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享一個好消息!
繼北一女中李學姊申請上台大、政大、北京大學之後,
北一女中滕學姊也申請上了台大法律財經法組、北京清華法學、北京大學國際政治👏🏼👏🏼
經過考量,學姊決定去念清華大學!
她的堂哥幾年前也是俐媽的學生,百齡高中應屆考上了台大法律系,俐媽笑說他們滕家快要變成法律世家了😊
特別的是,
滕學姊原本是三類組的學生,她五科都考,而對岸的大學,她是用自然科申請的。俐媽覺得這樣的經歷很特別,便向她邀稿,針對三跨一類組的轉變、以及申請經歷⋯等等,相信對二升三孩子、或對類組迷惘的ㄧ升二孩子大有幫助!
——————————————————————-
🎯 跨類組or 跨學科考試準備&申請(三>>>一)
1️⃣ 考試準備:
我想應該有學弟妹到高二下要讀學測的時候跟我一樣還沒決定好自己的志向,所以當初我是五科都讀。我當初準備的時候是從社會跟自然中挑一個比較沒有把握但是投資報酬率比較高的(我挑的是自然)作為主要(因為我申請的大陸清華北大都可以用自然科申請社會組科系)複習講義之類的也都是全科買,平均分配著讀,進度稍微落後其他同學很正常,要保持平常心。到100天左右的時候我先讀社會科,把週計劃幾個版本都寫過一遍之後,然後開始全心投入我比較不擅長的自然科,總而言之就是先解決擅長的。讀五科常常比較辛苦,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圖書館,所以要好好評估自己是否真的有需要和有能力喔!
2️⃣ 申請:
因為我是自然組,又同時申請商和法(一半一半)所以剛開始備審、面試之類的會不太清楚從哪裡下手,還會被質疑這樣真的有想念這個科系嗎,因為其實不同類組的思考方式和強調的重點不太一樣,可以去輔導室或網路上多搜尋資料(PTT有很多學長姐的經驗分享)也不要吝於問問題!可以多找找一類組的同學或老師(在不打擾人家的情況下啦)。多看書和時事也非常重要,但有時候貴精不貴多,最好能有一兩個跟申請科系相關的議題,然後深入的去研究!還有書面資料不一定要把每個經驗都掰到跟科系有相關,我是在考完學測後才決定念法律,所以幾乎沒有相關的經驗,但如果沒有相關,就要提出這個經歷對你的影響,和之後對於未來你的志向有什麼幫助。書審和面試準備的時候也一定要好好思考清楚如何解釋為什麼會跨類組,不落俗套當然最好,可是一定要誠實,不然很容易就被問垮。跨類組不一定是你的弱點,相反的可以好好發揮你獨有的東西!當時在台大法律面試的時候我用大腦結構輔佐犯罪機率的論述,就可以說服教授你的自然科知識是可以加分的!儘量展現你跟其他人不同且優秀的一面,說服教授錄取你!其實跨不同類型的學科也同樣適用這個方法的!
3️⃣ 小補充
順帶一提!想申請法律系的學弟妹,常常會有人說不要提到正義、死刑之類的議題。這些真的是很棘手的問題,但我個人還是認為誠實是第一原則,如果這是你的初心,不要害怕提出,但要有自己的一套論述,也不要害怕教授追問或反駁,禮貌的講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但也要表現出願意學習的精神!我當初也有提到正義(想聽細節的都可以來問我!)。然後如果有團體面試的話也不要吝於稱讚別人,但一樣要表現出企圖心!準備申請的這段時間可能是我高中三年碰課本最少的時間,但會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和構想你的未來,也會認識到很優秀的人,最後也可能成為同系的戰友。加油!
4️⃣ 大陸申請(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申請是我投入最多精力的,也是最繁瑣的。大陸大學的申請並不會比台灣的大學容易通過,對於成績和面試的要求同樣很高,所以還是要認真準備!而在李同學提到過的網路申請通過後(一階),清大會要求參加約一星期的營隊(今年因疫情所以是線上)之後才會是面試,營隊之中會有大學教授的講座、和學長姐的交流、認識校園等等。其實就和網路課程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在參加的過程中,會發現到其實在我身邊的這些同學們大部分都是學測將近滿級分的佼佼者,就像今年的數學特別難,但我們那組除了我幾乎都14、15級,在教授講座的提問中也很多是非常有深度的探討。我認為那會真正打開你的視野,畢竟清華北大是大陸每個省份的第一二名才能考上的,競爭和資源是成正比的(當然相對來說台灣生還是比較容易錄取的)。在營隊中認真問問題、認真聽課、認真參與,學長姐和組員會是你的貴人。最後當然每個環節的資料都多給其他人看看,畢竟立場比較敏感一點,很多用字遣詞都需要多注意。面試的話和台大的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更注重語言能力,也會有比較跳一點的問題出現,不要慌張冷靜應答就好了。各大學的招生影片也都可以看看,蠻感人的,清華甚至出了一部電影。最後要提醒的是,清華不僅申請比較多步驟,就連之後的課程要求也會比較嚴格喔(像是上暑期課程或是國際營隊之類)。
之後有興趣申請的學弟妹也可以來直接問我~
——————————————————————-
You are my pride!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看來法界也不少俐媽學子
#大家要互相扶持提攜喔
#台大明明培育菁英
數學 學 測 準備 ptt 在 中時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台大不念!!!但網友紛紛「勸退+1」😳 (#閃編)
#台大 #學測 #指考 #轉系 #選校
數學 學 測 準備 ptt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都幾歲了還不知道哪些話可以說哪些不能說,自以為比別人高尚在哪裡?
3/9補充
第一次試著說出自己的看法,沒想到會被這麼多人分享、討論,很謝謝大家給我的支持,但希望這件事不要被分享到其他媒體上(尤其是電視新聞千萬不要)
能讓大家看見我所遇到的事讓我很開心,但目前收到的關注多到讓我有點嚇到,因此不接受任何媒體再轉發此貼文,非常感謝。
*
我想讓你們知道,昨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關於那篇提到我的報導,我不在意別人轉了,我自己再放一次連結,而以下是我因為這則報導所遇到的後續事件,以及我想告訴大家的事,希望各位願意認真看完這一篇,至少知道我為什麼會哭到早上沒辦法上學(抹臉
原報導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6925/2327784
噗浪相關連結:http://www.plurk.com/p/m4gfsf
以下是我想說的話。
*
一開始我知道自己的新聞被放上網路這件事,是透過朋友傳給我我才看到的,接著這篇新聞被我的臉書好友多次轉載,大家覺得看到自己的朋友上新聞很有趣,沒有任何惡意,就是想分享提及我的這篇報導。
我自己在看內文的時候,心裡面的感覺大概就是滿滿的尷尬,身為一個從沒被報導過的人,看到自己受訪時說出來的文字被完整寫出,其實心裡頭的感受很複雜,但撇除難為情的感受不談,我很開心能有這一次接受採訪的經驗。
但是,報導出來之後,這篇被人轉到了PTT上的八卦版,接著網路上開始出現了我從沒想過會被用來形容自己的評論,而我也真的把每一則推文和留言全都看完了。
我除了哭也想不到要怎麼表達我內心的感受。
有很大一部分的不滿是說,「為什麼這樣子也能上新聞」、「聽都沒聽過的人怎麼叫小有名氣」、「現在的記者都這麼大驚小怪嗎」;首先我想說,聯合報的地方新聞原本報導的就是這一類的新聞,現在地方版也充滿了各間學校繁星上榜同學背後的故事,不只我的故事和照片被刊載。
我知道大家難以接受的是「小有名氣」和「網路作家」這樣的標題出現,但事實上,標題裡的這兩個字都不是我下的,我一次都沒提過自己是「網路作家」,我說我是在網路上發表創作的同人創作者,報導裡提到的「萬人點閱」是我提到我lofter平均一篇文的閱讀次數,這句話我也只是照實說,而我相信有在用lofter的人會知道其實閱覽次數破萬並不是什麼少見的事,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心裡並沒有任何要炫耀自己文章點閱率高這種事情。
「小有名氣」和「網路作家」兩個字,是採訪我的記者為我下的定義,這點其實連我自己都不滿意,如果換成「寫二創的同人作者」,我相信就會適合很多;我從來不認為自己這樣稱得上小有名氣,在同人圈裡說真的我完全不算大手,跟我同齡、文筆比我好、粉絲比我多上數倍的人太多太多,因為這個標題而得到自大等等的評論,其實讓我很不能接受。
為什麼這樣也能上新聞,因為我讀的學校並不是什麼第一志願的名校,難得出了一個上清大卻不是選擇理組科系、說自己喜歡動漫喜歡同人小說的學生,不管是哪間學校都會認為這有報導的價值在。並不是我比別人優秀,單純只是因為我就讀的學校不是名校,校方自然會希望能有更多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這所高中,這點我並不認為有什麼好奇怪的。
再來,關於報導內容,確實都是我自己說過的話,這些我不會提出任何反駁。但我覺得,記者把我的認為最重要的幾段話刪掉了,還有很多我認為在這次受訪過程中更值得被報導的內容沒被寫入,而那些才是我這次受訪所想表達的。
記者說希望我就當成聊天就好,而我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喜歡說話的人,所以我也說了半個小時的話,關於我高中這三年的生活,關於怎麼兼顧成績又維持創作的習慣,關於我的社團、關於我的作品,我聊得很開心,也很高興那位記者對我說的話表示出強烈的興趣。
最初她甚至不知道同人創作是什麼,所以我跟她解釋,讓她了解什麼是二創、什麼是同人展,這些都是她第一次聽說的事,所以她問了我很多,當她問我最近寫的是哪一部作品的二創,我回答了最近非常喜歡的〈Yuri!!! on ice〉,報導裡的內容確實都是我告訴記者的,那些我說過的話我都不會否認。
如果問我為什麼要說這些,那我只能反問,為什麼我不能說?
當記者問我我是否會告訴同學我在創作同人小說,我說我當然會,我甚至不懂為什麼我需要去隱瞞這件事。
我並不認為我寫二創是錯的,我對我寫BL感到驕傲,如果連我都沒有勇氣承認我筆下的文字,我要怎麼去說服別人我深愛著同人創作?
如果說,社會大眾對我們的圈子有很多誤解,所以保持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那這部分就是我花了大部份時間在告訴記者的,我說我知道這個社會對同人和ACGN文化有相當多的誤解,所以每次別人問我什麼是同人、我在寫什麼時我都會耐心地從頭開始解釋,因為我希望大家對我們的誤會可以減少,能有更多人明白我們所做的並不是什麼不能說出來的事。
我是台南第十六屆存在革命的文書組長,所以我說我曾經參與過籌辦同人場次,而我也參加過茶會、報過攤位,所以我告訴記者這個圈子並不是外人想像的永遠只能待在家裡宅,我和她解釋我們也可以充滿熱情,我們也可以透過同人學到很多、認識很多的新朋友。
我也跟她分享了要怎麼數學超爛還是可以唸清大的讀書方法,就算是中文系數學還是有設標的,其實我覺得我那段話也能鼓勵很多跟我一樣偏科超嚴重、唸文組常常被認為比不過理組的學生,這點在報導中有被簡單帶過,不過畢竟不是這次的重點,在這裡就不多談。
以上才是我希望能被報導出來的。
我想說我對我喜愛的一切感到驕傲,即使受訪得很臨時、沒有經過任何準備,我認為我有把我想表達的傳達給記者,對方的態度也讓我感到非常舒服,她很用心地寫下我說的話,當我跟她說大多數人都認為唸中文系沒出路、整個社會的觀念其實很需要被改變時,她也沒否定我的看法,甚至是表示認同,當她說覺得我很有想法時也讓我很開心。
除了標題下得不太好、內文少了蠻多重點外,其他的內容其實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問題,雖然深夏這個名字出現的時間不到一年,但早在更多年前我就加入了同人創作圈,我認為我的想法和理解並沒有什麼不對,當然如果你不認同的我的發言,我也歡迎你來和我討論。
最初讓我受傷的,是那些不能理解這樣也能上新聞的發言,但接下來,我看到了讓我更心碎的留言,就在PTT八卦版的那篇轉文下。
請讓我先直接放連結: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8892813.A.895.html
我相信,任何一個高中生或是任一年齡層的女性,看到下面的推文感覺一定都非常不舒服。
這些人從來沒有看過我、沒跟我說過半句話,說我觀念傳統,認為想創作就要唸中文系,但我會選擇這個系的原因完全不是因為「想要創作」。明明報導裡有也有提到,我高二那年參加了清大中文舉辦的文藝營,我很喜歡這個科系給我的感覺以及我在那裡所學到的課程,在那之後我也查了很多學校的中文系,慢慢理解到每間學校的課程方向並不相同,也在比對和深入瞭解後,確定這個科系的教學方向是我所喜歡的。
而在這些從未看過我背後努力的鄉民眼中,我就只是一個思想傳統的傻孩子,但我相信推文裡大多數的人連清大中文在上什麼都說不出來,卻批評別人的選擇批評得很開心。
再來就是最讓我覺得受傷的部分,關於我長相的評論。
如果那篇報導裡說了那麼多,大家就只看到綠色那句「媽媽擔心我交到壞朋友」以及我的照片,那我也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我媽當然擔心我,因為我沒告訴她任何我的事情,我沒讓她知道我得了憂鬱症、沒讓她知道我會出本創作、沒讓她知道過去一天來發生的事情讓我多難過,我們現在還住在同一個房間裡,但她只知道我考上清大了,她很開心,而我也覺得這樣就夠了。
我自認是個讓人放心的女兒,但她還是會擔心我,因為有時候我一個人跑去台北、跑去參加茶會,身為長輩她當然會擔心,我不懂為人父母的關心跟「這長相很安全」的關聯性在哪裡。
八卦版上的仇女厭女發言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從來不看這個版的推文,直到這次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才知道這一切讓人有多難受。
長得不正不能喜歡創作,不能選擇中文系,不能接受採訪、不能參加我所熱愛的活動嗎?
不只這些網友,我也很不滿意自己的長相,到現在還會有親戚當著我的面說「妳怎麼越長大越醜」,我比誰都清楚我外表不出色這件事情,對於相貌的玩笑事實上我也很能包容,但這不包括一堆我根本不知道是誰的人說「樓下可以,樓下跟她瘋狂做愛」。
這種留言讓人覺得非常噁心。
或許只有三十幾則推文,但我就是因為這幾則留言受傷了,而沒有人會喜歡自己的照片被放在網路上讓人開玩笑。我情緒狀況出問題的原因就是因為深深的自我厭惡,我不滿意自己的外表、有好長一段時間覺得沒有人喜歡自己,這兩年來才在身邊朋友的幫助下開始多喜歡自己一點,而我希望這些留言的人知道,你們無心的一句惡意玩笑,會對一個努力找到自信的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推文問我學測級分多少,61,並不高,但我是清大中文唯一一個繁星第一輪就錄取的人。我憑著的是我高一高二認真讀每一次段考的努力,我學測級分不高就是因為我數學很糟,確實我不是用優異的分數考上清大,但我也有我的方法和我所選擇的路。而這也讓我成功考進了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以上是對於這則報導與後續的留言,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以及想說的話。我哭了很久,早上在家繼續哭完後還是決定出門上學,在班上收到了很多安慰與鼓勵,也讓我知道我還有很多朋友會陪在我身邊。
你可以不喜歡我,但希望這是在你深入瞭解我後的想法,而不是只憑一則報導、一張照片去評斷我這個人;如果你看了我的文,覺得我文筆很糟不想追蹤也沒關係,我不是不能接受批評的人,只是如果你願意和我聊聊有哪裡可以改進,我也隨時願意讓自己在這條路上做得更好。
最後謝謝這一次給我安慰的親友、傳訊息關心我的人,還有早上打電話來我家叫我上學請同學喝飲料的老師,以及跟我說就算我不來還是要把飲料收據放在我桌上的朋友們。有你們在真好。
深夏 20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