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崔瑗 〈 座右銘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 ... <看更多>
「座右銘崔瑗註釋」的推薦目錄:
座右銘崔瑗註釋 在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意思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 ... 的推薦與評價
... 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意思,座右銘崔瑗賞析,座右銘崔瑗註釋,崔瑗座右銘注釋在Facebook上2023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座右銘崔瑗註釋 在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意思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 ... 的推薦與評價
... 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意思,座右銘崔瑗賞析,座右銘崔瑗註釋,崔瑗座右銘注釋在Facebook上2023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座右銘崔瑗註釋 在 珍愛生命打氣網的貼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早安!!!一日之計在於晨的早餐吃過了嗎? 跟大家分享東漢--崔瑗的座右銘~ 無道人之短. 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 受施慎勿忘俗譽不足慕. 唯仁為紀綱隱身而後動. ... <看更多>
座右銘崔瑗註釋 在 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座右銘,你讀過嗎?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硜硜鄙夫介,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東漢·崔瑗《座右銘》. ... <看更多>
座右銘崔瑗註釋 在 [心得] 曖曖內含光的兒子- 崔寔-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崔寔是座右銘作者崔瑗的兒子。
崔瑗座右銘有「曖曖內含光」這個為人所知的名句,
我覺得這也是形容他兒子崔寔最好的形容詞。
以下整理摘錄一些崔寔的資料,
分享一下這對有趣的父子。
崔寔略歷
崔寔字子真
(「寔」與「實」是同意字,
某些時候也會被記載為「崔實」,
又有一說他的名字是「台」,字「元始」),
是崔瑗的兒子。
崔寔出生年份不詳,
西元143年父親於洛陽逝世,
崔寔隱居於墓側服喪。
喪期結束以後,
三公都徵辟他做官,
崔寔沒有答應。
漢桓帝(146年-168年在位)初年,
崔寔以郡舉開始他的宦途,
歷任郎、議郎,
擔任大將軍梁冀府的司馬時,
曾與邊韶、延篤等著作東觀,
之後擔任五原太守。
五原郡(地點在今日內蒙古的包頭市)
是漢代的邊陲地帶,
當地適合麻枲(火麻,可做紡織原料)生長,
然而在地人不懂得紡織,
冬天也僅是用草來保暖,
面見官吏時,就以草纏身作遮掩。
崔寔在他的作品「政論」裏
描寫他看到這個狀況,「令人酸鼻」,
於是變賣物資作為資本,
遠赴雁門郡廣武縣
(地點在今日山西省的忻州市一代)
延攬紡織師傅,教導當地人紡織,
讓當地人免於寒苦。
(崔寔政論:
「僕前為五原太守,土人不知緝績,
冬積草伏臥其中,若見吏,以草纏身,
令人酸鼻。吾乃賣儲峙,得二十餘萬,
詣雁門廣武迎織師,
使巧手作機乃紡,以教民織。」)
除了這個愛民的政績外,
崔寔也加強邊防,
當時北方的游牧民族常常侵犯邊界,
崔寔的五原郡是邊境防備最為著稱的。
卸任五原太守後崔寔任議郎,
與諸儒博士定五經。
159年,漢桓帝殺大將軍梁冀,
崔寔因曾在梁冀手下工作,
受到牽連,被禁錮數年。
後來鮮卑族數次侵犯邊界,
朝廷詔三公舉薦人才,
司空黃瓊(161年再度出任司空)推薦崔寔。
崔寔官拜遼東太守,
然而在赴任途中母親去世,
崔寔歸葬行喪。
服喪結束,崔寔官拜尚書,
然而數月後就稱病免歸。
最後,崔寔於漢靈帝建寧年中病逝。
(此年號使用於168-172年)
他去世的時候家裏貧窮,
沒有錢財辦喪事,
時任光祿勳的楊賜、太僕袁逢、少府段熲等人
為崔寔準備棺槨,
大鴻臚袁隗為崔寔立碑。
(楊賜、袁逢、袁隗、段熲等人
後來都歷任三公,是當時顯赫的世族。)
崔寔的年紀
後漢書並沒有記載崔寔的生卒年。
崔寔父親崔瑗於143年去世,
此時崔寔已經能一手為客死異鄉的父親操辦喪事,
估計此時他已成年;
又,崔寔堂兄崔烈於193年任城門校尉,
李傕攻入長安的時被亂兵所殺。
假定崔烈去世的時候70歲左右,
崔寔的出生年大概是120-125年之間、
去世於168-172年,享年大約40-50歲左右吧。
(中華書局「四民月令校注」的作者石聲漢
推斷崔寔大約出生於103年,
其論據是崔寔能妥善操辦父親喪禮,
必是老成持重之人。
然而若崔寔出生於103年,
則崔寔堂兄崔烈去世時必定超過九十歲,
不易想像。所以我對此略有存疑。)
(然而除了崔寔出生年代以外,
石聲漢還據史書考證了崔寔傳中許多年份的問題,
許多討論很有啟發。
只是考證很細,
就不在此多抄書了)
崔寔的家族
崔寔是博陵崔氏的成員。
博陵崔氏是從漢朝綿延到五代的大世族,
歷代都有人出任官職。
他們的先祖是齊國的公族,
是齊太公之子齊丁公的後裔。
崔氏最早聞名於史冊的是崔杼,
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於左傳宣公10年,
最後於襄公27年去世,活躍於史冊53年之久。
崔杼最著名的事蹟,
是因為國君齊莊公與老婆棠姜私通而殺害國君、
其後又被政敵慶封乘隙而入幾乎滅族,最後自殺。
崔杼與棠姜的兒子崔明出奔魯國,
其後裔在漢朝初年
分別定居於清河郡東武城縣以及涿郡安平縣。
東漢設置博陵郡,安平縣隸屬於博陵郡,
定居於此的崔氏成員就被稱為博陵崔氏。
崔寔父親崔瑗,字子玉,
東漢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
以收錄於文選的「座右銘」為現代人所熟悉。
座右銘勉勵自己要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
然而崔瑗早年有為兄長報仇而殺人亡命,
後來幸而遇赦的經歷,
又常因為招待賓客準備太過豐盛而家無餘財,
似乎崔瑗本身是個豪爽的人,
座右銘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收斂」而寫來自我勉勵的。
崔瑗似乎在死前仍不改他豪氣干雲的態度,
臨終時向兒子說:
「人是承受天地之氣而生的,
生命結束的時候,
精氣歸於天,骸骨還於地,
天地間有哪裏不能埋葬我的形骸呢!
所以不需要歸葬故里,
至於別人送的奠儀通通都不可以收!」
(夫人稟天地之氣以生,
及其終也,歸精於天,還骨於地。
何地不可臧形骸,勿歸鄉里。
其賵贈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
老爹崔瑗就這麼瀟灑的離開了。
瀟灑的背後是乖兒子崔寔的麻煩課題。
首先,老爹去世的地點是在洛陽,是首都,
喪葬費用恐怕也不便宜。
偏偏帥氣老爹又說不准收奠儀,
是不是有點「吃米不知米價」呢?
崔寔於是賣田賣房子,
籌錢幫父親辦喪事。
喪事辦完,錢也花完了。
然而困苦的環境更能顯示出人的才幹,
在窮困中崔寔展露了他的才能,
他開始經商,以釀造買賣維生。
當時的社會風氣看不起商業行為,
崔寔因此被時人嘲笑。
崔寔的商業才能大概是可以被肯定的,
在他的作品「四民月令」裏,
就已經詳細的記載了各個月份可以糴糶買賣的物品。
商業很注重時機,
能抓對時機就能在不害人的情況下得到利潤,
崔寔大概有此能力。
然而崔寔也只是以此維生,
並沒有藉此機會「發大財」累積財富。
──從這點來看,崔寔不愧是崔瑗的兒子,
「曖曖內含光」的實踐者。
崔寔的母親劉氏,
史書記載她是個有才德與學問的人,
崔寔在五原時,
劉夫人常常教導崔寔應如何處理政事。
後漢書沒有紀載崔寔兒孫的姓名與事蹟,
崔寔的曾孫崔贊,在三國志裏留下零星的紀載,
崔寔玄孫(崔贊之子)崔洪以鯁直知名,晉書有立傳。
-------------------------------------------------
我最初讀到崔寔的生平,只覺得平淡無奇,
然而就古代「士農工商」的分類來看:
崔寔他本身是士人;
他的家族在故鄉可能有田地,
加上從他的著作四民月令看來,
似乎他也是個優秀的農業經營者;
此外他還懂商業,
雖然他沒有以此發大財,
但至少也能以此免於飢寒,
所以他商人的成績應該也寔合格以上吧。
此外,他還能在邊關防守。
細數下來,他幾乎是全能全才了。
之前寫過一篇聊崔瑗的座右銘,(#1SYvCLzA)
讀了一些崔寔的紀載,
漸漸覺得他也是個有趣的人,
不愧是「曖曖內含光」的兒子,
所以稍加整理貼在此。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g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43.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584369851.A.71C.html
後漢書原文是「寔從兄烈」,從兄弟就是堂兄弟的意思。
所以如果後漢書記載無誤,崔寔與崔烈是同輩,而且崔烈年紀比較大。
當然,後漢書記載也不是沒有被質疑過,
例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
(崔)毅生駰,字亭伯,長岑長。二子:盤、寔。盤生烈,後漢太尉、城門校尉。
照這個記載,崔寔是崔烈的叔叔。
問題是這個記載完全把崔瑗略掉了,可信度打折。
也有人把這兩個記載綜合起來,如伊佩霞畫的世系圖:
(伊佩霞「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
┌章(盤)─ ? ─ 烈
│
駰 ┼ 瑗 ─ 寔 ─ 皓 ─ 質 ─ 贊
│
└ ?
伊佩霞是美國的漢學名家,
然而她的論據是「我們難以相信崔烈年齒長於崔寔」,
翻譯此書的范兆飛也加按語反對伊佩霞的說法。
我個人是相信後漢書的說法無誤。
是的~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3/18/2020 19:40:55
這也是一個有趣角度的觀察,
畢竟財富累積通常是商業成功與否的重要衡量指標
雖然後漢書說崔寔「取足而已,不致盈餘」,
而事實就是他並沒有致富,
所以崔寔的商業能力並非毫無懸念的強
至於王符潛夫論那段話,
看起來主旨比較像是批判許多人放棄農業從事商業,
認為從事商業本身是一個「不對」的社會現象
看起來重心不像是放在沒有經驗會吃虧,
甚至可能還反映出相較於農業,
從事商業是一個進入門檻更低的行為,
所以才「舉俗舍本農,趨商賈」?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3/18/2020 23:06:11
補充一下,崔寔還寫過文章批評當時的厚葬風氣,
描寫當時的風氣以厚葬為榮,大家都比誰家的墳比較大,炫富的概念,
乃至於有人擔心錢不夠修墳,父母還活著的時候就減少供養,
讓父母挨餓受寒,把錢省下來預先作為他們的棺材費用。
(所以崔瑗也算聰明:兒啊,我沒要你厚葬,所以錢我先花光了哦~)
法度既墮,輿服無限,婢妾皆戴瑱揥之飾,而被織文之衣,
乃送終之家,亦大無法度,至用轜梓黃腸,多藏寶貨,饗牛
作倡,高墳大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而俗人多之,咸曰
健子。天下跂慕,恥不相逮。念親將終,無以奉遣,乃約其
供養,豫修亡歿之備。老親之饑寒,以事淫法之華稱,竭家
盡業,甘心而不恨。窮阸既迫,起爲盜賊,拘執陷罪,爲世
大戮。痛乎,此俗之刑陷愚民也。且橘柚之貢,堯、舜所不
常御,山龍華蟲,帝王不以爲褻服。今之臣妾,皆餘黃甘而
厭文繡者,蓋以萬數矣。其餘稱此,不可勝記。古者墓而不
墳,文、武之兆,與平地齊。今豪民之墳,已千坊矣。欲民
不匱,誠亦難矣。 --崔寔‧政論
不知道崔寔為崔瑗修築的墳地規模如何,
後漢書記載「寔父卒,剽賣田宅,起冢塋,立碑頌,葬訖,資產竭盡。」
看不出規模多大。不過至少有「立碑頌」,大概也要一筆不小的開銷。
(崔寔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碑頌內容不知是否DIY? 但至少要花石刻的費用..)
加上他又在墳旁守喪三年,父親可是葬在洛陽的,首都的物價...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3/22/2020 23:47:11
※ 編輯: moonlike (150.117.43.44 臺灣), 03/22/2020 23:47: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