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吉他展 和 吉他音樂會總算是落幕了。
如果有去華山看吉他樂器展,或是參加了Legacy的 因為愛琴 的吉他音樂會 的話:應該 對於 「吉他」這個樂器,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它不只是一柄 有格的琴頸,加上一個雙圓弧 的琴身,再加上六條弦,「就可以彈出聲音」這事那麼簡單!我們跟大家大共享幾個訊息:
1)吉他是有生命的,它來自木頭;它會跟一個音樂人的生命一起成長、共同延續,並發展出他原先意想不到的結果。
2)樂器比如吉他,是一種「重要的發明」(比如 Leo Fender 或是 Les Paul,他們都是發明家 ) ; 如果沒有這些發明家的發明,何來後來的爵士音樂?何來 最經典的 Blues 音樂? 更:不可能會有搖滾樂發生。
是先有了 木吉他、電吉他的發明與之後的演化,才奠定了音樂可以這樣被彈出、或是吉他音樂與搖滾樂曲可以被如此演奏的可能,才產生了那一種音樂型態!
這就好像說,巴哈被稱為音樂之父,是因為他制定了十二平均律,所有現代的音樂才會變成五線譜上面記載的音樂那樣:那樣!!
3)吉他是所有樂器中最自由的一種。 它是 樹木追求轉世後生命提升的木工雕品;他也是音樂人孤獨的走向荒山、遊魂七海,或是漂流異鄉的唯一真誠的朋友。
二十世紀,因為有了較現代化的木吉他,和電吉他的發明改進演化,人類的音樂從此轉型:隨著留聲機和廣播的發明,音樂從此可以獨自的和每個人的寂寞靈魂溝通........一直發展到現在,有了 iPHONE 和一副耳機, 你就擁有了全世界。
4)iPHONE 那麼小一支,可以做千千萬萬種事情;吉他那麼大一支,只能做一件事情。 但是,我們終究會知道:生命的終極意義,在吉他和人的身上,絕對不在 iPHONE 和人的身上。
5)現在對於砍伐木頭來做吉他這件事情,限制比以前大得多,大得多了!
不是因為我們做了太多支的吉他,而是人類用木頭做了太多房屋、船、傢俱.......等等太多的東西;還有其他。
這樣的限制,只從 二戰結束的1945年到現在,就搞到麼嚴重了。
我們目睹著吉他和它的前身:樹木與森林、雨林的消失,似乎有一個訊息原先沒有想到的:「是的!假如人類不再善待地球、保護植被,節制人慾的話:我們這一代,是有機會共同親自目睹世界末日的來臨的。」
Photo credit:
Photo 1 & 3 - Sundance
Photo 2 - 奧斯汀
十二 平均律 發明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慈善家雜誌 2017年9月號
中華音律與易
易除了是中華文化的最高原理,諸子百家和中國自古文物制度也都超不出易經的原理和範圍。傳聞伏羲畫八卦,而相傳中國的琴也是伏羲創造發明的。到了黃帝,由《連山易》演出了《歸藏易》,他也創造了十二律呂。再到周文王,將易推演至《周易》及六十四卦,是中國音樂發展成為最完備並最受到重視的時期。秦始皇焚書把中國大半的經典燒掉,《樂經》也隨著這把火一起毀了,中國的音樂也因《樂經》的失傳而失去了黃鐘的標準長度,十二律無從訂出標準,形成不能正五音,沒有六律的問題。聽說在《樂經》尚存時,中國的音樂都是雅樂,《樂經》失傳無六律不能正五音後,都變成了俗樂。
孟子曾說過:「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這裡孟子講的六律就是六律六呂,但因《樂經》失傳,音律失去准則,雅樂也隨之滅亡。相傳黃帝造音律時將十二個高低不等的音分為六個陽性和六個陰性的區別,而六個陽性為六律,六個陰性為六呂,合起來共稱「十二律」(黃鐘、林鐘、太簇、南呂、姑洗、應鐘、蕤賓、大呂、夷則、夾鐘、無射、仲呂),十二律中單數為陽,雙數為陰。
這種把聲音分成陰陽概念的只有中國有,好比男女兩人的嗓音調平,同時唱歌,其音色還是有明顯的男聲女聲之別,這種分陰陽的形式與易經的陰陽原理是相同的。而十二律是用十二個長短不等的竹管作成,竹管越短髮聲越高,越長則發聲越低,其中「黃鐘」最長,發聲也最低,這些成為「律管」。而五音就是「宮、商、角、、羽」,其中有二變者,就是「變宮、變」,加起來有七音,和現代樂譜用的1234567是一樣的,音同名不同,但古時候不用「變宮、變」二音奏樂,因此為「五音」。
據司馬遷於《史記》所述,中國古律的產生是依照「三分損
益」原理制出的,也就是竹管最長的「黃鐘」(例如9寸),其
長度的三分之二就是「林鐘」(6寸),而「林鐘」加上自己
長度的三分之一就成為「太簇」(8寸),以此類推下去成為十二律。但古律有一句「還相為宮」,代表十二律中各律都可以作宮音,宮音也可在十二律中循環往復轉動,決定以何律作為宮音,整個音級各音均按次推移,這是「調高」的轉換。
這就出現一個問題,用三分損益法產生到最後的「仲呂」於「黃鐘」本數不合。自漢朝大易學家京房,到南北朝的錢樂之,再到宋朝的蔡元定,都曾經試圖將十二律做到「還相為宮」,但都無法達到。到了明朝,朱載造出十二平均律,雖然靠此能做到「還相為宮」,且在樂器的配置和轉調時非常容易,也就是現在大多數使用的,但不合於自然現象,也不屬於自然律,聽起來稍微不大協調,而西方世界也有做出平均律,但比朱載晚二百多年。中華音律和易學是息息相關的,包括十二辟卦與律呂、五音與五行、河圖洛
書也是音律之本,但因篇幅關係無法全部解釋。
禮記樂記篇:「樂由天作,禮以地施」,「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樂以和眾」,「樂者通倫理者也」,「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 ,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可見禮樂均有匡正人道的功用,自古以來極為重要。
《易經》乃我國文化最早的創作,將宇宙奧妙、天人關系包含在內,是中華文化的本源,不管是學理、天文、社會、哲學、醫學、人生准則、度量衡、音律等,上至國計民生,下及醫卜星象,均是淵源於易之天人合一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