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 ... ... <看更多>
Search
Search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 ... ... <看更多>
#1. 禮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些篇章原本分散流傳,數量頗多,大多無法確知作者的姓名身分,所以《漢書· ... 漢代授禮學者,自后蒼起分三家,戴德《大戴禮記》八十五篇,戴聖《小戴禮記》四十九 ...
#2. 禮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Wikisource
《禮記》,儒學經典之一,乃孔子門生及戰國時儒家學者解説《禮經》與「禮學」的文集。諸篇什頗多且散傳,作者姓名事歷亦難確考,故《漢書·藝文志》 ...
#3. 大戴禮記與小戴禮記有何差異?
《大戴禮記》:作者:西漢的時儀禮博士戴德(是戴聖的叔叔,故稱大戴),選前述「一百三十一篇記」其中的八十五篇,作為講授「儀禮」課程的課本,被稱 ...
#4. 禮記(小戴禮記):內容簡介,整體介紹,分篇介紹,作品目錄,成書 ...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 戴德是後倉(公元前70年在世)的四位弟子之一,《小戴禮記》作者戴聖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 ...
#5. 大戴禮記- 儒學資源
晉人陳邵在〈周禮論序〉裡則提出小戴《記》的成書,是刪削戴聖《大戴禮記》而來, ... 作者簡介. 戴德,字延君,河南梁人,戴德與姪子戴聖是西漢中期朝廷的禮學大家。
#6. 禮記《三禮之一》
作者 :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 編者:西漢博士戴聖編訂成書,故亦稱小戴禮記(四十九篇),以與其叔戴德所編之大戴禮記有別(八十五篇)。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其成書年代及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據漢書藝文志說是七十子後學者所記,由漢人戴聖編定,故又稱小戴禮記,以區別 ...
#8. 儀禮之概述-知識百科
作者 :. 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篇數:. 禮記原為百三十一篇,至漢初,戴德傳記八十五篇,是為大戴記;兄子戴聖傳記四十九篇,是為小戴記,即今之禮記。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和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漢書》 ...
#10. 其云「禮記」,明係當時禮俗儀文的「記錄」。蓋用以泛指著述之 ...
一小戴禮記名稱始見於橋仁章句. 「禮」與「記」連詞以指事,蓋始於司馬遷之敍孔子世家。 (史記四十七):孔子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時。周微而禮樂廢 ...
#11. 禮記全書>內容連載
作者 :戴聖; 出版日期:2018/07/10. 內容連載頁數 1/3. 前言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傳統認為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博士戴聖編選成書的。全書四十九篇,約九萬字, ...
#12. 禮記-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禮記電子全文,全文檢索、相關於禮記的討論及參考資料。有簡體字版、繁體字版、英文版本。 ... [又名:《小戴禮記》]. 全文檢索. 在禮記中檢索:
#13. 禮記原文
電子書名:《禮記》(或稱《小戴禮記》). 作者:戴聖編/ 漢代. 說明:. 《禮記》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今列於儒家十三經。
#14. 离
三禮獨取《 小戴禮記》,於是《小戴禮記》唯我獨尊,傳習日盛,而 ... 記》,也就是《小戴禮記》之外,還有一本《大戴 ... 則先秦,晚則西漢,不妨視之爲作者多不可考的無.
#15. 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 ...
《小戴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小戴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 ...
#16. 戴聖- 教育百科
與從父戴德俱受禮於后蒼,世稱「小戴」。輯《禮記》四十九篇,名小戴禮記。 ... 戴聖為〔小戴禮記〕之作者,與戴德、慶普,同學〔禮〕於后蒼,由是〔禮〕有大戴、小 ...
#17. 我們通常所說的《禮記》是下面哪個?是《大戴禮記》還是《小戴 ...
我們今天所說的《禮記》,是《小戴禮記》。《儀禮》十七篇,即先秦儒家所 ... 古代學者也指出了一些篇章的作者,但其中也有不同的說法。如《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子思 ...
#18. 我們通常所說的《禮記》是下面哪個?是《大戴禮記 ... - 雪花台湾
我們今天所說的《禮記》,是《小戴禮記》。《儀禮》十七篇,即先秦儒家所傳授的「六 ... 古代學者也指出了一些篇章的作者,但其中也有不同的說法。
#19. 小戴禮記- 解釋、用法、例句
解釋.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家學者解說《禮經》和「禮學」的文集. 這些篇章原本分散流傳,數量頗多,大多無法確知作者的姓名身分, ...
#20. 【獵奇書籍】正版禮記國學典藏禮記集說禮記49篇又名小戴 ...
產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內容介紹 · 《禮記》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 · 作者介紹 ...
#21. 大同與小康/禮記 - liin的部落格- 痞客邦
一、《禮記》概說 作者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大約是戰國至秦漢年間 ... 鄭玄更將自己所注的《周禮》、《儀禮》與《小戴禮記》合為「《三禮注》」。
#22. 小戴禮記造句 - 國語辭典
小戴禮記. 注音 ㄒ丨ㄠˇ ㄉㄞˋ ㄌ丨ˇ ㄐ丨ˋ. 拼音 xiǎodài lǐjì. 簡體小戴礼记. 解釋書名。西漢?戴聖編纂。共四十九篇。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為秦漢以前各種 ...
#23. 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_小戴禮記之喪禮理論研究
小戴禮記 之喪禮理論研究. A Study on the Theory of Funeral Rites in the Book of Rites. 黃俊郎(Chin-Lang Huang). 中華學苑; 27期(1983 / 06 / 01) , P107 - 173.
#24. 作者出處:《禮記》
《禮記》是孔門後學所記和西漢(公元前二〇六──二五)學者輯錄關於禮儀制度的言論集。今本《禮記》,由西漢學官戴聖所輯,又名《小戴禮記》,與《周禮》、《儀禮》合 ...
#25. 小戴禮記- 辭典檢視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字詞:小戴禮記,注音:ㄒㄧㄠˇ ㄉㄞˋ ㄌㄧˇ ㄐㄧˋ,釋義:書名。漢戴聖所輯的《禮記》。參見「禮記」條。
#26. 小戴禮記
有八十五篇D作者為戴德B 5下列. 그성립에관해서는분명치않으나, 전한前漢의대성戴聖이공자孔子의제자를. 대성戴聖이49편을골라낸것울 ...
#27. 禮麹齟
(七)作者: 除少數詩歌有作者署名, ... 《大戴禮記》: 西漢時儀禮博士戴德(是戴聖的叔叔, ... (三)流傳:孔穎達的《五經正義》選《小戴禮記》來代替く儀禮》,.
#28. 《中庸》朗讀版。《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 ... - YouTube
原是《 小戴禮記 》第三十一篇, 作者 孔伋。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 ...
#29. 禮記講讀上| 誠品線上
禮記講讀上:《禮記》,相傳為西漢戴聖所編定,因同時又有戴德編定的《大戴禮記》,故也稱《小戴禮記》。它與《周禮》、《儀禮》並稱「三禮」,是一部秦漢以前各種禮儀 ...
#30. 六、大同與小康禮記一
東漢末年,《小戴禮記》盛行,故後世所稱《禮記》都是指《小戴禮記》。 版本, 1. ... 詩經,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 孔子刪編成定本,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作者多不可考 ...
#31. 第一課大同與小康
作者.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班固自注:「七十子後學所記。」 創作源始 ... 一篇,經西漢戴德刪取八十五篇,為大戴禮記;戴聖刪取四十九篇,為小戴禮記.
#32. 經典古文二十篇 001
一速記作者. 禮記即小戴禮記。為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由西漢戴聖編訂成書,. 是儒家禮治教育與人格教育的重要典籍,全書共49 篇。古人閱讀《儀禮. 》 ...
#33. 三禮:(A)周禮亦名周官(B)禮記為孔子弟子及其後學者所記(C) ...
(C)禮記有大、小戴記之別 (D)以上皆是 ... 其姪戴聖取49篇為《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收入十三經。 ... 《儀禮》 作者:古文家以為周公所作;今文家以為孔子定本。
#34. 大同與小康戴聖
引言; 題解; 作者; 段落大意; 大同之世與小康之世比較; 禮之功用; 文法與修辭 ... 今《十三經注疏》中的《禮記》,即為小戴《禮記》,與《周禮》、 《儀禮》合稱「三 ...
#35. 一、作者
A )1下列關於禮記一書的說明,何者錯誤? (A)戴聖所選編者稱大戴禮記;戴德所選編者稱小戴禮記(B)禮運大同篇是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C)今十三經注疏中的禮記與周禮、儀 ...
#36. 三禮(一) | 勞思光先生存稿整編
其次,儀禮一書乃古代禮儀典制之彙編,作者已不可考。全書亦未必出自一人之手。 ... 「小戴禮記」流傳至東漢時,鄭玄作注,遂成定本,稱為「禮記」。
#37. 以《二戴記》的論述形式剖析漢代儒化世界的形成
將嘗試以漢代禮學研討的代表作大、小戴《禮記》為基本材料,並適度引介傅 ... 已經確立後,夫子的諄諄教誨,便開始引領子游(實亦是〈禮運〉作者對萬世.
#38. 略述中國古代的《禮記》學
一、《禮記》的編纂及其在漢代的流傳《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小戴記》,凡49 ... 至《三經新義》(案作者為王安石)行,視漢儒之學如土梗。
#39. 禮記學記選(一)師嚴道尊(二)進學之道佚名學習重點
作者. 禮記是孔門後學所記,為十三經之一,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 ... 至西漢中葉,戴聖從中選取四十九篇編訂成書,世稱小戴禮記;其叔戴德選取八十五篇編纂成 ...
#40. 樂記第十九大小戴禮記- 大六經工程
小戴禮記 •樂記第十九 ... 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 ... 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使親疏、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形見(xiàn)於樂,故 ...
#41. (修訂) 禮記(大同與小康)作者課文補充講義 - 小小翻轉教室
(修訂)先秦禮記(大同與小康)作者課文補充講義-耿樹民(中道中學)易(大同 ... 後代所稱之《禮記》皆指《小戴禮記》,計四十九篇,乃西漢戴聖編訂成書: ...
#42. 十三經
二﹑作者:易經成於四聖之手,即伏羲畫八卦,文王重為六十四卦,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 ... 五﹑今十三經之禮記為小戴記,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43. 后倉與兩漢之禮文化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如《大戴禮記》之〈五帝德〉、〈帝繫〉等;有輯自秦漢之作者,如〈月令〉。 其中也必有輯自《古文記》者。王國維說大、小戴傳《古文記》,而成為.
#44. 禮記全書- 三民網路書店
書名:禮記全書,ISBN:9789869635714,出版社:華志文化,作者:戴 ...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傳統認為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博士戴聖編選成書的 ...
#45. 儒家的經典- 【 尚書】
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紀錄,這說明作者應是史官。 ... 《禮記》有兩種傳本,一種是戴德所編,有85篇,今存40篇,稱《大戴禮記》;另一種,也便是 ...
#46. 大戴禮記彙校集解(上下冊)
大戴禮記,又名大戴禮、大戴記,為西漢時期的禮學名家戴德選編。他的從兄之子戴聖選編了禮記,名小戴禮記,.... ... 作者:方向東.
#47. 具有海洋文化的美食系列─ 禮記美食儀式東傳日本說(上)
法確知作者的姓名身分,所以《漢書·藝文志》 ... 版《大戴禮記》殘缺八十五篇,戴聖版《小戴禮 ... 傳,以《小戴禮》最為通行,是儒家教授禮儀的.
#48. 禮記- Ứng dụng trên Google Play
"The Book of Rites", còn được gọi là "The Book of Rites of Little Dai" và "The Book of Little Dais", được viết vào thời nhà Hán và được biên soạn bởi Dai ...
#49. 小戴禮記- 小戴传《礼记》四十九篇的说法
篇章参见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大戴禮記《 禮記》 参考文献^ 皮锡瑞《经学 ... 這些篇章原本分散流傳,數量頗多,大多無法確知作者的姓名身分, ...
#50. 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的思想取向- 元照出版 ...
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的思想取向. 並列篇名. Kong Guangsen's Dai De Lijing add annotation of Thought Mindset. 作者, 黃佳駿. 中文摘要. 《大戴禮記》本與《小戴 ...
#51. 后倉與兩漠之禮文化
如〈大戴禮記〉之〈五帝德〉、〈帝繫)等﹔﹔有輯自秦漢之作者,如〈月令〉。 其中也必有輯自《古文記〉者。王國維說大、小戴傳《古文記〉,而成為.
#52. 文學及國學常識
作者 不詳。 ...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僅少數作者可考。 ... 西漢戴德取八十五篇,是為大戴禮記;其姪戴聖取四十九篇,是為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
#53. 吳澄《三禮考註》之真偽考辨
戴禮記》、《小戴禮記》與鄭《注》分類編次,纂成《儀禮逸經傳》二卷。其後,再將《小 ... 其編《乾坤清氣集》,以己意改古人之作者數處,余嘗與之辨,皆以余言為.
#54. 大戴禮記彙校集注
大戴禮記彙校集注. 作者:, 黄懷信主撰, 整理者:, 孔德立、周海生參撰. 出版社: ...
#55. 國學常識簡表─ 經、史、子、集四大樹狀圖表
作者 ╱. 滿分王,得分小組. 出版社別╱. 五南. 書系╱. 悅讀中文. 出版日期╱ ... 唐代五經:唐朝孔穎達作五經正義,取(小戴)禮記代替儀禮、左傳代替春秋,故唐代 ...
#56. 禮記全書:引導中國社會二千餘年的禮制大成
書名:禮記全書:引導中國社會二千餘年的禮制大成,作者:賈娟娟,出版社:華志 ...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傳統認為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博士戴聖編選成書的。
#57. 高雄醫學大學|udn讀書館
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屬 ...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傳統認為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博士戴聖編選成書的。
#58. 禮記(繁體中文版)(中華傳世珍藏四書五經): 小可修身養性 ...
Amazon.com: 禮記(繁體中文版)(中華傳世珍藏四書五經): 小可修身養性,大可治國安邦(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 eBook : 戴聖: Kindle Store.
#59. 淺談禮記
前面所說的傳禮的四家,到後世比較廣為人知的是內容八十五篇的大戴〈戴德〉禮記和內容四十九篇的小戴〈戴聖〉禮記,前者內容有部分已經亡佚了,僅存四十篇,而小戴禮記 ...
#60. 「小戴禮記」的簡體字查詢
繁簡對照, 繁體字/ 正體字, 簡體字. 字形, 小戴禮記, 小戴礼记. 怎麼讀, ㄒ丨ㄠˇ ㄉㄞˋ ㄌ丨ˇ ㄐ丨ˋ, xiǎodài lǐjì. 「小戴禮記」繁簡字形對比 ...
#61. 教材版本對照
LearnMode學習吧將國小/國中/高中的基本學科,進行教科書章節與平臺資源的對照。師生可以選擇學校使用的教科書版本,依據教科書章節與上課進度, ... 大同與小康禮記.
#62. 中華复興's post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 ...
#63. 小戴禮記81b4zl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大戴禮記儒學經典之一乃孔子門生及戰國時儒家學者解説禮經與禮學的文集諸篇什頗多且散傳作者姓名事歷亦難確考故漢書藝文志.
#64. 日本禮法之形成與社會功能
大學的四個科目之一為明經道,重點講習中國儒家的三禮《周禮》《儀禮》《禮記》,與《周易》《論語》等。 ... 本文作者呈實為日本問題專家).
#65. 小戴禮詞語解釋/ 小戴禮是什麽意思
《小戴禮記》亦稱《小戴記》,即《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 ...
#66. 小戴禮記的解释
条目 小戴禮記(小戴礼记) · 小戴禮記 词语解释 · 小戴禮記 网络解释.
#67. 禮記- 戴聖
「大戴禮記」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禮記」則成為今日通行的《禮記》[1]。漢景帝時魯恭王劉餘初好治宮室而壞孔子宅, ...
#68. 宋萬卷堂刻本《禮記》
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注,成為此書通行本。至唐代,陸德明又為此書 ...
#69. 三字經簡說(四十)
大戴是漢朝人,叫戴德,小戴叫戴聖,是戴德的侄子,為了區別二者,因此用大小來分。 我們說「經」都是聖人作的,而禮記是由孔子的學生共同寫下他們所聽聞的,及後來的 ...
#70. 禮記子思子言鄭注補正: 4卷 - 第 1-4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戴傳禮八十五篇今未亡者惟三十九篇爾釋 其期間音 0 重釋日或疑此 11 日今所存大戴禮記其為小戴禮記所有者互有異蓋各朵古記以傳也故各於禮名家今放大戴禮有禮察篇保傅篇 ...
#71. 禮記講讀(上) - 第 2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第一,把二○四篇古文《記》當作《禮記》四十九篇取材的唯一來源,與事實不符(詳下)。第二,與今存之《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的實際內容不符。既然你說「戴聖刪《大戴 ...
#72. 禮記質疑: 49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氏禮而釣傳論鄭君本習小戴後以古經校之取其義長者為鄭氏學又注小戴禮記四十九篇是鄭君於三家之書會通状坪始注而傳之於禮為額門之學而用心尤勤其考論典章制度及古今文 ...
#73. 112年搶救國中小教甄國語文[教師甄試] - 第 45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其侄戴聖取四十九篇,是為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已收入十三經。【102中區國中】內容 3.小戴禮記雜記禮之制度,共三十三篇;解釋儀禮經義者六篇;通論禮之義理者十篇。
#74. 經學通論五種: 5卷 - 第 1-10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 其必有所本也論漢立二戴博士是儀禮非禮記後世說者多誤毛奇齡始辨正之澳立十四博士禮大小戴此所謂禮是大小戴所受於后倉之禮 T 七篇非謂大戴禮記八十五篇與小戴禮記 ...
#75. 108年搶救郵政國文特訓(含短文寫作與閱讀測驗)
一、三禮考題重點禮記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內容 1 原為儀禮篇末札記, ... 其侄戴聖取四十九篇,是為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已收入十三經。 3 小戴禮記雜記禮之制度, ...
#76. 109年搶救銀行國文特訓 - 第 38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103 華銀)三禮禮記作者價值作者價值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內容 1.原為儀禮篇末札記, ... 其侄戴聖取四十九篇,是為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已收入十三經。 3.小戴禮記雜記 ...
小戴禮記作者 在 《中庸》朗讀版。《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原是《 小戴禮記 》第三十一篇, 作者 孔伋。宋朝學者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