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兒比寵物還少,為何年輕人不生小孩?」
➡新生兒恐跌破18萬 出生死亡將達黃金交叉
➡警訊!台灣上半年出生比死亡只多17人
➡【國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49931975146879&id=584986081641475
隨便講講生育率問題
其實我總覺得生育率高低最終是一個人性的常理,一些特定的文化有點差異,但基本上還是這點:父母不希望子女過得比自己差。
而且老實說如果你丟掉這個人性常理的話,會導出的下場是很可怕的,不關心子女的福祉變成理所當然大概對物種都會有害。
不過,這個常理會導出的結果是,生活比較不好的人,除非是絕對的活不下去,不然父母都比較有生兒育女的動力,因為對他們來說子女還是很有希望過得比我自己好,我生活這樣都過得去了,而且其實也有快樂的日子,那子女未來一定是更好的。
而生活好到一個程度後,就會覺得子女要過得比我好簡直是不可能嘛,我在社會中有太多好運過五關斬六將,考試考贏無數人,挺過了各種學術要求,成功過面試關卡,然後以上的每一關都是10分之1以下的中獎率。而我現在生活的舒服那有可能保證小孩能夠享受啊,更何況我還是滿滿的抱怨。窮人一天能看Z頻道喝酒啥都不幹就爽了,我可是要出國看展我要良好的可能會增殖的房子等等等等。我看到比我這麼不容易得到的生活還要高的超級有錢人覺得自己是屁……
所以完全合理的結論就是生小孩不可能過得比我爽,那還是別生了吧,因為我其實也沒多爽,比我過得慘那不是慘無人道嗎?
這其實最終是一個希望的問題,對未來有改善希望的人比較會生,沒有希望的比較不會。但一定程度上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類的生活品質怎麼說都是有我們資源上的限制,而人生的一些根本的痛苦是再怎麼多資源也難以補償的。所以啦,我是覺得順其自然,而雖然育兒津貼等等也是有相當的幫助,但最終是個希望的問題。而現在的世界客觀上沒有太多讓比較有錢的中產再過得更好的希望,這個也不是任何人的錯。客觀條件與文明季候的問題。
然後我倒不是優生學的信奉者,最終世界讓給有希望的人也不是壞事。唯一重要的還是有生之年不要讓弄集中營的邪惡政權勝利就是。
#勿忘剿匪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