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尋味系列 #刻在我心裡的滋味
美味的意義,究竟是在於A級、B級?還是米其林的幾顆星星重要?又或是吃了會讓人擁有暖心的滋味才是最重要呢?
我想,一個方塊有六個面,而「階級」二字,難免有正、反和廣義及狹義的解釋。然而,旅行的越遠,眼界看得越廣,我真切的相信,我的美味、我的價值,我自己決定。
#日本神戶最讓人迷戀的B級暖心滋味
文圖:溫士凱
如果說你瞭解日本,我是說,你真的瞭解日本文化。你會發現,日本人的「階級」文化是根生蒂固的,而且不僅只於人與人、本族和外族之間,就在平常生活裡,也是無所不在。
只是,這「階級」文化也不是全然的不好或是貶低。有的時候,因為這樣的一個默契劃分,反而讓人、事、物,都能在一個共識的空間內,更加悠然自得。
倒是我們外來人,因為不懂得日本人存在空氣中的那份默契空間,很容易因為字面上的狹義解釋而誤解了他們!
不說別的,就說我喜歡的日本美食吧。
有一回我參加一個電視節目的工作,在梳化間等待錄影時,和一位算是認識的公眾人物寒暄閒聊。突然間他問我:「最近去哪裡旅遊啊?」
我滿臉笑意和開心的回說:「我剛和朋友去了日本京阪神自由行回來,吃了好多好美味的在地 #B級美食。這次玩的太開心,吃太多了,胖了好幾公斤回來啊!」
我才一說完,我就在鏡子裡看見他反射的表情,嘴角往右上一個抽動,就淡淡地說:「我在日本都吃A級美食,我最近在收集好多的米其林星星」。然後起身就離去換衣服,剩下我有些錯愕的愣在那裡。
下了節目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著。食物雖然被分階級,但是,不一定代表著它的美味也會因為階級的不同而有所貶低吧!此外,享用得起A級高檔食材的人,也不一定就表示他懂得吃美食,又或是他的美食品味層級較高吧?至少,在剛剛那個場合裡,他的那一番話,那一個不經意的嘴臉,並不是抬高了他的身份階級和對美食的品味。而是讓我看穿了他對日本美食的認知平庸且匱乏,還有平日所刻意形塑的知性假象啊!
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令人莞爾一笑。
不過,究竟什麼是「B級美食」呢?在日本為何有美食階級之分呢?說真的,我自己第一次在日本電視「電視冠軍」這個節目上看見「B級美食通」這幾個字時,我也是腦筋一片空白,完全搞不懂他們當天所要競賽的是什麼?而當我仔細的看到一半時,才清楚明白他們所謂的「B級美食」,原來就是我們所知的好吃又便宜的庶民美食啊!
後來,因為對「B級美食」這四個字的好奇心使然,我特地向日本友人探詢。但是日本人對於B級美食的興起,也沒有一定正確的官方說法。因此,有一說是電視台為了抄作節目而刻意製造的話題,但沒想到遇到經濟不景氣的低迷,為了裹子,平常死要面子的日本人只好開始放下身段,因此 B級美食反而大行其道成了風潮,從此延燒至此。
但是另外一種說法則是由一群喜好平價庶民美食的老饕們所創立的。因為他們自嘲自己雖然吃的是次級的價位,但是卻是頂級的美味。如果以價位來論定美味,是不合理的,於是給了「 B級美食」的名號。而且還自組愛 B協會,更舉辦B級美食 PK大賽,沒想到深受歡迎,從此 B級美食的名字開始大為流行。
然而,無論那一個說法是真?是偽?可以確定的是,B級美食已經成為日本新世代一個重要的美食新詞彙,而且非常嚴肅的看待它。自2006年起,每年還會擧辦全國性的B級美食大賽。
此外,它的影響力之大,也擴展到日本所有的生活層面。我就常在日本的書店裡看見各式各樣的 B級美食、B 級漫畫、 B級旅行、B 級電影,甚至 B級人生、B 級生活及 B級經濟學等雜誌標題及書名。
彷彿日本從以往無所不用其及的追求精緻及頂級的生活精神,開始走向量力而為,或是滿足現狀的樂天知命生活哲學,即使收入不多又如何?只要可以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做自己喜歡的事,就算過不了 A級的人生,開心的過過B級人生,也是不錯的人生。
那一回的日本關西京阪神小旅行,我們到友人岩田先生的家鄉神戶搭船遊神戶港灣。我們一邊出海賞景,一邊開心的聊著B級美食這個話題。而岩田桑也利用這個機會向我介紹了他認為最美味,也是神戶最具代表性的 B級美食之王「#そばめし #炒麵飯 (#Sobameshi)」!
於是為了一嚐這神戶 B級美食之王的美妙滋味,我們一下船,就跟著岩田先生的腳步來到 JR「元町車站」對面的一家名為「#風祭」的老店。
這家店很小,也很傳統,裡面只有幾張桌,而且只賣「炒麵飯 Sobameshi」而己。不過,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因為它只賣四種口味,而牆上有照片,所以只要用手指你想要的口味,就可以輕鬆享受了!此外,牆上的小架上尚備有紅薑絲、醃蘿蔔絲、綠葱海苔末、大阪燒醬、美乃滋等,供你自由調味。
當そばめし炒麵飯 (Sobameshi)一上桌時,在我看來它基本上有些像鐵板炒蕎麥麵,只是它除了炒麵外,還將米飯和麵一起拌炒。只是,它究竟是炒麵?還是炒飯呢?哈哈,連土生土長的岩田先生也搞不清,甚是有趣。
至於這道菜發源,據說是位於神戶長田一家名為「青森」的大阪燒店所流傳出來的。根據目前這家店的第三代傳人「青森功樹」的說法,是他的祖母「青森章子」做大阪燒煎餅時,有位勞工階級的客人要求把自己便當裏的冷飯和麵一起炒熱後拌入大阪燒內,因此創造了炒麵飯。由於口味特殊、美味,而且有飽足感,雖然它並不在正統的大阪燒或廣島燒菜單內,靠著人們的口口相傳,漸漸的神户流行了起來,許多的店家也開始販售起這個神户獨創的そばめし炒麵飯 (Sobameshi)了!
目前在神户的そばめし炒麵飯 (Sobameshi)有著各式不同的口味,但是最基本的則是「#起司炒麵飯」、「#牛筋炒麵飯」及「#蛋包炒麵飯」等三種口味。由於神户是日本最早和外國文化接觸的港口,因此有許多的異國食材也開始融入了日本的飲食文化中,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起司」了!起司炒麵飯則是將炒麵及炒飯拌炒後放在熱乎乎的鐵板上,然後再放了大量的超司舖滿如小山的炒麵飯上,並讓它慢慢融化在炒麵飯上,吃起來有些起司焗飯的滑潤滋味,但是更多了炒麵及炒飯的多層口感,非常簡單好吃!
「牛筋炒麵飯」則顧名思義是在炒麵飯裡加入了牛筋。但是因為多了牛筋的軟 Q,再加上牛筋炒麵飯上面還加了顆荷包蛋,賣相很好外,口感吃起來風味更佳。至於「蛋包炒麵飯」,就是蛋包飯的翻版啦!看來日本人對於蛋包飯還真是情有獨鍾,什麼食物都要來蛋包一下,甚是有趣。
不過,根據友人岩田先生的說法,這「そばめし炒麵飯 (Sobameshi)」現在貴為神户B級美食之王,除了原因它好吃、平價及到處都有外,它之所以也成為日本全國熟知的 B級美食,最主要是因為當年阪神大地震的關係。
因為據說當年地震時,這個方便有美味的そばめし炒麵飯 (Sobameshi)給災區人民帶來不少精神及實質飽足的力量,它不僅是神戶的地區美食,也成為了賑災的標誌。因此,幾乎到神户旅遊的日本遊客,都一定會來嚐這一味。
現在想起來,還真的不得不感嘆。
在所謂的主流社會形態中,我們的價值,究竟是由誰來下評判呢?而當你口中吃到美好的滋味時,你所評判的,是口中真實的味道?是外在的包裝?又或是知名的行銷?還是背後被神化的大師?亦或是努力認真做好本份,做出好滋味的朋友們呢?
至於美味的意義,究竟是在於A級、B級?還是米其林的幾顆星星重要?又或是吃了會讓人擁有暖心的滋味才是最重要呢?
我想,一個方塊有六個面,而「階級」二字,難免有正、反和廣義及狹義的解釋。然而,旅行的越遠,眼界看得越廣,我真切的相信,我的美味、我的價值,我自己決定。
手指向量圖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終於晉身高科技設計師的廖小子 】
如果要向國外提出一個本土硬漢設計師作為台灣代表的話, 廖小子 (廖俊裕)是一位很容易浮上腦袋的設計師。肌肉、音樂、霸氣、手繪、藝術、民俗,這些tag可能都是大家對他整個人的刻板印象,但他也的確沒有檯面上下之分,在媒體表現出來的感覺跟他私底下其實差不多,但可能多了點纖細與多感,而這些細節也能從他作品當中感受。well 你知道,他天蠍的。
看到廖小子在 FB 大聲張揚「現在我也是高科技設計師了!因為我拿到了 Wacom Cintiq Pro 16!」時,說真的當下噗哧地在電腦前笑了出來,看過他幫拍謝少年的專輯「兄弟沒夢不應該」繪製的原稿的人一定也會想:你一個高師大美術系正科班底子出來,手繪強到爆的人也在跟人家用繪圖螢幕?「我也是一個可以與時俱進的設計師啊!如果等到大家都用繪圖螢幕然後只有我還在用全手繪,感覺我好像老人....哈哈哈哈......」他靦腆(?)地笑說。其實他早期也跟隨過使用繪圖板的潮流,但他覺得他很重視手繪當下眼睛與手指之間連動的直接感,繪圖螢幕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在螢幕上畫畫,跟手繪的感覺差不多,而現在 Wacom Cintiq Pro 16 做到感壓 8192 階的靈敏度其實已經與在紙上作畫沒有太大差異。
對於使用繪圖螢幕跟直接使用滑鼠在電腦上繪圖的差異,小子說,#繪圖螢幕因為是在手繪與滑鼠電繪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產品中繼點,繪圖螢幕可以很直覺地用手繪的方式去塗漸層的顏色,甚至可以反覆試幾種不同的樣式,純手繪就比較花時間,而滑鼠電繪的話有時候會有精準度的問題,這部分繪圖螢幕給他很大的幫助,節省時間精準地大膽嘗試。
「但這不表示我要放棄純手繪喔,這兩種對我來說一樣都是用筆在畫,只是媒介不同。我還是蠻喜歡真實手繪的實驗感,手繪最好玩的是會帶來讓人驚喜的誤差,當中其實展現出每個創作者不同的人格特質,這也是科技比較難取代的特點。」小子認為手繪技巧與 Wacom Cintiq Pro 16 繪圖螢幕在他現在的創作過程而言,變成相輔相成的兩種創作利器。小子以前學工筆畫,所以對手指靈巧度很有自信,用滑鼠也能自由在螢幕上創作,不過繪圖螢幕可以讓他更大膽地創作,在去背、修圖、設計質感的呈現上可以比較直覺地精準調整,尤其是在拉貝茲曲線時,滑鼠會需要一點手勁跟技術,但繪圖螢幕就是直接畫就好了。有些全向量的素材也容易無縫銜接到創作裡。
他拿最近剛發表的「2019 Taiwan Plus」主視覺做例子,這是由究方社做設計統籌,小子以外還找來葉忠宜、建龍吳、Sydney Sie& Yun Zon Zen 來合體創作,小子說當初用繪圖螢幕繪製的時候畫得太精準,他希望保留他之前純手繪創作時的實驗性,因此花了一些時間「#精準地繪製出誤差感」,這也是美術系出身的他有趣的創作執著。對於給使用繪圖螢幕初心者的建議,他都買跟筆電差不多的尺寸,#大概15吋左右最合適,他笑說之前他買過 Wacom Intuos Pro 繪圖板,然後他買超大一片但實際用到的範圍還是只有那一個區塊,「買太大片好像只是在擺闊。(大笑)」所以其實只要買差不多大小的就好了,也便於攜帶。
如果他在工作室的話,他還是會先手繪草稿後,再進繪圖螢幕修圖,最後在電腦上做排版。不過繪圖螢幕帶來最革命性地差異,就是「機動性與省時」。「比如說我在出差的時候,手邊只有筆電的話,用觸控板或是滑鼠快速畫的草稿其實會很可怕,好像只是用小畫家隨便出個圖給客戶,不過隨手畫在紙張上的草稿直接拍照傳好像也很內個。」除了機動性外,也幫助他在接案的整個流程裡,不管在室內或是室外各種情境下,都能更平順、穩定地產出他腦袋中的意象。畫在紙上的草稿掃進電腦的話,可能還是會因為掃描品質而需要重新架構圖面,但使用 Wacom Cintiq Pro 16 的話就直接是把腦袋中的草稿精準地數位化,開會時也能很快畫圖並調整細節,所以設計流程上省了非常多時間。
對於電繪技術未來的期待,他說現在設計上速寫草稿或完稿的時候很方便,但在藝術創作這塊,要能精準呈現不同種類畫筆的筆刷或是毛筆的飛白、墨汁濃淡等,目前他嘗試到現在還是有其科技的極限,沒辦法做到最自然的隨機性。但問他當科技進步到一個程度,在繪圖螢幕上可以做到完美模擬各種筆刷的話,他會完全捨棄手繪嗎?他說現在答案是不會,但他最期待可以像是鋼鐵人那樣,在空氣或紙張上畫畫後用手拖拉到電腦中直接數位化。
「就是連那塊螢幕都不要這樣?」
「對啊,我覺得未來可能是畫筆上戴個裝置就能感壓,戴個輕型的VR眼鏡就可以直接繪製。」
期待 Wacom 未來可以為小子實現他的夢想。(笑)
photo by Kris Kang
#全世界可以把業配寫得這麼隨性的大概只有設計發浪了(很敢說)
#那天看小子用真的是蠻好用的感覺
#放膽說畫 #saywhatyouwant #wacomtaiwan
#WacomCintiqPro16
手指向量圖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肆. 談談現場演出實務經驗 }}_09
這一週與幾位音樂工作上的老戰友、新夥伴,一起在南京、成都與我非常喜歡、欣賞的創作人戴佩妮,執行(或說…更趨近於玩耍)兩場音樂活動;到成都的第一晚,讓阿妮招待了超好吃川菜、回到飯店後,剛好在一樓大廳的Pub有『樂隊』的現場演出,我們一行樂手就習慣性地坐了下來,邊用飲料邊欣賞音樂。這一晚是一個當地的樂團,基本的編制唱著橫跨了三、四十年的華語、西洋曲目;我們這樣聆聽著,但其實,心思都回到了將近二十五、六年前,我們還在臺灣各地的Pub,扮演著與這一晚台上的表演者一模一樣角色的那些回憶裡。
我與這些老戰友都非常幸運,從早期在舞台上Copy國外的流行音樂作品開始,慢慢地走進華語流行音樂製作環境,做了若干更接近『原創』的工作,包括錄音、編曲,譬如這兩天我們在台上演出阿妮的曲目中,有不少曲目就是我們自己在前些年所編寫、錄製的;能與自己所喜歡的音樂工作者一起在舞台上『玩耍』這些與自己高度相關的音樂內容,真的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但,在第二場演出的前一夜,看到另外一群性質相近的年輕音樂人正在音樂事業的道路上試著找到自己的方向與出路,我心裡浮起的念頭與問題是:『如果現在我是二十五歲,在今時今日的音樂客觀環境下從頭開始,我可以有機會能想著我現在在想的問題嗎?』
我不知道。
我們很幸運地在音樂產業變得我們幾乎無法應變之前,就能在一些傑出的作品、專輯裡留下過自己的印記,但也因此,我們無法將時間或是任何相關的因素都『重設』一次,來看看究竟我們自身的能耐有沒有辦法在現在的環境裡存活下來。我們都得承認,現在的產業環境比起二、三十年前來說,真的困難非常非常多,我有時都懷疑,那些我們此刻在北藝大(或類似的流行音樂相關系所)所傳授的『過去式』型的經驗法則,對於現在的入行者,能有多少的實際作用。不過,有趣的是,在過去的幾年之間,我所熟識的幾位年輕音樂夥伴(現在平均年齡在三十五上下),還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嶄露頭角,成為新一代音樂製作圈中炙手可熱的代表型人物,而他們所觸及的工作層面、口碑與成就(包括獲得國家級獎項的認定),其實都遠遠超過我們這一輩在三十五歲時所能做到的事。
所以,時代、環境的改變,似乎也沒能阻擋了這些新血的企圖與成績。我的摯友張超然博士(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音樂論壇『當代樂手』創辦人 https://modernmusician.com/forums/index.php )在國外潛心鑽研作曲理論之前就曾經說過:『會成為鑽石的,終究會成為鑽石---不論它在哪裡』。相距十五年、兩個世代的音樂工作者,都有人在截然不同的時空環境裡找到他們留下印記的方式,這其中,應該會有某些相通的邏輯或模式,可以讓我們找到而且能分析、討論並且重複驗證的,只是……
那是什麼?
[二. 認識現場的器材_04]~你
從這個專頁的起始,我就將『你』視為一顆還未琢磨的鑽石:我先循序漸進地安排了所有影響、啓發了我編曲概念的曲目,用我的觀點去介紹其中值得深究的織地,而且,我幾乎可以保證,如果你保持耐心,固定每天都能用聽力去琢磨那些內容,並且持續地實際練習,假以時日(我估計是一年半至兩年之間),一定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木吉他彈奏的手法與風格;然後我帶進下一個階段---『演出』,這其中你應該要知道、而且可以幫助你更穩定去呈現音樂的種種知識。但是,我相信你是知道的:我提供了我所能想得到的線索,但我沒有辦法『發現』你所要面對的所有問題,因為~我不是你。
而且,我好像從來也沒有問過你『想不想要』。
我們說了好些與現場工作人員溝通的要點,也說了些硬的、軟的器材知識,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真正在現場要去面對這些問題的人、的器材中心,是你。
如果,你不是很認識、瞭解你自己,那麼,其實前面所能『提供的線索』,大概也就起不了任何可以帶著你繼續往下冒險的功能,因為,也許你甚至連『我願不願意去知道、瞭解這些事』的答案,都很難確定。
『瞭解自己』?多麼含糊的命題啊!到底是要瞭解什麼啦……
我想,應該就是瞭解你與音樂之間的關係。
我在北藝大的『製作概論』課程中,與同學們討論到這個議題時,很喜歡用一個模型來說明:把你的左手或右手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各朝一個方向伸直、互相成為彼此的九十度角,你會得到一個象徵了三維空間的向量坐標(比較正確的命名應該是叫做『弗萊明右手定則』,我們只是借用來往下討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3%E6%89%8B%E5%AE%9A%E5%89%87 ),將任一手指的彼此定義為:『我想不想要做音樂』、『我能不能夠做音樂』與『我應不應該做音樂』的三種檢查尺度,然後拿這個空間坐標來對應自己真實的情況,你會很清楚地意識與定位出你與音樂之間的關係。
在我從業將近三十年的過程中,有幸所認識、熟知的優秀音樂工作者,他們的空間坐標都落在三維空間所延伸出來的最遠離手掌的那個『虛無而看不到』的點;反過來說,如果你的落點是靠近著你的手掌,你至少也會因此而知道了究竟是這三個向量的哪一邊讓你與成功的模型有了差距。
舉例來說好了!毋庸置疑,你一定很希望、想要做音樂,所以第一維你會是任一手指軸線的最頂端;而~很幸運地,你的家人、環境也不是真的特別反對你去從事音樂工作,所以在『應不應該』這個第二維度的軸線,我們也許可以定義個80%的距離,此時,你就得到一個X、Y軸交會的『點』,那麼,現在會影響你最終落點遠近的,就只剩下『你能不能夠』的這個能力問題的Z軸定位了!
『你能不能夠』呢?這就牽涉到你是否知道自己現在的本質學能距離『市場需求』的遠近,牽涉到你是否知道人我之間的競爭態勢,牽涉到對於你希望去追求的事物、你實際付出了多少的行動與自我要求,牽涉到你是否懂得自我教育來提高能力累積的效率。
不論從哪一個面向來檢查,你會比之前都更多清楚地瞭解自己、瞭解自己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一些;你也會因此而知道,整體能力的提升,不是來自於別人告訴了你多少,而是『你自己想知道多少』與『我怎麼去知道這些』的那整個自我設定問題、自我尋求答案的所有過程。
那些很傑出的音樂工作者,除了會定時定量地搜尋新知來作為自己能力累積的『Input』之外,更棒的是,他們都會知道將工作時的技能輸出---『Output』,又再轉化為下一個工作前置準備的Input,因為,為了處理工作過程中他所需要去解決的問題,他會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構的方式,而每一個解決問題的經驗,都成為他能力基準增高的墊腳石,如此往復循環,他的最終落點一定會因為Z軸的坐標越來越高,而越來越接近理想的那個交會點。
至於『應不應該』這方面,比較多會是你身處的環境所給予你必須相對客觀去檢索的條件問題;這個問題常常被具體地用一種方式來表達:『做音樂究竟能不能吃飽?』---我有一點懷疑,這個問題的隱密要求,會不會是『如果要吃飽,好像不應該做音樂』?
所以,在這個模型裡,你的坐標會落在哪裡?以及,為什麼落在那裡呢?
在很多不同場合的訪談中,我常常重複提到自己在高中時期因為與當時的同窗好友經常性地討論著我們似懂非懂的哲學、人生觀,因而不斷檢視自己的思維、從而建立起對於自己的瞭解,促使我在高中的階段就決定了我想『彈吉他謀生』的生涯規劃,在那個時候,我『非常想做音樂』、家人非常反對所以我『實在不應該做音樂』,而且也才接觸音樂沒多長的時間,所以『似乎沒什麼能力做音樂』,那個左手或右手定則的落點根本就只落在某一條軸線的頂端、完全沒有任何空間距離的存在;三十年過去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因為我太想做音樂了,所以我一定要解決掉那些能不能、應不應該的所有問題』。這其中,我大概只做對了兩件事:
1. 對所有遇到的狀況都習慣性地問『為什麼』。
2. 真的認真的思考。
我學習著自己去設立問題,然後努力地尋找所有可用的資源,盡力地去解決疑問,然後把這些過程當作是Input,在下一次的機會中把它Output出去,再把整個循環當成新的一次Input,而且樂此不疲。
那些與我相差了一、兩個世代的優秀年輕音樂工作者,他們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我知道你很喜歡音樂,但也苦惱著『應不應該』、『能不能』做音樂;『弗萊明定則』不是用來限制你的發展,而是協助你去瞭解自己的一種工具,你因為知道了自己的欠缺,你纔會知道該從何下手去解決問題。以這個主題『認識現場的器材』來說,我一定是無法盡數所有的器材知識來讓你瞭解,從而增加你在現場演出的穩定性---事實上,我也不該那麼做!因為,你才是你所發動的音樂的中心,你所瞭解的自己,纔會帶著你在未知的前路披荊斬棘。
『會成為鑽石的,終究會成為鑽石---不論它在哪裡』---但我是不是忘了告訴你,碳元素要經過多少時間、多大的壓力纔會『晶化』,以及它要經過怎樣的車工、切割,纔會顯露它的光澤與價值?(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1024000014KK03010 )
人在異鄉,突然有了這些感觸;而~與此同時,這個當地的樂團自己就唱起了『你要的愛』!在這首阿妮的代表作、我也有所參與的音樂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8zK_ck5KU ),自己思前想後地琢磨著該怎麼告訴你:也許你所遇到的根本不是環境許不許可、能力夠不夠的問題!
是你『想不想要』的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