以 2/3 弦長可發出 G , 以 3/4 弦長可發出 F ,
以 4/5 弦長可發出 E , 以 8/9 弦長可發出 D , etc...
( 理由後面會解釋 )
( 他們會做這樣的研究, 除了實際的經驗以外, 也是有其背景的.
因為他們抱持著數的神祕主義, 認為 "every thing is number",
而甚至賦予各種數字不同的哲學意味. )
自此之後,
詳細的發展源流或許不可考證,
但最後人們得到的一個結論是:
完美音程的構成仰賴於簡單的整數比例.
若以簡單的整數比例來定音律,
則音樂的和聲是美好而悅耳的.
關於這點我們也可以有較為積極的解釋:
若是兩個聲波之間有簡單的整數倍比例, 如二比三,
則以六個單位的時間觀之, 亦可得一週期函數.
再者, 兩者相疊產生之干涉波 (聽起來就是所謂的啪音吧)
亦與原來的頻率成整數比.
詳細寫的話,
我們引入兩個物理上與數學上的知識:
1. 連續函數可以寫成三角函數的級數和
2. 所有聲波都是週期函數.
則聲波的疊合可以被簡化成下面這個例子:
cos(k1x-w1t)+cos(k2x+w2t)
= 2 cos[1/2*(k1+k2)x-1/2*(w1+w2)t] cos[1/2*(k1-k2)x-1/2*(w1-w2)t]
由此可知,
兩聲波干涉所產生的波動頻率為原本兩者之平均,
而振幅以兩者頻率差的一半變化.
( 所以啪音聽起來都嗡嗡嗡的... 嗡的越慢表示頻率差越小. )
若是比例很簡單,
則和聲的效果就會比較和諧 -
因為整個和聲的感覺很單純,
不會有太多奇奇怪怪頻率的干涉波在裡面.
以上是我們試圖以物理與數學的角度解釋何以整數頻率比的和聲較為美好.
( 也許最後問題會歸於 "到底人腦子裡面是怎麼聽聲音的?".
可是這個問題恐怕太難了些, 我是完全不知道答案的,
所以就請各位自由心證吧. )
再回到音律的問題來.
以整數比來定音律的結果,
在十二平均律誕生之前,
音樂家們採用的純律之頻率比例如下:
( 在同一調性之中 )
Do : Re : Mi : Fa : So : La : Si : Do
= 1 : 9/8 : 5/4 : 4/3 : 3/2 : 5/3 : 15/8 : 2
而值得注意的是, 一個八度的頻率差為兩倍.
這樣的訂定是很自然的,
因為 1:2 是兩個不同音之間能有的最簡單關係了.
仔細觀察的話,
上面這一列之中所使用到的比例大多為分母很小的分數.
( 考慮通分後的分母為最小再配合一點其他的條件的話,
這列數字幾乎可以被唯一確定. 各位不妨自己驗證. )
而相鄰之音與音的比例:
Do : Re = 1 : 9/8
Re : Mi = 1 : 10/9
Mi : Fa = 1 : 16/15
Fa : So = 1 : 9/8
So : La = 1 : 10/9
La : Si = 1 : 9/8
Si : Do = 1 : 16/15
不出 9/8, 10/9, 16/15 三者.
不難發現, 此音律中諸比例之決定其實並非刻意,
而是在一些簡單的比例的組合如 3/2, 4/3, 5/4 的組合之下所能自然的得出的.
如: (3/2)/(4/3) = 9/8
(4/3)*(5/4) = 5/3
(5/3)/(3/2) = 10/9
(4/3)/(5/4) = 16/15
因此在遠古文明的弦樂器上,
此音階的產生即十分的自然.
只要看著弦長度大約某個分數長的位置按著然後演奏,
就可以自然的產生所想要的音程,
而一些簡單而容易奏出的音程自然漸漸的演變成音階的形式.
而即使在今日,
弦樂器上最自然的調性仍是以此律產生.
然而在此音律之下音樂並無法自然的移調.
舉例如下:
若 Do 的頻率為 1 個單位,
則 Fa 的頻率為 4/3 個單位;
若移調至以 Fa 為主音, 考慮此調下的 "La" ,
則頻率為 (4/3)*(5/3)=20/9 個單位.
也許你會說: 從 Fa 開始算的第六個音, 那就是高八度的 Re 嘛.
可是高八度的 Re 頻率應該是 2*(9/8)=9/4 個單位,
而 20/9=2*(10/9) 在原本的音階中找不到.
因此為了使移調能順利的完成,
一個完整的音律系統必須再囊括入所有移調產生的不同頻率.
有興趣的人可以檢查一下:
一次移到屬音的移調要多引入三個頻率,
而反覆進行此步驟十一次, 可得共需引入 11*3 = 33 個頻率.
而加上原本音階中的 7 個,
也就是一個完整的八度之間被引用的頻率有 7+33=40 個之多.
此移調的困難同時困擾著東西方的音樂家.
( 以下這段中國的律制, 恰好手邊有資料, 所以寫的詳細了一點.
沒興趣的可以自行跳過 )
在古代的中國, 最重要的音律制度為律呂.
律呂有十二個音, 六陰六陽, 陽為律, 陰為呂, 故稱律呂,
所以稱為律呂, 這十二個律管是所有中國音階的基本.
用不同的管長來規定各音的音高.
最長的管名黃鐘, 長九寸, 用三分損益法生其餘各管,
即, 第二管比第一管短三分之一 (六寸), 第三管比第二管長三分之一 (八寸),
如此損、益、損、益直至第十三管.
若是如此造出的第十三管恰好是第一管的二分之一,
造出黃鐘的八度音, 半黃鐘來, 那是非常理想的一件事.
不幸不是如此.
( 中國人只重實際卻不懂無理數的道理就得吃這種悶虧. |Q
往下看還有更白癡的. )
( 從某種角度來說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科學. |QQ )
其餘管長按長短排好, 各音程也不等長.
因此, 各管不可能都拿來做音階的主管.
雖然多少世紀以來,
中國的音樂理論家都絞盡腦汁的想達到這個 "旋相為宮" 的最終目標.
但三生損益法的第十三管既然比半黃鐘稍高一些,
於是漢朝京房繼續三生損益法到六十律.
六朝宋錢樂之覺得京房所以繼續追尋的緣故, 是因為第十三管不是半黃鐘,
不能指鹿為馬. 現在弄到十八管離半黃鐘近了一些, 鹿變成驢了,
但仍不能指驢為馬. 於是又繼續三生損益的一直到三百六十律.
離真正的半黃鐘近多了, 驢也長得像騾子了, 但還是不能指騾為馬...
從十二律算到六十律, 再算到三百六十律, 始終得不到二分之一的管長.
從現在數學的角度來看, ( 唉... 別說現在, 幾千年前的希臘人也知道啊... )
我們很清楚用三分損益的方法永遠得不到二分支一管長的八度音.
一直到 1596 AD 的時候, 明世子朱載堉才解決了這個謎, 發明了十二平均律,
將八度等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音程. 這就是歐洲的十二平均律.
中國的發明者比歐洲的發明者 Marsenne 早了四十多年,
但是個人以為這實在沒什麼好阿Q的.....
ok,
講了半天,
到底什麼是十二平均律呢?
十二平均律就是把一個八度分成十二等分,
每一等分之間相差一個相等的比例.
由中學的數學我們知道這樣就是一個等比級數,
首項 1 , 第十三項為 2 , 故比例為 2^(1/12),
即二的十二次根.
如此一來,
則不論以哪個音為主,
其他音的角色都是相同的,
都是 1:2^(1/12) 一直疊上去.
至此轉調的問題得以解決,
如鋼琴之類的鍵盤樂器也得以問世.
因為: 原本一個八度中間要塞四十個頻率, 根本難以做成容易操作的樂器,
現在只要十二個就夠了.
不過,
從定義可以看的出來,
這些指數次方的頻率比似乎跟我們一開始的經驗不太合...
不是說音律要定成整數比和聲才會完美嗎?
可是二的非整數有理數次方是不可能為有理數的, ( 比如說根號二 )
那又怎麼談 "整數比" 呢?
所以我們來看看這個十二平均律跟純律差多少.
首先, 八度音是十二平均律的基礎,
所以兩種律制下的八度音都是一樣的.
再來看看純律的完全五度 3/2 = 1.5 ,
用十二半音來算這是從 Do 出發之後所遇到的第 7 個半音,
而 2^(7/12) = 1.4983071...
各位注意到了嗎?
後者其實很接近 3/2 , 以至於只有很小的差距,
然而平均律的五度還是比純律的完全五度低了一點.
而在十二平均律下和聲依賴的就是這種不是那麼完美的比例做近似.
類似的作法,
我們可以得到底下的對應關係:
Re: 9/8 = 1.125 <-> 2^(2/12) = 1.1224620...
Mi: 10/9 = 1.25 <-> 2^(4/12) = 1.2599210...
Fa: 4/3 = 1.33.. <-> 2^(5/12) = 1.3348398...
So: 3/2 = 1.5 <-> 2^(7/12) = 1.4983071...
La: 5/3 = 1.66.. <-> 2^(9/12) = 1.6817928...
Si: 15/8 = 1.875 <-> 2^(11/12) = 1.8877486...
注意到了嗎?
有些音其實兩種律制差的可不少喔.
這是直接以頻率來看,
但相對的誤差在這麼多小數位數下畢竟很難直接看出來.
如果希望有個像調音器一樣可以算出相差的百分比的方法,
可以用以下的式子:
e = log(r)/log(2)*12 ( 以 2^(1/12) 為底取對數 )
其中 r 就是這個音在純律之中的比例.
比如說以 r = 3/2 代入,
則:
e = log(3/2)/log(2)*12
= 7.0195500..
~ 7 + 1.96%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完全五度的頻率(3/2)在十二平均律下是相差 7 個半音
再多約百分之二.
若是我們已經有一個準確的 Do 當基準音,
則為了求得完全五度的 So ,
我們可以先奏出十二平均下準確的 So , 再微微升高約百分之二.
底下把一些有用處的比例計算如下: (依分母分子大小排列)
3/2 -> 7.01955 ~> So + 1.96%
4/3 -> 4.98045 ~> Fa - 1.96%
5/4 -> 3.86314 ~> Mi - 13.69%
7/4 -> 9.68826 ~> bLa - 31.18% (很低, 可是出現在銅管樂器的泛音列中)
6/5 -> 3.15641 ~> bMi + 15.64%
7/5 -> 5.82512 ~> #Fa - 17.49%
8/5 -> 8.13686 ~> #So + 13.68%
9/5 -> 10.17596 ~> bSi + 17.60%
9/8 -> 2.03910 ~> Re + 3.91%
15/8 -> 10.88269 ~> Si - 11.73%
16/15 -> 1.11731 ~> #Do + 11.73%
45/32 -> 5.90224 ~> #Fa - 9.77%
表中所列的比例在演奏和聲的時候都是可以參考的修正指標.
甚至是其中低的很誇張的那個 7/4 , 在演奏屬七和絃的時候也會用到.
以上是有關律制的部份.
接下來則是有關如何應用在樂器的演奏.
管樂器的發生原理,
是利用簧片或者嘴唇的振動,
產生樂器內空氣柱的振動,
然後經共鳴產生樂音.
在同一管長的樂器內,
所有能共鳴的波長為此管長的整數分之一倍.
若為開管原理發音之樂器則為 1, 1/2, 1/3, 1/4, ...
若為閉管原理發音之樂器則為 1, 1/3, 1/5, 1/7, ...
( 以上開管與閉管之差異詳見高中物理課本 )
( 管樂團中以閉管原理發聲的樂器只有豎笛 )
以前者而言,
每隻樂器的管長振動的音,
我們稱之為基音,
而往上以 1/2 管長振動的我們稱為第一泛音,
以 1/3 管長振動的為第二泛音, 依此類推.
而相對應的頻率則以 2 倍、3 倍、... 增加.
( 由此可以看出管樂器上有自然的純律音律可尋 )
以銅管樂器而言,
在完全不按鍵也不拉滑管的情況下,
所能演奏的音高彼此之間即約以 1:2:3:4:... 之比例增加.
不過樂器在設計時或許有經過製造者的調整, 可以改變某些泛音層的音高,
這需要由演奏者自行嘗試與檢查.
而以銅管的按鍵樂器而言,
通常第二鍵會降低約半音的音高,
第一鍵降全音, 第三鍵則降約三個半音, 但很少單獨使用.
然而此種以增加管長來改變音高的設計,
由於音程的距離是以比例來計算,
如果降半音與降全音的第二第一鍵是準的,
兩者同按就會不準.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其他的組合上.
因此以銅管演奏者而言, 不準的情形實在很多也很複雜.
要演奏出準確的音高, 每個音都應該與以嘗試並找出準確的修正方式.
但由於每把樂器的結構都不見得是完美的,
所以實際上可能會高會低還得經由經驗來確認,
在這裡就只告訴各位有這種現象,
往後該怎麼做就看個人啦.
ok, 現在假定大家都知道怎麼把音調成跟調音器一樣準確了.
那我們如何判定在演奏和絃之時該如何調整自己的音高呢?
此時可以照演奏的調性與和絃,
找出自己在和絃中的比例,
再予以修正.
舉例而言:
大三合弦 Do:Mi:So 的比例為 4:5:6 ,
故若以演奏 Do 的人為準,
演奏 Mi 的人所該吹奏的頻率為 5/4 倍,
經剛才的計算得到應該低 13.69% ,
而這就是完美的大三和絃所需要的音準.
舉更誇張的例子的話,
屬七和絃的 4:5:6:7,
演奏 7 的人得吹的很低, 低 31.18% ,
才能得出完美的和絃.
當然, 你可以說,
算這麼多幹嘛?
( 其實用電腦算, 一轉眼就是一個 table, 也不用花什麼力氣... )
為什麼不用耳朵就好?
事實上, 這樣說是對的,
音樂畢竟是聽覺的藝術.
耳朵聽起來好聽才是唯一的重點.
什麼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什麼整數比例假設都不如耳朵聽來的直接.
然而除了人類天生聽覺的天賦,
我想偶爾附加一點樂理的知識也是好的.
而且,
我相信這種涉及學理上的計算的東西,
以大學生來理解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
至少絕對可以比從小學音樂的人還理解的透徹.
與其聽學音樂的人知其然而不之所以然的告訴你結果, (簡稱"唬爛")
還不如以自己所具有的知識與能力來追根究底.
當然, 最後還是得強調一點: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原理對你而言一點都不親切,
那就別管它.
知其然而不之所以然畢竟不是我們的目的.
如果覺得不想理解這種東西,
那就把它丟在一旁, 相信自己的耳朵吧.
不過, 如果你說:
吹樂器的時候哪能想那麼多, 哪有辦法這麼仔細?
那我只能告訴你:
不管是依靠耳朵或者經驗或者知識, 確實是需要想這麼多.
能做到多少是一回事, 可是真正專業的演奏者是不會忽略這種細節的.
最後聲明一下,
以上內容多半都是沒有查資料的平日心得,
以音樂學的角度也許不怎麼入流,
甚至還錯誤百出, 我想也是難免.
寫這篇的目的主要也只是希望多少讓團裡沒看過的人看一下有這樣的東西.
若是有寫錯的地方還希望各位不吝指證.
畢竟我個人寫錯事小, 誤導了別人可是事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m8.ntu.edu.tw)
◆ From: fourier.math.nt
--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BBS ★ <bbs.cis.nctu.edu.tw: 140.113.23.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u861422.JEN.ab.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