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機器 ◎方群
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
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
有人的手十分溫暖
有人的心卻善於懷疑
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
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
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
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
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
有時,臉上是萬里晴空
有時,背後難免會飄起細雨
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
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在每條通往理想的捷徑,都有
嫉妒的眼神在覬覦
也許一枚白晝的指紋
也許一句黑夜的囈語
我已跌落茫然的絕望谷底
但我們仍不停地學習生存的技巧
以及如何簡單的填飽肚皮
在多重身分的交叉粉飾
我們小心,翼翼
如一隻怯懦的亞種變色龍
謹慎地穿著和環境相似的防護衣
一眨眼就是十年
一回頭就是半個世紀
照片上的自己依然沒有皺紋
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
雖然龐大軀體的價值日漸走低
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
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
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
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
我們仍開花結果
仍生生不息
在貴族面具的庇蔭下
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
未來
機器
--
◎ 作者簡介
本名林于弘,1966年生,臺北市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國中、高職及大專教師,現為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當代臺灣文學,創作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及《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及《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等。。
--
◎ 小編 #烏龍 賞析
進入21世紀,核能絕對是爭議性最大的生態環境議題之一。今年5月份由於高雄興達電廠發生故障,造成幾度的全台分區停電,又使核四是否重啟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
回顧核四歷史──龍門核能發電廠的興建發展史,最初在1980年5月提出興建計畫、編列110億預算,但受到選定廠址的貢寮居民強烈反對,1986年發生烏克蘭車諾比核災,使民間反對聲浪到達高峰,迫使政府決定核四興建計畫暫緩,並一併凍結預算中尚未執行的79億元。一直到1992年立法通過「核四計畫」,並通過解凍核四預算案,而前一年,林義雄與相關人士認為國民黨政府強勢興建核四,違反沉默的多數民意,因此發起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
方群的〈未來機器〉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於1992年3月發表在「珊瑚詩社」的刊物《珊瑚礁》中,後收錄於1994年出版之詩集《進化原理》。
自詩末段「當沮喪與死亡的指導原則已被面臨放棄/我們早已不再奢望純淨的陽光和雨滴/在這片核能放射嚴重汙染的黃色土地」,便能看出詩人直接地指出核能對土地的汙染,而這首詩除了提及核能,更多的是在科技發達接近爛熟的21世紀下,人類、社會乃至於世界都逐漸被異化。
「我們從不懼怕寒流暑氣/透過晶片控制的相對空調/一年四季我都帶著淺淺的笑意」精準地同時表達了科技的發達讓人類有辦法過著更舒適的生活,卻也逐漸在其中多了偽裝與不信任,「每個人臉上都戴著面具/抵禦不同的冷言熱語」、「但我們是一群戴著面具的龐克貴族/感受不同劇烈的冷熱差異/用面具掩飾極端卑微的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多了隔閡,彼此猜忌的同時,也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避免成為把柄:「社會這個古老的競技場/不是敵人的未必就是同志」。
全詩談及在新世紀下科技與汙染的交互,也能看見詩人於詩句中擅用許多諷刺技巧,如「鏡子裏的未來永遠都年輕美麗」、「但靈魂的高貴仍然是一如往昔」、「我們仍開花結果/仍生生不息」,但那些年輕美麗、高貴、生生不息並持續開花結果的,已經不再是人類:「繼續努力演化成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未來/機器」更像是裝載許多科技於自身以適應、更是主宰自然環境的「未來機器」。
參考資料:
陳文成,〈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1987—2004)〉,(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蕭上晏,〈方群的政治詩(1994-2009)〉,《臺灣詩學學刊》第23期(2014年6月),頁189-211。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方群 #核能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01.html
同時也有39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五所副所長 陳詩豪 主題:能源危機席捲全球!限電、搶油、氣荒,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9.29 #陳鳳馨 #能源供需失衡 #全球激進脫碳 👍 台灣經濟研究院 https://www.t...
政治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法國藝術家、導演熱拉爾.弗羅芒熱(Gérard Fromanger)辭世,享壽81歲。他在1968年與高達(Jean-Luc Godard)聯合執導了三分鐘短片《Film-Tract n° 1968》,該片被譽為法國五月風暴期間誕生過最激進的藝術作品之一。
.
熱拉爾.弗羅芒熱出生於法國伊夫林省,父親是一名業餘畫家,他因此自小便浸淫在藝術環境之中。在1957年,他開始創作,早期尤其受到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影響。1960年代轉向普普藝術風格,只是其創作流派「叙事塑型」(Figuration Narrative)更著重於政治化的敘事,盼望透過藝術作品促進社會改革,並在1966年舉辦首次個展。當1968年五月風暴開始之時,弗羅芒熱立刻躍上前線。
.
在1968年的春夏之交,法國發生了一連持續七週的學生運動,史稱「五月風暴」。由於示威與罷工導致了經濟的停滯,但卻也伴隨了藝術、音樂等文化性的突破發展。弗羅芒熱作為巴黎藝術學院的活躍人物之一,提出了「血染法國國旗」作為海報主題的構思,結果未獲採納。但這個主意卻吸引了法國新浪潮名導高達的注意,特別致電弗羅芒熱,由此促成了兩人的合作。
.
在這部三分鐘的短片《Film-Tract n° 1968》之中,由藍、白、紅組成法國國旗的紅色部分的顏料流淌在白色與藍色的區域,而紅色即象徵著革命的鮮血。弗羅芒熱回憶道,他們初次見面時是在高達的房間,只是走進去之後,兩人數小時沒有言語,高達才打破冷場問說:「你是怎麼做的(意指國旗畫)?」兩人也因此建立了友誼,弗羅芒熱教導高達繪畫,同時也替他的劇本繪製草圖。
https://youtu.be/Rn8O271PEAo
《Film-Tract n° 1968》全片觀賞
.
弗羅芒熱在後世被稱之為法國「新具象繪畫運動」(New Figurative Representation)的代表人物,但卻直到2016年,龐畢度中心才為他舉辦個展,認定他在藝術史上的卓越貢獻。回顧自己的藝術之路,弗羅芒熱認為自己的啟發者是畢卡索(Pablo Picasso)。
.
19歲時,他在詩人賈克.普維(Jacques Prevert)介紹之下認識畢卡索,三人於是相約去看海。看了良久,畢卡索問賈克.普維感覺到什麼,普維說沒有任何感覺,畢卡索說:「我也是。」
.
弗羅芒熱深受震撼,他悟出的道理是「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包括政治、詩歌、思想都不用刻意去理解」。他也經常對外表示:「我所畫的事物在世界上並沒有代表性,萬物既不顯示什麽,也不代表什麽」。
.
2021年6月18日,熱拉爾.弗羅芒熱辭世。
政治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雪山林場 ◎劉克襄⠀⠀
⠀⠀
我又聽到了藪眉的鳴叫
劃破殘留的林場
清亮,深遠
夾雜著,透明和不安
⠀⠀
一個人進入森林時
才會鉅細靡遺的聽見
⠀⠀
那不止是一隻鳥的生態習性
一種生命跟宇宙的對話
還有持續警示的吶喊
甚至是,森林最後的呻吟
⠀⠀
我滿懷愧疚地進去
站在一片空曠的林心
瞭望著荒廢的伐木現場
試圖憑弔那些仍殘留在地底的根莖
⠀⠀
它們死了
以屠殺很久之後的死去
繼續在現場腐壞
⠀⠀
在現場,在旅人的歡笑中
繼續被忽視
被遺忘
⠀⠀
▲大雪山林場,戰後早期台灣林場之一,完全使用林道運輸,改變了以往鐵路、索道為主的運輸型態。林業沒落後,轉型為現今的森林遊樂區。
⠀⠀
-
⠀⠀
◎作者簡介
劉克襄,生態系自然人。日行性,習於晨間慢跑。棲息於台北或台中,喜出沒於山徑、鄉鎮、菜市場。勇於嚐百草,知覺敏銳。擅長在城市感受自然端倪,在日常發掘溫情興致。寫作不輟,熱衷繪圖。現職中央通訊社董事長,窗口鳥友為麻雀、斑鳩和八哥。
⠀⠀
-
◎小編 @number053 賞析
⠀⠀
「他自然寫作的成就太高了,以致於我們時常會忘了他是詩人出身。」唐捐在臺大現代詩課堂上,曾對劉克襄有如此評論。劉克襄在現代詩的寫作上,除了我們先前賞析過的政治詩,在生態方面更是有著他獨特的眼界。這首詩出自於2006年出版的詩集《巡山》,是劉克襄在投身自然書寫後,回頭關照現代詩的具體實踐,在語言的力道上較他前期的生態詩舒緩。從作品來探悉,屬於臺灣特有種的黃胸藪眉在這首詩中,成了為森林發聲的主體;而這種「發聲」是憑藉著我「一個人進入森林」才「鉅細靡遺地聽見」。在劉克襄筆下,這裡的森林是只有他一個人所看見、聽見的,他把感官給全數交給了自然,感受這些最原始、真誠的聲音。
⠀⠀
早期在政治局勢與社會安全的考量下,政府為了避免共匪、叛亂犯窩藏山區,所以延續《戒嚴法》的《國家安全法》規定:登山必須申請入山證。這種「封山」的舊習即便民主化之後都仍然存在,國家公園或林務局動輒以淨山、路況差等名義禁止民眾入山,一封就是十多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山林」也幾乎成為專門供給木材的區域,人與自然的連結僅止於經濟上的剝削。「那不止是一隻鳥的生態習性/一種生命跟宇宙的對話/還有持續警示的吶喊/甚至是,森林最後的呻吟」這節中,劉克襄藉著藪眉的叫聲來引入他想要呈示的主題,並藉由轉化修辭的擬人手法書寫。
⠀⠀
顯而易見地,這個「持續警示」是給予濫伐山林的人類。從詩題「大雪山林場」切入,這座位於臺中的林場戰後開始被開採,在臺灣林業沒落後轉型為如今的「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也因此,劉克襄「站在一片空曠的林心」時才會「滿懷歉疚」,憑弔那些過往人類對自然做過不堪的歷史,而如今「它們死了」——或者說早已死去,並「以屠殺很久之後的死去/繼續在現場腐壞」。劉克襄寫出了如此的場景並營造出人類生命消逝的氛圍:「屠殺」、「死了」、「憑弔」等詞,更進一步地拉近了人類與自然生態的距離——沒有誰比較高級,沒有誰有權力屠殺誰。
⠀⠀
從人類的歷史演進來觀察,1949年頒布的戒嚴令明訂集會結社、入山和圖資皆受管制,普通民眾的途徑只剩透過山岳協會、救國團這類特許組織,才能從事登山活動;1968年後,警備總部和林務局逐漸放寬山地管制,最終於2001年取消了高山嚮導證制度和至少3人的機關/團體申請要求,讓登山真正地成為了全民運動。在這首詩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及運動性質的「登山」,但卻從「林場」的定位為讀者帶來時間與空間性的延伸思考——不只是從單純山林生態被砍伐的角度,更從人類歷史共業的角度出發。
⠀⠀
劉克襄在現代詩中除了書寫政治記憶、為社會歷史的正義發聲,同時也關注自然生態的處境,可以說很全面地對於世界的事物懷有一份愛與關懷。這首詩最後一節文句跨節的跳接「在現場,在旅人的歡笑中/繼續被忽視/被遺忘」顯示出這段被「屠殺」而後「腐爛」的悲劇,在「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名下,成為一個「歡笑的場合」,林木的死亡在人類無視的情緒下,顯現出極大的張力。劉克襄在抒情中結合一條清楚的敘事線,同時以多種層次的諷刺,對於人類的健忘予以深層的譴責。森林對於我們究竟是什麼?對於一個「生態系」,我們應該如何定位並看待?無論是對於過去發生的歷史或是無法逃避的未來,這都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
⠀⠀
-
美編: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生態詩 #劉克襄 #巡山 #大雪山 #鳥人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06.html
政治詩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五所副所長 陳詩豪
主題:能源危機席捲全球!限電、搶油、氣荒,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9.29
#陳鳳馨 #能源供需失衡 #全球激進脫碳
👍 台灣經濟研究院 https://www.tier.org.tw/index.aspx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馨天地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uVbXdQ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O0VrrA
KKBOX:https://bit.ly/3bezcYP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le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政治詩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政治詩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2:02) 無雷講評
(00:17:06) 暴雷討論
(01:17:10) 推薦/退件
(01:26:40) 尿尿時間
【梗你評電影】《沙丘》Dune | 這部電影就。很。美
PODCAST XXY + JERICHO feat. Matt
.
▶ 收看YouTube影像:https://youtu.be/pJyica32HNA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t41wb8ivrx0863d34nvj4x/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是電影《沙丘》:改編自1965年法蘭克赫伯特的經典科幻小說《沙丘》前半部;故事描述在遙遠的未來,亞崔迪家族被皇帝指派前往接手盛產香料資源的星球,卻遭來敵對勢力搶奪主導權而展開激烈的政治鬥爭。亞崔迪家族中的保羅,是個聰明又天賦異稟的年輕人,肩負著超越自己理解的偉大天命,為了家人和未來不惜踏上未知的旅程。
.
《沙丘》這部經典科幻小說,被多次改編成不同媒體,本次由曾執導《異星入境》的加拿大導演 丹尼維勒納夫編導,改編《沙丘》小說第一部的前半段內容;電影網羅了提摩西夏勒梅、蕾貝卡佛格森、奧斯卡伊薩克、喬許布洛林、傑森摩莫亞等知名演員同台演出;華麗的卡司加上更具現代的電影技術,重新詮釋這個影響超過半世紀科幻文學的經典之作。
.
電影劇組在約旦的瓦地倫山谷取景拍攝沙丘世界的浩瀚場景,同時也在挪威的斯塔特島取景卡拉丹星球場景、在阿聯的阿布達比拍攝厄拉克斯星球的主要場景;知名的電影配樂大師 漢斯季默,也因為出於對原著小說的熱愛,為本片譜寫極具史詩氣氛的電影配樂。
.
不論你是否看完《沙丘》,又或者是看完這部電影後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電影 #影評 #沙丘 #dune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政治詩 在 關心政治,也要關心健康。#名醫OnCall #藥理詩詩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關心 政治 ,也要關心健康。#名醫OnCall #藥理詩詩#詩詩#簡詩敏#九八新聞台#news98 #shorts.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
政治詩 在 #政治詩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政治犯的政治詩】「痛苦的酒精」. 引子:凌晨子時一到就是末代軍閥郝柏村的頭七,台灣的曙光逐漸浮現。革命的傷口雖然結痂留疤,但是總在午夜酒後隱隱作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