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早上起床不要滑手機?30歲前你應該學會的晨間習慣
👇〈統計數據解密〉世界各地340位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
🔗圖文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my-morning-routine/
【你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麼?】
伸手拿起床頭櫃的手機,滑一下臉書和IG動態,順便再用LINE回覆朋友的訊息,然後再查看電子郵件……如果你覺得這場景很熟悉,你並不孤單,超過6成手機使用者表示會把手機放在一醒來就能馬上使用的地方。然而,一個人如何使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將決定他一整天的狀態,甚至是一輩子的成就。
最近讀完《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觀察到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通常都非常珍惜起床後的這段時光。怎麼說呢?這麼想你就可以理解:為何要起床就馬上要滑手機、看信箱、回訊息,為的是什麼?關注別人傾倒給你的的資訊嗎?你為什麼要讓別人的事情比自己的事還優先?這像成功人士會做的事嗎?
早晨醒來是你一天當中最清醒的時刻,無論如何請把這個時段留給自己。讀到這本書的一年前,我剛滿30歲,開始屬於我自己一個半小時的晨間習慣。起床後我會做30分鐘的瑜珈,接著是50分鐘的自由書寫(寫作方法的一種),最後是10分鐘出門前的心態建立和雜務準備。
這篇文章除了整理書中精華,用為什麼、如何做、做什麼,來拆解晨間習慣的三個面向,還搭配我自己的經驗範例提供給有興趣的人參考。開始晨間習慣並不難,難的是付諸行動且持之以恆。
-
如果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滑手機,等於允許別人決定自己的優先序。
If I got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 first thing I did was checking phone, I’d be allowing others to dictate my priorities for the day.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的作者是班傑明.史鮑(Benjamin Spall)和麥可・桑德(Michael Xander),他們共同經營〈我的晨型人生〉網站,專門訪談各界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這本書則是將這些訪談與重點心法集合成冊。
中文書名我認為翻譯得非常到位,作者不只是談晨間習慣這件事情,也不要求你要多麼早起,或是一定得遵循什麼樣的儀式。作者想強調的是,起床後這段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時間,你用它來做什麼?你的選擇決定了一整天,甚至一整個人生。
這本書蒐集許多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讓你一飽眼福他們起床後的生活方式。有些很平凡、有些很浮誇。有些頗實用、有些頗雞肋。不過書中有很多篇幅是訪談自由業者、企業家、藝術家,有些活動比較飄逸或不容易執行(喝冰川水!?)。若對照到上班族適用的部分,則需自己判斷該選用哪些活動。
-
【為什麼要建立晨間習慣?】
如果你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是馬上接受手機上面數位資訊的轟炸,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會支配你一整天的狀態。你似乎在告訴自己「我手機上的東西比我自己還重要」。然而,事情大可不必這樣。你可以透過建立晨間習慣,重新掌握人生的主導權,把自己的重要性放在第一順位。
研究指出,早晨醒來的這段時光,往往是人類專注度最高、精神最清醒的時候。也因此最富生產力和創造力的活動,最適合被安排在這個時段進行。無論是運動、冥想、寫作、閱讀、或者是享用早餐,擁有一套規律的晨間習慣,是建立自我信心與主動心態的不二法門。
有一種反面論點是,為什麼要安排晨間習慣?我是天生夜貓子難道不能安排深夜習慣嗎?我晚上把事情做完,隔天醒來直接出門上班就好了呀!當然,要選擇在早上或晚上進行規律習慣是個人的自由,但是起床後安排固定的規律習慣,仍有他的道理在。
在《極度專注力》這本書裡面引用的研究指出,一個人一天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這個注意力的能量,經過一整天的消耗往往會被磨耗殆盡。所以若舉上班族或學生為例,我認為堅持晨間習慣才是正確的。
尤其,像我這種在科技業工作的上班族來說,工作往往是責任制,每一天都迎接不同的挑戰,當天會不會額外加班,都是未知數。一整天白天的疲勞下來,回家常常是注意力渙散跟最想休息的時刻,急著想讓腦袋沉澱、休息。
因此選擇晚上才安排規律習慣的缺點是,白天工作的勞累程度不一定是你可以控制的。下班之後有時候還剩一些精神、有時卻累得不成人形,每天面對不同的專注品質與下班情緒,對規律的習慣有著負面的影響。最不希望見到的,就是偶爾因為工作關係放棄了幾次之後,就無法堅持這套習慣了。
反之,選擇晨間習慣則完全不一樣。你幾乎可確保只要遵守規律的就寢時間,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然後再投入設定好的規律習慣。如此一來,你可以擁有每天幾乎相同品質的執行晨型活動,不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對於保持習慣也形成良性的循環。
-
【如何培養新的晨間習慣?】
如果你還沒辦法準時起床又不拖泥帶水,首推《五秒法則》的「倒數五秒鐘」口訣把自己從床上發射出去。這個口訣能戰勝人類「趨吉避凶」的本能感受。提供了一個倒數的「啟動儀式」,讓你忽略感受直接採取行動。雖然簡單,但很有效!
接著,建立完整的晨間習慣的流程,除了這本書的方法之外,我把《原子習慣》建立新習慣的步驟也整合進來(這套方法也幫我戒掉社群網站的壞習慣)。總結來說,可以按照以下五項簡單步驟執行,循序漸進地測試和調整。
在每個習慣之間加入提醒自己的元素。例如想閱讀,前晚就在桌上放本書。
在舊習慣裡加入小改變,而且要讓習慣本身具有吸引力(自己要喜歡)。
從小地方逐漸增加份量,例如運動從5分鐘開始,漸漸增長到30分鐘。
如果能夠規律地完成晨間習慣,無論時間是長是短,給自己來點小獎勵。
對每個新增的項目,安排一到兩週的實驗期,觀察成效和自己的感受。
以我自己的經驗,我特別建議在建立晨間習慣之前,試著先用《原子習慣》提到的身分認同去改變心態:「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目標不要放在每個月早起30次這種結果上,要打從心底相信自己會成為「掌握起床就掌握人生」的人。
-
你今天做的決定,定義了明天的你。
Your decisions today will define your tomorrow.
-
【什麼是值得建立的晨間習慣?】
綜觀書中訪談的案例,我認為一個好的晨間習慣應該達到三個目標:喚醒身體、啟動腦袋、備戰心態。底下分別列出我的實踐心得與採取的晨間習慣。
-
【1.喚醒身體的習慣】
早晨起床的時候,身體通常還處於僵硬、施展不開的狀態,最自然的喚醒機制就是「伸懶腰」。但我們要採取的是更進一步地喚醒「整個身體」,就像書中許多成功人士,大部分會選擇做運動或冥想來達到喚醒身體的目的。我自己採取的則是能夠喚醒身體而且結合運動和冥想的「瑜珈」。
我之所以每天可以堅持做瑜珈,其實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秘密武器,那就是YouTube破百萬訂閱的頻道「Boho Beautiful」。這是一個主打瑜珈、飲食、健康生活的頻道,由加拿大夫妻馬克(Mark)和朱利安(Juliana)共同經營。
他們在2015年選擇賣掉一切的家產,包含房子跟家具,換了台露營車,開始浪跡天涯四處旅行。隨後他們旅居世界各國,並且挑選當地美麗的風景當作背景,拍攝一系列優質瑜珈教學影片。每段影片長度大約10到25分鐘,非常適合早晨起床後跟著做。
朱利安在影片中會引用冥想的言語,引導你「專注當下、接納過去、迎接未來」,我最喜歡這個頻道的座右銘是「 你今天做的決定,定義了明天的你」。從這個頻道開始學習瑜珈之後,自然地成為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一年來間斷的次數手指頭就數得出來。
除了優質的教學內容之外,每段影片的開頭會簡介旅行所在地的特色,以及他們最近生活的感想。我總是幻想著自己跟隨他們四處旅行,每天醒來都可以在不同的景點做瑜珈。喚醒身體之後,腦袋的思緒也會開始活躍起來。
-
【2.啟動腦袋的習慣】
但是要接著談啟動腦袋的習慣之前,得先回到前一天,有一項睡前習慣必須先準備好。這個習慣就是:在睡前回顧與反省當天的生活,用子彈筆記寫下隔天要專注的三個重點任務,清空腦袋後然後安然入睡,讓睡眠時腦袋的潛意識代勞。
這個理論在《極度專注力》裡也有被提到,人腦在睡眠的時後,會進入快速動眼期,同時達到身體肌肉放鬆。睡前的問題會在睡眠深層的潛意識裡繼續打轉,隔天偶爾會發現突然想通很多事。
起床而且做完瑜珈之後,泡一杯濾掛式咖啡,看一眼筆記裡的當天三個重點任務,然後用「自由書寫」的方式啟動腦袋。書寫的題目也不一定要跟任務相關,只是讓你在腦袋剛醒來的情況下,有個起點可以開始書寫。
自由書寫的方法就是任由你的腦袋四處遨遊,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沒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唯有當你寫下所有無用的點子,才會稍微找到可以用的東西」。此刻的你,腦袋是最清醒的狀態,開始把潛意識的思緒傾洩而出,我的經驗是會越寫越起勁,整個腦袋漸漸活躍起來。
具體來說,我還會在書桌前貼上一個問題清單,當下思緒只要中斷,我就會隨機從問題清單挑一個問題來回答。例如:你今天可能會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什麼?現在什麼事情最困擾你?這個週末想看哪本書?自問自答的重點在於,腦袋其實喜歡被提問,也喜歡回答,可不要讓它閒著了。
曾經比較過晨間習慣到底要「書寫」還是「閱讀」?我實踐後的感想是,早上的時段腦袋清醒而且文思泉湧,用來閱讀當然可以,但用來書寫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傍晚的時候通常腦袋比較遲鈍,有點精神的日子可以閱讀比較難的書,疲累的日子就讀些簡單的書。
-
【3.備戰心態的習慣】
在早晨醒來就執行屬於自己的晨間習慣,會有種感覺是「別人都還沒醒,但我已經完成了我自己最重要的任務」,這種成就感不言而喻。在我做完瑜珈、書寫完畢之後,會花一小段時間建立「備戰心態」,也就是「我已經掌控可以掌控的了,今天可以勇敢面對我無法掌控的」。
在《刀槍不入》(暫譯,英文書名 Can’t Hurt Me)書裡面,作者美國海軍陸戰隊傳奇人物大衛·戈金斯(David Goggins)講述怎麼樣建立無堅不摧的強韌心態。他認為每天的早晨都是全新的開始,寧可早上四點出門跑步,也不會把這個神聖的時刻讓給任何人。
他養成一個信念,每天的晨間習慣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充分且認真地利用這個時間,調整並準備好最佳狀態,勇敢迎接每一個充滿挑戰的日子。他說得很直接:「除了你的晨間習慣,每天跨出家門之後的世界,都有無數狗屁倒灶會發生在你身上,你唯一的選擇只剩下勇敢面對」。
我很喜歡這句猶太俗諺:「神啊,求祢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做我能改變的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不同。」我認為這是每天做完晨間習慣後,靜下心來可以對自己說的,最好也最有幫助的話。
前陣子的暢銷書《人生勝利聖經》作者提摩西・費里斯(Tim Ferriss)從100位世界強者身上取經,發現許多人也會透過晨間習慣建立贏家心態,他打趣說道:「如果你贏得早晨,你就贏得了這天」。
-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的優點與缺點】
嚴格說起來,雖然這本書作為晨間習慣的入門還算及格,但是對於晨間習慣的剖析,讓我有種重質不重量的感覺。我期待的是對於不同種類的活動型態,進行深入的原理拆解和成效分析,不過這本書沒做到這點。重複出現的訪談段落讓我讀到後面開始感到厭倦。
首先談「優點」,這本書就像是把成功人士的習慣擺在百貨公司的櫥窗,任君欣賞、挑選、瀏覽,其實它是一本「晨間習慣」型錄。
對於中文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琳瑯滿目的展示櫥窗,讓你一站購足各種不同的晨間習慣。但對於英文有點程度的讀者,直接前往作者的〈我的晨型人生〉網站,還可以一覽340個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
書進行到尾聲,作者統計了所有訪談過的成功人士(超過340位)他們晨間習慣的數據資料。這個資料我認為很有參考價值,可以讓你清楚地知道在不同項目下,自己跟別人比起來屬於哪一個區段。雖然稱不上學術性質的研究數據,但是很適用於一般想採取晨間習慣的人一個很好的方向。
接著談「缺點」,我對這本書不是很滿意的地方,在於它的編排結構與內容分配。
編排結構。作者把內容拆成十個章節,在每個章節前半段,依序安排五個以上「訪談成功人士」晨間習慣的橋段。然後在章節後半段,再擺上「換你做做看」的摘要彙整,把前面成功人士的分享再說一遍。這個編排方式,我讀到第二章開始就有點膩,發現很多觀點跟建議不斷重複出現,就這樣循環了十個章節,老實說看到後半段已經有些乏力。
內容分配。我原先期望這種自我提升的實用型書籍,理想的分配應該是三成的理論說明,五成的實踐精華,兩成的實際範例。但是這本書的編排,是放七成的實際範例,加上三成的理論與實踐夾雜說明。這給我的感覺是,作者把一大堆訪談一股腦塞到書裡,然而彙整與精煉的功夫卻不到位,讀完後得靠自己重新整理才有比較明確的頭緒。
-
【晨間習慣的統計數據圖表】
這本書有一個很具參考價值的資訊,是在最後面章節統計343位成功人士(56%女性,44%男性)的晨間習慣而得到的數據。簡單好讀的圖表在網站〈我的晨型人生〉找的到(書中沒有圖),我與作者麥可・桑德接洽後取得授權,翻譯成以下圖表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數據圖表詳見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my-morning-routine/
-
【實踐晨間習慣一年來的心得】
自從去年實踐晨間習慣之後,在規律的作息下,身體的狀況跟精神漸漸變好,23:30入睡、06:00起床也成了固定的日常(包含每個週末)。不過讀完《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之後,正在試著延長自己的睡眠時間,因為書中成功人士的平均睡眠數據是7.5小時。
另外,書中雖然洋洋灑灑地擺上一大堆晨間習慣任君挑選,但對於這麼多的選擇我是這樣認為:「我們想要的很多,但其實需要的不多」。說到底,你只要能下定決心,不要一醒來就滑手機、回訊息,認真選擇一到三樣簡單且喜歡的活動,持之以恆就已經非常足夠。
最後,實踐晨間習慣改變和強化了我的三個心態。第一:認知到自己對於生活有足夠的掌控權。第二: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每天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第三: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須高度自律。
平凡無奇的每一個早晨才是考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重大抉擇,你今天做的決定,定義了明天的你。 最後,願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晨間習慣。如果已經有在執行晨間習慣的朋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親身經驗唷!
-
如果你贏得早晨,你就贏得了這天。
If you win the morning, you win the day.
半結構式訪談缺點 在 陳霆 Pharmacy 2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批判他人時先想想自己到底做了多少?若能真誠面對自己,應該會覺得汗顏,因為真正付出行動的人知道困難度,並會不斷的再接受挑戰,所不會也不願批評。
今天, 想與大家分享一件事
也跟寬寬有關係
網路上最近流傳了一篇"慈濟的真相"
內容我就不再轉述了, google一下就有了
我不是有意唱反調, 在這之前, 我們家沒有捐過1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只是我小兒是受過慈濟幫助的人, 我不知道寫這文章的人是否真的親身經歷過, 又或是只是途聽旁說而寫下這一篇文章
如各位知道, 小兒寬寬本身就是白血病, 也就是血癌的病人
本來幹細胞移植就是要花錢的, 只是台灣民眾習慣了健保而覺得醫療本身不花錢.
先別說幹細胞移植, 光是化療和住院(一般病房)本身, 我兒子的病友是從國外回來就醫, 第1個月沒有健保, 他第1個月的醫療金額就高達100萬元. 回頭再來說幹細胞移植, 其實幹細胞移植本身跟病患收取的費用, 是用來支付捐贈者的體檢, 捐贈者捐贈期間的住院, 治療, 交通, 飲食, 及陪同者的交通, 住宿, 飲食, 受髓之醫院派特別護士前去取骨髓, 當然這當中所有的費用皆是自費而不是健保支付, 就算體檢沒有過, 除了體檢以外後面的費用會全數退還, 並不是用來捐給慈濟功德會, 這是很錯誤的信息, 勿再途聽旁說了
http://tw.tzuchi.org/btcscc/ask/03.htm
以上這個網址是說明費用的使用及流向
-捐贈者健檢、來回交通及保險費用約20,000元
-幹細胞採集醫療費、病房、食宿交通、保險費用(含一名陪伴家屬)逾93,735元
-總額為113,735元整。如病患因故未完成移植(捐者已完成健檢),仍須支付捐者健檢費用20,000元整
體檢也並不是隨便檢験, 一個要捐幹細胞給別人的人, 各項有可能的檢查都會作, 不然病患和主治醫師也不可能會讓一個已經得了癌症的病人來接受有問題的幹細胞, 這體檢的項目如果是以非健保的價格,我相信2萬元並不過份
再來若果病患家屬費用上負擔有問題或是經濟能力負擔不起全部, 慈濟也會作訪視後補助費用, 別說我亂說, 小兒作幹細胞移植時, 慈濟就補助我們家將近1半的費用(54000元), 在這之前, 我們家沒有捐過1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再來, 申請配對時, 比對過資料庫後, 初期覆檢6個HLA的部份, 勾選的前五位是免付費,覆檢費用由中心吸收, 只有後面另外4個HLA是要付費, 或是超過5位時要付費; 並不是都要錢才會做事
從申請配對開始, 到幹細胞移植過程, 及幹細胞移植後, 慈濟的師兄師姐無不一一來關心, 擔心我兒狀況, 這過程中從來沒有要我們家捐1毛錢給慈濟
直到我兒臨終前一天, 我們才開始信仰佛教, 但引導和讓我們接觸佛教的是法鼓山的法師, 並不是慈濟, 我要強調慈濟在這過程中沒有強迫灌輸任何佛教信仰
當我兒子寬寬在半夜00:04分過世時, 我手機撥通慈濟師姐的手機, 詢問能否來幫我兒助念(念阿彌陀佛聖號引渡亡靈), 慈濟師姐並沒有如文章中那樣要我們捐款, 隻字未提, 在那天早上一大早, 就來了快30人的助念團來幫我兒寬寬助念
大家最關心是最後有收錢嗎? 沒有, 壓根兒就沒有金錢問題存在在其中, 而且助念團本身的大家都是有工作在身, 自願發心來幫忙.我們被大家關懷著, 很多人忍不住也流下了淚水, 心痛著如自己夫去家人一般.我要再強調一次, 在這之前, 我們家沒有捐過1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其他蓋房子的事, 在慈濟醫院上班的事, 我不知道, 沒接觸過, 所以我無予置評, 但針對幹細胞移植和助念的事是我親身經歷, 我只對我親身接觸過的事負責, 以上所講並無半點不實
現實社會都愛聚焦在壞事情上, 大家也只愛往壞事情的方向記住, 這些是不是事實的全部根本沒有人會去追查和查究
一個是"我自己的小阿姨"
一個是"我老哥"
一個是"李女士"
一個是"我有同學"
一個是"我的姨丈"
這些無名無氏是真實故事?還是虛構?
就算是真實, 當中又有多少是添加成份?
還是都不重要?反正沒有人會去追查和查究
"每個月慈濟起碼從台灣吸金20億以上"這個統計數字又是如何出來?有沒有附件可以証明?
一段抹黑的文字, 寫得容易, 要澄清卻很困難, 已經很多很多案例在前, 等真的得到清白時壞印象卻早已深入民心, .
希望大家可以多看看別人做了些什麼好事, 別人為其他人付出了多少, 難道慈濟做了這麼多有照片有人証有事實根據的事, 都不足以証明慈濟所作所為嗎?
難道每個人, 每個組織做好事都要公告天下, 約好新聞媒體朋友再來做事嗎? 而且, 大愛的付出並不是只為自己或自己民族, 只為自己或自己民族的是小愛, 日本大地震全台灣民眾捐出了多少物資和金錢了? 難道又要來責怪大家為何不捐給自己國內的同胞和吃不飽穿不暖住無居所的台灣人, 而捐給曾經殺我中華民族的日本人?
而且慈濟的捐款, 在捐款當下就有說明請捐款人選擇捐款的作用
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
慈濟的基金是專款專用,您要捐款時,敬請選擇捐款項目及用途:
項目 用途
慈善 國內長期貧戶濟助、急難救助、居家關懷。
建設 醫療、教育建設基金。
國際 國際救援基金。
人文 大愛電視台、廣播、期刊、慈濟道侶叢書基金。
並不是一味只救國外
要說慈濟並不完美, 我同意, 再小的組織, 再小的團體要完美都不容易了, 在這麼大的一個慈濟組織, 要完美更不容易, 有人的存在就自然會有問題, 聚集這麼多人自然問題也多, 同樣有錢聚集的地方, 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就算你不找麻煩, 麻煩也會找上門.
但是人多就是力量, 有力量可以做善的事情就多, 不過也是需要錢的幫助才能讓善做得更廣更大
最少, 我看到的慈濟是真的有在幫忙別人, 而不是空口說白話
我們可以力求完美, 但要先完美自己再來指責別人
也許當中的確有不懷好意的人加入慈濟而影響觀感, 但不要因此而否定了整個慈濟的努力
請寫"慈濟的真相"一文的人,
按"慈濟的真相"一文讚的人,
轉寄"慈濟的真相"一文的人
好好檢示一下自己的內心
到底有了解多少事實來按讚, 才轉寄
而並非追流行而瘋狂按讚和瘋狂轉寄
現今社會, 需要大家說好話, 做好事, 存好心
不要再製造對立和紛爭了
我要再強調在今天2013.3.16為止, 我們家沒有捐過1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以上是我兒子 徐寬綸 的親身經歷
我願意負上法律責任來証明我所說的全是事實
勿再隨波逐流了
by 寬爸
---2013.3.16 22:14----更新
各位, 我不反對大家討論慈濟是善是惡, 但請大家不要人身攻擊, 理性討論, 平心靜氣才能辯出事實的真相不是嗎?
我寫這篇的目的並不是要大家評論別人的缺點, 只是提出慈濟並非如大家口中所說的那樣惡. 每個團體都一定有好人有壞人, 就算是做善事的團體也是一樣, 只是沒有必要說成這樣, 抹殺當中絕大部份要做善事的人, 包括證嚴法師. 老實說再怎樣利害的法師也是人, 就算證嚴法師也是人, 不能說她做的事一定是全對, 但至少她做了很多大部份人只是說說而未去做的善事, 也帶領著更多的人一起行善, 個中如果有任何人受到了傷害, 提出証據, 只要是事實, 我相信不會到一個說非為是而大家也能接受的地步
希望大家應該在有求證後再去評論這一切, 知為知, 不知為不知, 不要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就按讚, 按分享, 因為在無形中傷害了很多真的付出幫助別人的人.
有人說因為慈濟幫助寬寬會讓慈濟可以出名或讓大家知道他的付出, 但?????誰知道????如果我不說, 我太太不說, 誰知道慈濟幫助了我們?
況且知道寬寬的事其實並不如其他小朋友的粉絲專頁那麼多, 寬寬在過世前2週, 知道寬寬的事不到300人, 真的有廣告效果嗎?是為了廣告效果才幫助寬寬嗎?
如果今天不是我太太看到了那一篇文章, 我相信我也只會在心裡感激慈濟, 並不會在網路上寫上這一篇文章, 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慈濟幫助了我們
"得心自在"
-心自在,身自在。
身心自在,福慧自在。
"心寬念純"
-心寬是善,念純是美,
心寬念純就是美善,就能令人歡喜
"說好話 做好事 存好心"
這三句話才是我想讓大家知道的
減少對立, 減少紛爭
人生才短短數十載, 也有人只有短短1載
誰知道明天先來還是無常先來
希望大家能多看看別人的優點
而不只是光看別人的缺點
by 寬爸
------2013.3.17 12:39 更新-------
我沒有指責別人一定是假,但該文其中所有人稱皆無從考証,要証實是真也沒有辦法,這樣的一篇文章代入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單位也有同樣的效果,而這樣的一篇文章在網絡世代卻被人瘋狂按讚及轉寄,當中按讚和轉寄的人又真的知道是或不是事實的全部嗎?
這樣的一個言論,否定了整個在行善的組織,否定了大部分人的努力。世間對立的人和事夠多了,不能多一點善的念頭嗎?如果把這樣一個做事的組織搞倒了,得害的又是誰?絕對是需要被幫助的人,誰又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個需要被幫助的人?如果真的看不過去的人,或是不認同的人,我贊成也支持其站出來引領大眾行善,而非一面倒否定對方所作的,這個社會需要的是良性競爭而非對立,這樣不是更能幫助到更多的人嗎?
我寫文章之時,就有說,一個再小的團體也會有好人有壞人,並非慈濟的一定是好的,但文章當中描述的事並非都那樣,我所經歷是完全不一樣。多給別人鼓勵,多看別人優點,多說善,讓世間多一點美,或許幫助人的人並不是要求別人說謝謝或回報,但即使我們不鼓掌,也不要為了一人而抹殺了一群人。如果真的有惡存在其中,把資料(名字、時間、事件等)備齊,向該團體中的執事者傳達,我相信一個以善為目的之執事者,絕不會容忍這種事持續發生的,就像任何一國的政府機關也必定會有作惡之人,但也不必否定了整個團體和機關。
我不是慈濟人,也不是特愛慈濟這組織,但看到這麼多真心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大家不傳達不分享,卻有這麼一篇標題就是[慈濟的真相]為題的文,難道這真的就是慈濟的真相嗎?這標題是很不好的,因為這就等同說整個慈濟都是騙人的、都是行惡的,就算其中的內容是真實的,標題也不該下慈濟的真相,可用大家所稱謂的[慈濟的老鼠屎]、[慈濟的某某事件];而不明其中的人,未經查証其真實性的人卻瘋狂的按讚和轉寄,心中無限感慨,也覺得自己應該要站出來說明自己所經歷的,並非皆是如此,不是因為自己被幫助過,而是因為這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實。
我寫這文章的立意是希望大家不要在未求証實之前,就製造對立和紛爭,這世上已經太多惡和恨了,世間需要更多人來作善,需要更多的人分享愛。這是我從我兒子身上學會的一件事。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理性討論。
我寫這篇文章,我會肩負起這文章引申的問題之責任,我寬爸在這答應大家,我會匯整這篇推文章中的內容,想盡辦法轉達到證嚴法師的手中,讓她了解大家的想法和經歷。
不過我相信,如諸多法師所說:
逆境是非來臨,心中要持一寬字。清者自清,不必回應。
法師們應該不會回應這此流言蜚語,但我的想法是,最少我作了傳達信訊的義務,不管是非黑白,一個進步的團體應該要接納所有評論,勇於改革,至於是否名留青史,便留給後世人的判斷吧。
by 寬爸
2013/3/18 22:58 更新
---------附上網友 李進隆針對慈濟內湖"開發案"的說明----
李進隆:
洪立明 關於慈濟內湖開發案事件 請聽我一言
我知道這裡很多人不喜歡慈濟,我也知道這幾年慈濟在網路風聲很差,然而在今年真正深入了解一些事情原委後,我發現有些抹黑太過嚴重,大家利用網路瘋傳也太過奇妙,沒有深入了解的事,竟可以被這些為了想出名而罵名人的人利用,這太可怕了!我本不想在自己FB直接說慈濟的事,人怕出名豬怕肥,我不想變眾矢之的,但有些事情對方做的太過火,那麼,那些做得過火的人,也應該受到大眾審視!
最近因為內湖開發案,我做了非常深入的調查,結果在抽絲剝繭與深入訪談後,有些事情我真的是覺得慈濟不但落入了一個大坑,而且這個陷阱還很複雜,表面上看好像是慈濟很囂張,內幕卻是慈濟不斷跳入這些陷阱,然後還在陷阱裡面對那些人說:感恩。這真的是看得我非常焦慮一個可怕的未來,就是慈濟哪天被人把陷阱埋填了,死在裡面,台灣的社福今後大概也活不下去了!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別跟我說我杞人憂天,就對於大團體的不信任加強,這是接連會影響到其他相同的小團體,到時就不會是「我寧願不捐慈濟捐別人」,而是「我寧願自己用來拼經濟也不捐給任何人」了!
我就以內湖開發案的問題簡單說明幾點:
首先,他不能叫做「開發案」,因為在送審的計畫書,主要是變更土地使用為主。他已經被完全破壞,依據保護區使用與臺北市的法規條例,不變更之下,依保護區使用條例而言,那塊地僅有1/9可以使用,也就是說,就算今天其他人接手,也必須要經過土地變更,這塊完全被破壞的保護區才能夠真正完全改變。
再來,這塊土地他是名義上的保護區,但完全不是地質敏感區!沒有「再度」被破壞的問題存在。
第三,這塊地的變更,完全不會碰到山坡地,沒有開發山坡地甚至動到順向坡的問題!他不是山坡地,也不是溝谷,這已經是眼見為憑的事實,就是一塊平整的平地!主計劃書中的坡度測量是因區塊問題而將不屬於慈濟變更的地也一併算入了。如果這塊地不能開發,那該請市府將大溝溪親水公園以及東湖聯外道路以及捷運大湖公園站一段一併拆掉!
第四,為什麼不用環評?簡單的說,如第二三點述,他不是山坡地,也不是地質敏感區,不論以主計畫書或細部計畫書來看,他都並沒有達到環評標準,請不要再拿環評來強押。
第五,大湖山莊街淹水問題,根本與慈濟那塊地無關,這個已經是擺明的事實,卻還要一直硬栽贓在慈濟身上,至於後方與慈濟有關的土地淹水問題,那條溪溝不但淺,而且雜草叢生,本就有礙排水,況且在慈濟無法開發之下,後方地將持續遇到淹水窘境!
其他我不列舉了,主要是環評與淹水的問題。但光看這些問題,我真的不知道慈濟罪從何來?為什麼到如今還是有一堆錯誤資訊在網路上流傳?甚至直指慈濟是地王,汙了人民的錢?麻煩一下~有這些資訊出來時,大家有懷疑可以先去找齊資料!
還有那個不斷說慈濟壞話的某道場姓楊的先生,我想他真的是很想出名,這年頭罵名人真是「穩賺不賠」!但是他的指控已經是很可怕的不實誹謗!有人會說那慈濟應該公開說明啊!唉呀!還記得一攤血事件?慈濟連要上訴都被人罵修道人怎麼可以去控告別人,連公開呼籲都會被指成惡霸,那麼你認為她們有甚麼「資格」去告人?
要抗議抗爭,我無話可說,但利用網路散播謠言,不將事實與實際討論拿出來,況且當初討論還沒有人敢直接面對我的質疑,不斷打迷糊仗,又讓我知道幕後操作有那麼多不堪入目之事,我不想多說這些暗潮洶湧,但我只想說,擺明著的事實,請不要把他扭曲!
還有,別再瘋傳那個慈濟汙了33.8億的照片與文章了,那篇文章是天大的謠言,是很久以前早被大家破斥過的文章,真不知道為何在慈濟內湖開發案近日送審後,這種惡毒的謠言又馬上在FB死灰復燃是怎樣?
我不是慈濟人,我也沒有特別捐錢給慈濟過(路上頂多見到慈濟募款捐個十元二十元),但是他們做的事是我佩服的,慈濟的存在不但是現今不斷持續的台灣之光,慈濟的存在也是台灣之福!即便有人常說「樹大必有枯枝」,然而你希望只是一些枯枝,然後就要主幹跟著一起死嗎?死去了慈濟,到時台灣又發生災害時,你將發現我們真正失去了一個強大的庇護,倒因為果萬萬不可!請大家三思。
圖為慈濟內湖園區出入口,你們希望保護區變更的更好,擁有一片被改善後,有著美麗可滋養土地以及保水的森林景觀、加上具有救災能力的綠建築,還是如今這被水泥地覆蓋,僅有破舊鐵皮屋,還因愚蠢法律而不得動彈的「違建」?
-----
2013/3/18 22:59 更新
---------附上網友 張中一 針對慈濟捐款用 的說明----
http://goo.gl/zShVH
知名作家張大春開砲在2013年03月17日開了砲,分享了網路上一篇所謂傅明雄寫的文章。說慈濟賺了33.8億元。文章原名叫做慈濟的真相。http://appnews.fanswong.com/show.php?id=333844
我在2013年03月12日蒙受慈濟很大的幫忙。承這個情我該出來說點話。先說我受慈濟什麼幫忙,我優秀的學弟ARTHUR弄了一個非洲一盞燈計畫。可是這個計畫在經營模式上還有人力上遇到很大瓶頸,學弟請我幫忙看能不能多找些資源讓他有人可以諮詢。因此透過一些關係我找到了慈濟負責國際賑災執行面的兩位最高負責人。兩位師兄,陪我們整整講了一下午,從12點中午講到傍晚還陪我們吃了頓晚飯。兩位師兄犧牲公務幫我們,而我們事實上平常從來沒幫過慈濟什麼。我人生唯一一次捐款慈濟是為了日本311賑災。
那一篇所謂慈濟的真相文,我們就不細談了。只指出其中一個關鍵點這篇文中說所謂的李女士要捐錢才能獲得骨髓捐贈。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子的。慈濟在骨髓捐贈的收費是透明的。主要也只是採集骨髓時的醫療費用(http://tw.tzuchi.org/btcscc/ask/03.htm),網路上也有實際受贈者把自身經歷寫出來,他們因為沒錢,費用還是慈濟補貼的(http://goo.gl/JQcPG)。
那我現在來導入正題,告訴各位我在12號當天在慈濟看到了什麼。首先慈濟證嚴法師的生活經費與慈濟基金會是分開的。善款就是善款,修行師父的生活經費是自己做東西來賣、種菜來吃自食其力的。兩個金流上分開。如果你覺得不透明,抱歉內政部都有在稽核的。很多人抱怨慈濟拿錢去國外救人。我告訴你外國人來臺灣救的可多了。你以為為什麼山地原住民多是基督徒?當年可只有外籍神父在關心他們。人家怎麼對我們,我們用同等的心回報給世界有什麼不對?慈濟救的是什麼人?慈濟救的是全家兩天只能吃一條麵包的人。慈濟救的是被地震震得亂七八糟的土耳其。救的是整個村上千的學童連書都沒得念的辛巴威。跟這些人的慘狀比起來,我不曉得批評者在批評什麼。國內的人再慘,政府的補助、其他慈善團體的資助都比國外的悲慘事蹟能拿到的多很多了。傅明雄一文談到創世,說這些錢給創世該有多好。創世是我最主要的捐款對象。我想傅明雄搞錯了。創世可是有錢得很。創世作為基金的土地可是有不少筆,每年勸募金額都是上億。在慈善團體中創世可是理財有道的典範。很多人也說,其他慈善團體錢都不夠了。哼,國內真正好事作得多的有出來抱怨過一聲嗎?你有看到華光出來吭一聲嗎?台東的白冷教會為台東奉獻良多,他們有出來吭一聲嗎?出來吭聲王榮璋只是因為自己的殘障聯盟募不到錢才出來靠夭的。這個協會是劉俠女士創立的,可惜昔人已遠,組織全非。殘障聯盟現在公布最新的財務報告,只到民國97年。一個連基本財務公布都已經做不出來的組織,有什麼資格跟人家開口要錢?旁邊還有王榮璋自己稅改聯盟的連結。這跟協會宗旨早就脫勾了吧。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慈濟對臺灣的貢獻。311臺灣捐了很多錢,讓日本人至今對我們感懷萬分。臺灣捐了將近60億,其中有20億就來自慈濟。慈濟有跟大家聲張嗎?不管你喜不喜歡慈濟,這些都是相信慈濟的人捐給慈濟去好好運用的。921震災後慈濟認養了臺灣50間學校。為了落實學校是發生震災時,最好的避難所。慈濟在每一個學校建設經費個別都花了2億,每個建築物都是鋼骨結構。讓地震時小朋友有最好的保護。社區居民也可以過來避難。88水災時,受災戶的大愛村可是慈濟出手解決的。那可是一千多戶,也就是一千多個家庭的住所。慈濟有干涉他們的信仰嗎?抱歉,大愛村可是有兩座教堂。台東關山地區的醫療,也是慈濟的關山分院撐住的。
慈濟不是完美的,有很多可以批評的地方。但是慈濟有很多偉大的貢獻。這是我們不能抹滅與用一些很奇怪的傳言來予以抹黑的。我們可以對慈濟作的事針對事實,提出看法。理性提出批評與建議。我們可以希望慈濟作得更好。是「希望」不是「要求」。你有在裡面做很多貢獻嗎?拿什麼去要求人家?只是因為他用的是大家的善款你就認為你可以要求人家?你也管太寬了吧。臺灣人有一個奇怪的慣性,認定天下事人人管之。不管這件事情,他其實從來也沒做過啥貢獻。在裡面出大錢、花許多時間作義工的都對能貢獻感激不已,都沒啥貢獻的要求東要求西這不會很怪嗎?
慈濟有許多偉大的貢獻,基本上我實在建議對這些偉大的貢獻懷著感恩之心。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危在旦夕的人因為慈濟受到許多的幫助。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對於美好的事物我們該心存感激。
我自己有許多工作要做,但這點真話我不講。我覺得我愧對慈濟給我的幫忙。
半結構式訪談缺點 在 第三章研究方法 的相關結果
所謂半結構性訪談又稱引導式訪談(guided interviews)意指訪問者(研. 究者)在訪談過程中,使用有目的談話方式,但不需依據訪談大綱的順序進行訪. 問工作。此種較開放的 ... ... <看更多>
半結構式訪談缺點 在 第四章研究方法 的相關結果
進行研究,但考量到非結構式訪談在資料蒐集上具缺乏一致性、不易就訪談所得. 結果進行比較的缺點,因此本研究選擇半結構式訪談法,配合半結構式的訪談大. ... <看更多>
半結構式訪談缺點 在 半結構式vs 結構式訪談法(問題範例) - 張阿道 的相關結果
樣本數, 10 ~ 30 個, 200 個以上 ; 輔助工具, 訪談大綱, 紙張或電腦問卷 ; 提問技巧. 訪綱僅供參考(不一定按照順序問問題); 以開放式問題為主(5W1H); 與受訪者的互動靈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