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劉備帳下著名謀士 軍師中郎將:龐統|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龐統(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荊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官拜軍師中郎將。才智與諸葛亮齊名,道號「鳳雛」。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擊中去世,時年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龐統死後,葬於落鳳龐統墓坡。
詳細介紹
龐統(179—214年8月29日),36歲,字士元,東漢末年劉備部下著名的謀士、將領。
籍貫:荊州襄陽今湖北襄樊
容貌:歷史無記載
官職:軍師中郎將、追賜關內侯謚曰靖侯
家族資料
子女:龐宏
兄弟姐妹:龐林
叔父:龐德公
曾效力過的勢力:蜀漢
龐統的歷史評價
司馬徽: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
陳壽:①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②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
魯肅: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楊戲《季漢輔臣贊》:軍師美至,雅氣曄曄,致命明主,忠情發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
諸葛亮: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早年便以「鳳雛」(就是鳳的雛,小鳳凰,假以時日,一定會高翔於九天,清鳴於雲中,這是別人給他這麼一個綽號。)之名與諸葛亮(伏龍)齊名於荊州。當時徐庶曾對劉備評價他的經典言語是:「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龐統傳》)。赤壁大戰後,龐統來投靠孫權。但是,由於龐統太小看周瑜,而孫權平生最喜歡周瑜,所以孫權發誓不用他。魯肅就推薦他去劉皇叔(劉備,漢獻帝的叔叔)那兒,龐統聽取了建議,就來投靠劉備。但未得重用,不得以領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其後經諸葛亮、魯肅極力推薦,劉備方才再度召見龐統,與之談論軍國大事,大為器重,於是拜龐統為治中從事,不久又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和魯肅舉賢薦能的寬廣胸襟固然令人欽佩,但龐統本身具有的非凡才華,恐怕才是其最終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
加盟劉備
更重要的是,龐統正是實現隆中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進一步飛躍的契機。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取得荊州、站穩腳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荊益,然後兵分兩路,消滅曹操,最終統一天下。劉備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打敗南下的曹操,又趁機取得荊南四郡,進駐南郡,可以說已經實現了「隆中對」的初步目標。龐統的職位變化,也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因為軍師中郎將不是一般的軍師,後者止絕軍謀,而前者既參謀決策,又統御兵權。劉備設兩個軍師中郎將,意味著要將兵力分成兩部分,去執行兩個大任務了。
不久之後,經過精心策劃,再加上益州內部張松、法正、孟達等人的策應,入川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諸葛亮、龐統各司其職,前者負責留守荊州、鞏固後方(但後來因入川阻力較大不得不調諸葛亮帶兵出征),後者負責輔佐劉備,進佔益州。兩人之所以作出如此分工,也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進佔益州和鞏固荊州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不進佔益州,則不能實現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的大業;不鞏固荊州,則進佔益州的行動缺乏可靠的後方保證。要同時完成這兩件大事,必須要有諸葛亮一流的人才協助劉備才行。綜觀劉備早期的謀臣團,「糜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議,見禮於世」(《三國志·蜀書》卷8陳壽評曰),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實非其所長。毫無疑問,鞏固荊州與攻取益州,諸葛亮均是最適合的人選,但他分身乏術,只能顧一頭;而龐統不但學識淵博,善於鑑別人物,而且有「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本事,正適合協助劉備進佔益州。在入川過程中,龐統不但協助劉備作出了幾次意義重大的正確決策,而且以其獨有的聰明才智,使劉備擺脫了信義寬仁等觀念的束縛,為日後平定西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不幸的是,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中箭身亡,年僅三十六歲。
出使吳國
吳國將領周瑜幫助劉備攻取荊州,兼任南郡太守,龐統仍為功曹。周瑜去世,龐統送葬到吳地。吳人多聞其名,因此,當他要西返荊州時,眾多知名人士齊會昌門,為他送行,陸績、顧劭、全琮都參加了聚會。龐統又開始品評人物,他說:「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接著,他又對全琮說:「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陸績、顧劭對龐統說:「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於是,龐統跟他們深相結交而歸。
事後,有人曾問龐統:「照您看,陸績比顧劭好嗎?」龐統說:「駑馬雖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罷了。駑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負載的哪裡只是一個人的重量呢?」據說,顧劭去見龐統,住在龐統那裡,兩人談論起來。顧劭問:「您有善於知人之名,你說說,我和您相比,誰好一些?」龐統說:「講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我可就比您強一點了。」顧劭認為龐統的話有道理,和他親近起來。
受到重用
劉備佔據荊州,任荊州牧,龐統以從事的身份試署耒陽縣令。在任不理縣務,治績不佳,被免官。吳將魯肅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信中說:「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三國志·蜀書·龐統傳》)諸葛亮也對劉備說起過龐統。於是,劉備召見龐統。兩人縱論上下古今,劉備對他大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此後,劉備倚重龐統的程度僅次於諸葛亮。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有一次,劉備與龐統閒談,問他:「你曾經擔任周瑜的功曹。聽說那次我到吳國,周瑜曾上秘信給孫權,讓孫權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誰的手下,當然就該忠於誰,你不必隱瞞。」龐統回答:「確有此事。」劉備慨然嘆息:「當時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於孫權,所以不能不去見他。去了,竟差一點落到周瑜手中!」劉備還說:「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孔明那時也勸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堅持,想來也是怕孫權扣留我。我當時卻認為孫權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應該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堅持去見他,一點也沒有疑慮。現在想來,這確實是一步險棋,並非萬全之計。」
獻計徵蜀
建安十六年(211),法正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藉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進言,他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當可成就大業。」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就有可能得民心、有成就。如今為得益州,失信於天下,能行嗎?」龐統說:「如今正當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隨機權變才好。況且吞併弱小,攻擊暗昧,逆取順守,報之以義,正是古人所重視的。只要事定之後,封還他一塊土地,還有誰能說您有負信義呢?不趁現在攻取益州,到時就會被別人佔了先機。」劉備認為龐統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益州牧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龐統獻策:「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劉備說:「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劉璋隆重地招待劉備及其部下,增撥給劉備不少人馬糧草和軍用物資,連戰略要隘白水關也交給他督理,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劉璋交代完畢,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
此時的劉備實力大增,已有部眾三萬多人,車馬整頓,兵甲鮮明,糧秣充足,士氣振作。但他並末立即去進攻張魯,而是停在葭萌,厚樹恩德,以收民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在葭萌關屯駐已經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劉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劉備認為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劉備大會將士,置酒作樂,志得意滿。他乘著酒興對龐統說:「今日之會,可謂樂矣。」龐統卻說:「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時劉備已醉,怒道:「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龐統起身而退。劉備馬上後悔了,請他回來。龐統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劉備,也不道歉,飲食自若。劉備說:「向者之論,阿誰為失?」龐統說:「君臣俱失」(《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劉備大笑,酒宴上又恢復了歡樂的氣氛。
裴松之評價劉備和龐統的這次爭論說:「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酣宴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言‘君臣皆失’,蓋分謗之言耳。」
不幸隕落
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勛,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謚號為靖侯。
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在龐統墓約2公里處,有劉備為其建的祠墓,三進四合佈局,石木結構(石牆、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樸惇厚、肅穆莊重。依次排列著山門、「龍鳳」二師殿、「棲鳳」殿、龐統陵墓。祠內存有龐統及諸葛亮雕塑像,歷代匾聯、碑刻、字畫等大量珍貴文物史料。宋代文人陸游路過龐統祠墓時,曾作詩一首:
鹿頭山過龐士元墓
士元死千載,淒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合,天心豈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歲時思。
蒼蘚無情極,秋來滿斷碑。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海上牧雲記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心得] 海上牧雲記至EP30心得- 看板China-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九州海上牧云記-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九州海上牧云記-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心得] 看到69集的海上牧雲記 的評價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Re: [閒聊] 九州‧海上牧雲記| China-Drama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Re: [心得] 九州海上牧雲記(至EP48雜感) - china-drama 的評價
- 關於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閒聊] 《九州‧海上牧雲記》第七周預告(有劇透) - China-Drama 的評價
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木蘭、佘太君與穆桂英
花木蘭已經太多人談,今天談其他中文記載裡的女戰士。她們不一定是中國人,但被中文所記載,就被中國人追加為中國傳奇。
如果包括甲骨文中在內,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婦好,商王武丁的夫人,可謂是第一個見諸漢字資料的女性戰士,她當然也是某個部落酋長的女兒、也是女祭司。這種多重角色已經不是今天的中國人可以想像和理解的了。
但我今天不是要談她,而是要談佘太君和穆桂英等所謂『宋代楊家將』體系裡的傳奇女子。
楊家將(包括楊門女將)被中國人大談特談,始於宋代,鼎盛於明代(熊大木把它寫成暢銷書,賺了一大筆錢,其邏輯和好萊塢沒差別不大,都是要賺中國人意淫、覺得自己很厲害的錢)。
蒙古人、滿洲人統治中國後,尊其俗,境內的中國人繼續談。然後到了1912後年中國人再度大肆特談,內戰一結束,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海外承平,香港和台灣就把它拍成電視劇或電影;21世紀後,中化人民共和國再承接了這個傳統。
該如何理解楊家將呢?你如果理解蒙古人烏蘭夫,就會更懂得沙陀人楊繼業。烏蘭夫夾在中國與蒙古之間的困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4497 就如同楊繼業在北漢、北宋與契丹之間的選擇。楊繼業是宋人或漢人嗎?不確定,他更有可能是北漢的沙陀人。你不能說他被《宋史》所記載、被明代的熊大木寫成《楊家將通俗演義》,他就一定是宋人或漢人。
楊繼業和趙匡胤兄弟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答案是,他們都是服務沙陀人政權多年的武將,他們一定都浸染沙陀文化(當然沙陀文化也和漢文化彼此滲透),他們也彼此認識、彼此惺惺相惜,這才是北宋建立,並打敗北漢時,楊業最終肯被趙家兄弟招降的原因。
但他沒想到的是,北宋的政治系統如此骯髒、如此奸詐。他服務北宋不到十年,就被北宋充滿算計、陰險奸詐的政治機器害死。具體過程,各位可以去看楊家將。
楊繼業的夫人佘太君是什麼人?答案是鮮卑人——和花木蘭是同一個種屬。
佘太君的佘,是漢字音譯,也譯成折,她的家族是鮮卑折屈氏,這一支居住在今天山西的雲代(簡單說,就是五台山一帶)。折屈氏家族北抗契丹、西禦黨項,《五代史》評價他們說:『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也就是說,他們家族承擔了保護中國邊境的重擔。《五代史》還認為這個家族,絲毫不會對不起宋,反而是宋對不起這個家族。『自(折)從阮而下,繼生名將,世篤忠貞,足為西北之捍,可謂無負於宋者矣。』
但是漢字中國的流行文化不談折宗本、不談折嗣倫、不談折從阮、不談折德扆,不談這個家族的簪纓不替,勛業彪炳,只能津津樂道於一個女子,可見宋明文化之墮落,已經完全無法理解武德。
佘太君就是這個家族的『花木蘭』,她的名字叫折賽花。
有宋一代,折家一直協助宋抗擊西夏、契丹,不遺餘力,傳世九代,歷二百年,一直到宋徽宗的北宋亡國時代。出了三個節度使、四個團練使、一個防禦使。折從阮、折德扆,折御勛、折御卿、折克行,皆為當世名將。『中國賴之』說的是一點也沒錯。
真實的歷史上,折家將比只傳了三代的楊家將更為神勇,但為何中國文化系統卻喜歡談楊家將?我想原因是戲劇性和傳奇性。一則是楊繼業的悲劇,滿足了中國人弱智到把複雜的政治解釋為忠奸對立結構;二則是佘太君和楊家的女性故事,滿足了文弱的中國男性文人在書房而非沙場,用文字戰勝敵人的意淫和幻想。
穆桂英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明代中國文人的虛構。她的原型實際上是楊門第三代楊文廣的鮮卑人妻子。《保德州志》載,「楊文廣娶慕容氏,善戰。」這個慕容的形式,漢姓變成了穆。
花木蘭的故事,原型都是入主中國的鮮卑人所傳唱,被漢字記載下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1205?sloc=main
折家將和楊家將的故事,則是入主中國的沙陀人所傳唱。在這些民族裡,這些故事不算傳奇,本是生活日常。木蘭代替父親上戰場,她的父母和兄弟均視若日常,而她打完仗回家,也馬上開始對鏡貼花黃。但在漢人文化系統裡,她卻毫不例外變成了保家衛國的性別傳奇。
折家將、楊家將的故事也是如此。在一個剛健、質樸的文明裡,這些故事並不會被扭曲呈現。楊家將在明代的流行,既折射出中國人對北元蒙古人的恐懼和壓力,也反映了明國文化整體上缺乏忠勇之人的現實。
對真實歷史的扭曲和意淫的呈現,是中國流行文化系統唯一可做的事情。今天的中國人大量拍攝抗日神劇,其不尊重歷史、其凸顯自己的忠勇,都變態至極,但大部分今天的中國人像明代的中國人閱讀《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一樣,津津樂道。
2008年,北京市申報『楊家將傳說』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不知道百年以後,中國是否會把抗日神劇也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明的游牧史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9133?sloc=main
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論秦始皇的功過是非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秦始皇的功過是非,永遠是一個說不盡爭不完的話題。兩千年前,他創建了一套「中央集權制度」,不知什麼原因,竟觸怒了今天的一些學者,又再次被指責為「暴君」,並扣以新制的大帽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始作俑者。當然,這樣的觀點有人讚成,但也有人反對。反對者認為:中央集權制應當肯定。因為它適應了當時中國的國情,所以為歷代天朝所繼承,而且行之有效。至於「暴君」問題,似失之片面,不能攻其一點,不計其餘。今將淺見述下。
(一)
秦始皇的第一大功績,是「消滅六國,統一中國」。有人認為此話是老生常談。雖是老生常談,但不能就認為是人云亦云,其實是各有見解的。如一位歷史循環論者看此話,就會「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用此觀點評價秦始皇,其功業必然不甚了了。但請一位歷史發展觀者看此話,其議論可能大大不同。他會說:秦始皇消滅了一個舊時代,開啟了一個新時代。不僅如此,還會說:秦始皇又「廢封建,置郡縣」;繼續開疆拓土,為後代的帝王樹立了「天子經略,諸侯正封」(《詩·小雅·北山》)的好榜樣。
所謂「舊時代」,是指秦朝以前的夏、商、週三代。所以言其「舊」,是因為三代時的所有國家的制度都很落後,而且疆域從未統一。就其制度而言,當時的大小國家都是由原始社會末期的氏族、部落演化而來,依託於血緣宗法,建立其政治制度。夏、商、週三個王朝原為三個大國,文化比較發展。中等國謂之方國或諸侯,小者以族屬為名,星羅棋布。其生存狀態,一直處於融合與兼併的過程中。史稱:夏時諸侯,號稱萬國,至商而有三千,至周而有八百,至春秋,存者僅百餘國。春秋與戰國是社會轉型時期,戰爭之多,惡性循環。至有「春秋無義戰」之說。戰國時期之七雄,都號稱「萬乘之國」,每逢大會戰,雙方出兵都以十萬計。「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其慘烈之狀,難以言表。以致更加劇了社會混亂,經濟凋敝,壯者散至四方,老弱轉死溝壑。事實說明,這個舊時代已經走到了盡頭。
梁襄王的魏國雖相當落後,但還是個大國。他為長期戰亂而憂心,曾向孟子請教。他問:「天下惡乎定?」答:「定於一。」又問:「孰能一之?」答:「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兩人都希望天下安定,可是怎樣實現天下安定,梁襄王「好戰」,孟子「反戰」,兩人的主張,南轅北轍;而且都不切合實際。但當時的秦國卻為「舊時代」找到了一條比較可行的新出路,就是通過「商鞅變法」,破舊立新,以農養戰,富國強兵,逐步吞併六國,走「海內一統」之路。秦經過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六代之經營,至秦王政時,誅其君,吊其民,只用了十年時間(前230-前221),就「消滅六國,統一中國」。結束了紛紛擾擾長達數百年的舊時代,開啟了天下大一統的新時代。
關於舊時代的疆域,文獻記載不多。夏朝的疆域跨今黃河中游的南北兩側,商滅夏朝,疆域擴至黃河中下游兩側,但均無明確疆界。西周滅商之後,號稱「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小雅·北山》)據春秋前期王室大夫詹桓伯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毫,吾北土也。」(《左傳·昭公九年》)周王室在這個範圍之內仍未統一,王室只佔據邦畿以內地區,其他皆為大小封國,都處於獨立或半獨立的狀態,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大國爭霸;戰國時期,七雄並爭,都談不到統一。只是到秦始皇時,才「六王畢,四海一」,(杜牧《阿房宮賦》)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疆域形勢。然而,秦始皇的可貴之處還不全在於此;而又在於他已滅六國之後,並不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命滅楚的軍事統帥王翦繼續向東南進軍。東越投降,將其疆土劃入會稽郡(治今江蘇蘇州)。閩越投降,就地設閩中郡(治今福建福州)。又命尉屠睢等進軍嶺南,在南越北區設南海(治今廣東廣州)、桂林(治今廣西桂平)、象(治今崇左)三郡。又命常頞向西南夷進軍,開五尺道,自今四川宜賓南通雲南曲靖。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又命將軍蒙恬率士卒30萬北逐匈奴,收復河南(今內蒙古伊克昭盟),置34縣。又北渡河,據陰山,連接舊時秦、趙、燕長城為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鴨綠江,延袤萬里,以北防匈奴,這就是著名的萬里長城。此時,秦之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今越南中部),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秦始皇本紀》)比西周時之疆域至少要超過五倍,為今天祖國之疆域奠定了基礎。
(二)
秦始皇第二大功績,是「廢封建,置郡縣」。此「封建」一詞不是指社會性質,而是指政治制度。即「封諸侯,建藩衛」之省語。有人理解:這只是改變了地方行政制度,如說:「改國稱郡,罷侯置守。」這一理解過於膚淺。其實際的內容很多,包括了從中央到地方所有政治制度的全面徹底的改革,其中包括了對人事制度的改革等。
改革以前的舊的政治制度是依託於血緣宗法關係建立起來的,始行於夏朝,發展於商朝。至西周前期,已形成較完善的制度。此制度的核心價值為:嚴格嫡庶的權益分配;以嫡統庶,以庶輔嫡。時稱:「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西周前期,就是用這一制度統治天下,王室和諸侯國都獲得了穩定和發展,證明此制在當時是有效的。可是,二百年後,此制日益腐朽,不為人所遵守。首先嚴重破壞宗法政治的事件發生在周王室。如周幽王廢申後,另立妾褒姒為後;又廢申後所生太子宜臼,另立褒姒所生伯服為太子。此事惹怒申後之父申侯,他聯合犬戎,攻破西周國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殺幽王,西周滅亡。太子宜臼立為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東周王室和諸侯們似未從幽王事件中得到應有的教訓,從平王之子桓王開始,幾乎代代都有廢嫡立庶之事發生,而且都引起戰亂。諸侯大國如齊、魯、衛、晉、鄭等莫不如此。春秋前期,王室大夫辛伯曾警告曰:「並後,匹嫡,兩政,偶國,亂之本也。」「並後」就是「妾如後」;「匹嫡」就是「庶如嫡」;「兩政」就是「臣擅命」;「偶國」就是「都如國」。(《左傳·桓公十八年》及杜注))由於這些原因,致使春秋二百數十年間,「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至戰國時期,宗法政治因腐朽而內鬥更加嚴重,異姓卿大夫乘虛而入。春秋末年,晉國異姓韓、趙、魏三家已經控制了姬氏的國家大權,並三分其國土。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賜三家為諸侯。前376年,三家滅晉。齊國國君本姓姜氏,而異姓的田氏卻早已控制了姜氏的國家大權,前386年,周安王賜田和為諸侯,取姜氏而代之,仍以齊為國號。關東,包括燕、楚兩個舊國在內,新舊六國都曾進行過一些改革,但成效甚微。基本上是舊制度、舊勢力在垂死掙扎。一旦強秦進攻,即丟盔棄甲,束手待斃。
秦始皇所創新制,可以說比較徹底地消除了舊的宗法制的羈絆和模式,從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的實際需要出發,創建了一套系統完整的國家制度。本文為了說明的方便,分中央和地方兩級,各舉兩例,略述於下。
一、中央——以皇帝為首,由三公九卿組成中央機構
1. 皇帝為國家元首——秦始皇敢於「壞先王之制」,廢「王」號,稱「皇帝」,這是出於全面改革的需要。皇帝已非舊制本族之「大宗」,而是至高無上的國君。與之相應,皇后已非舊制國王眾妻之正,而是執掌六宮、母儀天下的女主。皇太子已非舊制本族之「宗子」,而是儲君,法定的皇位繼承人。此新制創行,將降低舊制時發生「並後、匹嫡、兩政、偶國」的幾率,清除亂政之源。
2. 由三公九卿組成中央政務機構——廢除舊時之世卿世祿制或謂之世官世職制,由命官三公九卿組成中央政務機構,以處理日常政事。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為「百官之長」,但非舊時之宰衡,只是皇帝的助手。故曰:「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下引此表不再注)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兼監察。九卿分掌庶政,如兵、刑、錢谷等事。九卿不足,因事設列卿主之。公卿皆非世職,由皇帝任免。
3. 秦朝是多民族國家,九卿中之典客與列卿中之典屬國分掌民族事務。《百官公卿表上》曰:「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有丞。……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典屬國,秦官,掌蠻夷降者,……屬官,九譯令。」秦之中央僅有十六卿,而以兩卿掌民族事務,說明瞭秦始皇對民族問題極重視。
二、地方行政——地方政區分郡縣兩級,基層分鄉、亭、里
1. 地方行政為郡縣兩級制——秦始皇徹底廢除舊的分土封侯制。初分天下為36郡,後增至40郡,郡直屬中央,置守、尉、監三長,分掌行政、軍事、監察。郡下設縣,置令(長)、丞、尉三長,分掌行政、文獄、軍事。郡縣主要長官由命官充當,由皇帝任免。
2. 鄉亭里——歸併自然聚落為基層政區鄉亭里。縣下設鄉,鄉下設亭、里。基層官吏有鄉三老、亭長、里正等,均推舉本地殷實戶主充當,各有執掌。
3. 秦始皇所創新制是一套比較完整系統的多民族、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這套新制度的創建,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到更高階段的標誌,也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典範。自「漢承秦制」(《後漢書·班彪傳》)直到明清,歷代王朝都以秦製為國家制度的基本模式。這套制度是中華民族的守護神,兩千餘年以來,疆土的保衛,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團結,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傳承,都有賴於這套制度得以實現。
(三)
秦始皇的第三大功績,是「統一經濟制度,統一文字」。舊時七國的經濟制度和文字的形狀有很大差別。東漢學者許慎曰:「(戰國)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會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序》)這些問題的存在,對統一的國家極為不利。秦始皇下令統一的事項很多,今擇其中最重要者簡述如下。
1.「使黔首自實田」,實行土地私有制度——所謂「田疇異畝」,不僅謂畝積的大小不一,還有土地所有制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在內。問題長期積累,形成了老大難。西周時期行土地國有制,名井田制。至春秋時期,此制已過時了,以致發生了「無田甫田,維莠驕驕」(《詩·齊風·甫田》)的情況。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關係與新的生產力不相適應。亦影響到國家的賦稅徵收。在此情況下,各國多在進行「稅改」。前645年,晉國首先「作爰田」;繼之為齊國「案田而稅」,或曰「相地而衰徵」;魯國「初稅畝」;楚國「書土田」,「量入修賦」;鄭國「作丘賦」;秦國的稅改最晚,於前408年「初租禾」。但是僅僅稅改不解決根本問題。秦國又在「初租禾」之後50年,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賣買。」(《漢書·食貨志上》)秦國率先比較徹底地廢除了舊的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滅六國之後,於三十一年(前216),又下令「使黔首自實田」,(《秦始皇本紀》集解引徐廣語)就是在全國範圍廢除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農戶據實登記田地,按畝納稅。秦始皇此令的頒行是我國古代土地私有制確立的標誌。
2.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此事是由左右丞相隗狀和王綰主持,以原秦製為基礎統一之。此舉對穩定社會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方便國家稅收,促進民間貿易,形成較大的共同市場等,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3.統一文字——漢字同源,傳至商代的甲骨文階段,已相當成熟。到戰國時期,列國長期分立,「言語異聲」等各種因素影響到文字的發展,出現了「文字異形」現象。秦滅六國後,授命廷尉李斯主持統一文字事宜。李斯以原秦國字體為基礎,創製字形固定,筆畫簡省,書寫方便的小篆(或稱秦篆)作為規範化文字,推行於全國。統一文字對於鞏固國家的政治統一,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四)
秦始皇的錯誤也是嚴重的。最主要的錯誤有兩項:
1. 焚書坑儒——秦始皇燒盡民間藏書,坑殺大批無辜的士人學者,嚴重摧殘了我國古代文化,這是一種政治暴行。
2.繇役太重,不恤民力——秦始皇在滅六國之後,應立即實行輕徭薄賦政策,給人民以「休養生息」的機會。可是他卻好大喜功,內則大興土木,外則勞師遠徵,使廣大人民群眾苦不堪言。於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響應,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總的說來,秦始皇功大於過。他的功過都是我國的寶貴文化遺產。好的,我們應當珍惜,批判繼承,發揚光大。壞的,也應當總結,作為教訓,永遠引以為戒。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九州海上牧云記-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九州海上牧云記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九州海上牧雲記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九州海上牧云記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九州海上牧云記-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九州海上牧云記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九州海上牧雲記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九州海上牧云記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海上牧雲記評價 在 [心得] 海上牧雲記至EP30心得- 看板China-Dram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花幾天追完30集,暫時當一個分界點分享一下心得
好寶寶我可是除了南枯棋廢話那段稍微拉快,其他都沒有快轉
這部劇的服化道看到現在我覺得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
導演的鏡頭語言也很有水準,個人一直很喜歡
以前看他導的《畢業歌》,雖然劇情、角色時不時讓人吐血(該劇導演沒有參與創作)
為了精緻的場景道具跟自然光攝影還有我老公,仍然耐著心追完整劇
我覺得只要後面的集數不要太偏離現在的水準
這部大概可榮登我今年最愛的電視劇 (Flag?)
曹盾前兩年接受訪問時曾經說過他關注人的情感
他認為歷史與當代的銜接點是「愛與抉擇」
人們不會停止對愛的追求,不管是親情、愛情、友情
面對這些情感時,人們會去做下人生重要的抉擇
當我們看見他們的選擇的同時,能感受到他們的情感,也才感覺人物活著
回想起海上牧雲記的種種情節,的確非常謀合導演的中心思想
在此希望後面的情節仍能貫徹始終,讓我看到更多活著的人物
前30集目前覺得拍的比較不好的,是寒江在地宮營救陸殿下跟蘇語凝那段
個人看到蘇語凝為了騙姬公主她愛的是陸殿下,直接親上陸殿下的嘴那一幕
那傻眼可比當年我看《絕代雙驕》鐵心蘭為了阻止花無缺殺小魚兒而脫衣一般
奴家已多年沒有看到智商如此欠缺的女角了,誰來消滅一下奴家的心理陰影?
成年的蘇語凝到底何德何能可以受到陸殿下跟寒江的喜愛?
不過即使沒有這個編排,地宮這段還是拍得不太好
首先為了給寒江表現,隨隨便便安排姬公主離開現場好讓寒江把天羅全滅
那可是地宮!是大晟朝的大本營欸!
其次在人物各種廢話各種打鬥時,旁邊的陸殿下跟蘇語凝感覺在看戲沒有進入情緒
最後一堂的天羅就這樣被滅了,三人一傷一拖油瓶隨便就逃出來
大晟朝這種實力還想要復國?癡人說夢吧!?
我反而蠻喜歡姬公主跟蘇語凝那段閨房問答
鏡頭轉換跟人物對話節奏非常有舞台劇的感覺
身為一朝公主,蘇語凝一問就要馬上回答她豈不是太丟公主臉面了?
整段主控權反而是在回答的姬公主身上
讓蘇語凝無法直接得到答案而隨著姬公主思緒發問
牧雲勤跟南枯明儀這條帝后線,無論最後如何下線
不管是演員演技、劇情鋪陳、鏡頭呈現,個人都會把它列為宮鬥劇經典之最之一
如果皇后一開始沒有得過愛情便罷了,得到後再失去,多麼殘酷的一件事
而且失去的毫無緣由、毫無還手之力,以至於她後半生都在追尋逝去的愛情
我本來覺得皇帝癱後皇后百般折磨皇帝已經夠變態了
皇帝康復後直接把皇后當銀容的替代品更、是、一、絕
皇帝其實清醒的很吧?某晚他去皇后寢宮時在門外聽到皇后痛苦地呼喊說她不是銀容
一臉漠然的轉身就走假裝不知此事,只留下皇后獨獨悲鳴
他可能本來以為可以一死了之去跟銀容快活相聚
沒想到死後只能困在不斷刺死銀容的回憶裡
前半生,他的銀容就只活到那一劍為止,再也不敢面對
後半生,活過來了,他還是不願意醒來
只有假裝銀容還活著,他才不用再想起那兩難又讓人崩潰的一幕
他才不用終日被無盡的悔恨折磨
然後皇后也配合著皇帝演戲,皇帝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皇后也得到了
選擇飲鴆止渴,這兩人,可悲的絕配啊
接著說說我對三位主角長大成人後的情節發展感想
三位主角都走在解天命的這條路上
牧雲笙,一開始看他跟牧雲德、墨先生、姬公主的互動
好想一棒打暈這個太過善良單蠢的皇子,對這些來意不善的人們一點都不設防
而且惱他那愛自做主張的侍女蘭鈺兒,服侍笙殿下這麼久還不了解殿下嗎
以為殿下好的理由把牧雲珠換走,這大概就是人性的私心吧
自以為能在對方心中佔一片地就盲目的以愛為名侵犯一切
然而一句盼兮如夢初醒,不知道她跟著牧雲德會不會有好下場?
牧雲笙生來就受星命所苦,一直抗拒預言藏著心中的惡
世人所給予他的惡,他皆用善來回應,這就是他拒命的作法
YOYOMAN...不是,是悠遊魅
牧雲笙為了盼兮為了天下蒼生自刺封印悠遊魅,隨後也被冊封為太子
善是那個牧雲笙的善,世人對牧雲笙的惡卻未消減一分
忍不住就想,這之後牧雲笙又會遭受什麼,讓他的大善變為大惡為世界帶來災難
碩風和葉,好險是周一圍演的,才扛得住這麼中二的台詞又有說服力
當他宣誓他是鐵沁、他是大海與大地之王,瞬間就想跪下去說:對!你就是王!
在金珠海事件之前,和葉還是有點少年的天真的
被好兄弟捅刀後,和葉的膝蓋更柔軟了,可是成王的意志卻愈發堅韌了
超級喜歡和葉跟牧雲嚴霜重逢的對手戲,中二就是需要傲嬌來治(?
張佳寧的公主詮釋的也很棒,說起要牧雲銀甲殺雪狼王立威的豪情壯志
給人的觸動不亞於周一圍的鐵沁啊,完全就是配得上鐵沁的女人
兩人互為敵方相愛相殺,這一對不知道最後會有好結果嗎
雖然目前碩風和葉還沒有真的做什麼大事,至少進度已推進到與薩坦重逢
並且得到令翰州人聞風喪膽的馳狼部支持了,八部統一不再是個空喊的口號
我還蠻喜歡瀚北這部分的劇情的,景色又壯麗
只是吐槽一下那個馳狼,說好可化狼為騎,根本騎不得好嗎
傳說果然就是穿鑿附會而成的
碩風和葉也是主角威能點滿,要是沒有夸父釜雪狼王能跟他當好朋友嗎我說
馳狼部好像也是靠薩坦蘇赫發威降伏的,不過我愛看這種主角威能就是了XDD
順便誇獎一下導演,不知道有沒有興趣去拍恐怖片
紅鳥女巫才出現一下子,這安排夠用心啊
至於我最愛的寒江,是三條線中我最失望的
他到底什麼時候才會走在天命的道路上?
至今都還找不到自己的路...超級不希望他最後逐鹿天下是為了蘇語凝= =
按目前人物性格來說應該不會吧?陸殿下做的就不符合他個人原則了
還是他這條線是會等到天下大亂才出來維持秩序的?
徐璐的蘇語凝我不太喜歡,總覺得演的太「剛」了
不論是眼神、語氣,少時的蘇語凝都是柔柔軟軟的
凡事以忍、讓為原則,除非萬不得已觸及底線才會反擊
但是成年的蘇語凝,讓人感覺鬥牛隨時會沖出柵欄般的
比起笙盼跟葉霜兩對CP,這對我看得有點痛苦QQ
基本上少年演員找的都跟成年演員很搭
即使是小碩風和葉,幾幕講起豪語,那神韻還是跟成年和葉有幾分相似
除了蘇語凝,最不搭的是南枯月漓,小時候尖V下巴單薄的臉怎麼變成圓形臉的...
雖說萬茜演技更為深沉,搭起小時回憶的畫面還是讓我微微出戲了
南枯月漓不知道後面還會不會有戲分?看片尾好像還有
連同強暴金珠海的苦速都之後感覺也會再出現
期待後面有些大快人心的戲碼儘快上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67.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512504786.A.BB2.html
剛剛追完了,寶寶聽到荒神對盼兮說的一后二帝,心都涼了...
想著準備吐血用的水缸時,牧雲笙跟寒江的對話又燃起了我的希望
牧雲笙應該不會也愛上蘇語凝吧?拜託不要~拜託~
寒江嘴上一直說著不要穆如的姓氏,實際上他穆如的血果真不是白流的
非常喜歡他跟牧雲笙約定那一段,很牧雲笙,也很寒江
寒江的性格討喜吼,連跟牧雲笙生氣也是一下子就解開了
他調侃他哥被打兩次那邊超好笑的
小蘇語凝我覺得有點像韓瑜XD
如果是這樣就太好了,總比愛上某人強(喂
總覺得後面YOYOMAN還有戲啊,究竟會是善的牧雲笙入魔還是YOYOMAN被解放了
銀容戲份也很少(還一直重播,哼)
照目前節奏,盼兮的便當應該還要等很久才能領吧
南枯月漓就算了...人物設定太單薄不太想看
放肆!把霜公主放哪裏!?
其實啊~我在想...皇后的回程票是只有讓王爺摸小手嗎?XDDDDD (汙)
都是人啊~有七情六欲的,導演就是把家國亂世用這些細節來講述
我老公誰妳不知道!?奴家可是很專情的,竇驍去旁邊排隊好嗎!!!
圖片支援
好喜歡看這種理想青年的戲
這部戲拍很久又被壓很久,演員宣傳都忘記對手戲演員的名字
應該不是懷孕的關係,感覺是妝髮影響
回宮裡好好修煉吧你~
電視劇三條線推進,霜公主當然是女主角之一啊(大心)
主要是這個角色沒有厚度,太過平板
我們靠回憶就可以了啊!XDDD
反派要像南枯明儀這樣才精彩啊!
合戈自作孽怪不得別人,我覺得這個角色其實可以再寫得有深度一點
如牧雲德、牧雲陸那樣,可惜這角色就是跟南枯月漓一樣平面
演技差太多也是微微讓我出戲
我也覺得
少年月漓比較浮誇,空有心機卻無城府
萬茜的月漓一看就是城府極深的,放甄嬛傳可以活到最後的那種XD
我是說我為了我老公追完《畢業歌》,不是說這部啦XDD
推落山崖應該是為了帶出地宮劇情而安排吧
好不想看蘇語凝喔~吼~~~
文詠珊(盼兮)跟王思思(赫蘭鐵朵)之前也跟導演合作過《畢業歌》唷
一樣是平面模特出身,文的演技比某人真是好太多了...
YOYOMAN只有我想到嗎?XDD
皇后有疑心,33-34集與皇帝的對話可知,皇帝太可怕了...
是說,你們知道演赫蘭鐵轅的演員是《解救吾先生》裡跟劉德華一起被綁的那傢伙嗎?
他也有演《畢業歌》,原諒我眼殘竟沒認出
主要是兩個角色差太多,我有點訝異XD
>"<
他們出了各種周邊,還有髮簪、飾品、鞋子什麼的,超誇張XD
牧雲勤傳位牧雲笙,主要是因為他受了四年屈辱,生死之際只有牧雲笙相救
加上他覺得只有這樣是保護牧雲笙最好的辦法吧
他對牧雲寒應該也是挺心寒的吧?
銀容是魅,未曾做過任何傷害天下或傷害他的事情
就算牧雲笙是魅,也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已經失去了銀容他不想再失去牧雲笙
這樣我是可以理解啦
再細想,他對皇極經天派的懷疑也不無道理?
其實牧雲家的皇子個個才能都屬人中之上,只是性格各有優缺
之前牧雲勤也是搖擺不定到底要傳位於誰
到最後宮變之事讓他下定決心
我覺得牧雲勤懼怕的不是魅,而是魅的那股人類無法控制又強大未知的力量
當他見到後他還不聽眾人的勸去消滅魅,反而認為有魅在牧雲笙更安全
就像當年銀容護著他,他也相信盼兮會護著牧雲笙一般
完全不管魅的力量是不是真的會帶來世界毀滅
看來南枯明儀還是不太了解牧雲勤啊
這話沒毛病啊~他是站在皇帝的位置強迫太子接受他的安排咩XD
※ 編輯: churryrain (1.165.67.66), 12/08/2017 01:00: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