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與鋒哥在CH上的訪談,介紹我的新書《美股投資學》與投資相關的問題這邊整理重點跟大家分享
因為有4000多字,也可以直接看網站文章(放留言)
👉 為什麼要投資美股?你認為投資美股的三個理由是什麼?
多一個資產配置的機會,可以更了解世界的變化(最創新,最熱門的產業趨勢)
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資金會找可以有更多機會的市場,所以當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的時候,美股就會愈來愈熱。但是我不會覺得台股就一定不好,找到自己能發揮跟獲利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 鋒哥提到"台積電也是可以接軌世界,打國際市場的公司"
但我認為我知道半導體產業未來有發展前景,也知道台積電絕對具有技術領先優勢,但真的要分析技術面問題(製程、技術、供應鏈等)仍超出能力圈。美股許多公司都是消費、生活類股,以餐飲來說瓦城、豆府也是好公司,但是就市場發展性來說沒有像美股餐飲那麼快速。
👉 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而不是股票分析師,是不是可以好好說明這個觀念?
巴菲特說把要用一家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投資。這也是我認為閱讀對投資的重要性,你如果都是用單一標準,單一因素或是價格,用自己的立場來分析公司會太狹隘,但是如果靠閱讀書籍你得到的是別人的思考模式,會更有同理心。
我自己也有經營公司,當面對到不同的狀況的時候會怎麼處理,別人遇到類似的狀況的時候會不會比我處理得更好,那我下次可能就可以去調整自己的方法。另外就是在評估公司的時候,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來,哪一個是我認為最有可能,最可行,對公司幫助最大的,如果管理層跟我想的一樣,那我會更想投資這家公司。
所以我覺得人還是很重要的因素,企業也是由領導人帶領,底下的人有沒有共同的核心思想,員工流動率,高管行為,甚至到客戶是否對公司有信心,黏著度怎麼樣,每一個都是環環相扣的。
👉 鋒哥問一開始是企業分析師,等到進出場時是不是就變成股票分析師(看價格與技術分析)
用商業的角度看公司,真的看好了就耐心等待一個好的進場時機。技術分析是用來避免追高殺低的輔助工具,也就是說拿來確認,而不是用來預測,而通常技術分析的轉折點為也會伴隨著催化劑產生(包括營收表現由虧轉盈,更換管理層,賣資產等基本面消息)
👉 用財報評估公司,但財報資料畢竟是公開資訊,會做資產重估嗎?
鋒哥認為像哥倫比亞價值投資課中提到的對資產價值重估,才有更多機會可以找到被市場低估的公司,賺取超額報酬。
作資產重估像《21世紀價值投資》中討論的內容,重新複製一個公司的成本要多少?要對產業與財務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我認為投資人在做估值時用資訊網站提供的功能,設定參數找到合理的區間即可,剩下的則是對市場的敏銳度來找到順風產業。也可參考紐約大學教授Damodaran的網站Musing on Markets參考他的方式與觀點(著作:當代財經大師的估值課)。
另外我認為股價是公司的營運表現+對未來的成長
所以檢視公司的財報就是了解公司過去的營運趨勢,有沒有走在一個正向成長的軌道上。在《21世紀價值投資》這本書中也提到,現代價值投資更著重於對成長的估算。好的公司有長時間的財務資訊可以回溯,營收可預測性高,剩下的就是你對公司未來成長的估算。
我覺得現在財報(美化或舞弊)連專業人士都看不出來,就最基本的指標來看公司,作好資金配置財是最重要的,分散風險與控制風險。
美股至少是一個高效率的市場,如果不夠公開透明,在財報公布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波動。也是因為這樣其實我很重視消息面,催化劑這些資訊,因為只要這個效應可以延續的時間夠長,就有較大的機率可以帶來不錯的獲利
👉 用技術分析掌握進出場時機點,進出場點是指怎樣的時間尺度?持股期又是怎樣的時間尺度?如果持股十年,成長十倍,那麼短期的進出場點重要嗎?
我不會預設我要持有一家公司多久,長期投資是結果不是目的,買在合理的價格自然可以長期持有,但是當行情變化,產業變化或公司基本面變化,還是需要考慮出場的問題。
單純以技術指標來作為進出場,就會更重視買賣點(停利停損點的設定),但是如果是以基本面+型態面來進出,反而是跟隨趨勢,跟著趨勢作加減碼,變成一種很彈性的操作
那如果是單純以指數化投資來說,我書裡也有說這部分作為我的長期部位,並且把中短期的獲利再投入,指數是我覺得唯一可以愈跌愈買的標的,因為他是跟著整個國家經濟成長,具有自動汰換機制。持之以恆與堅持比擇時更重要
👉 有聽眾提問:情緒性因素是影響投資的重要關鍵,該如何克服持股波動大的問題?
把該持股的部位配置在報酬波動是你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才有辦法握得住。我舉了鋒哥買入比特幣的例子,買入成本低,而且已經變成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所以不會因為短期的波動而賣出。但是一般投資人想要買入比特幣,不可能回到過去幾年前的價格,你要思考的是當下,是未來的機會,而現在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買點,以及要配置多少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才能讓你持有時是舒服的。
另外是很多人會覺得從頭抱到尾才是真的投資,但是許多公司也有順風逆風期,也有被高估或低估的時候,即便是操作波段獲利,最重要的是你預設的目標與進出場原則有沒有達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 投資組合和資產配置這兩個觀念差在哪裡?
這是投資跟理財的差異,投資是為自己創造現金流,而理財(資產配置)是配置這些逐漸累積起來的資本,
投資組合對我來說像損益表(創造最大收入,本業+業外收入),資產配置對我來說就是資產負債表,那你的營收要放到哪一塊,包括現金、投資、專業知識與固定資產(房子或其它流動性比較差的)
將資金分散在整體股票市場上,另外還有債券,現金和房地產,投資資產配置的主要選項,將資金進行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幫助投資人在景氣循環週期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更好的堅守長期投資的目標。隨著年紀增長,資產配置的比重也會持續調整,資產規模愈大會更倚靠以固定收益為主,因為資金購大即便是收益率較低,絕對金額也會更高。
所以鋒哥提到在書中ARK重新思考配置一文,將創新納入投資組合的重要性觀念主要仍是投資組合的配置問題,而透過這個配置來提高報酬率,接下來要去思考的是如何透過資產配置降低報酬率的波動問題。
👉 是否應該開槓桿?
鋒哥之前的文章可參考,看法非常精闢
舉債(貸款)與利率高低無關,而是跟你的負債比有關,收入扣除固定支出後,能否支應利息費用。我認為利息支出佔收入比例最好不要超過五成﹑而依照年齡的增長,負債比率應該要逐漸下降。
另外就是你的債務是拿來做什麼用途,假設你是拿來買房,房子因通膨或眾多因素而導致價格上漲,但原本的負債是固定的,反而為你創造額外的價值,但如果是用做於不具生產性,不具增值潛力的配置上,例如信貸消費支出,那債務還掉了就是還掉了,對長期資產淨值沒有影響。
不管是在個人或是投資上,每個人的財務條件不同,都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評估舉債的必要性。而在低利率環境下,善用貸款或融資工具可以為你更高效的增加資產,怕的是沒有預先做好規劃與停損機制,更不好的是舉債操作衍生性商品,波動大時更容易斷頭(務必小心)。
👉 書中提到投資組合有三大元素,是不是可以快問快答各舉三家公司:複利成長股穩健成長股高速成長股
複利成長股:寶僑,可口可樂,Costco(鋒哥提到嬌生JNJ跟亞培ABT)
穩健成長股:蘋果,亞馬遜,Google
高速成長股:CRWD,SQ,SHOP,TDOC(電動車,電商,行動支付)
👉 書中提到,買股之前,該問的是「為什麼不該買這家公司的股票?」想不到才應該買,問題是答案會很快改變嗎?或是有那麼顯而易見嗎?
其實我覺得這是在提醒自己反向思考,我們在決定要買入某一家公司的時候,通常是已經先對這家公司有好感才會想要去研究,買了之後也會特別關注到公司利多的消息,反而常常去忽略利空的消息,甚至已經持有這家公司時,會覺得利空消息只是暫時讓股價下跌,終究會漲回來
但是如果你在買之前先冷靜思考,把所有利多跟利空因素都寫下來,然後去進行比較反而會更客觀
👉 對Robinhood這樣的券商怎麼看待?對美國和台灣的投資環境有什麼批評或期許嗎?
不只是Robinhood的問題,現在最多討論的是零手續費券商對整體市場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是否強化了投資人對於投機的偏好,而忽略過去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讓更多人參與投資市場是好事,而台灣過去對於金融法規的高度設限,在現在資訊流通更快速與容易取得的情況下,反而讓投資人出走,要怎麼樣落實讓大家可以以更低成本與高效的方式進行投資組合配置,我覺得滿值得思考的問題
👉 有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為什麼?
我沒有當波克夏的股東,但是我很喜歡看巴菲特(或是波克夏)的操作,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連結)也閱讀過去股東的信,了解在資金規模逐漸擴張的情況下,你在投資決策上要怎麼樣心態轉換。
正如同書中所述:「投資原則永不改變,因為它們是永恆的;方法則可以改變,而且往往應該因應投資環境而改變」。巴菲特在合夥事業和市場週期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而這是為了以最好的方式貫徹他的投資原則。
另外一個就是大家常常在吵到底要投資S&P500還是波克夏?其實這也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買一家企業看的是人,買指數看的是國家的經濟成長。
如果你對人有認同就會買公司的股票,我覺得是我們對巴菲特比較熟悉,對Todd&Ted沒有那麼熟悉所以對波克夏的信念沒有那麼強大,我還是喜歡用指數配個股,至少我在研究的時候可以了解經理人的思維與策略執行是不是跟我有共鳴,在同一個思路上去做事情。
非常感謝鋒哥的邀請,提問都很犀利,在聊的過程中也很愉快,讓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若大家對於美股投資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跟我討論。也感謝讀者的支持,讓我的書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有關景氣循環與資產配置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搞懂景氣循環〕
景氣系列強勢回歸
【開場前小提醒】
本篇文章的資訊量有點多,建議搭配圖片一起品嘗,更對味!(前情提要👉#搞懂景氣循環)
上周我們討論了「GDP 成長率」作為一個國家景氣好與壞的重要指標,那究竟甚麼會影響 GDP 呢?先從這個等式開始拆解 GDP 吧!
GDP = 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出口 - 進口)
由此可知一國的景氣由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這四項經濟活動的好壞牽動著。
❶ 消費:全國民眾所有的消費金額加總。 2009 年台灣發放「#消費券」,就是希望透過加強民眾消費來拉抬低迷的景氣。
❷ 投資:這邊的投資不是大家想像中的股票、基金投資,而是「固定資產」,例如:廠房、生產機械,或者住宅等居住性投資。
❸ 政府支出:就是政府將透過徵稅而得的金額進行建設、投資等等的金額加總。
❹ 淨出口:將一國的出口總金額減去進口總金額就是淨出口了。
但是,就算知道要從這幾個角度去看一國的景氣,有什麼指標可以觀察嗎?當然有,以下就帶你認識幾個較具參考價值的指標。
△ 消費面→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是相當重要的指標,它衡量國內一般消費物價的平均水準。另外,零售業銷售額也可以反映民間消費支出的情況。當然,談到消費,就業情況也有重大影響,包括失業率以及每月第一週的週五公佈的美國非農就業人口。
△ 投資面→耐久財、ISM 製造業指數以及非製造業指數
耐久財訂單是值得注意的一個指標,此處的「耐久財」,對消費者來說指的是高單價且耐用期限較長的產品 ; 對企業來說則是可用來生產商品的設備。
另外,上週公布的 ISM 製造業指數以及非製造業指數則是透過美國製造業公司採購經理人的觀點,來衡量一國製造業的體質狀況。
△ 政府支出面→預算赤字、國債發行量
觀察政府支出,最重要的就是利用政府的預算赤字以及國債發行量來觀察,這裡也是政府最能發揮對 GDP 影響力的部分,在一國景氣過熱或蕭條時,政府會透過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來做調整,這一部分的介紹也敬請大家期待一下喔!
△ 淨出口面→經常帳赤字、進出口年增率
除了常用的經常帳赤字以外,各項產品的進出口年增率資料也都會顯示一國目前的貿易情況,包括農產品、電子零組件、機械設備等等,每個產品的進出口年增率也會透露出各產業目前的狀況。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項指標以外,中央銀行和其他專業的投資機構也會透過金融市場中的數據來觀察投資人的心理狀態,以側寫一國目前在景氣循環的位置。常見的包括:
· 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藉由長短天期的利差,來觀察市場投資者的避險情緒。
· 銀行間拆款利率:例如美國的聯邦資金利率以及英國新公布的 ESTR ,則是可以看出市場中資金流動性的狀況。
· 各國的股價指數:美國 S&P500 、英國倫敦時報指數或是台灣的加權股價指數。
· 各國貨幣匯率:美元指數、英鎊、日圓或是澳幣等等。
這些指標都能讓我們看出一國經濟情況的蛛絲馬跡。
其實每一個國家在 GDP 的組成結構上都會因為人民的消費習慣、產業結構以及政府的發展方向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光是消費就佔了 GDP 的七成,美國人民強大的消費力支撐目前顯露疲態的製造業數據,光是其消費帶來的 GDP 就比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整體的 GDP 還要高。
🇨🇳中國則是目前全球投資佔比將近 45% ,是比例最高的國家,這與中國早期的發展策略有關。除此之外,中國的貿易量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這也是為何美國的關稅戰會對中國有如此大的傷害。
🇯🇵日本與美國類似,也是消費力相當強的國家,但近年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消費的比例有滑落的跡象。
🇹🇼我們的國家—台灣,台灣是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海島國家,進出口佔比相當高,另外消費和投資也各有五成和兩成。
不管大家是想研究總體經濟,或是對投資有興趣,「目前是在景氣循環的哪一個階段」這個問題都是相當重要的,而我們的確可以利用各式各樣的經濟指標去探究這個問題。
在這邊政經八百想推薦大家一本書 — 《#掌握市場週期》,由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所撰寫,對於該怎麼去觀察,並應對不同的循環,都有相當精闢的見解。
【下集預告】
在景氣循環中,除了該聰明配置自己的資產,政府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請準時鎖定下週的 #八百回合經濟談!
#景氣系列依舊未完待續
有關景氣循環與資產配置 在 歐斯麥 : 自由之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讀書心得】”掌握市場週期”: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歐斯麥
原文網址:
https://tinyurl.com/y87gf3lr
常看我文章的讀者一定都知道,我三不五時都會提到預測不重要,重點是策略如何應對,還有週期循環的交易,各種歷史很重要,因為歷史就是不斷的重複發生,必須分清楚哪些資訊可確知,哪些資訊是雜訊,我也努力把週期交易投資實踐在自己的交易當中,從我多篇訂閱文章中的內容,我相信讀者們都能感受到週期交易投資的威力。
當我翻到「掌握市場週期」這本書時,裡面所講的內容,完完全全就是把我平日面對投資、交易所想、所講的內容完整的整理,有種英雄所見略同之感。我認為這本比他之前寫的那本「投資最重要的事」來得更重要,更加經典,更值得投資人細細思考。
大師霍華馬克斯的這本著作,明明白白指出,優秀投資人跟一般投資人一樣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甚麼事,但差別在於優秀投資人對於未來趨勢的了解比一般人來得多,雖然無法確知明確的轉折點,但是大概知道現在是在景氣的甚麼位置,從而擬定資產配置的策略,長期來說其實就可以持續獲利了,這也和巴菲特講的一樣,”差不多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
以下是內容摘要整理,我將其分為四個部分,並做了整理編排:
一、
很少有投資人是因為總經預測帶來出色績效而聞名,因為很少人能精通總體經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不可知的。巴菲特有次告訴我,他想要的訊息要符合兩個標準:必須是重要的,而且必須是可理解的。
我不認為絕大多數投資人可以因為預測總體經濟而成功投資,而且我肯定自己是其中之一。要產生成功的投資,我認為把時間花在三大領域最有成效:
(一)試著比其他人更知道所謂「可知的東西」,也就是產業、公司和證券的基本面。
(二)根據這些基本面要素,有紀律的付出適當的價格,以及
(三)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而且策略性配置投資組合。
前兩者合在一起就是「證券分析」和「價值投資」的關鍵要素:判斷一項資產未來可以創造出甚麼東西,通常是獲利或現金流,以及這些前景在當下賦予這個資產多少價值。後者就是為未來幾年內市場可能發生的事適當配置一個投資組合。
二、長期趨勢改變很少會在每季或每年出現改變。但短期變化會。
消費波動來得比就業與收入波動更大。消費行為會促使短期經濟出現變化。特別重要的是去注意經濟預期能被自我實現的程度,如果人們和公司相信未來會更好,它們會消費更多,投資更多,……..而且未來也會更好。(歐斯麥註解:線性的自我實現預言)
短期變化的另一個原因與存貨有關。存貨增加與減少往往會導致短期經濟產出的起伏。
大多數經濟預測都只使用外推法。外推法的預測通常是正確的,但卻沒有價值。那些可以正確預見到偏離長期趨勢與近期水準的預測才有潛在價值。
一個週期裡發生的每個事件,都是下個事件的導因。在市場底部,採取行動極端困難,需要堅強的信念與決心。投資人理解與處理心態問題,就是改進投資績效的潛在方法。基本重點是心態的擺盪。
三、關於週期。不用亂猜,搞清楚目前的市場氛圍跟位置就好。
很少有哪個人類文明領域像金融界這樣輕忽歷史。人類在制定決策時,通常未能考量到其他人的作為。其實各種事物都具備興起與衰落的傾向,尤其是取決於人性的事物。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未來將走向何處,但是先搞清楚我們目前的所在位置會比較好。
沒有一個說法能保護一個以過高價格買進的投資標的。一項資產在怎麼有價值,它本身的優點也不可能強到讓他無止盡的上漲。
我呼籲所有人都應該誠心相信週期的必然性,這代表明智投資人的字典裡,不應該有”永不”、”總是”、”永遠”、”不可能”、”將不會”、”必須”之類的字眼。
每個人都知道每天會發生甚麼事,因為媒體上會寶島每天發生的大小事。不過有多少人會努力去了解那些日常事件說明了怎樣的市場參與者心理和投資氛圍,並進而釐清應該如何應對?
四、面對週期的心態。
強烈否定等待底部浮現才開始買進。等塵埃落定,投資人恢復鎮定,物超所值的撿便宜機會早已消失。
當市場處於週期的高點,投資人應該著重於限制虧錢的可能性,而當市場處在週期的低點,投資人應該著重於降低錯失機會的風險。
成功的要素有三個:積極、時機的掌握與技巧。而如果你在正確的時機足夠積極,就不需要有那麼多技巧。
除非你預期到某個好機會即將到來,否則沒理由投注太多心力,妄想掌握週期的時機。如果你經常基於想釐清「明天將發生甚麼事?」或「下個月可能發生甚麼事?」等,而試圖找出目前處於週期的甚麼位置,你絕不可能成功。
訣竅並不是成為最熱門的選股高手、最成功的預測家或是最精巧的模型打造者,那種成就都是一時的。
有兩種人會虧大錢,一種是甚麼都不懂的人,一種是甚麼都懂的人。
身為投資人,我們的任務很簡單:因應資產價格的波動,評估目前的價格,並判斷未來的價格將發生甚麼變化。價格主要受到兩個領域的發展影響:基本面與心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