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要培養跨領域醫師💪
本校最近申請設立 #學士後醫學系,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清華雖還沒成立醫學系,但早就開始培育醫師了。
許多醫師在升上主治或執業數年後 #勇敢跨域,來清華攻讀博碩士,鑽研AI人工智慧、大數據、奈米醫材、快篩試片、標靶藥物、或人工器官等,期望未來行醫救人不再是一人一人救,而能 #成千上百地救。
清華申請招收的全為公費生,畢業後必須到 #偏鄉服務至少6年。如申請通過,最快明年即可招生。
編編特別深入實驗室,採訪了幾位已經行醫多年,還來清華攻讀博士的醫師,快來看看他們都在清華做什麼研究吧👀
🗣 首位獲哥倫布計畫肯定的臨床醫師
中山附醫眼科主任許閔彥醫師是鄭兆珉指導的學生,在2016年取得博士學位,今年還獲得科技部的 #哥倫布計畫獎助!
許閔彥醫師說,為了檢測眼睛病變,臨床上要抽取病患的眼睛前房液進行分析,但前房液的量很少,只要抽2c.c.眼睛就塌了。所以他在清華的研究專注以 #奈米工程 進行微量檢量,來解決臨床上遇到的問題。
許閔彥醫師也開始培育他自己的碩博士生,他非常鼓勵優秀的年輕醫師能勇敢跨界💪
🗣 用AI預測抗凝血藥物併發症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心臟科主任洪振瀛醫師是本校第二屆跨院國際博士班(iphD)學生。
洪振瀛醫師過去曾以統計方式來進行健保資料庫的分析,2016年起在本校電機系李祈均副教授的指導下,採用 #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 來分析健保資料,如虎添翼。
他所研發出的 #人工智慧模組,已可準確地預測腦中風患者使用抗凝血藥物引發的腸胃道出血併發症。
【相關連結】
🔗 點進首頁故事,看更多醫師的研究:https://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999
🔗 相關報導:
自由時報 https://reurl.cc/N69DZn
聯合報 https://reurl.cc/OqnDkR
蘋果日報 https://reurl.cc/Q3xD6b
#每間實驗室都臥虎藏龍耶
#清華培育進化版醫師
哥倫布計畫獎助 在 [新聞] 排擠中生代愛因斯坦、哥倫布經費也被刪- 看板PhD 的推薦與評價
哥倫布計畫獎助 投入重大研究計畫的38歲以下學者。兩計畫2020年編列前瞻預算12億元。 不過科技部長吳政忠上任後,另提「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 ... ... <看更多>
哥倫布計畫獎助 在 下载facebook数据档案 的推薦與評價
... Maak een account of meld je aan bij Facebook 这款软件主打噱头是“测性格,领奖金”。 ... 忠诚圈俄亥俄州哥伦布43219 电话:(614)729-4000 tar 檔案形式傳遞。 ... <看更多>
哥倫布計畫獎助 在 [新聞] 愛因斯坦、哥倫布經費也被刪- 看板AfterPhD 的推薦與評價
年輕學者獎助排擠中生代 愛因斯坦、哥倫布經費也被刪
2020-10-10 06:23 聯合報 / 記者潘乃欣/台北即時報導
科研人才培育需長期耕耘,不過科技部砍掉才辦理兩年的愛因斯坦、哥倫布兩大年輕學者
獎助計畫,本周提出新版年輕學者計畫「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總預算比原計畫少
了兩億元。大學主管表示,國內大學薪資低於先進國家,被年輕學者視為畏途,經費縮減
恐衝擊攬才成效。中生代學者則對科技部仍只照顧年輕人表達感慨,盼資源分配更均勻,
別獨漏50多歲的學術中堅。
科技部前部長陳良基上任後提出多項人才計畫,愛因斯坦計畫獎勵32歲以下,或取得博士
學位三年仍未滿35歲的學術界新秀,最多獎助研究經費500萬元。哥倫布計畫獎助投入重
大研究計畫的38歲以下學者。兩計畫2020年編列前瞻預算12億元。
不過科技部長吳政忠上任後,另提「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明年編列10億元預算,
前述計畫則終止。吳政忠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科技部非刪除計畫,只是考量人才經
費不適合放在前瞻預算,因此挪到一般預算。科技部支持科研人才,年齡從30到60歲「不
會缺任何一塊」。科技部綜合規畫司科長張婷韻補充,前瞻預算每年編列一次多寡不一,
挪到一般預算能提高穩定性。
按科技部公告的「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獎助對象有三種,第一是類似愛因斯坦計
畫的「新秀學者」,不過申請門檻不再以實際年齡為界分,改開放學術年資五年內學者申
請。第二是接近哥倫布計畫的「國際年輕傑出學者」,申請門檻從38歲提升到45歲。第三
是45歲以下「優秀年輕學者」,是科技部多年來常態性計畫。
大學主管對申請門檻修改表示肯定,清華大學研發長曾繁根說,生命科學、人文社會領域
學者養成較慢,許多人到大學任教已超過愛因斯坦規定的32歲,拿不到計畫。如今改以年
資論計,不少學者燃起希望。
但曾繁根說,學者這些計畫後,就無法申請國內其他研究補助,不利年輕學者與他人合作
、拓展其他研究領域,呼籲鬆綁此規範。台灣大學研發長李百祺指出,學者執行此類計畫
結束後,若要銜接到其他一般計畫,會面臨沒有計畫的空窗期。
曾繁根另指出,科技部原有鼓勵投入突破性研究的沙克爾頓計畫,今年也同步取消,目前
未見50歲左右的中生代獎助計畫,衝擊研究實力正處高峰的學者。李百祺也認為獎助計畫
漏了中生代,學者呼籲資源分配更均勻,落實吳政忠「30到60歲不缺任何一塊」的目標。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924296
科技部啟動「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 厚植年輕研究學者 連結國際與未來
綜合規劃司 聯絡人:張婷韻科長 電話:(02)2737-797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科技部針對各研究職涯的科研人才,從青年、中堅到資深,同時依據研究成熟度,兼容人
才深耕、厚實中堅,至追求頂尖,目前已推動多項補助策略及對應的專案計畫。
為布局2030跨世代優秀科研人才,厚植國內年輕學者研究能量,科技部近期盤點研究計畫
支援職涯策略,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含「愛因斯坦培植計畫」與「哥倫布計畫」)之
基礎上,重新規劃年輕世代及研究職涯初期科研人員發展之補助作法,自110年推動「
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期以常態性補助機制,給予年輕學者更加穩定和永續的支持
。
「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包含三類計畫,一為「新秀學者」,二為「優秀年輕學者」
,三為「國際年輕傑出學者」,分別說明如下:
一、新秀學者:針對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專任職務在5年以內或獲博士學位後5年以內之
年輕學者,鼓勵其勇於探索新興議題,並嘗試具前瞻跳躍的各種發想。補助金額每年以不
超過新臺幣500萬元為原則。
二、優秀年輕學者:針對45歲以下且具備本部專題研究計畫主持人資格者,鼓勵其強化既
有之研究基礎,促進科學突破與實務應用。每年核定補助件數及經費依審查結果擇優核給
。
三、國際年輕傑出學者;針對45歲以下,於國內外已具獨立研究資歷及國際學術相關表現
之年輕學者,鼓勵其長期投入創新構想,引領並鏈結國際學術社群,促進臺灣與國外學術
機構交流合作,以提升我國學術影響力及國際能見度。補助金額每年以不超過新臺幣
1,000萬元為原則。
此外,為吸引海外年輕優秀學者來臺貢獻,「新秀學者」及「國際年輕傑出學者」計畫特
別開放尚未具科技部計畫主持人資格者申請,並給予覓職期限約2年,惟須於取得資格後
計畫始得核定執行。
本方案徵求期間將配合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公告時程,並規劃於10月21、23日分別於臺北
、臺南辦理徵求說明會。活動訊息及方案細部規定屆時將公告於科技部網頁,歡迎各界踴
躍報名參與,並提出計畫申請。
https://s.yam.com/iAWH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13.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02421929.A.F20.html
※ 編輯: zkow (123.192.113.200 臺灣), 10/11/2020 21:13: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