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李組長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不單純。
是事出有因 ? 是非善惡的因果循環, 還是天意作弄?
到底是情愛的糾葛 ; 命運的糾纏 , 金錢的誘惑 ; 還是利益的衝突?
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Wetalk高雄
#高雄二階輕軌
#貓膩
二階輕軌重啟,案情不單純?
#請看漾新聞精闢報導
19日市民剛聚集抗議二階輕軌使大順路成為「暗黑賽道」,市長陳其邁20日就說「3周內宣布高雄輕軌二階復工」。緊緊緊,這是為誰而緊?為何而緊?
就在我們不知其邁在緊啥毀時,突然看到漾新聞「二階輕軌堅持走原路線,事有蹊翹」的報導,剎那間,我們似乎…..略懂略懂了。
------------------以下轉錄漾新聞------------------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大順路、美術館路住戶抗議二階輕軌原路線經過,除了在馬路牆上掛出抗議布條,動員數百人到市議會陳情抗議,最近更頻頻在網路上製播影片,表達他們心中的憤怒與訴求,因為影片圖文並茂又簡潔有力,在網路上瘋傳。而住戶們也態度強硬的表示,反對二階輕軌原路線興建「誓死捍衛到底」!
在住戶自製第二支不到4分鐘的影片中,其中一段,也引起許多人的關注,文中寫道「他(指政府)告訴你輕軌很好,他沒告訴你的,輕軌沿線容積率可增額,是你有好處?還是財團有好處?蓋房子是他的事;已經住了,就是你的事。」
整段文章文字看起來「事有蹊翹」,「輕軌沿線容積率可增額」,經查,原來高雄市政府在2017年3月時(前前朝),即修改變更二階輕軌計劃,訂出容積的獎勵辦法,辦法中規定,二階輕軌沿線通過的土地,可以獎勵容積,以環狀輕軌捷運車站半徑為主,距離0至400公尺內的新建建物,獎勵容積率百分之30;400至800公尺的,則獎勵容積率百分之15。
換句話說,距離輕軌400公尺內的新建物,原本容積率規定換算只能蓋10層樓的,因為容積率獎勵增加百分之30,變成可以增蓋到13層樓;而400到800公尺土地上的新建物,原本要蓋10層樓的,則可以增加到11樓半。
經探訪當地住戶後,發現許多住戶都對這個變更計畫相當的敏感,有許多住戶甚至對此議論紛紛,並表示,「真的有獎勵到住戶,那是普天同慶的事!」但事實上,已經購買並居住的住戶,「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因為獎勵不到我家」!
就像影片中所言「輕軌沿線容積率可增額,是你有好處?還是財團有好處?」原來是在變更計畫公告實施之後提出申請的新建物,即可獲得以上的獎勵,住戶們即說,原本容積率規定只能蓋10層的,現在獎勵成為13樓,多出的3層樓,建商會把這個利益分給要購買的住戶?還是留給自己來賣?不言可喻!而「政府獎勵的美意,卻落入建商的口袋」,住戶們都氣憤難平!
也難怪,在大順路與美術館路沿線居民,最近盛傳一句話「輕軌獎勵容積,是你有好處?還是財團有好處?」也有人說,一直以來,百思不解的,「明明大順、美術館路這麼狹窄,沿線醫院、學校、老樹這麼多,不利興建,但政府為何偏偏屬意?」不少人愰然大悟的說:「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還有人自嘲「原來哦!小老百姓,如何對抗那些大鯨魚們?」
而最近,大順路與美術館路的住戶也紛紛注意到,大順路上有許多塊大型土地,最近紛紛整地完成,準備進軍大高雄二階輕軌的房市,房地產的媒體也紛紛注意到這個現象,並加以報導,這些報導內容並在住戶之間引起熱烈的討論。
除了以上之外,整支影片中也寫道:「二階輕軌擦撞事件頻傳,全世界200多條輕軌,沒有告訴你,他們不成圓形,而且沒有蓋在市區;沒有一條蓋在16到30米小馬路上。」
「大順路離住家只有3米,每天輕軌行駛130次,隨時都在噹噹噹,隔音費用、冷氣費誰來付?(中華藝校)學生如何上課?離病房(聯合醫院)六米, 病人怎麼休息?這是什麼建設?」
影片中也寫道:「你嘲笑我們是第三世界,大順路就很塞嘛!不會走別條哦!」、「輕軌來了 叫我們跟汽車爭道,取消機車專用道,只有汽機車混合車道,我的行車安全誰來顧?」
「左轉P轉不會轉,每天成千上萬的車子,大家在這邊轉,怎麼轉?我轉這邊危險,那轉這邊(P轉)安全,可是汽車不用排放廢氣嗎?能源不用消耗嗎?輕軌的節能換來汽機車的耗能污染。」(美術館路住戶代表黃弘毅上第四台發聲)。
「路寬不足,消防救災怎麼進行?大樓不用維修?都市不需更新嗎?一旦維修就得封路,C型路權,下雨天在濕滑軌道上,來場摔跤大賽。這段路路寬不到六米,C型共用路權,店家生意受影響誰來關心. 」
「雨豆樹,你乖乖長直直,你不可以長歪歪,長歪了,當心砍了你。美術園區的樹木,也請長長眼,幾百顆樹,在這裡。」
「看看輕軌一階的營運績效,非假日一般時段,永遠坐不滿10人,一班168(公車)都比你強。高雄新移動時尚,來去大順路觀光(水中輕軌)。」
「你(政府)可以編100個理由,告訴我輕軌有多好,我只想問:輕軌有這麼好,紅黃線為啥不搞輕軌,基隆、內湖都放棄輕軌,五甲人不要地上小『火』車」、「大順、 農16、美術館是塑膠做的嗎?」
最後,住戶在影片中也說:「誰說不能走地下?地下化最好;更改路線,可以接受;原線興建,誓死捍衛到底!」並署名:「正義的公民,溫和而不基進」。20201017#
漾新聞【版權所有】
https://a3631.pixnet.net/blog/post/327741071
#二階輕軌
#大順路 #高美館路
#漾新聞 #陳雯萍
#二階輕軌堅持走原路線事有蹊翘住戶質疑獎勵容積是對你有好處還是對財團有好處無奈小老百姓對那些大鯨魚們
樹木真美意思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路樹的前世今生 不同行道樹種的發展故事】
今天微涼陰雨,很適合來說說行道樹的故事。🌱
前一陣子我一直接獲民眾針對 #行道樹 陳情,包括行道樹的棉絮造成市民的危害,以及過去熟悉的樹木突然不見了等等...。其實,這座城市行道樹的樣貌過去十幾年來一直在改變,民眾對於行道樹的觀感跟想望,也不斷改變中(很有趣)。
行道樹的被稱為「#城市之肺」,不僅能夠讓城市空氣得到淨化,也讓市民朋友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有了舒緩的棲息地。但種植行道樹的美意,卻也曾 #成為城市的街頭亂象與市民長久的憂慮。
這樣的變化就必須從 #行道樹與地方政治開始說起。回溯八十年代,行道樹概念被大量引進,成為當政者很重要一個城市治理的指標,象徵著環保、環境綠化的政治形象,大量的行道樹被栽種在街道上,卻忽略行道樹與當地環境、市民生活的切合度。
最常見的栽種品種主要有:#黑板樹、#黃花風鈴木、#榕樹、#木棉樹。黑板樹與風鈴木的種植歷史有類似的脈絡,不單單只是樹木本身考量,背後還隱含著部分政治因素。
【行道樹政治?】🤔
這一兩年黃花風鈴木成為網美打卡景點之一,滿開的黃花風鈴木宛如黃金大道,錦簇的花海讓民眾爭先朝聖。能夠馬上累積民眾喜愛,也成為廠商推薦市府種植樹木品種的首選,形成市府、民眾、廠商的共生關係。不過,仔細了解黃花風鈴木的特性,#黃花風鈴木樹枝纖細、#脆弱,在新竹這座以風為名的 #城市維護實屬不易。
黑板樹也是許多城市選擇的樹種,黑板樹因為生長快速,從種子到完整茂密的樹種只需要 花費三年的時間,#三年剛好是選舉的關鍵點,是最能夠直接看到「政績」的展示方式。但 #黑板樹並不適合種植於行道上,除了有根害的問題外,同時黑板樹花朵綻放時容易散發惡臭以及種子棉絮大量飄散將影響民眾呼吸、城市髒亂的問題。
另外,若由民眾健康與安全考量,#榕樹與木棉樹是最為詬病的。榕樹算是植栽界的始祖,榕樹非常適合在台灣氣候下生長,同時也具備生長快速的特性,但榕樹的樹根茂盛、巨大,長時間下來,樹根容易突起破壞道路,造成道路交通上的危險。另外,木棉樹的棉絮飄散狀況多且影響範圍大,長期造成市民健康影響與城市景觀髒亂的意象。榕樹跟木棉樹這兩項早期在新竹市區大量栽植的行道樹種,這幾年,反而變成優先移除不保留、民眾嫌惡的樹種。
【樹生病、樹被虐】😱
除了物種本身的選擇適合與否,#行道樹的後續維護也是城市一大課題,尤其是在欠缺維護的結果下,行道樹容易 #衍生感染病蟲害的情況。以新竹市來說,之前因東大路步行景觀工程進行時,將樹木進行移植清點時,就整理出全線喬木共314株,#因病需要移除的就高達179株以及危害環境健康需要移植的111株。
我自己在剛做民意代表時,也曾遇過民眾反對店門口種植行道樹(因為遮擋到招牌),半夜偷偷倒毒希望樹長不好.....。一棵行道樹能夠在險惡的城市環境中,克服政治因素、環境疾病、惡意打擊等,可以成功茁壯,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啊!
撇開過去行道樹的種植歷史,回到現在對於樹木、環境與人的思考,我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要完全否定過去的狀況。因此,在最大的限度下,#我與市府爭取將東大樹木移植到較適合的湳雅公園,同時,透過噴灑植栽賀爾蒙讓木棉樹不結果,避免移植後反而又造成湳雅居民的健康疑慮。
在一座城市住得夠久,會慢慢對每天看到的行道樹朋友有一些觀察跟心得。你有沒有關於行道樹的故事?🌸歡迎一起來分享!
________
加個Line(妍慧選民通報站):https://line.me/R/ti/p/%40leehui
加個IG(日常妍慧都在這):https://instagram.com/hsin.chu.lee
樹木真美意思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鄭龜今天嗑什麼 Day 21
「這是哥吉拉的世界,我們只是活在裡面」,看預告片時聽到這一句,覺得好實際。
前幾天代表公司,到監察院跟幾位委員談談自己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政府打造 #創業生態系 有哪些不足之處等等。
監察院最近因為別的事情引發爭議,委員跟我們開會前,也一直在回應記者。不過那件事我還沒搞懂,就先不多談。
現場除了我,還有另外五家公司的創業者代表,領域都不太一樣,有生物科技、醫療健康、產業物流、空間營運等。面對態度謙和的委員,我心裡其實蠻不好意思的,因為我對這場會議的期望很低,認為自己出席的目的只是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打算真的掏心掏肺。
雖然到監察院是第一次,但類似的場合我幾年前參加過很多次了,特別是在上一任政府末期,各個層級的長官都見過、聊過。近幾年來受邀則是都婉拒出席。原因很單純,就是覺得(從一個不太成功的創業者的角度來看)政府始終沒有想通。
政府很喜歡用「打造創業生態系」這個詞來比喻自己的任務,但這或許就是他們一直沒想通的根源。趁這個機會,就跟大家一起聊聊我的看法。首先想像一下,你認為健康的雨林生態系,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大概就是樹木繁盛、蟲魚鳥獸真菌微生物都順應環境而生生滅滅,水與大氣循環正常,偶有擾動但規模不大,整體具有自我修復的韌性,是吧?
這大概也是歷來政府所想像、認為自己該為創業圈打造出來的生態系,很自然、很蓬勃、每個創業公司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個小蟲、小鳥、或是小草。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創業的經驗,就會覺得這想像不太對勁。
在一座正常健康的雨林裡,會有一粒種子像龍貓裡一樣,只花一個晚上就發芽茁壯變成超級參天巨木,並且把周遭其他本來也很高大的樹木都遮蔽掉,把陽光通通搶走,並施放花粉讓所有動物都成為殭屍嗎?
在一座正常健康的雨林裡,會有一隻蜥蜴從孵化到成為100公尺高的哥吉拉,只花一個月,然後口吐放射線把整個雨林毀掉,並快速移動到其他地區、沿途不斷破壞嗎?
正常健康的生態系當然不會發生這種事,但科技創業公司會。所以當我們在討論「創業生態系」的時候,絕對不要搞錯了,從來就沒有「正常健康」的狀態,我們所處的情況其實是《哥吉拉:怪獸之王》的世界。哥吉拉(Google)、基多拉(Facebook/IG/WeChat)、摩斯拉(Amazon)、拉頓(Apple)......在對戰,許多尺寸差一兩級,但同樣可以把我們當螞蟻踩死的正在趕來,這狀況已經很多年了。而我們政府所謂的打造創業生態系,就是在他們的腳下認真忙碌做園藝、或外包給法人搞魚菜共生。
有些過時的法令限制是該檢討,搞些育成中心孵化加速器比賽參展是可以讓大家熱鬧熱鬧。沒人說100公尺高的怪獸在打架,我們就不用吃喝拉撒睡,但也不要誤以為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不用被怪獸踩過去。
政府可以採取的有效手段遠超過上面這些,例如我們幾十年來控制匯率來幫助製造業出口就是一例,而到現在我們也正在承受這麼做的苦果。
(延伸閱讀:〈台灣的房子到底為什麼那麼貴?〉https://www.facebook.com/noodleswithturtle/posts/563539810808056/ )
但,在那之前政府得先改變認知,不要以為自己做了上述這些事情就叫做「打造創業生態系」。要先認知現在我們活在很誇張、一點都不正常不健康的怪獸世界,已經很久了。而如果想看見台灣自己有怪獸能加入戰局,說句帥氣的「Let them fight」,也要先對牠可能帶來的破壞有心理準備。
延伸閱讀:
〈徐挺耀專欄/為何政府創業政策會失敗〉
https://panx.asia/archives/27177
〈徐挺耀專欄/別再搞那些無關宏旨的經濟改革了〉
https://panx.asia/archives/17117
好,以下是今天的「鄭龜嗑什麼」:
--------------------------
1. 〈會後觀察:2019年Facebook F8幾件有意思的小事/詹太太〉(來自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 吐納商業評論 Tuna Business Review )
https://tuna.press/?p=11732
感想:的確很有意思,能從中看見 FB 作為一間企業的變化,包括參加者的屬性跟年齡層、新聞媒體的角色、網紅電商的推動、公關接待人員的態度等等。
--------------------------
2. 〈陸生觀點:言論自由?還是造謠自由?〉(來自 立報 )
http://www.limedia.tw/edu/2802/
感想:沒想到立報又復活了,雖然已非我熟悉的那樣。我認為這篇作者看到了部分台灣人的盲點,但也展露出自己的盲點。也讓這篇文章更值得看。
--------------------------
3. 〈愛地球錯了嗎?環境信託稅制不合理,公益捐款變罰款〉( 來自 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e-info.org.tw/node/217962
摘錄:「在不合理的稅制之下,造成公益信託相關法規立法20多年,至今只有一例環境信託。近年來,環資會收到許多聲音,有些人想要捐款、有些人想要捐地,在在顯示台灣大眾想要參與環境信託,卻礙於種種的不合理稅制,讓原本應該是美意的公益行動被強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代價,也讓專業的環境組織在守護棲地的工作面臨許多困難。」
--------------------------
4. 〈菲律賓「民心反指標」?受困同溫層的崩潰大學生〉( 來自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827709
摘錄:「「是投票的多數人都沒在上網嗎?」「還是他們根本沒在用任何社群媒體?」不少年輕人在發出這般的怒吼之後,隨即衝高了菲律賓Google「移民去哪裡」的關鍵字搜尋排名。
事實上,這樣的選舉結果並不是無跡可尋。除了總統杜特蒂於去年年底創下滿意度超過七成的民調紀錄之外,民調機構「亞洲脈搏」(Pulse Asia)於今年3月公布的民調,也與實際結果相去不遠。當18至29歲的青年佔總投票人數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時,我們該怎麼看待菲國大選這樣的落差?是世代之間的差異所導致的後果,還是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往往都會成為「社會的反指標」?」
--------------------------
5. 〈產業界「要求供電」 不如「合作產電」〉(來自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828875
感想:作者是台電的獨立董事,蠻好奇為何突然寫這篇。就內容來說,我頗有同感。
--------------------------
6. 〈川普這樣的美國總統,是中國應得的〉(來自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90522/china-trump-trade/zh-hant/
感想:我後來才發現,我喜歡的許多書的作者,可能都是比較嚴謹的知識份子吧,都不喜歡湯瑪斯佛里曼(這篇作者),有點視他為「名嘴」的感覺。但不管怎樣,我覺得這篇嘲諷度很高的文章寫得真是不錯。
以上就是今天的 #鄭龜嗑什麼。週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