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看〗#草間彌生的各種南瓜 | 戶外公共藝術 | 日本與台灣 // 🎃
.
昨天,草間彌生在直島上的作品《#南瓜》(1994),因9號颱風襲擊,翻倒於海岸中,成為最近的熱門話題,網友稱:「我以為是南瓜,原來是海膽啊…」。不要緊張,在直島還有《#紅色的南瓜》(2006)安然無恙。想到當初去福岡美術館時,館外的《南瓜》(1994)是草間彌生的第一件戶外大型雕塑作品。偽小編有幸跟它合照~ (臉是在臭什麼 😂)
.
除了被收藏在美術館內的作品外,全日本各地也都有公共藝術的戶外大南瓜:
.
🎃 #十和田現代美術館 的《愛在十和田唱歌》(2010)
.
🎃 #外旭川醫院 的《巨大的南瓜》(2008)
.
🎃 #海洋島志摩渡假酒店 的《南瓜》(2016)
|
其實,想要看草間彌生的南瓜作品,在台灣就可以看得到嘍~:
.
🎃 #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 的《我的未來坐在岩石上》(2019)
.
🎃 #台北三創生活園區 的《南瓜》(2010)
.
🎃 #故宮南院設置 的《南瓜精靈》(2015)
.
🎃 #台北復興國小後面 的《點點南瓜》(不知道是不是那真品)(2013)
.
🎃 #南港中信園區 的《南瓜》(2017)
|
#圖片源自網路
#我是比例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前記者會 此次記者會於09/30下午二點,犇亞會議中心舉辦,本集節目收錄有: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 #梁永斐先生致詞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王瑞棋先生致詞 ART TAIPEI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行長 #王焜生先生介紹展會...
日本 公共藝術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展覽直擊 #森美術館
為「 #2021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量身打造的展覽主題「另一種能量:持續挑戰的力量——#16位世界女性藝術家」(Another Energy: Power to Continue Challenging – 16 Women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於日本東京森美術館盛大登場。這次放眼國際,聚焦在16位70歲至105歲、資歷超過50年以上的女性藝術家。藉由她們在不同時空下持續創作,來窺見性別、人種、民族與信仰⋯⋯等的多樣性與其改變。將來自不同地域、文化圈的作品齊同擺放,更可將以體感歐美主要國家以外的多重藝術解釋。自繪畫、映像、雕刻、公共藝術與表演,試問她們一生懸命的「另一種能量」為何,並在各種信念的刺激下,讓我們更勇敢從容得面對未來的挑戰。
日本 公共藝術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建#建築話題 #2021東京奧運
2021年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於7月23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成為防疫對策下的試煉競技場,全世界為之矚目。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係由 #隈研吾(Kengo Kuma)操刀,打造出能融入明治神宮森林,親和療癒的特色建築。而聖火炬則由日本設計大師 #吉岡德仁(Tokujin Yoshioka),以櫻花造型,燃起全人類祈求平安的希望之火。隨著奧運會的接近,隈研吾與吉岡德仁,不約而同成為 #台灣建築界 與 #公共藝術界 的話題人物。
https://artouch.com/views/review/content-44286.html
日本 公共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前記者會
此次記者會於09/30下午二點,犇亞會議中心舉辦,本集節目收錄有: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 #梁永斐先生致詞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王瑞棋先生致詞
ART TAIPEI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行長 #王焜生先生介紹展會亮點
會後還專訪 #王瑞棋理事長,關於這屆藝術博覽會的更多特色與亮點,還有如何讓一般社會大眾能走入展場後,能夠更了解和認識藝術品。還有訪問到做這次形象廣告影片的日向映畫 #王康子瑋導演,如何用識別系統出發,變成一部動畫結合「知名音樂家」 #櫻井弘二 的音樂,變成不同以往的形象廣告影片。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邁入第22屆,除承接前人所留下的珍貴經驗外,也不斷地思考突破,為亞洲打造出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級藝術博覽會。今年的展會將雲集來自全球20個國家、168間畫廊,超過3000件精彩作品。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除一如以往的強大台灣本地畫廊陣容外,更進一步吸引了38間來自香港、印尼、義大利、日本、中國大陸、俄羅斯、新加坡、韓國、泰國、美國、越南等地之藝廊首度參展。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也同時獲選為交通部觀光局2015年國際級活動之一,並再度勇奪La Vie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獎年度文創會展獎,向世界行銷台灣文化實力。
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選擇以傳承與跨界為主軸,不再將「展出」侷限於展位框架之中,而是藉由聲音、影像、空間設計等元素共同為ART TAIPEI 2015形塑嶄新意象,期待每位參與者從踏進展場的那一刻起,即能親身體驗藝術的無處不在。除有國際建築團隊無有設計共同主持人劉冠宏與王治國所規劃的全新展館,展現新的空間人文概念,打造全新觀賞經驗;理式設計李孟杰以黑色為基底,與四個冷色調的高彩度色塊組合,呼應今年四大展區的主視覺外,尚邀請到為台灣音樂締造多項里程碑的知名日籍音樂人櫻井弘二及日向映畫王康子瑋導演參與形象影片製作,於展前記者會進行全球首播,呼應藝術跨界主軸。
為了能夠多角度呈現亞洲豐富的藝術風貌及深度,ART TAIPEI 2015的展場首度擴大至貿易中心的全數展廳,並將總計達2萬3,450平方公尺的展示空間精心規劃為規模更甚以往的「藝術畫廊展區」、特別展出近三年創作或未曾在台灣展出之作的「新作首映」、以新媒體創作為主軸之「藝術前線」、一展當今世代創作觀點、規劃有國外具潛力年輕藝術家個展的「新秀登場」、文化部支持的「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並有多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交錯點綴展場,塑造出獨一無二的藝術空間新景觀。於為期四天的「ART TAIPEI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台灣畫廊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頂尖畫廊一同展出,同時配合期間舉辦之藝術講座與藝術論壇,引領參與者深入探究亞洲藝術新風向。
粉絲頁: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期:10/30-11/02
地點:世貿一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日本 公共藝術 在 盧秀燕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中綠美圖
#世界級地標再+1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蒞臨台中
「輕、飄、流動」穿透性風格將是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台中綠美圖成為世界級地標最大的特色。
由2010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建築大師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設計的台中綠美圖,是全國第一座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的建築,更是國內首次採用隔震系統的美術館與圖書館。綠美圖設計大量運用鋁擴張網、玻璃帷幕等材質,使建築具通透性,感覺輕且漂浮,完美融入大自然中。
綠美圖歷經多次流標,秀燕上任後請建設局 #陳大田局長 廣徵業界意見、積極協調溝通,工程終於順利發包並將於明天(9/16)開工動土,秀燕也邀請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兩位建築大師到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秀燕粉絲專頁也會在上午9點舉行直播,歡迎大家拭目以待。
6⃣綠美圖設計六大特色📣
🔸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
🔸首創採分齡分棟的市立圖書館
🔸全台單層服務面積最大的圖書館
🔸將地面層抬高與公園連結,開放為市民場域
🔸全國最具空間彈性的現代美術館
🔸可結合公共藝術展演的建築外牆
日本 公共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祉均、清翔
內容簡介:
透過台灣民俗與生活記憶中有關妖怪傳說的記憶,採取行旅與踏查的方式尋找台灣妖怪的足跡,其中規劃十一條走訪妖怪的路線,將口傳或文獻所載的妖怪一一揭露其神祕面相,提供可實際按圖索驥的便利性,並搭配行程中的小旅行,但最後呼籲,島嶼千年靈氣,妖怪法力高強,懇請膽小者勿試!
十一條探索島嶼妖怪路線──
I:魔神仔(台北市、新北市山區)——瀟湘神◎手稿
II:鄭成功之斬妖除魔(北台灣三峽、鶯歌地區)——瀟湘神◎手稿
III:石爺信仰(新竹地區)——林祉均、謝蓓宜(小拉)◎手稿
IV:噶哈巫族的番婆鬼(南投埔里)——林祉均、清翔◎手稿
V:日月潭傳說(南投日月潭周邊)——高珮芸(Pey)◎手稿
VI:大莆林水鬼(嘉義大林)——林祉均◎手稿
VII:清代的女鬼傳說(台南地區)——阮宗憲(NL)◎手稿
VIII:蛇神傳說(高雄美濃)——高珮芸(Pey)◎手稿
IX:貓將軍(宜蘭頭城)——許雅婷(青悠)◎手稿
X:鄭成功事件簿:千年老龜 (宜蘭龜山島)——瀟湘神◎手稿
XI:巨人阿里嘎該(花蓮市美崙山)——楊海彥(小波)◎手稿
本書特色:
1.近年日本的妖怪普遍為人所知,也出現以妖怪為主題的民俗村或夜市,但臺灣傳說中的有關本地的妖怪們,究竟都去哪裡了?本企劃即藉台灣各地妖怪傳說的踏查之旅重新認識在地民俗文化。
2.在日本,妖怪學是民俗學系統之下的特殊學科。日本民俗學的快速開展,某部分是反映對明治、大正時期快速西化與現代化的焦慮,民俗學家為了找回屬於日本的根基文化,重回鄉野,採集過往的民俗傳說。也因此以民俗學研究「常民文化」,紀錄常民的信仰、年中記事、生活習慣等,以此了解一個民族獨特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許多妖怪傳說具地域性,往往蘊含最獨特的地方文化與記憶,本企畫即在民俗學的系統下,採取行旅與踏查的方式尋找台灣妖怪的足跡,其中規劃十條走訪妖怪的路線,將口傳或文獻所載的妖怪
3.臺灣有不少的妖怪紀錄。在日治時期出刊的《民俗臺灣》中,記錄過一種叫做「金魅」的妖怪。金魅原是被虐死的查某嫺,後來轉化為會替人工作的妖怪,文獻裡提到文山郡有人養金魅,只要供奉金魅的牌位,就會代人工作,但代價是要吃人。日本領臺前,據說到處都有祭拜金魅的人家。然而,現在的年輕人卻幾乎都沒聽過金魅的傳說了。本企劃即調查興盛一時、今人卻失去記憶的民俗文化,重新賦予台灣民俗文化的特色,尤其結合在地文史調查,實地走訪妖怪曾經流傳的地點,讓妖怪軼聞、生活慣習與文化記憶產生連結,建構出地方特殊的文化面貌。
4.透過本書可實際按圖索驥有關台灣民俗與生活記憶中的不同面向:
聯繫「妖怪」與「地方」:
回顧妖怪故事的相關文獻,尋找具地域特性的「妖怪」與「地方」。透過訪查之過程,比對傳說與地景,於實際場域中尋找傳說的痕跡,強調出妖怪與地方之間的緊密關聯。
連結「妖怪」與「人」:
拜訪傳說發生地之民眾,實際了解居民與妖怪傳說的互動,透過整理並記錄妖怪傳說對當地居民的影響,喚起大眾對妖怪傳說的重視。
牽繫「人」與「土地」:
以妖怪傳說的生活面向為引子,建構「妖怪」、「人」、「土地」之間密切相互影響的常民文化樣貌,帶領大眾跳脫一般思維,以嶄新的眼光看待地方,促使人們對地方產生興趣,重新認識所生所長的土地。
作者簡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於2014年成立,主要進行傳說故事考察、文獻整理、小說寫作、實境遊戲設計等,以「城市還魂」為核心價值,期望將故事當作載體,揉合歷史、民俗、文化等元素,使大眾對土地的情感重新復甦,讓城市成為充滿意義的地方。
最初,「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以日治時期的妖怪神異世界觀,進行小說及遊戲的創作,近來則投入臺灣各地的民俗故事收集以及神怪考察,並將之轉化為富有文化內涵的作品。作為故事與遊戲的創造者,工作室歷次產出的遊戲與小說,皆積極運用歷史、民俗、文化等要素,並以時代氣氛與在地特色見長,有一定的支持群眾。閱聽人在閱讀及遊戲的過程中,能夠親自體驗看似生硬冰冷的歷史背景,走在城市的紋理之中,讓單純的「知識」產生「溫度」,連帶引發探究文化與歷史的動機。
自2014年開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在臺灣歷史文獻與口傳故事之中,找尋神靈、妖怪與鬼魅等傳說,進行文獻整理、利用妖怪故事再創作,其成果已於今年(2016),集結出版為《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一書。「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其他重要作品有《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奇異果文創)、《帝國大學赤雨騷亂》(奇異果文創);獨立出版小說《法務主偵探社事件簿 壹:妖怪偵探登場》、《法務主偵探社事件簿 貳:雙面委託人》、《中元劫鬼記》;實境遊戲《金魅殺人魔術》、《西門町的四月笨蛋》、「給新溫羅汀一道不一樣的光-公共藝術計畫」紙上奇幻博覽會《城市邊陲的遁逃者》、臺北眷村文化節《歸鄉:惡魔潛伏之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