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身體的反映認識真實的自我
尼采認為,身體才是深淵中的深淵。
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出現過許多次「深淵」這個詞,指得也是身體的深淵。身體,就是這麼有深度且模糊,遠比我們所認知的語言和理性更巨大,紮根於更深的深層心理,因此難以靠近,但也是越了解就越覺得新奇。
因為那樣的模糊,我們的四周圍繞著許多扭曲與壓抑,無數的情緒層層糾纏;那些情緒先於語言,伴隨著無以名狀的事物。那樣複雜的情緒會以模糊的感受、以身體的感覺出現。
也因此,為情緒取名時,絕不能使用抽象的名字。身體已經產生模糊的情緒了,我們卻為它取了一個類似「憤怒!」的抽象名字,或僅是以「生氣!」這種單純的情緒名詞代稱,並無法使兩者相符。這是因為用語言切斷的部分情緒,與實際發生的情緒並不一致。當我們所認知到的事物與情緒不一致時,身體自然不會有所回應。我們應該要保留那份模糊,並且為其取一個十分具體的名字。就像前面說過的「沸騰的心」、「沉重黑暗的恐懼」等。即使實際取名仍沒有任何反應,那麼通常都是因為太過抽象或是名字過於簡單的關係。
模糊的情緒,會以十分細微的差異偏離你所取的名字,這時應該更仔細觀察,再為它取一個更符合、更貼切的名字。例如:本以為是沸騰的心,但其實可能是熊熊燃燒且緊繃的攻擊欲望。這樣一來便必須配合這種感受,再次將其取名為「熊熊燃燒且緊繃的攻擊欲望」,並觀察看看身體有沒有反應。
此外,有時身體不會從某個部份產生鮮明的感受,反而是淸楚地想起特定的景象,就像對情緒的隱喻一樣。如果能夠具體且生動地將那景象表達出來,也能達到認淸情緒的效果。
情緒不是只有一種,尤其模糊的情緒更是如此。那些模糊的事物,其實是眾多情緒堆疊而成,其中甚至可能混入了扭曲、壓抑其他情緒的恐懼等。
舉例來說,現在有個失戀的人,他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心如刀割,但靜靜觀察那份情緒,會發現其中有「是不是該再努力挽回試試看?」的「遺憾」,也有即便只有一次機會,也仍希望能再擁抱對方的「渴望」,更有再也無法與愛人在一起的「恐懼」;更可能參雜了曾經視為此生摯愛的對象消失,所帶來的「空虛」,以及因兩人關係破裂而起的閒言閒語所導致的「羞愧」等情緒。我們可以說,這世上沒有一種只能稱為「悲傷」的離別情緒。
試著回想生氣的瞬間,便會發現也是一樣的情況。首先,我們會感覺對方與自己站在對立面,但那一刻也能感受到對當下狀況的「恐懼」、對對方的「愛」。相反地,那些靜靜聽從對方指示的人,也可能會同時感受到必須服從的心態,與討厭這種虛耗的「不滿」。
實際上,就連吃東西也藴藏了多種情緒。例如:現在有個喜歡吃辣的人,由於他平時就吃得很辣,所以經常感覺肚子不舒服,胃部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如果我們把雖然很辣,但卻看起來很美味的食物,端到這個人面前會怎麼樣呢?他或許會開心地享用,然後感到非常滿足。他會想:「啊,辣到讓人說不出話來,居然有這麼美味的東西……。」不過另一方面,他內心也會有另一個聲音說:「哎呀,肚子好難過,這樣下去會不會把我的胃搞壞?」萌生對健康的擔憂與不安。情緒就像這樣,不只會有一種。
由於我們生活在用語言裁決一切的社會中,因此會單純且習慣性地認為情緒就只有一種。這或許是因為我們不假思索地、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認定「事情本來就是這樣」所致。畢竟,依照我們所學,離別就只是心如刀割的「疼痛」,生氣就是「憤怒」的爆發。也因為我們一直將感受或情緒是為單一的存在,所以經常無法更專注傾聽更根本的情緒。
如果能為自己模糊的情緒與感受取名,一層又一層的情緒就會漸漸顯露。只要一個名字取對了,身體就會產生對該情緒的反應,模糊的情緒感受便會改變;接著再為改變後的情緒感受取名,就會再產生另外的反應,情緒感受再一次改變。如同前面的例子,失戀的人在意識到「喪失感」之後做出情緒反應,接著轉化成「惋惜」,那份惋惜再轉化成「渴望」與「害怕」,緊接著是「羞愧」,我們能夠發現情緒的接連排解與改變。
我們可以藉著為身體反應取名,慢慢逐一讀出自己隱藏的情緒,並往我們極度渴望理解的深層心理靠近,進而認識到自己深深埋藏的眞實面貌,並與其展開對話。
許多人會為了瞭解自己的深層心理,去學習夢的解析或精神分析。不過對這些理論的解釋會因為流派不同,而大相逕庭;更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支撐,且沒有明確的答案。相較之下這種觀察身體的技巧,則是人人都能夠輕易嘗試的。
運用這種簡單的方式,能觀察到自己身上隱藏的情緒,這是一種令人驚訝的體驗。重要的是,我們能在生活中透過親自體驗身體的反應變化,證明對情緒解釋是否妥當。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的感受,並找到合適的名字時,就能夠經常接收到「對的」感受,也能感覺到心中那種負面情緒逐漸改變的喜悅。面對特定對象與情況時,便能以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感覺去接受它。比起單純用話語改變自我,這種方式更能讓我們透過實際改變,感受這個世界。
過去糾結的情緒、此刻折磨自己的情緒都將重新建構,進而讓我們感到更安定,就像已經獲得治癒一樣。
.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
學習用最快樂的方法享受痛苦、成為超人,從此不再被情緒左右
.
作者:朱賢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0)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身體跟情緒緊密相關。為情緒命名,固然可以帶著我們去認識情緒,然後,聚焦在身體感受它,才能回到根本。
清楚在身體層次感受,再回到語言,梳理情緒與想法,這能讓人獲得一時的輕鬆,進一步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讓情緒自由,這個世界因此多彩,我們也確實能走向安定。
祝願您,能享受感受情緒,並且看著它們不斷流轉變化的無常!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感受情緒 差異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基本情緒」指的是每個人經常保有,且跨越文化、環境差異的情緒反應。心理學將它歸成六種:快樂、憤怒、哀傷、驚訝、害怕與噁心。情緒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色彩,更是人際關係的重要指標,藉由情緒反應能夠理解對方的核心價值並讓人際互動更為順暢。
而你是否曾認真感受過這些情緒發生的當下呢?情緒發生的背後,你的認知又是什麼呢?我們應該轉移這些情緒嗎?精選《心理學不學?》單集與你一同感受情緒。
#IC之音 #心理學不學 #陳永儀 #情緒 #感受 #快樂 #憤怒 #哀傷 #驚訝 #害怕 #噁心
感受情緒 差異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好講話,很難。
年紀愈大愈發現,我們每天都會講出口的很多話,都是長期受生長背景、文化、教育、環境下所建立的習慣模式,而我們對於自己講出口的話,卻很少去覺察。
舉個例子,有時候講一句話時,包含了想要傳遞給對方我的意思,還有當下的情緒,以及沒有講出來的隱射,甚至最重要的是我真正的想法。好好講話,很難;聽懂對方真正的意思,也很難。這在東方文化中我們很少練習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感受、情緒,而以繞旁邊支微末節的事來溝通。
一般來說,我們很常認為自己在表達感受。比如我會說「我覺得你很不尊重我」,而其實這句話是在表達「想法」而非「感受」。感受是「我感到很受傷很難過」,原因是我的想法「我認為我不被受尊重」或是「我認為你不尊重我」。
這當中的差異是當一個人在表達感受,跟一個人在表達想法時,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感受很個人,不需要被認同;想法可以被理解,但也不一定要被認同。
如果一個人說「因為我認為我不被受尊重,而感到很受傷難過。」,這時這是他很個人的感受及想法時,我就沒有必要為這個個人的感受及想法負責,而對號入座進去去捍衛自己的立場「我沒有不尊重你啊!是你先不說話的。」,而引發一連串的支微末節爭論。其中的核心想表達的是「我需要你的支持及理解,因為我認為我不被重視而感到受傷。」。覺察自己真正的需永及想表達的意思是第一步。
再則,我們也很常認為自己在講感受,「你就是很自私啦!只顧自己,都不在乎別人。」,如果我們仔細著磨一下這句話,就會發現這個人壓根沒有講到一點自己的感受,有的只是在批判他人,給他人貼標籤。想必應該會使聽話的人引發自我防衛,也攻擊對方的弱點,有多痛就往哪兒猛攻。
因此,在表達一句話時,如果我們能清楚知悉這句話是我的感受,還是我想要攻擊你的批判,那麼就能夠理解我的內心發生什麼事了。
接下來,就可以在內心與自己一同探索,我因為什麼點或是對方說了哪一句話,而很想要攻擊對方的自尊,說他自私不在乎別人。
會不會其實我的感受是不被重視,我其實希望的是被對方看見?希望對方能心疼自己?那麼說對方自私或不尊重人,會得到自己需要的嗎?
這些自我探索不但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還能夠重新學會如何表達內心的渴望,而不造成更多的混亂與紛爭。
#好好說話要學習
#表達感受而不是想法
#6月自我探索工作坊剩三個名額
Illustration: gapchinska
感受情緒 差異 在 感受情緒: 此時此刻,你正在做什麼? 心中的感受又有哪些呢? 的推薦與評價
疫情正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的 情緒 一定也會有大幅度的起伏。此時此刻,你的 感受 是什麼呢? 或許我們不用特別費力地去正向思考, ... ... <看更多>
感受情緒 差異 在 想法與感受. - Објава корисника 諮商心理師林靜宜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想法」和「感受」的差別嗎? 為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這麼重要呢? 一起來看看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