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戰- 太極拳( 吳公儀 ) vs 白鶴拳 ( 陳克夫 ),1954年, 澳門1954 Macao Fight - Ng (Wu GongYi) vs Chan KeFu.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太極拳(吳公儀) vs 白鶴拳(陳克夫) 1954年澳門- 看板MartialArts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世紀大戰- 太極拳(吳公儀) vs 白鶴拳(陳克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當年白鶴拳陳克夫與太極拳吳公儀 1954年擂台比武歷史影片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签生死状引万人围观,金庸武侠因此而生!吴公仪大战陈克夫 ...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太极宗师吴公仪与武术冠军陈克夫擂台比武完整视频1954 ...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史檔- 【講開有段故】太極拳吳公儀VS 白鶴拳陳克夫...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詠春拳~~~很威嗎? 這是當然的拉!(切身經驗)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Re: [問題]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的評價
- 關於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閒聊] 李書文的八極拳是真的能打嗎? - C_Chat 的評價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當年白鶴拳陳克夫與太極拳吳公儀 1954年擂台比武歷史影片 的推薦與評價
66年前传武 大师 的对决,签生死状引万人围观,金庸武侠因此而生!吴公仪大战 陈克夫 ,Tai Chi VS White crane fist【搏击先锋】. 搏击先锋•185K views · 1 ...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签生死状引万人围观,金庸武侠因此而生!吴公仪大战陈克夫 ... 的推薦與評價
... 拳#格斗#搏击#金庸武侠#功夫1954年1月澳门:吴公仪(太极拳) VS陈克夫 ( 白鹤拳 ) ... 吳公儀 與吳氏太極拳核心內功探討。 吳公儀 大戰 陳克夫 當時的 ...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太极宗师吴公仪与武术冠军陈克夫擂台比武完整视频1954 ... 的推薦與評價
世紀大戰- 太極拳( 吳公儀 ) vs 白鶴拳 ( 陳克夫 ). kmfdm543•530K views · 14:57 ... 廖禎祥 大師 表演接勁發勁. Sean Tseng•102K views · 8:33. Go to channel ...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史檔- 【講開有段故】太極拳吳公儀VS 白鶴拳陳克夫... 的推薦與評價
【講開有段故】太極拳吳公儀VS 白鶴拳陳克夫每隔一排,網絡上都會重新流傳一段影片,呢段影片相信唔少史友都曾經重複睇過,事關「吳陳大戰」當年真係轟動成港澳同埋 ...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詠春拳~~~很威嗎? 這是當然的拉!(切身經驗) 的推薦與評價
世紀大戰- 太極拳(吳公儀) vs 白鶴拳(陳克夫).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Re: [問題]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的推薦與評價
世紀大戰- 太極拳(吳公儀) vs 白鶴拳(陳克夫). kmfdm543. Search. Info ... 拳大師為什麼被嘲笑? 沒什麼對打訓練,連刺拳都擋不下,說有多厲害也是搞笑 ...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閒聊] 李書文的八極拳是真的能打嗎? - 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 拳白鶴拳,從頭到尾都是王八拳亂揮。 不禁讓人想到號稱不二打的李書文,離 ... deer8dog9202年前, 143Fking123你講吳公儀跟陳克夫那時候別說清末民初都 ... ... <看更多>
吳公儀vs白鶴拳大師陳克夫 在 太極拳(吳公儀) vs 白鶴拳(陳克夫) 1954年澳門- 看板MartialArts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世紀大戰在板上被洗掉了 實在可惜 應讓人鑑古知今一番
老警察們是早就知道 可是網路上就是不斷有新警察出來嘛
而且世紀大戰也不是我在酸 youtube的影片名稱就是這樣寫啊
https://0rz.tw/612BJ
--
吳陳比武可說是由一名記者挑起的。過程大概如下:
武術雜誌記者林某與吳公儀一位私家偵探弟子相稔。一天,二人茶敘中談起吳師,私探稱
其師功力深厚,能以二指發人於丈外。林不信。私探更謂其師太極武功了得,可與任何門
派人士切磋。林認為這是頭條新聞的好材料。遂逕往找吳公儀求証。但兩次往訪不遇,問
拳社的弟子:「吳師的確與任何門派人士切磋嗎?」答曰:「當然,我們怕什麼?」
於是,林姓記者便當作是吳公儀的親口宣言。翌日在報章上大字標題:「太極掌門人吳公
儀歡迎與任何門派人士隨時切磋」。消息見報後,引來武林很大的反應。很多人投書報社
,或查詢,或謾罵,或挑戰。報章來函照登,並把原件轉交吳公儀。
訊息刊出後六日,吳公儀命人致電報社,聲明吳本人從未宣稱歡迎與人切磋,並謂練拳是
為健康長壽,更強調該拳社禁止門人與外人爭論,遑論切磋打鬥。報章於是刊登更正啟事
。而謠傳與譭謗言論更多。記者於更正啟事刊登後兩天,再次發表專文,聲明歡迎切磋之
語並非出自吳公儀之口。
儘管兩次的明確聲明,事件並沒有因此而死寂下來。
大概是三個星期後的一天,林姓記者與白鶴掌門吳肇鍾在中環飲茶。同檯者有吳肇鍾的門
人鄺本夫,陳克夫,及武俠小說作家黃威鳳(筆名我是山人)。陳克夫在澳門設館,聽到吳
公儀歡迎切磋的消息而來港。一名北少林門人走來與眾人談論該事件。黃威鳳指出太極與
白鶴的異同,認為陳克夫是最適當的挑戰者。
香港當時是禁止國術比賽的。有人求助於澳門的大亨何賢。何賢安排太極白鶴相方會面於
新光酒樓。太極方面,出席的有吳公儀及其子大揆,還有一些大弟子。白鶴方面,吳肇鍾
未出席(怕被挑戰?),由大弟子鄺本夫,李劍琴帶同陳克夫及一些門人赴會。由鷹爪掌門劉
法孟主持會議。
會議中,新光酒樓總經理(吳公儀弟子)認為比賽甚不公平;一來兩人地位不配,二來兩人年
歲懸殊(吳公儀53歲,陳克夫30)。吳大揆十分氣憤,認為吳肇鍾應與其父對戰,而他本人
應戰陳克夫。並要即時就地迎戰陳克夫。吳公儀與會議主席劉法孟抑制了大揆的衝動。吳公
儀認為既是慈善籌款,便答應接受挑戰。
吳陳比武,因而決定下來。
比賽的時間訂在1954年1月17日下午四時,地點在澳門新花園酒店(據傳,香港政府不核准
擂臺打鬥,故而移師澳門新花園。比賽(或合演)以自由搏擊為原則,但也擬定出各項如
「不許口咬」、「不許摳眼」、「不許踢打下陰」等規則,預訂以六回合為限,每回三分
鐘,並請有七名裁判、評審。擂臺的設計頗為特殊,是建立在游泳池上的,依距離遠近,
分隔出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及一百元的觀眾區,收取門票,以供慈善之用。
吳、陳來歷
擂臺賽的當事人,來歷不凡,都是當時港澳國術界的知名人士。吳公儀是北京人,當年53
歲,1919年,他年方20,就已出任山東省長屈映光的「武術總教練」;1924年,則任職於
張宗昌陣營的「搏擊隊總教官」;其後也在全國知名的上海「精武體育會」教習。吳公儀
家傳太極名家楊露禪(民初白羽的武俠小說《偷拳》即敘述他的學武歷程)的內家太極拳
,祖父吳全佑、父親吳鑑泉都是楊系嫡傳。他身高163公分,濃眉大眼,身體紮實,留有兩
撇小鬍子,是「鑑泉太極社」的負責人。
陳克夫是廣東台山人,當年35歲,身高165公分,曾經學過西洋拳、洪拳及日本柔道。後來
從學於「白鶴拳」名家吳肇宗、鄺本夫,1952年,於澳門開創「白鶴健身院」,廣招門徒
。白鶴拳屬外家工夫,最富盛名的是一套「鶴形猿步」,相傳是創始者明初西藏喇嘛阿達
陀從鶴猿爭鬥中參悟的絕學。清代咸豐年間,白鶴名家昇隆長老於鼎湖山蓮花庵開教,傳
下廣東一脈的白鶴派,在廣東一帶,聲勢頗廣,當時掌門人為吳肇鍾。在決戰前夕,這位
白鶴派的掌門,曾填寫〈踏莎行〉一詞寄意: 欲語還吞,將情暗寄,扇邊蹙蹙屏風倚,秋
波低轉遠山沉,個中自有消魂味。 似醉猶醒,因愁益媚,靈犀隱在心頭膩,十分消息額前
橫,都緣幽怨難回避!
「都緣幽怨難回避」,正是梁羽生所謂的「詞意幽怨」,看來吳肇鍾對徒弟此番挑釁,未
必真的贊同。
當年港澳以南拳為主,白鶴拳則是香港極有名氣的外家拳派,歷史較長,門徒甚多,掌門
人是吳肇鍾,弟子以陳克夫、陸智夫等最為突出。吳家太極卻是北方門派,據說以柔可剛
,可四兩撥千斤,一時亦吸引不少學員,風頭頗勁。致令本港武人心有不甘。吳公儀是北
方太極拳大宗師吳家第二代掌門鑒泉的長子,香港鑒泉太極拳社主持,其長子吳大揆,在
廣州佛山一帶與人交手,所向披靡,戰績顯赫,父子二人可稱過江猛龍。白鶴拳陳克夫年
富力強,曾習西洋拳擊,可稱本地猛虎。
消息傳出,立即成為港澳報紙的頭條新聞,並掀起熱潮。香港向來禁止公開比武,乃改在
澳門新花園。比武當日,澳門的大小酒店客似雲來,會場門票一早售完,不少是自香港專
程而來。與會者多是武林及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如楊澄甫座下四大弟子之一,以鐵指聞
名的董英傑,鷹爪門宗師陳子正高足劉法孟,西洋拳高手李劍琴與名伶馬師曾、紅線女、
新馬仔、鄧碧雲、芳豔芬、張瑛,富商何賢等。而且特由澳門總督夫人剪綵,綠村電臺做
現場直播。比賽採用西洋擂臺,原定比賽六個回合,每一回合五分鐘。大會鑒於並無先例
可援,由每位高手公證先行試招,議定不得起高腳過膝,吳陳二人先行簽“生死狀”,電
影製片家吳九出動了三架攝像機從不同角度同時拍攝,可謂前所未見。
「打擂臺」一事,在古典俠義小說和近代武俠小說中曾屢屢出現過,其中炫技的意味很濃
,因此,為了爭強奪勝,難免產生拳腳無情的流血場面;為了沖淡這一色彩,同時也展現
國術界的正面積極精神,此一擂臺賽,是以救助香港災民及慈善募款的名義進行的;既然
如此,則雙方的角鬥,自不宜過於激烈,雖有「如有意外,各自負責」的契約,但卻不像
小說中的「立生死狀」,而以「合演」代替了「打鬥」。儘管如此,其間的意氣之爭,依
然不能避免,就在契約簽定的前夕(1953年12月31日),雙方推派參與協商的代表吳大揆
(吳公儀之子)、李劍琴(南派拳師),就差點在火藥味極濃的對談中「即席開打」起來
。 賽事傳出,街頭巷尾,一片談論之聲,據說連若干東南亞的武術人士也都絡繹赴澳門
觀戰。香港當局不禁賭,因此各賭檔(連國術館也臨時湊上一腳)也都開盤讓人投注,「
盤口」相當混亂,而且港、澳不同,其中多少帶有點地域情感。 在澳門,賭陳克夫的「盤
口」較高;在香港則是吳公儀。不過,大多人較看好吳公儀,儘管耽心他年老氣衰,但對
他的經驗及太極拳所講究的「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充滿了信心。
決戰前夕,港澳的渡輪不但增開班次,而且班班客滿,有些人寧可「頂櫳」(即無座位)
,也不願錯失觀戰的機會;澳門所有的旅館全部爆滿,來遲者只得在賭場中打熬過夜,連
帶著,澳門的餐飲業、賭業皆大發利市,空前的賺了一筆。在一萬三千多名觀眾屏息靜氣
,卻又心情激盪的翹盼下,這場空前絕後的「擂臺合演賽」,終於開鑼了!
比賽經過內行人版本:
是日,陳克夫穿白西洋拳服,雙肩搭深色毛巾,高大瀟灑;公儀穿傳統中式長袍,個子不
大,卻有謙謙儒者之風度,但脫下長袍,即以健碩身形引起全場一片哄動。第一回合開始
公儀用“七星勢”,快步跳躍,陳克夫則採用白鶴拳對敵的雙手向前架式,互相對峙。陳
先攻,用遊鬥之法,一觸即退,保持距離,不讓吳近身施展太極的長處。吳于稍探陳虛實
後,便採用以靜制動,等對手一近,就擊其前臂麻穴,雙手輕如打棉花狀態。戰至不久,
吳穿破陳的護手,擊中陳面,陳立即使出白鶴拳的“豹子連環手”密集進攻,猛攻十多招
,拳拳打近吳面部,逼吳至繩邊。吳閃身出繩間,瞬間以“翻身撇身捶”挂擊,陳鼻部中
拳流血,吳連環追擊,雙方以中路架式對打。由於陳鼻流血不止,染滿白衣,評判主任何
賢急忙鳴鍾。這個回合本來應是五分鐘,只打了兩分鐘就停。休息時何賢見陳血染征袍,
問他還繼續否?陳表示流鼻血並不要緊,休息後可繼續再戰。第二回合,陳仍採取急攻戰
略,吳則減少走動幅度,以逸待勞,陳繞步走了半圈,即使出“白鶴兜羅手”閃電擊中吳
的腰部,但吳的太極最善於小圈子貼身短化,不單沒有受傷,反而借力抽空左手,右手使
出“肘底見捶”擊中陳的胸部,跟著重擊陳右前臂,致令陳右手失去戰鬥能力,不得不高
腳踢吳。吳以陳此舉乃屬犯規,於是以牙還牙,用“左分腳”反擊,中裁判見兩人似乎都
動了真火,生怕再打下去會出事,有違慈善本意,即由評判主任按鍾叫停,此回合只打了
一分鐘。經評判團緊急商量後,決定戰果為雙方不勝,不和,不敗而告終,結束比賽。太
極白鶴雙方的目的已達,不需再強分勝負,吳陳於是握手離場,皆大歡喜。回到香港後雙
方都大擺慶攻宴,互相邀請對方參加,雙吳(吳肇鍾、吳公儀)杯酒言歡,握手搭腳拍照
留念,公儀、大揆笑不攏嘴,吳肇鍾、陳克夫亦謙謙微笑,為籌得大筆善款,造福鏡湖醫
院病者而乾杯。
比賽經過外行人版本:
比賽原訂六回合,但是,總共不過進行了一又二分之一回合,整個「搏擊」的時間,加起
來僅有兩分鐘。第一回合中,吳公儀首先中了一擊,被逼到繩牆;但吳公儀迅速回擊,吳
師父一拳擊中陳師父的鼻樑,剎那間,血流如注,裁判擊鈴宣布「夠鐘」(時間到)。第
二回合,雙方互有斬獲,但臨末吳公儀的一記右拳,又直擊陳克夫的鼻子,鮮血飆流。裁
判立刻中止比賽。
不過兩分鐘的時間,迅起迅結,顯然是不過癮的;但一陣拳光血影,也頗令人觸目驚心,
合演草草收場,倒也沒有觀眾抗議。不過,私底下的嘀咕,總是免不了的。最引起嘀咕的
,是打擂臺雙方所使用的招數。原本觀眾一心盼望著吳公儀使出看家的太極拳「推手」,
而陳克夫則施展著名的「鶴形猿步」,但這兩種功夫似乎派不上用場,陳克夫用的是直來
直往的「羅漢拳」(王八拳),吳公儀則使出手快腳快,看來似是「武當拳」的招式(據
太極拳前輩鄭榮光及吳公儀自己所說,他用的確是太極拳,並都引了拳經「動急則急應,
動緩則緩隨」之語,解釋其「手快腳快」的原因),不但沒能夠讓觀眾眼界大開,反而看
起來和普通人一般打架的「廝打」沒甚兩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71.7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