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網: 瑞典女孩、氣候遊行都不如中國的螞蟻森林】
橫跨大西洋、持續抗議、“咆哮”聯合國會場……近兩個月以來,16歲的瑞典女孩通貝裏·桑伯格頻繁登上西方媒體頭條,“桑伯格效應”席卷全球。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話題受到全球輿論關註的大背景下,這位瑞典少女迅速成名,接連受邀成為重要國際會議的座上賓,更是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氣象童星屢創驚人之舉
在9月23日,桑伯格聯合十幾名青少年代表,史無前例地向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起訴”巴西、德國、法國、阿根廷和土耳其五國政府,控告它們明知危害卻依然持續推廣汙染性強的礦物燃料,“侵犯了人權”。目前,委員會的18人專家組已經正式接受了這一訴求,並將著手展開調查。
同日,桑伯格在聯合國會場還“偶遇”美國總統特朗普,她在“瞪視”後者的那一瞬間被鏡頭捕捉,這個表情迅速被媒體炒作為“死亡凝視”,受到了特朗普反對者的追捧。
據媒體報道,桑伯格因“星期五為未來”的學生罷課抗議運動成名,迅速躋身為“氣候童星”;所謂的“桑伯格效應”也在全球範圍引起連鎖反應。隨著媒體曝光度的日益增加,她在短短一年內屢次出現在各類重大國際場合,並以特有的“直白”方式指責全球政界在氣候問題上的“不作為”。
#為環保發聲數萬澳人走上街頭遊行
瑞典女孩 通貝裏·桑伯格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氣候、環保已經是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9月20日,澳洲數萬名學生及上班族響應“全球為氣候發聲”運動(Global Strike 4 Climate),走上街頭遊行,要求政府為氣候變化采取更強勢措施,這次運動在澳洲110座城鎮進行。
SBS報道,在悉尼,一名學生身份的組織者對人群表示:“我們向政客提出了3項要求。一,不要再開發新的煤礦了,包括阿達尼(Adani)煤礦;二,到2030年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目標;三,為化石燃料行業的工人和社區提供新的工作。這些目標都是可以實現的,只差政治意願了。我們正身處一場巨大的全球危機中,而妳們(政客)卻讓子孫後代來替妳們收拾爛攤子。何來公平?”
#為氣候遊行演講別成空泛形式
但隨著遊行等活動的愈演愈烈,以及桑伯格近期的系列舉動也遭到了媒體輿論的廣泛質疑。
多家媒體此前曾批評這位“憤怒的環保公主”在做秀——從歐洲乘船到美國的“環保”之旅其實並不環保,她所乘坐的帆船需要一支團隊從歐洲乘飛機赴美取回,產生的碳排和成本遠高於她自己乘飛機出行。
此外,還有網民通過視頻發現桑伯格的“零碳排放遊艇”上面竟然有一次性塑料水瓶,這顯然與她的環保主張背道而馳。
北京《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對於,遊行罷課,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提出異議,“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或許看起來非常長,但是(擺脫煤炭)將會是巨大的挑戰,而我呼籲學生們能夠理解這一點。”德國教育界並不支持,德國教育部長表示,“即使這是值得支持的訴求,也應當在課余時間表達,而不是作為曠課的理由。”
中新網報道,去年11月,澳洲的學生就曾發起全國性質的針對氣候的抗議遊行活動,引起了總理莫裏森的強烈不滿。莫裏森在議會中表示:“學生就應該少搞事,多待在學校學習!”
不少悉尼市民也反應,過多人口聚集在市中心,交通成本,煤氣消耗,更是加大了對地球的負擔!澳媒報道說,當天消耗的塑料瓶,遊行塑料標語板,卻是高於平常的幾倍!
#中國年輕人讓世界變綠了
除了演講、罷課,人們為環保還能做些什麽具體的事情?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每年完成營造林近7萬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3萬多平方公里。2000年至2018年,全球新增綠化面積有1/4來自中國。
中國年輕人也有自己的環保新方式,“早上定7點的鬧鐘,準時起來收集綠色能量,行走16g,生活繳費262g,綠色外賣16g,綠色包裹40g……目前已經有540kg能量,獲得了23個環保證書。”通過支付寶螞蟻森林支持綠色環保和公益,已經成為時下人們每天的一項必要活動,看到自己種的沙柳、梭梭樹、檸條等插在各個保護區內,成就感倍增。這股“雲種樹”風潮都源於中國電商企業阿裏巴巴集團旗下支付寶推出的螞蟻森林。
北京環球網報道,螞蟻森林綠色能量的累計方式是,公交出行每筆可以獲得80g能量、網購火車票每筆136g能量、線下支付每筆可得5g能量、環保杯每筆最高600g能量、ETC繳費每筆23g能量、包裹回收最高37g能量……每一克都不能偷懶。因此,光是養一棵梭梭樹需要17.9kg能量,要堅持很久。
如今,在螞蟻森林上“種樹”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對時尚最為敏銳的大學生群體也是螞蟻森林的忠實用戶和主力軍。其中,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線下支付、使用共享單車、無紙化閱讀、不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是大學生群體最常見的使用場景。
此外,螞蟻森林不光能種樹,它還能“雲養動物”!也是9月19日,螞蟻森林有新解鎖了一塊兒保護地——位於陜西省洋縣的洋縣保護地。據悉,除洋縣保護地,螞蟻森林的非樹類環保項目還有和順公益保護地、關壩自然保護地、洋湖自然保護地、德欽公益保護地和汪清公益保護地。
2019年5月24日,螞蟻森林公眾號就傳來喜訊,在和順公益保護地上線半年來,一只雌性華北豹已經成功當媽媽了。通過監控錄像,只見一只母豹帶著至少四只小奶豹們從監視器前路過。
這個看似簡單的種樹遊戲卻帶動了5億人參與低碳生活,並將碳減排量轉化為種植在荒漠化地區的1.22億棵樹。
也正是在螞蟻森林以及億萬中國年輕用戶們的共同努力下,9月19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移動支付平臺支付寶推出的“螞蟻森林”項目獲得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
所以,有時候,妳一個小小的舉動對環保的貢獻可能勝過了大規模的演講、罷課……
「德國 法國 單車上的少女 普」的推薦目錄:
德國 法國 單車上的少女 普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下情報】
『BBC票選影史百大外語電影片單』
BBC繼前兩年分別票選出21世紀百大電影以及影史百大喜劇後,今年將目光移至外語電影,邀請到43個國家、涵蓋41個語系的209位影評人共襄盛舉,台灣則有焦雄屏、聞天祥兩位影評人參與。
這次百大外語電影的片單,分別出自67個導演之手,來自24個國家以及19種語言,其中法語片共佔27部,再者則是華語片12部、日本片11部,義大利片11部。
而票選出的百大前5名,分別為《七武士》、《單車失竊記》、《東京物語》、《羅生門》以及《遊戲規則》,前五名內就有兩部黑澤明電影。而這次最被推崇的導演為柏格曼以及布紐爾,都分別有5部電影入選。
將片單攤開來看,亞洲電影共佔25部(日本11部、中國5部、台灣5部、香港3部、韓國1部),《花樣年華》為亞洲電影最高排名,共位居第九。
台灣部分,分別為侯孝賢《悲情城市》、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及李安的《臥虎藏龍》和《飲食男女》,《悲情城市》位居十八名,為臺灣名次最高;香港部分,不意外地皆由王家衛一人拿下,分別為《花樣年華》、《重慶森林》以及《春光乍洩》;中國部分,則有陳凱歌《霸王別姬》,張藝謀《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以及費穆的《小城之春》。
有趣的是,前年BBC釋出的21世紀百大電影片單,《花樣年華》排名第二,但到了外語電影片單卻下拉到第九,而楊德昌的《一一》原本排在第八名,卻也直落至二十五名。
推測除了評審組成不同外,評分方式也有所影響。因為主要評分方式是由影評人選出前十名,並以10分為滿分依序遞減,再以總分最高的電影,透過投票率來排序,因此許多影評人心中的第一名雖然有在榜單內,排名卻不高,而名氣較低的導演或電影,可能也會影響到排名。
另外,雖然黑澤明的《七武士》位居榜首,但參與票選的6位日本影評人卻都沒有投給他,根據外媒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當初黑澤明以《羅生門》奪下1951年的威尼斯金獅獎,成為首位享譽國際的日本導演,也帶動國際影人對《七武士》的興趣;再者,黑澤明曾提及自己的電影深受美國大師John Ford的影響,因此明顯可看出他的電影皆將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時代劇風格融入西方特色,這反而讓他的作品更易被西方觀眾所接受。反倒對日本影評人而言,他們更喜愛小津安二郎以及溝口健二,認為他們對日本文化的呈現更為精準。上述原因同時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黑澤明的《七武士》可以擁有20%的票數搶下寶座,因為國外影評對黑澤明的熟悉度都較高。
其中較為可惜的是,雖然有將近一半比例的女性影評人參與票選,但卻僅有4位女性導演進入榜單,分別為香妲艾克曼《珍妮德爾曼》、卡提亞蘭德《無法無天》(共同執導)、克萊兒德尼《軍中禁戀》、安妮華達《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主要仍因為女性執導的電影數量較稀少,就算依照好萊塢目前的情勢來看,女性電影工作者依然佔少數,根據外媒報導,2016到2017年所舉辦的23個國際影展,女性執導的電影平均僅有6部,男性導演則有18部。雖然好萊塢從去年的#MeToo運動就開始掀起一波多元化浪潮,為好萊塢女性平權大力發聲,順勢讓女導演以及編劇,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搶手貨,但男性工作者仍不可避免地佔大多數。
*貼文圖片為入選片單的五部臺灣電影
以下附上百大外語電影片單:
1.《七武士》黑澤明,1954/日本
2.《單車失竊記》狄西嘉,1948/義大利
3.《東京物語》小津安二郎,1953/日本
4.《羅生門》黑澤明,1950/日本
5.《遊戲規則》讓雷諾瓦,1939/法國
6.《假面》英格瑪伯格曼,1966/瑞典
7.《八又二分之一》費里尼,1963/義大利、法國
8.《四百擊 》法蘭索瓦楚浮,1959/法國
9.《花樣年華》王家衛,2000/香港
10.《生活的甜蜜》費里尼,1960/義大利、法國
11.《斷了氣》尚盧高達,1960/法國
12.《霸王別姬》陳凱歌,1993/中國
13.《M》佛瑞茲朗,1931/德國
14.《珍妮德爾曼》香妲·艾克曼,1975/法國
15.《大地之歌》薩耶哲雷,1955/印度
16.《大都會》佛瑞茲朗,1927/德國
17.《天譴》 韋納荷索,1972/西德
18.《悲情城市》侯孝賢,1989/臺灣
19.《阿爾及爾之戰〉傑羅龐泰科法,1965/阿爾及利亞、義大利
20.《鏡子》塔可夫斯基,1974/蘇聯
21.《分居風暴》阿斯哈法哈蒂,2011/伊朗
22.《羊男的迷宮》吉勒摩戴托羅,2006/西班牙
23.《聖女貞德受難記》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1928/丹麥
24.《波坦金戰艦》艾森斯坦,1925/蘇聯
25.《一一》楊德昌,2000/臺灣
26.《新天堂樂園》吉賽佩托納托,1988/義大利
27.《蜂巢的幽靈》维克多艾里斯,1973/西班牙
28.《芬妮與亞歷山大》英格瑪伯格曼,1982/瑞典、西德、法國
29.《原罪犯》朴贊郁,2003/南韓
30.《第七封印》英格瑪伯格曼,1957/瑞典
31.《竊聽風暴》賀克唐納斯馬克,2006/德國
32.《我的母親》佩德羅·阿莫多瓦,1999/西班牙
33.《遊戲時間》賈克大地,1967/法國
34.《慾望之翼》文溫德斯,1987/德國
35.《浩氣蓋山河》盧奇諾維斯康蒂,1963/義大利
36.《大幻影》尚雷諾瓦,1937/法國
37.《神隱少女》宮崎駿,2001/日本
38.《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1991/臺灣
39.《特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1990/伊朗
40.《安德烈盧布列夫》塔可夫斯基,1966/蘇聯
41.《活著》張藝謀,1994/中國
42.《無法無天》佛南度梅瑞爾斯、卡提亞蘭德,2002/巴西
43.《軍中禁戀》克萊兒德尼,1999/法國
44.《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安妮華達,1962/法國、義大利
45.《情事》安東尼奧尼,1960/法國、義大利
46.《天堂的小孩》馬塞勒卡內,1945/法國
47.《4月3週又2天 》克里斯汀穆基,2007/羅馬尼亞
48.《薇麗狄雅娜》路易斯布紐爾,1961/西班牙
49.《潛行者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79/蘇聯
50.《亞特蘭大號》尚維果,1934/法國
51. 《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1964 / 法國、西德
52. 《驢子巴特薩》羅伯特·布列松,1966 / 法國、瑞典
53. 《晚春》小津安二郎,1949 / 日本
54. 《飲食男女》李安,1994 / 臺灣
55. 《夏日之戀》法蘭索瓦·楚浮,1962 / 法國
56. 《重慶森林》王家衛,1994 / 香港
57. 《飛向太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72/ 蘇聯
58. 《伯爵夫人的耳環》馬克思·歐弗斯,1985/法國、義大利
59. 《見證》埃列姆.克利莫夫,1985 / 蘇聯
60. 《輕蔑》尚盧高達,1963 / 法國、義大利
61. 《山椒大夫》溝口健二,1954 / 日本
62. 《逃離非洲》吉布里迪厄蒙貝提,1973 / 塞內加爾
63. 《小城之春》費穆,1948 / 中國
64. 《藍色情挑》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1993 / 法國、波蘭、瑞士
65. 《復活》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1955 / 丹麥
66. 《恐懼吞噬心靈》法斯賓達,1974 / 西德
67. 《泯滅天使》路易斯布紐爾,1962 / 墨西哥
68. 《雨月物語》溝口健二,1953 / 日本
69. 《愛慕》麥可漢內克,2012 / 法國、奧地利、德國
70. 《慾海含羞花》安東尼奧尼,1962 / 義大利
71. 《春光乍洩》王家衛,1997 / 香港
72. 《生之慾》黑澤明,1953 / 日本
73. 《持攝影機的人》齊加‧維多夫,1929 / 蘇聯
74. 《狂人皮埃洛》尚盧高達,1965 / 法國、義大利
75. 《青樓怨婦》路易斯布紐爾,1967 / 法國、義大利
76. 《你他媽的也是》艾方索·柯朗,2002 / 墨西哥
77. 《同流者》貝納多貝托魯奇,1970 / 義大利、法國、西德
78. 《臥虎藏龍》李安,2000 / 臺灣
79. 《亂》黑澤明,1985 / 日本、法國
80. 《被遺忘的人》路易斯·布紐爾,1950 / 墨西哥
81.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尚皮耶居內,2001 / 法國
82. 《塞琳娜和朱莉出航記 》賈克‧希維特,1974 / 法國
83. 《大路》費里尼,1954 / 義大利
84.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路易斯·布紐爾,1972 / 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85. 《風燭淚》狄西嘉,1952 / 義大利
86. 《堤》克里斯馬凱,1962 / 法國
87. 《卡比莉亞之夜》費里尼,1957 / 義大利、法國
88. 《殘菊物語》溝口健二,1939 / 日本
89. 《野草莓》英格瑪柏格曼,1957 / 瑞典
90. 《廣島之戀》亞倫雷奈,1959 / 法國、日本
91. 《男人的鬥爭》朱爾斯達辛,1955 / 法國
92. 《婚姻場景》英格瑪柏格曼,1973 / 瑞典
93. 《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1991 / 中國
94.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1987 / 伊朗
95. 《浮雲》成瀨己喜男,1955 / 日本
96. 《浩劫》克勞德蘭茲曼,1985 / 法國
97. 《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1997 / 伊朗、法國
98.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1994 / 中國
99. 《灰燼與鑽石》華依達,1958 / 波蘭
100. 《霧中風景》泰奧·安哲羅普洛斯,1988 / 法國、希臘、義大利
#大家看過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