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想念音樂的孩子請仔細看這篇文章,你是學樂器? 還是想學音樂?
【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學音樂?】
呂岱衛|文
「喔,所以妳讓小孩來念音樂班,是為了學彈鋼琴,而不是為了學音樂?」
這是近日我對一位讓孩子放棄學科才有「充分」時間準備全國音樂決賽的家長所做的回應。
只見家長怔怔的望著我,似乎被我的話給絆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但事實上,我提出的是非常根本的問題,同時也想請所有正在努力學習音樂的孩子與家長認真的想想:「你到底是在學音樂?還是在學樂器?」
一、學樂器比較輕鬆
其實學樂器是很簡單的。只要每天機械式的練習各式各樣彈奏技巧,再塞入一些看起來嚇死人的大曲子裡,要唬過一群門外漢簡直易如反掌。
但相對的,學音樂卻是很辛苦的,因為它代表著全方位的人格涵養培育以及藝術文化品味的建構,這跟學樂器是完全不同的理想層次。一個孩子或許可以什麼都不懂,但仍能看著譜彈出李斯特的《魔鬼圓舞曲》。但這樣的演奏其實只是「依樣化葫蘆」罷了,因為他彈出的只是譜上的音符,在沒有受過任何文化陶冶與心靈內化的醞釀過程之下,你能期待他彈出有靈魂的音樂嗎?
當靈魂是空的,那你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被刻上刻度的音樂盒齒輪。不看書、或者不願意花費任何心思在書上,都只會讓你更空泛、更膚淺。當然,這裡所謂的書並不只是學校的教科書,而是指能讓你拓展眼界、開闊視野的各式書籍。李斯特當年寫《魔鬼圓舞曲》受到的正是歌德劇作《浮士德》的影響,就連李斯特都是讀過了《浮士德》才寫出的曲子,你又怎能閉門造車,只肯專注於眼前的音符?
西方浪漫主義以降的音樂,幾乎沒有一首不受文學、繪畫與各式藝術所影響,而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更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政治情勢密切相關。如果你只是單純學樂器用以自娛,當然可以不用在乎這些;但如果你學的是音樂,你能說這些東西都不重要嗎?
二、請活用你的音樂基礎訓練
音樂班至今仍被大多數家長當成是讓孩子走上音樂之路的養成訓練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音樂班有相當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但很遺憾的,大多數音樂班的孩子僅把音樂基礎訓練當成是升學考試與普通班孩子區隔出來的加分項目罷了。
從國小、國中到高中,一堂堂的音樂基礎訓練課程,老師耐心的訓練孩子的音感、節奏感以及各式讀譜能力,為的是要讓你將這些「基本能力」完全內化,並活用於音樂的詮釋與練習之上。憑藉這些技術,你可以十分輕鬆的就聽出自己拉出來的音是否準確、雙手在琴鍵上按下的和弦是否合乎調性或和聲的規則、當然更可以在極其複雜的節奏中,理出基本的韻律、掌握音樂的脈動。
這些都是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給你帶來的好處,但前提是你要會活用。太多的孩子讀譜不認真,明明和弦彈錯卻充耳未聞,明明高把位音拉不準卻心存苟且,拍子數錯卻依然故我。更有走火入魔者以看簡譜為恥,不屑首調唱名,自以為優越的告訴大家他是所謂的「絕對音感」,殊不知真正的絕對音感其實是狹隘了你的音樂觀,讓你身陷音感迷思而不自知。當年高大宜不遺餘力的推廣首調唱名,倡導相對音感的目的你可有了解?
音樂基礎訓練要會活用,活用在對你有幫助練習上,但請不要拿來炫耀!
三、你聽了多少音樂?
「老師,我每天練琴時間都不夠了,怎會有時間聽音樂?」
這是我聽過最多學生跟我陳述的理由。但通常我會直接回答他:「你不聽音樂,琴彈得再好也只有你自已認為而已。我寧可你一天不練琴,把時間都拿去聽音樂!」
聽音樂真的很重要,最好是聽些跟你目前學習樂器毫無相關的音樂。當一個孩子整天跟鋼琴朝夕相處,腦子裡全是鋼琴的聲音,那麼很快的,你會發現他的音色將變得單一、觸鍵將會死板、甚至連彈出來的音樂都像剛從冷凍庫拿出來的牛肉,硬梆梆!因為這就是鋼琴最赤裸的音色,毫無修飾。但請別忘了一點,鋼琴事實上也是一種音色容器,你用什麼方式來彈它,它就會用什麼樣的聲音回應你;當你聽到了什麼,敏感的你勢必會受其影響,潛意識也會告訴你要把音色彈成那樣。當年蕭邦要學生多聽聲樂,意即在此。想想,當你在演奏蕭邦那些附加了華麗裝飾的樂句時,你怎能不聯想到那正是一位花腔女高音用盡畢生絕學來演唱這些絕美音樂呢?
也有人告訴我,「老師,我不聽流行音樂,因為那很『俗』!」。通常我的回答是:「喔,那可以請你告訴我,『俗』在哪裡嗎?」
記得,如果你真的要批判某類音樂,請你先聽過再說!而且批判時請詳實舉出你不喜歡的實際理由,「俗」、「吵」、「難聽」、「無聊」,都只是形容詞,不算理由!
學音樂的人,如果沒有基本的包容力,那就等著一輩子困在象牙塔吧!雙鋼琴天后拉貝克姊妹最要好的朋友是瑪丹娜,而大鋼琴家齊瑪曼平常最大的休閒就是一邊開車一邊聽著他最愛的抒情搖滾。連大音樂家都如此喜愛各種音樂,我們這些小毛頭又怎能畫地自限?
要知道,藝術最偉大的地方在於永恆的變與不變;學習藝術與音樂最忌畫地自限。對於每項新事物都保有一份新鮮感,待真正嘗試體會後再下論斷才是正確的態度。而等個幾年後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當初的評斷是否有變,這才是常保自己持續進步的良方。
四、請正視你的副修
「老師,XX大學音樂系都不考副修了,所以我長笛不練了,專心彈鋼琴就好。」
通常我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請學生直接回家。原因無他,因為你也不是在學音樂。
很多學生會把副修與加修視為念音樂科班的一種無奈,只因學校規定要修,所以我只好浪費時間來練。我要請你反過來想,如果捨棄了這些副修與加修、你的音樂剩下了什麼?放眼當今樂壇許多音樂家,很少有音樂家只會單一樂器的,如果你只專注於某一項樂器的成就,同樣的,你得到的也只不過是技術層次上的提高而已,你的音樂將會同樣的乏味空洞。學長笛不懂鋼琴,那麼你永遠無法理解多聲部織體那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的美;學鋼琴卻不懂小提琴,同樣的你也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升F與降G在小提琴的表現上竟會如此不同。當然,還有那蘊藏了東方截然不同、充滿各式「異國」風情的傳統樂器,那才是現今世界音樂的大熔爐啊。
多練一會兒副修吧,開拓你的眼界、打開你的耳朵。再一次告訴自己,我學的是音樂,不是樂器!
五、學科真的很重要!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話題,一群家長抗議教育部說話不算話,說念音樂班可以不採計會考成績,僅憑術科成績來申請高中;結果事與願違,因為大多數高中音樂班仍須計算會考成績。
姑且不論政策是否正確,我想問的是,誰告訴你念音樂班就可以大言不慚的拒絕學習所有的智識?你的孩子的確不是達文西,但你的孩子也不該只是個「樂匠」。各式學科正是音樂之所以能成為音樂的基礎,當你學到的越多、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越少。捨棄分數升學主義不談,真正有能力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學科是否佔用了他們練琴的時間,因為不論是練琴或是念書,他們都可以樂在其中。如果到現在,你還在為你的孩子因為學校課業太繁重而無法好好練琴,我誠摯的建議你離開這壓力鍋吧,越早離開越早快樂。學音樂不是人生唯一的途徑。
六、在琴房待得久不代表你比較用功
蕭邦曾要求他的學生一天練琴不超過三小時,這可謂是鋼琴教育上最偉大的真知灼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蕭邦看透了人對於同一件事物的完美專注力不可能超過兩小時,當你練琴時若不能保有你最高集中的專注力,那你其實是在虛度你寶貴的光陰。練琴要有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才是有效率的練習,這部份在我許多文章中已有著墨,不再贅述。但如果你能有效率的練琴,那些多出來的時間正可以讓你從事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聽音樂、看書、甚至談戀愛!
七、不學音樂不代表放棄音樂
很多人學習音樂是因為熱愛音樂,但這樣的熱愛卻往往給自己帶來許多當初想也想不到的艱難與壓力,在面對音樂科班這種有意無意的競爭關係與各式壓力時,往往不知如何自處。我常說:國內音樂班的諸多亂象,問題在於:家長、家長、家長!
如果當家長的能用正確的心態讓孩子走這條路,那孩子自然能在其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縱使與班上同學形成必然的競爭,那也是良性的,是讓孩子接受社會化的一項必經途徑。但如果家長抱持的是那「零點幾分」的分數主義,那痛苦的不只是你跟孩子,你會發現整個世界在你看來都是有罪的。
很多學生來找我,告訴我想念音樂班。十個裡總有七八個會被我勸退,因為喜愛音樂其實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念音樂班絕對不是唯一。甚至有時候念音樂班反而讓你對音樂有了恐懼與憎恨,如果今天送你去念音樂班是讓你厭惡音樂,那我不成了罪人?
我看過太多音樂班的學生,他們是不聽音樂也不看書的,世界裡只有主修樂器,其他一切與我無關。我想問問各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你希望你的小孩變成那樣嗎?在虎媽與鷹爸早已不是正面形容詞的今天,你仍覺得孩子該為那零點幾分而犧牲他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童年嗎?
最後,我必須很誠實的告訴大家:在我離開學校後,赫然發現原來在我的朋友中許多真正熱愛音樂、會整天跟我聊音樂、甚至分享聽音樂心得的朋友,大多從來沒學習過音樂,但我卻能從他們的談吐與眼神中看到他們對於音樂的那份執著與熱愛。當然,我的同學中也有許多真正熱愛音樂、將音樂視為一生使命的人,而他們也的確成為了現今台灣樂壇的中堅份子。這些論點只說明了,不管你是不是念音樂班,需不需要認真的學習音樂,你都有權利喜愛音樂。只要能認清自己想要與想做的,審慎考慮好了再行動,才不會讓美夢變惡夢。
「同 德 國中 會考成績」的推薦目錄:
同 德 國中 會考成績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貼一次呂老師的舊文章,請學音樂的每位學生與家長,務必要重視所有環節!
每一點都.......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你是在學樂器?還是學音樂?】
呂岱衛|文
「喔,所以妳讓小孩來念音樂班,是為了學彈鋼琴,而不是為了學音樂?」
這是近日我對一位讓孩子放棄學科才有「充分」時間準備全國音樂決賽的家長所做的回應。
只見家長怔怔的望著我,似乎被我的話給絆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但事實上,我提出的是非常根本的問題,同時也想請所有正在努力學習音樂的孩子與家長認真的想想:「你到底是在學音樂?還是在學樂器?」
一、學樂器比較輕鬆
其實學樂器是很簡單的。只要每天機械式的練習各式各樣彈奏技巧,再塞入一些看起來嚇死人的大曲子裡,要唬過一群門外漢簡直易如反掌。
但相對的,學音樂卻是很辛苦的,因為它代表著全方位的人格涵養培育以及藝術文化品味的建構,這跟學樂器是完全不同的理想層次。一個孩子或許可以什麼都不懂,但仍能看著譜彈出李斯特的《魔鬼圓舞曲》。但這樣的演奏其實只是「依樣化葫蘆」罷了,因為他彈出的只是譜上的音符,在沒有受過任何文化陶冶與心靈內化的醞釀過程之下,你能期待他彈出有靈魂的音樂嗎?
當靈魂是空的,那你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被刻上刻度的音樂盒齒輪。不看書、或者不願意花費任何心思在書上,都只會讓你更空泛、更膚淺。當然,這裡所謂的書並不只是學校的教科書,而是指能讓你拓展眼界、開闊視野的各式書籍。李斯特當年寫《魔鬼圓舞曲》受到的正是歌德劇作《浮士德》的影響,就連李斯特都是讀過了《浮士德》才寫出的曲子,你又怎能閉門造車,只肯專注於眼前的音符?
西方浪漫主義以降的音樂,幾乎沒有一首不受文學、繪畫與各式藝術所影響,而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更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及政治情勢密切相關。如果你只是單純學樂器用以自娛,當然可以不用在乎這些;但如果你學的是音樂,你能說這些東西都不重要嗎?
二、請活用你的音樂基礎訓練
音樂班至今仍被大多數家長當成是讓孩子走上音樂之路的養成訓練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音樂班有相當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但很遺憾的,大多數音樂班的孩子僅把音樂基礎訓練當成是升學考試與普通班孩子區隔出來的加分項目罷了。
從國小、國中到高中,一堂堂的音樂基礎訓練課程,老師耐心的訓練孩子的音感、節奏感以及各式讀譜能力,為的是要讓你將這些「基本能力」完全內化,並活用於音樂的詮釋與練習之上。憑藉這些技術,你可以十分輕鬆的就聽出自己拉出來的音是否準確、雙手在琴鍵上按下的和弦是否合乎調性或和聲的規則、當然更可以在極其複雜的節奏中,理出基本的韻律、掌握音樂的脈動。
這些都是紮實的音樂基礎訓練給你帶來的好處,但前提是你要會活用。太多的孩子讀譜不認真,明明和弦彈錯卻充耳未聞,明明高把位音拉不準卻心存苟且,拍子數錯卻依然故我。更有走火入魔者以看簡譜為恥,不屑首調唱名,自以為優越的告訴大家他是所謂的「絕對音感」,殊不知真正的絕對音感其實是狹隘了你的音樂觀,讓你身陷音感迷思而不自知。當年高大宜不遺餘力的推廣首調唱名,倡導相對音感的目的你可有了解?
音樂基礎訓練要會活用,活用在對你有幫助練習上,但請不要拿來炫耀!
三、你聽了多少音樂?
「老師,我每天練琴時間都不夠了,怎會有時間聽音樂?」
這是我聽過最多學生跟我陳述的理由。但通常我會直接回答他:「你不聽音樂,琴彈得再好也只有你自已認為而已。我寧可你一天不練琴,把時間都拿去聽音樂!」
聽音樂真的很重要,最好是聽些跟你目前學習樂器毫無相關的音樂。當一個孩子整天跟鋼琴朝夕相處,腦子裡全是鋼琴的聲音,那麼很快的,你會發現他的音色將變得單一、觸鍵將會死板、甚至連彈出來的音樂都像剛從冷凍庫拿出來的牛肉,硬梆梆!因為這就是鋼琴最赤裸的音色,毫無修飾。但請別忘了一點,鋼琴事實上也是一種音色容器,你用什麼方式來彈它,它就會用什麼樣的聲音回應你;當你聽到了什麼,敏感的你勢必會受其影響,潛意識也會告訴你要把音色彈成那樣。當年蕭邦要學生多聽聲樂,意即在此。想想,當你在演奏蕭邦那些附加了華麗裝飾的樂句時,你怎能不聯想到那正是一位花腔女高音用盡畢生絕學來演唱這些絕美音樂呢?
也有人告訴我,「老師,我不聽流行音樂,因為那很『俗』!」。通常我的回答是:「喔,那可以請你告訴我,『俗』在哪裡嗎?」
記得,如果你真的要批判某類音樂,請你先聽過再說!而且批判時請詳實舉出你不喜歡的實際理由,「俗」、「吵」、「難聽」、「無聊」,都只是形容詞,不算理由!
學音樂的人,如果沒有基本的包容力,那就等著一輩子困在象牙塔吧!雙鋼琴天后拉貝克姊妹最要好的朋友是瑪丹娜,而大鋼琴家齊瑪曼平常最大的休閒就是一邊開車一邊聽著他最愛的抒情搖滾。連大音樂家都如此喜愛各種音樂,我們這些小毛頭又怎能畫地自限?
要知道,藝術最偉大的地方在於永恆的變與不變;學習藝術與音樂最忌畫地自限。對於每項新事物都保有一份新鮮感,待真正嘗試體會後再下論斷才是正確的態度。而等個幾年後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當初的評斷是否有變,這才是常保自己持續進步的良方。
四、請正視你的副修
「老師,XX大學音樂系都不考副修了,所以我長笛不練了,專心彈鋼琴就好。」
通常我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請學生直接回家。原因無他,因為你也不是在學音樂。
很多學生會把副修與加修視為念音樂科班的一種無奈,只因學校規定要修,所以我只好浪費時間來練。我要請你反過來想,如果捨棄了這些副修與加修、你的音樂剩下了什麼?放眼當今樂壇許多音樂家,很少有音樂家只會單一樂器的,如果你只專注於某一項樂器的成就,同樣的,你得到的也只不過是技術層次上的提高而已,你的音樂將會同樣的乏味空洞。學長笛不懂鋼琴,那麼你永遠無法理解多聲部織體那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的美;學鋼琴卻不懂小提琴,同樣的你也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升F與降G在小提琴的表現上竟會如此不同。當然,還有那蘊藏了東方截然不同、充滿各式「異國」風情的傳統樂器,那才是現今世界音樂的大熔爐啊。
多練一會兒副修吧,開拓你的眼界、打開你的耳朵。再一次告訴自己,我學的是音樂,不是樂器!
五、學科真的很重要!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話題,一群家長抗議教育部說話不算話,說念音樂班可以不採計會考成績,僅憑術科成績來申請高中;結果事與願違,因為大多數高中音樂班仍須計算會考成績。
姑且不論政策是否正確,我想問的是,誰告訴你念音樂班就可以大言不慚的拒絕學習所有的智識?你的孩子的確不是達文西,但你的孩子也不該只是個「樂匠」。各式學科正是音樂之所以能成為音樂的基礎,當你學到的越多、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知道的越少。捨棄分數升學主義不談,真正有能力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學科是否佔用了他們練琴的時間,因為不論是練琴或是念書,他們都可以樂在其中。如果到現在,你還在為你的孩子因為學校課業太繁重而無法好好練琴,我誠摯的建議你離開這壓力鍋吧,越早離開越早快樂。學音樂不是人生唯一的途徑。
六、在琴房待得久不代表你比較用功
蕭邦曾要求他的學生一天練琴不超過三小時,這可謂是鋼琴教育上最偉大的真知灼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蕭邦看透了人對於同一件事物的完美專注力不可能超過兩小時,當你練琴時若不能保有你最高集中的專注力,那你其實是在虛度你寶貴的光陰。練琴要有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才是有效率的練習,這部份在我許多文章中已有著墨,不再贅述。但如果你能有效率的練琴,那些多出來的時間正可以讓你從事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聽音樂、看書、甚至談戀愛!
七、不學音樂不代表放棄音樂
很多人學習音樂是因為熱愛音樂,但這樣的熱愛卻往往給自己帶來許多當初想也想不到的艱難與壓力,在面對音樂科班這種有意無意的競爭關係與各式壓力時,往往不知如何自處。我常說:國內音樂班的諸多亂象,問題在於:家長、家長、家長!
如果當家長的能用正確的心態讓孩子走這條路,那孩子自然能在其中享受到音樂的快樂。縱使與班上同學形成必然的競爭,那也是良性的,是讓孩子接受社會化的一項必經途徑。但如果家長抱持的是那「零點幾分」的分數主義,那痛苦的不只是你跟孩子,你會發現整個世界在你看來都是有罪的。
很多學生來找我,告訴我想念音樂班。十個裡總有七八個會被我勸退,因為喜愛音樂其實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念音樂班絕對不是唯一。甚至有時候念音樂班反而讓你對音樂有了恐懼與憎恨,如果今天送你去念音樂班是讓你厭惡音樂,那我不成了罪人?
我看過太多音樂班的學生,他們是不聽音樂也不看書的,世界裡只有主修樂器,其他一切與我無關。我想問問各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你希望你的小孩變成那樣嗎?在虎媽與鷹爸早已不是正面形容詞的今天,你仍覺得孩子該為那零點幾分而犧牲他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童年嗎?
最後,我必須很誠實的告訴大家:在我離開學校後,赫然發現原來在我的朋友中許多真正熱愛音樂、會整天跟我聊音樂、甚至分享聽音樂心得的朋友,大多從來沒學習過音樂,但我卻能從他們的談吐與眼神中看到他們對於音樂的那份執著與熱愛。當然,我的同學中也有許多真正熱愛音樂、將音樂視為一生使命的人,而他們也的確成為了現今台灣樂壇的中堅份子。這些論點只說明了,不管你是不是念音樂班,需不需要認真的學習音樂,你都有權利喜愛音樂。只要能認清自己想要與想做的,審慎考慮好了再行動,才不會讓美夢變惡夢。
同 德 國中 會考成績 在 吳瓊華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部〉遠離3C 光德國中雙胞胎當狀元
2016-06-15
會考5A++ 作文六級分
〔記者陳建志/烏日報導〕烏日區光德國中雙胞胎林建嘉、林庭聿,今年國中會考雙雙考出5A++,作文六級分的好成績,成為學校的雙狀元,兩人不但學科表現頂瓜瓜,還喜歡打球、畫畫,參加作文比賽也得獎,可說是多才多藝,對於考出好成績,兩人異口同聲感謝老師教導,尤其在網路和3C產品普及的年代,兩人展現高度自制力幾乎不碰,因此有更多的時間看書,如願考出好成績。
光德國中雙胞胎林建嘉(左二)、林庭聿(中),會考都考出滿級分,市議員吳瓊華(右二)特別到校肯定。(記者陳建志攝)
國中會考成績日前公布,烏日光德國中雙胞胎林建嘉、林庭聿,雖然在不同班級,卻雙雙考出5A++,作文也同樣拿到滿分六級分,成為學校狀元,兩人對於能考出好成績,謙虛感謝所有老師的教導。
哥哥林建嘉說,一、二年級曾補英文,上了三年級後就沒補習,完全依照老師的進度按部就班上課、複習;弟弟林庭聿則說,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回家後再複習,不懂的地方相互討論,是兩人的讀書方式,尤其每天晚上十點一定上床睡覺不熬夜,很開心能考出好成績。
愛閱讀 看散文、歷史書
因作文拿到滿分不簡單,兩人說小時候媽媽就培養兩人閱讀習慣,散文、歷史故事都是兩人喜歡看的書。兩人並透露,家中沒網路、第四台,也沒有使用手機,只有到圖書館時才會偶爾上網查資料,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看書。
市議員吳瓊華得知兩人的好表現,昨天特別到學校鼓勵兩人,並送給兩人精美的原子筆,勉勵做學弟妹最好的表率,對於兩人在網路和3C產品充斥的環境還能展現自制力更是大表佩服。
校長賴朝榮肯定兩人除成績優秀,更喜歡運動、閱讀,林建嘉參加溫世仁作文比賽還拿到優等,能多元發展相當不簡單;家長會長溫紹暉則說,兩人從國一開始,段考、模擬考都是拿獎學金的常客,肯定兩人的好表現。
雙胞胎兄弟會考「滿貫王」 議員贈筆勉勵
2016年06月14日 15:39 林欣儀
國中會考成績日前公布,就讀烏日區光德國中的林建嘉與林庭聿是出生僅差3分鐘的雙胞胎兄弟,兩人不約而同考取5A++、作文6級分的好成績,同奪「滿貫王」稱號,市議員吳瓊華上午前往學校贈筆、藉此勉勵他們。
林家兄弟分別在高三8班和15班,兩人說,一、二年級曾補過英語,到了三年級時,停掉補習班的課程,少掉「趕場」的時間,相對的讀書時間也多了一些。上課時專心聽講,下課後按照學校老師排定的複習考進度讀書,每天晚上十點多就寢,從不曾熬夜。
光德國中校長賴朝榮指出,兩兄弟除成績優異,五育也很均衡,喜歡寫作的林建嘉常參加各式作文比賽,日前還榮獲溫世仁中小學作文全國決賽國中學生組優等的佳績,弟弟林庭聿則喜歡畫畫,一有空閒就會拿起畫筆描繪圖案。
兩兄弟說,父母都是一般上班族,對他們沒有特別要求,但家中沒有網路、兩人也沒手機,沒有沉迷網路遊戲的情況,放學後會看看電視、了解時事,平日最喜愛閱讀散文、歷史書籍,每月最好看2、3本書。
同 德 國中 會考成績 在 同德國中智力測驗 :: 全台國中評價網 的推薦與評價
同德國中 智力測驗|全國各校統一編號資料庫...所在縣市:桃園市學校名稱:桃園市立同德國民中學統一編號:18247624最近異動日期:1050830異動原因:變更負責人(含IDN) ... ... <看更多>
同 德 國中 會考成績 在 111年國中會考成績分析與桃園公立高中志願選填說明會 的推薦與評價
會考成績 揭曉,由於疫情仍嚴重,所以順基主任將說明會重點,拍製影片,提供家長與同學多項選填參考重要資訊,包括:1、111年 會考成績 累積人數2、桃園 ... ... <看更多>
同 德 國中 會考成績 在 靠北同德國中105 王小二拜年,一年不如一年! 107年會考成績 ... 的推薦與評價
靠北同德國中105 王小二拜年,一年不如一年! 107年會考成績5A人數復旦12班5A【238】5A++【23】 振聲9班5A【197】5A++【25】 慈文23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