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性罪,懺悔尚且有極大的滅罪功用,在佛教戒律制度中就更加重視懺悔。毀犯戒律者通過懺悔,或可使輕罪免受惡報並恢復戒體清淨,這些罪目如波逸提罪 ... ... <看更多>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白話 在 課程科判連結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南山律在家備覽學習資料. 首頁· 課程科判連結· 備覽略編原文(科判連結)(PDF 下載) ... 廣論課本、音檔、手抄稿· 備覽教材· 經論典籍& 出版品(福智之 ... ... <看更多>
Search
對於性罪,懺悔尚且有極大的滅罪功用,在佛教戒律制度中就更加重視懺悔。毀犯戒律者通過懺悔,或可使輕罪免受惡報並恢復戒體清淨,這些罪目如波逸提罪 ... ... <看更多>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南山律在家備覽學習資料. 首頁· 課程科判連結· 備覽略編原文(科判連結)(PDF 下載) ... 廣論課本、音檔、手抄稿· 備覽教材· 經論典籍& 出版品(福智之 ... ... <看更多>
#1.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宗體篇
[解]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道海法師講述,摸象行者整理(pdf); 三時教觀之瑜伽止觀, ... [編]南山律中,以十戒、具戒屬制教,五戒、八戒屬化教。
#2.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宗體篇)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 (宗體篇). 弘一大師遺著.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例言. 第一門第一章第一節戒法—通敘戒法—示相彰名. 第一門第一章第二節戒法—通敘戒法—略辨教體.
#3.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01宗體篇(弘一大師遺著 - Gogofinder
宗體篇 弘一大師遺著. 良因法師導讀 ...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 第一冊. ︿宗體篇﹀. ,. 至今晨已將第二次正稿寫竟。 《南山律在家備覽》成書的歷史 ...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 淺釋註解: 附錄一:南山道宣律祖的戒體論: 附錄二:弘一律師弘律因緣與誓願: 附錄三:道海法師參學弘律簡介. 助印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功德芳名錄.
#5.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弘一大師著. 文內搜尋 · 例言 · 宗體篇 · 持犯篇 · 懺悔篇 · 別行篇 · 戒體章名相別攷 · 律祖年譜 補充資料; 隨戒釋相篇節錄
#6.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第223頁到第235頁 - 隨意窩
淺釋:弘一律師所列的表應該很容易了解字面的意思,其內容以下我們就逐條來解釋。首先是「對趣」,指針對六趣衆生可不可以受五戒來探討,如下文所說。
#7.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綱要 - Rwaylin's Blog
宗體篇 :宗體者,綜述整個論題,此中論題乃戒學也。所以,《資持記》〈釋標宗篇〉中云:「宗即是戒。」宗體篇中分為四門:一、戒法;二、戒體;三、戒 ...
#8.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宗體篇持犯篇懺悔篇別行篇講義篇弘一大師 ...
歡迎來到淘寶Taobao錦潤壹城圖書專營店,選購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宗體篇持犯篇懺悔篇別行篇講義篇弘一大師遺著良因法師導讀南山宗律典中擇錄出適合出家人學習的輯爲備覽 ...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 · 一、宗體篇:分釋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列舉戒法分為三歸、五戒、八戒,及受戒時如何納受戒體等。 · 二、持犯篇:將前篇「戒相」 ...
#10. 弘一大師著《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對在家居士之提示與特色
弘一大師=李叔同; 戒律=Precepts=Vianya=Sila; 南山宗; 末法思想=法滅說=Eschatology; · 論文共列九分支: 一、 序言文章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學說,而論及佛教的 ...
#11.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弘一大師著 - 七葉佛教書舍
今輯南山律在家備覽、即據已上諸書而為宗本。併採擷南山拾毗尼義鈔釋 ... 是編分為四篇、一宗體篇二持犯篇三懺悔篇四別行篇。於篇中復分為門、再分為 ...
#12.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宗体篇) - 华人佛教网
今辑南山律在家备览、即据已上诸书而为宗本。并采撷南山拾毗尼义钞释门归敬仪、灵芝芝苑遗编等、以为辅助。 是编兼收南山灵芝 ...
#13. 0290c517-03bf-4d9f-b337-78aed8a97e92 ...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第一個問題是說,昨天講那個整個的《南山律在家備覽》分四篇,說這個〈別行篇〉 ... 《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的,來引證我們昨天說的宗體、持犯、懺悔三者的關係。
#14. 南山律- 在家備覽 - Facebook
對於性罪,懺悔尚且有極大的滅罪功用,在佛教戒律制度中就更加重視懺悔。毀犯戒律者通過懺悔,或可使輕罪免受惡報並恢復戒體清淨,這些罪目如波逸提罪 ...
#15. 福智備覽班-《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音檔線上聽
福智廣論班的學制--備覽班,是學習戒學的前行課程。是福智團體創辦人--日常法師為弟子眾開示弘一大師的《南山律在家備覽》,培養學員懂得觀察內在的起心動念, ...
#16.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例言-4@生死戰場 - 個人新聞台
逮及北宋,元照律師居錢塘靈芝寺,中興南山律宗。撰資持記以釋事鈔,撰行宗記以釋戒疏,撰濟緣記以釋業疏。今輯南山律在家備覽,即據已上諸書而為宗本 ...
#17. 110年上半年會員書 - 大乘基金會
本書係弘一大師「南山律在家備覽」之節譯。原本分宗體、持犯、懺悔、別行四篇,著者為適應初學,僅就最主要的宗體、懺悔兩篇作語體選譯。宗體含戒法、 ...
#18. 道海法師南山律在家備覽 - 全台避難所資訊
全台避難所資訊,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消文,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南山律在家備覽持犯篇消文,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解釋,本週備覽淺釋,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誠因法師南山律 ...
#19. 天因法師-南山律在家備覽(持犯篇) - 佛音佛教視頻講座
天因法師-南山律在家備覽(持犯篇) [視頻格式] 下載地址 (下載方法:鼠標移到集數的下載地址上面,然後點右鍵選「鏈接另存為」)
#20. 蔡纓勳專欄|學弘傳承戒學,樹立格魯戒幢 - 福智文化心閱網
對五戒的法體行相也是一知半解。串習了過半輩子,方知學佛尚未跨出一步。學了《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後,才有點學習的味道。
#21. 在家律學第一集 - 關於我們
... 律學在佛法當中重要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持戒學戒的一個方向弘一大師在《在家備覽》裡面他分四大部份來講他分這個<宗體篇、持犯篇、懺悔篇> 還有<別行篇>來講<宗體 ...
#22. 南山律在家備覽{舊版}手抄稿第一冊.1A~8B - 岐黃醫林
講起汽車,人人都知道說這個叫內燃機,或者老師學校裡南山律在家備覽.手抄稿p8 ... 那麼現在它這個《南山律在家備覽》一共分四個部分,一個叫作〈宗體篇〉、〈持犯 ...
#23.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弘一大師著@ 中華萬姓網站 - 痞客邦
其後續輯持犯懺悔別行三篇、一依宗體篇例。故大師寫定原稿寄滬時、刪此附記。茲仍依泉稿補識、俾可攷見大師輯成是篇 ...
#24.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因為靈芝律師,皆是依照南山道宣律祖所遺留的法則模範, 來加以發揚光大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01宗體篇弘大師遺著\良因法師導讀作者: 弘大師遺著日期: 商務版 ...
#25. 那下面說,這個種子有十個意義 - 1600303
請翻到56頁,《南山律在家備覽》56頁。昨天我們講種子,說這個戒體,這無作戒體,什麼呢?就是經過這個作法以後,在我們心識當中,留下來的這個,習氣種子,善法種子。
#26.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宗體篇. 南山律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學者宜先詳覽卷首之例言及目表然後再閱正文持犯篇事鈔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 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 ...
#27. 萬法宗壇牒- 人氣推薦- 2023年7月| 露天市集
萬法宗壇牒網路推薦好評商品就在露天,超多商品可享折扣優惠和運費補助。 以及更多熱賣商品在露天! ...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注解弘一法師道海法師戒律必讀.
#28. 本期全文PDF下載 - 慧炬機構
所說做說明,文中將從四個角度做探討:一、宗體;二、持犯;三、懺悔;四、 ... 持戒律,因此《南山律在家備覽》乃針對戒律的中心思想進行分析解釋。
#29. 南山律:入道須有始,期心必有終 - 壹讀
令於一切時中,對諸塵境,常憶受體,著衣吃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 ...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就扼要地介紹到此,希望對於剛進入戒學、或者 ...
#30. 課程科判連結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南山律在家備覽學習資料. 首頁· 課程科判連結· 備覽略編原文(科判連結)(PDF 下載) ... 廣論課本、音檔、手抄稿· 備覽教材· 經論典籍& 出版品(福智之 ...
#31. 電子書坊> 參考類 - amtb.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 弘一大師, 2014/9/6, 1.95 MB ... 幻住答問(附淨宗九祖蕅益大師支援並流通會集本), 2012/10/4, 746.09 KB ...
#32. 南山律:末法時代住持三寶最為重要 - 每日頭條
選自良因法師導讀《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宗體篇》第四課皈依功德——甲二、顯相 《戒疏》又雲。「四寶為言,理寶為勝,由常住故,為世所歸。
#33.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解釋〕相關標籤文章第1頁| 綠色工廠
惟冀学者虚怀澄心、于南山灵芝诸撰述等精密研寻、穷其幽奥。未可承袭扶桑旧说、轻致诽评。…… 宗体篇持犯篇忏悔篇别行篇戒体章名相 ...
#34. 《南山律在家備覽》譯文(45) - 人人焦點
《業疏》繼續說:「實法宗說明色法,在三界當中都有它各別所系屬的業用。作、無作戒體的生起之緣都是依靠身口二業的造作而成就的,隨著身口這兩種 ...
#35. 五戒八戒學處育因法師- Lotus Amita - Udn 部落格
還有弘一大師的《五戒相經箋要補釋》,以及《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還有續明老法師的《戒學述要》。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集註》。
#36. [讀經] 《南山律在家備覽》僅僅只知道持戒的過失- 看板Buddhism
《南山律在家備覽》別行篇第六門、出家宗致--第一章、出俗本意--第五節、明出家已行凡福行△業疏云『凡出家者,出有為家(出有漏,證無為涅槃。
#37. 尼薩耆波逸提:佛制戒律,弘一大師的告誡 - 中文百科全書
弘一大師在《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宗體篇》中說到:"賊住者、未受具足戒人、竊入僧中共受利養、或盜聽正作羯磨等、即成出家之障難。 若白衣偷閱僧戒律、或但聞僧中說戒、 ...
#38. 在家律學二埋法師編著 - 大崗山吉祥精舍佛陀教育影音圖書館
在家律學二埋法師編著 前話 「南山律在家備覽」原本共分宗體、持犯、懺悔、別行四篇。為適應一般初機居士們的需要,我祇選譯了其中主要的宗體、懺悔兩 ...
#39.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宗體篇01_天因法師
南山律在家備覽 別行篇15僧次請平等施福無量.俗人不得隨便受 · 覺心日光: 下載專區 · 廣論福智佛教基金會備覽教材.
#40. 南山觀音寺5大優勢-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 / 弘大師遺著/ 良因法師導讀/本會出版書目編號: CH 本講題所有檔案的方法: 請先確定您已下載並安裝過FlashGet 。 點選此處可下載全部的影片、 ...
#41.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今案五戒、八戒,與常途之化教異。正屬化教,義當制教。義雖通制,而教終局化。猶如四分律宗,正屬小乘,義當大乘。義雖通大,而教終局小也。 此意於宗體篇中屢明所以謂 ...
#42.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學修. 相關資源南山律在家備覽持犯篇正覺精舍普賢菩薩行願品導讀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宗體篇03_天因法師正覺精舍善觀緣起持戒念佛天因法師正覺精舍研習 ...
#43.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廣論研討班班誌
猶如四分律宗,正屬小乘,義當大乘。義雖通大,而教終局小也。 此意於宗體篇中屢明所以謂五戒等,義當制教者 ...
#44.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廣論福智佛教基金會備覽教材
研習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心得小感最近在研習弘大師所著的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因為內容主要是取 ... 為適應般初機居士們的需要,我祇選譯了其中主要的宗體、懺悔兩篇。
#45.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南山律在家備覽 」原本共分宗體、持犯、懺悔、別行四篇。 為適應般初機居士們的需要,我祇選譯了其中主要的宗體、懺悔兩篇。 因此題名為「在家律學」,不能算做在家1 2 ...
#46. Apple Podcasts -備覽淺釋1991年版-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宗體篇 中分為四門:、戒法;二、戒體;三、戒行數年已來,欲於「 南山律」 15 中摭挈其為在家居士所應學者,輯為部,名曰南山律在家備覽。老病因循,卒未成就。今行輯略編 ...
#47. 南山律學研究的新面向 代序 - 水月閣:法海一滴
南山律 學中「大乘圓教宗」思想的建立,就世界各個佛教思想體系來說,至今仍是一種 ... 頵和尚,直到三十二歲的壯年期,才離師遠遊(見《在家備覽》附〈律祖年譜〉)。
#48. 南山律在家備覽律學述要〈宗體篇〉誠因法師-白話逐一解釋講 ...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宗体篇持犯篇忏悔篇别行篇戒体章名相别考律祖年谱. 如在無垠的大海, 指尖有,止渴的甘露。 As in an infinite salty water, Drops of sweet ...
#49.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南山律在家備覽 略編弘一大師著. 文內搜尋· 例言· 宗體篇· 持犯篇· 懺悔篇· 別行篇· 戒體章名相別攷· 律祖年譜補充資料.
#50.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南山律在家備覽 |宗體篇. 四. 在佛堂中用功地修定,. 一出佛堂,. 功夫就荒廢掉了,. 這樣要培養定是很困難的。 所以要保護我們的定力,
#51.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日常法师年开示旧版- Mindfulness of ...
宗體篇 弘一大師遺著. 良因法師導讀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 第一冊. ︿宗體篇﹀. ,. 至今晨已將第二次正稿寫竟。 《南山律在家備覽》成書的歷史.
#52.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宗體篇(弘一大師遺著\良因法師導讀 ...
南山律在家備覽白話文. 行教又另外一个名字叫制教,这个制教说到这里,关于这个制戒的因缘,也说一说。佛告诉我们,说这个贤劫当中嘛有几尊佛,当然说的内容很多啦, ...
#53. 天因法師-南山律在家備覽(持犯篇)
又法体持犯等诸义章、亦多通于五八戒也。逮及北宋、元照律在钱塘灵芝寺、中兴南山律宗。撰资持记以释事钞、撰行宗记以释戒疏、撰济缘记以释业疏。今辑南山律在家备览、 ...
#54.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白話
相關資源: 編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弘法師著報佛恩網福智網pdf,佛陀教育基金會,南林出版社重排版。 解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道海法師講述,摸象行者整理pdf 三時 ...
#55.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白話
解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道海法師講述,摸象行者整理pdf 三時教觀之瑜伽止觀,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學修,相關資源。 科宗體篇: 目錄: 盧台長講解:“佛是什麽?
#56.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白話
解在家備覽宗體篇淺釋註解,道海法師講述,摸象行者整理pdf 三時教觀之瑜伽止觀,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學修,相關資源。 科宗體篇:; 南無海德光明佛16 南無金剛牢強普散 ...
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白話 在 [讀經] 《南山律在家備覽》僅僅只知道持戒的過失-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南山律在家備覽》別行篇
第六門、出家宗致--第一章、出俗本意--第五節、明出家已行凡福行
△業疏云『凡出家者,出有為家(出有漏,證無為涅槃。何謂無為法?無為法與常法二者
同義,無為法的事例,例如:滅諦(擇滅無為)、補特伽羅無我。證得涅槃不會產生有漏異
熟果報的作用)。為解脫者,謂脫纏縛,此為本也。』
濟緣釋云『出家求脫,經律通言,牒以釋之,示其行本。有為,總目三界。纏縛,且論二
惑(見思二惑)。』
△業疏續云『今有行者但知持戒(僅僅知道持戒,只偏重在持戒方面),無心在道(戒是
定慧的基礎,不是為了持戒而持戒,對於聖道三學、聖道經論,但知持戒者無心學習)。
道在虛通達累(佛法聖道的學習,旨在了解通達緣起性空的道理,諸法連微塵許的自性也
沒有,一切法包括我與我所的體性是緣起無自性的空性,這樣的智慧,需要透過佛法經論
的聞思學習與定慧止觀,才能證得空性慧斷除人法二我執的煩惱結使,達到解脫)為本。
此而不思(光只有持戒,不進一步去想在聖道的體用上用功,不去學習聖道經論與修習定
慧止觀,達到究竟三學的解脫),但持戒善(只偏重在持戒能夠生善),自(自己邪妄的
認為只要持戒)餘講解(其餘佛法聖道經論的講修聞思學習),修習觀(以及修習止觀/
奢摩他、毘婆舍那)務(為大眾服務),悉為非道(認為這些都是不需要學習去做的)。
(因為沒有再進一步的學習)內多瞋忿(但知持戒的行者內心多有瞋忿),久污淨心。此
戒取結(但知持戒的行者,是一種戒禁取煩惱結使的行相),謂為最勝(戒禁取的行相就
是以此偏執的持戒當作是最超勝)。又是見取(這種戒禁取同時也是見取的煩惱),體是
欲界(光光只知道持戒,沒有進一步修習定慧止觀,不聞思學習聖道經論,這樣的果報只
能感得欲界,更不能出三界),增生下業(這樣的業不能增上,唯是生死輪迴的業)。』
濟緣釋云『明凡福行相(只知道持戒求得世福生善的行相)中四,初持戒二,初敘持戒昧
道(只知道持戒,不進一步修習定慧止觀、不聞思學習經論的行者,蒙昧於聖道)。言虛
通者(通達緣起性空的道理),道之體(是佛法聖道所要傳達的主旨內涵)也。言達累者
(由聞思學習佛法經論,通達佛法主旨內涵緣起性空的智慧,透過定慧止觀,證得空性慧
斷除人法二我執的煩惱結使,達到解脫),道之用(是佛法聖道的功用)也。餘為非道者
(只知道持戒的行者,認為講修聞思學習經論、修習定慧止觀、為大眾服務等不是聖道)
,是此非彼也(只知道持戒的行者這樣的是此非彼,實際上是一種戒禁取)。內多瞋者(
這樣的行者內心多有瞋恚),怒他不從己欲也(瞋怒他人不順從自己的想法)。
此下結示行果(只知道持戒,凡福行相的果報)。凡夫具十使,貪瞋癡慢疑五鈍使也,身
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五利使也。今此執戒為勝即二種結使煩惱耳(但知持戒,執持戒為最
勝,是戒禁取與見取二種煩惱結使所攝)。既無禪觀(但知持戒,是戒禁取與見取的煩惱
,而且也沒有修習四禪八定的止觀),未脫欲有(這樣沒有辦法脫離欲界),故是下業(
但知持戒者矇昧於聖道,既無心在道不聞思學習聖道經論,不知道佛法聖道的體用,也沒
有修習定慧止觀,不知道持戒的基礎是要進一步修習定慧止觀,透過定慧止觀證得解脫,
如此只停留偏執在持戒上見有所得,這樣的造業積集唯是感生欲界輪迴的有漏業,只為生
死煩惱輪迴的業所攝持,不會進一步增上成為聖道虛通達累,斷除煩惱的解脫資糧)。』
(註:五鈍使和五利使,合稱為十使煩惱,這十種煩惱即六根本煩惱的內涵。
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不正見。」
六根本煩惱中的不正見,包含有五種類型,稱為五利使(見惑),其他五種根本煩惱
,稱為五鈍使(思惑)。六根本煩惱開展的五鈍使與五利使,合共十種稱為十使煩惱。
六根本煩惱中「貪瞋癡慢疑」是【五鈍使】(見思二惑中的「思惑」),六根本煩惱
中「不正見」包含【五利使】(見思二惑中的「見惑」」):「1.薩迦耶見(又譯為有身
見)、2.邊執見、3.邪見、4.見取見、5.戒禁取見。」
凡夫內心有無明染污薩迦耶見(薩意為“有”,迦耶意為“身”,包含五蘊身心,又
名有身見),由薩迦耶見影響增上產生邊執見,復由薩迦耶見與邊執見這二者產生邪見。
進一步依於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這三者,生起見取見,由見取見產生戒禁取見。
《大寶積經》:「有一比丘,具足持戒....而是比丘說有我論(薩迦耶見有我論),
是初破戒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誦持戒律,隨所說行,身見(薩迦耶見)不滅
,是名第二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持戒,取眾生相而行慈心,聞
一切法本來無生,心大驚怖,是名第三破戒比丘似善持戒。復次,迦葉!有一比丘具足修
行十二頭陀,見有所得,是名第四破戒比丘似善持戒。」)
△業疏續云『若修世禪,緣色緣心。雖經上界,終還生死,未有出期。』 濟緣釋云『二
修禪。世禪即四禪四空定也。緣色故生色界,緣心故生無色界。』
(內道行者也要修習止觀四禪八定,但是以欲斷除薩迦耶見顛倒見的出離心攝持。若
只是世間外道的修習四禪八定,是以薩迦耶見為本,外道行者緣色故生色界,緣心故生無
色界,這樣沒有斷除薩迦耶見的所破,仍然只是三有輪迴的業,沒有辦法解脫。)
△業疏續云『若修多聞講誦經典,不為解脫。並增欲有,未成無漏。』 濟緣釋云『三多
聞。多聞講誦多為名利養,馳騁見解,是非相勝。皆是下業。學者聞之,宜乎自省。』
(註:產生福德之三個基礎,第一個是布施、第二個是持戒、第三個是修行。
布施有幾種分類,其中「法施」的定義,《俱舍論》:【法施云何?法施謂如實,無
染辯經等。】
法施是以無染不帶有煩惱的心為動機,不貪著名聞、恭敬、利養等世俗八風,而去為
他者說法。說法的動機是無染不帶有煩惱(世俗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為了利益聖教於眾生,不是為了收攏徒眾、貪圖財富受用、博取名聲、恭敬等,這是
法施的第一個條件。
相反的,如果帶著現世的世俗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貪求博取
名聞、恭敬、利養、衣食等而去說法,即不具備法施的條件。即使說的法能有些利益眾生
,但對於說法者無利益,反而是破壞了我們過去生所累積的諸大福德。
除了1.無染不帶有煩惱的發心動機,還要有2.如實不顛倒解釋佛典三藏的能力,具備
這二者才能夠稱為法施。
故以1.清淨動機說法極為重要,2.同時對於講說的法也必須是正確的,不能夠誤導他
人。以清淨的動機意樂、以正確的方式,告訴他人「經」或者是「論」當中的內涵,這樣
的一種方式,才能夠稱之為是法的布施。
當一個說法者有純正的動機,但無法如實不顛倒的解釋佛典三藏;或能夠如實不顛倒
的解釋佛典三藏,但是動機不純正;這兩者都不是法施。
必須具備(1)動機純正,(2)對於所說的法能夠如實不顛倒的闡釋經論三藏,俱足這兩
者才是具定義的法施,利益才會大。)
△業疏續云『若營世事,供養三寶塔寺等相。心無欣道,最是我所,或淪下趣。由造
善時,自愛憎他,行諂行誑,雜惑成樹,故受鬼趣相似果報。以心非實生在惡道,以福事
成故受勝處。』濟緣釋云『四營事二,初明行果。由下次推心因。以強勝故自愛憎他,以
追求故行諂行誑。此等不一故云雜惑,積集既眾故喻如樹。惡道是總報,勝處即別報。』
(雖然供養三寶塔寺等相有福報,但是心無欣道,造善時,由名聞利養與與煩惱結使
爭勝的纏縛,淪為鬼道或阿修羅。註:阿修羅與諸天爭鬥,這裡的天,主要指欲界天裡的
忉利天三十三天諸神。欲界有六天,下二層天是四天王天與忉利天(三十三天),屬於地居
天;第三層天以上,上四層天是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屬於空居天。在
欲界第三層天夜摩天已遠離阿修羅的爭鬥,又稱為離諍天。)
//上課筆記 #121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59895250.A.09F.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70.235), 04/06/2016 08:10: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