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尼西林】
希沙良從第一天微有乾癢感,第二天開始冒出痘痘(人中的悶痘最討厭了啊!),到第三天一早醫師見到時,已是右上嘴唇腫如香腸的狀態…
綜合問診後醫師判斷,應是上個禮拜打完疫苗之後所造成的免疫混亂,以致遭到細菌入侵…
而入侵的地方很可能是希沙良自己半昏迷間咬到的口内傷口…於是本人就又被開了抗生素,繼續過著發燒的日子…
要知道人在生病的時候發燒,算是一種保護的本能反應,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不見得是件壞事,在可控制的範圍內,也不見得一定要把溫度壓下來。
(有關發燒的迷思大家可參考衛福部的文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25&pid=1610)
這個是醫師所開的藥物──諾快寧膜衣錠,資料上寫的是青黴素類,其實也就是俗稱的盤尼西林Penicillin(盤尼西林可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是不是想到《仁醫》了啊!),但因盤尼西林同時也是一種致敏原,所以醫師在開立的時候也都一一確認了以往所有過敏的狀態。據藥品仿單,也就是隨盒所附説明書上所言(對,希沙良所有吃進肚子的東西都會想要了解),常見的副作用是膓瀉、噁心、嘔吐等(謝天謝地,這次希沙良終於沒中這些…),另外還有一些罕見的血液及淋巴系統、神經系統副作用,包括可逆性白血球減少、可逆性血小板減少等。
列出的適應症包括廣泛的格蘭氏陽性菌及格蘭氏陰性菌,舉些比較常聽聞的例子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炭疽桿菌等感染症。這些細菌平常就存活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環境,甚至是身上、皮膚上(像是醫務人員葡萄球菌的帶菌率可能高達70%以上,且多為耐藥菌株),伺機就會入侵人體作亂。當然,對於像是幼稚園常爆發感染的流行性感冒桿菌(B型流感嗜血桿菌)也有效果,只是一般較不會開到這種等級藥物,會開到這個已經算是被列入重度感染(嗚…)。看來這情況那天應該問可不可以直接打一針的…。
有關於抗生素的使用,就是醫師開多少天,就是要吃多少天,要依循指示定時服用,就算覺得症狀已經好轉也一定要依程序吃完它,更不要想說留著以後吃或和他人的混用,這些都是造成細菌突變産生抗藥性的原因。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小事,試想以後如果這些可能致病致死的病菌再也殺不死,那痛苦的就絕對是人類自己!不可不慎!
啊,這篇好多科普,難道希沙良也該走上這條路來拍拍影片麼?笑@希沙良的部屋。#台北 #某處
※文中如有任何錯誤,尚祈各位先進不吝指導,俾便改正。
-_
《希沙良的部屋》部落格➡️kisara.fc2.net
更多IG限定獨家請發落➡️bit.ly/kisaraig
-
#希沙良的部屋 #科普 #處方用藥 #青黴素 #盤尼西林 #抗生素 #藥品仿單 #副作用 #抗藥性細菌 #免疫 #發燒
#ペニシリン #抗生物質 #医薬品添付文書 #耐性菌 #熱がある #ポピュラーサイエンス #科学普及 #台湾
#Penicillin #antibiotics #packageinsert #bacteria #fever #Popularscience #taiwan #kisara #fallowm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
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智化 #重磅上市 #經典好書 #十年磨一書
#摘自本書前言 #依附 #情感調節 #自我發展
.
書名: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譯者:楊舒涵、魏與晟
.
本書的付梓仰賴於許多事物的貢獻。我們引進了多方的資源,雄心壯志地期待本書能針對多重的讀者群,包括心理學研究人員、臨床心理學家以及心理治療師,同時也包含了其他領域的發展學家。從最一般的層面來說,我們希望可以突顯 #發展心理學對於心理治療與心理病理學有多麼重要。我們整合了心理學發展的科學知識,以及與成人及兒童工作的臨床經驗,來解釋心理治療。我們相信,只有在個別心理治療師與專業研究人員雙方能持續合作的情況下,患者才能受到最好的照顧。像這樣的整合,其價值當然無法馬上獲得所有人的接受(見Green 2000; Wolff 1996),也確實不需如此。心理治療師主要是透過談話來給予病人臨床上的幫助,因為這些病人所尋找的幫助不(只)是藥物,更是一個願意對他將心比心的人。相關學科在科學上的進展不一定會對心理治療的實務有所幫助,比如說,1940與1950年代霍爾(Hull)與史金納(Skinner)所提出的學習理論研究,對當時的心理動力取向治療師就沒什麼幫助,卻有益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比較強調行為與環境,較少關注個人與意義。
.
我們的工作立基於那些傑出的前輩們,他們在精神分析與發展的理論上投注了相當大的心力,也建立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如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馬勒(Margaret Mahler)、布洛迪(Brody)、埃姆德(Emde)、史騰(Stern),與其他許多人士。特別鼓舞我們的例子是安妮‧柏格曼(Anni Bergman 1999),她是分析師瑪格莉特‧馬勒知名的共同研究者,在她的書中,完美地整合了發展理論與臨床思維。讀者們也可在本書中發現柏格曼書中的許多想法,只是換成稍微不同的觀點來講。所有心理治療的發展都是起源於對人類發展的觀察,因此必然會共同享有許多重要的特色。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本書中討論的許多想法──像是父母鏡映的社會生物回饋理論、目的論與意圖位置、反思功能、精神現實中的精神等同與假扮模式、異化自我、心智歷程、情感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都為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提供了真正的新方向。
.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書的思維與關注的方向並不侷限於精神分析,我們還運用了心智哲學的概念,以捕捉與描述嬰兒是如何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成就自身心智的歷程。人類會透過他人來探索自己,這個概念源自於德國的唯心主義,而後精神分析式的心智哲學觀又進一步地拓展了這樣的想法(Jurist 2000)。在社會認知的領域中,心智哲學的運用相當普遍。但我們的理論導向有些不同,因為除了認知外,我們也同樣關注情感。也因此我們援引了依附理論,依附理論強調嬰兒與原初照顧者的關係品質會影響到嬰兒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並且有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確切來說,我們的工作不只借用了依附理論,更對依附理論做了重大的重新概念化。我們認為,依附並不只有依附關係本身而已,而是能更進一步發展出表徵系統的能力,這可能是人類為了有助於存活而演化出來的功能。因此本書另一個具有貢獻的面向,便是舒緩了過往精神分析與依附理論的一些長期緊張關係 (Fonagy 2001)。
.
本書的書名是由三個標題(情感調節、心智化、自我發展)組合而成,主要內容就是在談這三個主題與其相互間的關係。我們主要關注嬰兒、孩童、青少年到成人的心智中,對心理狀態表徵的發展。心智化是一個發展理論界很熟悉的概念,論述了 #個體是如何理解到自己運用心智的方法,#好用以調整對於外在世界的經驗。心智化可說是自我發展的根本,因為心智化會逐漸豐厚內在組織,讓個體能參與社會,並與共享此能力的他人構築出複雜的人際關係。另外,我們也用「反思功能」這個詞,為「個體有多少心智化的能力」做出操作型的定義 (Fonagy, Target, Steele, & Steele 1998)。
.
心智化會立即令人聯想到自我的兩個層面:主體性(agentive)與表徵性(representational),也就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90)所說的「主格我」(I)與「受格我」(Me)。自我表徵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學者的高度關注,詹姆斯的「受格我」,或是「實體自我」(empirical self)(Lewis & Brooks-Gunn 1979),指的是我們認為自己身上所真實擁有的一系列特徵發展,儘管這可能是藉由推論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反應而得來(Harter 1999)。因此,心智化的這層面在精神分析理論與認知理論中,都是有著長久歷史淵源的概念(Morton & Frith 1995)。但是自我做為心智主體,或我們在他處所說的「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這個概念(Fonagy, Moran, & Target 1993; Fonagy & Target 1995),相對來說是常被忽視的研究主題。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對鞏固自我主體性的發展歷程這個議題的漠視,可能是因為在傳統上受到太多笛卡兒主義者「第一人稱權威」的影響,認為個體能夠直接並正確無誤地得知內在的心智狀態,而不是將其看成是一個困難重重的發展成就。瑪西亞‧卡佛爾(Marcia Cavell 1988, 1994, 2000)的工作尤其提醒了大家,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其實與笛卡兒主義相差無幾。精神分析與人類發展學經常附和笛卡兒的傳統假設,認為心智主體性的經驗是天生的。我們試圖在本書打破這個主流哲學傳統,提倡心智主體性應該是種逐漸發展或建構出來的能力。
.
對於意圖行動之表徵的發展與哲學研究都顯示出,意圖心智狀態的表徵可能有更為複雜的內在結構。個體可能可以部分意識到這些意圖結構,也可能完全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情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要能理解到自我是個心智主體,就得透過人際經驗,特別是與原初客體相處的經驗。#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這兩種要素結合在一起,就可以使兒童區分內在與外在的現實,也能從人際溝通中區分出內在心智與情緒歷程。在本書中,我們會同時運用臨床材料與實證研究,佐以發展上的觀察,來呈現嬰兒能經驗到自己是個擁有心智的有機體,或是經驗到他自己的心理自我這件事,並非先天固有,而是從嬰兒期至兒童期逐漸演化出的一種結構。這樣的發展極為仰賴兒童與更為成熟、友善及具有反思的成人進行互動才能完成。
.
我們認為,心智化不僅只是一種認知歷程,同時也是透過與原初客體的互動來「發現」情感的過程。因此,本書也會把重點放在「情感調節」這個概念上。在許多發展理論與心理病理學的領域中,這個概念都十分重要(例如Clarkin & Lenzenweger 1996)。情感調節就是主動調整情感狀態的能力,與心智化關係密切,因為心智化就是自我感與主體感的基石。在我們的想法中,情感調節是心智化的前提;但是我們也相信,一旦個體開始心智化,情感調節的本質便會有所轉變。在此我們辨識出情感調節可以是種情感狀態的適應,若發展出更複雜的型態,也能運用情感來調節自我。「心智化情感體會」這個概念,指的是一種更成熟的情感調節能力,讓個體能在自身情感狀態中,發現主觀的意義。我們認為,在每一種心理治療取向當中,心智化情感體會都是療效的核心,這代表著 #個體能在經驗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 #這種經驗遠遠超出了僅能在理智上理解感受的狀況。也是在這種境界中,患者的抗拒與防衛才有意義,因為此時治療者對抗的不只是特定的情緒經驗,同時還是一整個心智模式的功能;這些受損的模式不只會扭曲心智表徵,阻礙療效的進展,同時也抑制了心智功能 (Fonagy, Edgcumbe, Moran, Kennedy, & Target 1993)。所以我們可能會誤解自身的感覺,以為自己處於某種感受,但實際上真正感覺到的卻可能是另一種情緒。不僅如此,個體甚至有可能會把自己從情感豐富的經驗世界中踢出。比如說,有些人沒有能力從心理和心理社會的前因後果設想而一再重蹈覆轍,這可能就是因為此人的心理歷程受到了廣泛的抑制,或是鞏固這些能力的心理歷程發展出了問題。
.
我們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理論更豐厚了先前的理論學家所提出的論點,如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談的依附的演化功能。我們認為,早期客體關係的演化功能是為了使幼兒打造出某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充分地開展出理解他者與自我心智狀態的能力。我們假設,對於自我與他人心智的反思,都是建構出來的能力,是由早期關係演化而來。對人類而言,發展出能解讀人際互動的心智結構非常重要,而由於心智化又是人際功能的核心,由此推論,心智化在演化上必定有其特別的地位。語言當然是象徵性互動的主要方式,但為了要適當地運用語言,就需要組織主觀世界。內在狀態必須要有其意義,才能夠用來與他人溝通;同時我們也要有能力解讀他人的心智,才能在工作、情愛與遊玩時與他人合作。
.
本書會清楚強調,早期的人際經驗是最初的中介變項,影響著往後心理疾患與心理治療中會出現的心智能力。某種層面上,我們延續了心理社會取向的傳統,認為親職與早期的人際環境是發展病理學中的關鍵 (Cicchetti & Cohen 1995; A. Freud 1981; Masten & Braswell 1991; Rutter 1993; Sameroff 1995; Sroufe 1996)。儘管我們支持上述的觀點,但在上個世紀的精神病學與社會科學中,隨著領養與雙生子行為基因學研究證據出爐,上述觀點也開始陸續遭到批判(Eaves et al. 1997; Hewitt et al. 1997)。這些研究者們認為,過去的研究因為無法控制好基因上的變項,而過度高估了社會環境的影響。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當前的精神病學文獻都變成了單純的先天論觀點,覺得只有基因資料是寶貴的,而且還有著精神分析這種只注重心理層面資訊的學門所無法提供的價值。其結果就是,早期環境只剩下少許影響,而且這些影響還是由於生理因素的緣故,而非心理因素(例如Marenco & Weinberger 2000)。
.
(未完待續,更多詳請請見本書)
.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
📖 https://tinyurl.com/4j7sms3h
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在 瑜錄 The O Dor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訪16歲大英帝國獎章得主Theo Wride
作者︰港大醫科生Mandy Yuen
當Wayne邀請我訪問Theo時,我當刻的想法是:如何藉此機會展現這個16歲年青人的各個面貌。Theo身為2020年大英帝國獎章(British Empire Medal)得主,足以證明他生產的保護面罩,在英國新冠肺炎一疫的貢獻。生於香港這個追求卓越的社會,我們著眼於Theo的成功經驗當然不足為奇。但與其把Theo局限於他的風采一面,我更希望透過訪問,呈現他尋找定位、在過程中成長,乃至如何規劃未來的想法。除了是英女皇生日派對中最年輕的受邀者,他也是一個在英國長大的平凡中學生。
其實我一直很疑惑,英國的中學生,理應十分忙碌,Theo為何能投放一百小時以上製作多於一千二百個保護面罩呢?一問之下才得悉,早於三月時,GCSE(英國中學的公開考試)因疫情緣故取消。這突如其來的空閒時間,激發他思考自己如何能為社區出一分力。當他留意到社區醫護人員缺乏保護面罩時,他頓時想起家中的3D打印機。四年前婆婆送贈的聖誕禮物,此時正能發揮作用。他從3D打印的網上討論區中找到其他人打印面罩的不同設計,參照他們的建議,製作設計圖稿,打印實物進行試驗。在決定大量製作面罩前,可行性是他的首要考量。Theo的父母均為醫生,他們和其他醫護同事測試面罩的樣本後,不約而同表達對他的肯定。深受激勵的Theo,最終鼓起勇氣投入生產面罩。
Theo有志將來成為一名工程師——他鍾情於解決問題的樂趣。當時在他眼前,有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若用較少物料,則能提升打印速度,但製作出來的成品會相對易損壞;若增加材料密度,雖然成品較堅固,但同時打印速度會降慢,成本也會提高。因此,他必須在兩者間取得平衡。他認知到要解決問題,不能只靠一人之力。
他清楚明白自己的成就,完全建基於身邊人的幫助。於他而言,主動尋求幫助是解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未能盡錄每個人的貢獻,但他特別提及網上3D打印群體和當地醫生所提供的支援:其中一個3D打印同好朋友,經常向他提出有關打印機設定的建議,助他提升打印機的效能;當地醫生分別試戴三個設計後,提出反饋助他篩選出最好的設計;網上3D打印討論區的成員根據修改後的設計,提議如何透過調較不同數值,精進打印機的設定。最後用作大量生產的保護面罩,是他根據配戴舒適度、製作所需時長,和物料供應考慮,修改四次設計後的結晶品。
回想製作和派發保護面罩的過程,Theo有不少得著和體會。在工程設計的層面,當時社會對保護裝備的需求之大,推動他在緊迫的時間限制內,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人與人的相處上,他更親身經歷周邊人的慷慨大方。英國當地醫院為了支持他,特意設立box sale向其他人籌款;而同時透過當地電台宣傳、網上眾籌、學校捐款等種種途徑、他成功集資超過3000英鎊(相等於約3萬港元),使他能大規模生產面罩。人們即使家中沒有打印技術,仍然希望透過支持Theo的方案,作出一點貢獻。這些在危難中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不禁令他深受感動。每次憶起各界如何凝聚眾人力量助他一把,他也感到恩典滿溢,再次強調若沒有他們的付出,得獎名單上一定不會出現他的名字。Theo亦有親自派發面罩給婆婆所處養老院的職員。他們收到面罩的笑顏,對Theo來說,是對於這一切努力的再次肯定。
Theo早於製作保護面罩前,已有幾年3D打印技術的使用經驗。他曾代表學校參加全球校際Formula 1跑車比賽,以3D打印技術製作小型跑車。他亦提及3D打印在製作小型成品的優勢,例如他曾打印雕像作為藝術科的習作。他提及這些在學校層面的應用,令我回想起中學母校近年也引進了3D打印機,作為STEM計劃的一部分。說實話,我很期待3D打印技術以後能為香港不同產業帶來的機遇。
談及他對未來3D打印前景的看法,他眼光閃爍,流露着對3D打印技術潛力的興奮。他認為3D打印的精準度和高成本效益,驅使人們將此技術廣泛應用在很多領域,如航空發展和生物醫學工程。話說至此,我十分好奇Theo將來想涉足哪一範疇的工程設計。他的答案十分有智慧:他會保持開放態度觀望。引用他的原話:「誰會料到十年後我們是否仍然使用飛機?」的確,新冠肺炎正正提醒我們,在計劃趕不上變化時,擁有一個開放心境有助我們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港大醫學院醫科課程的第三年為增潤年(Enrichment Year),醫科生本應有一整年可以遠離醫學課程,發展其他領域的機會。當中,很多同學也有海外交流學習的計劃,但疫情打亂我們的腳步。本來計劃到多倫多參與研究的我,也被迫重新規劃一整年的本地活動。這對當時的我們而言,簡直是天大的惡耗!但是換個角度思考,我們也能嘗試在本地活動中尋找意義——這何嘗不是一個難得機會,讓我們學習在限制中找到新定位呢?
對於那些也希望在危難中獻一分綿力的年青人,Theo勸勉他們要從小事做起(start small)。一開始他只有一部3D打印機,當發現其他人也喜歡他的設計時,他才逐漸擴大規模,進行大量生產。他建議這些有理想的年青人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其他人對此有興趣嗎?這件事有甚麼意義?若答案是肯定的,便勇於試驗這個主意的可行性,同時聆聽別人的建議,他們會訝異地發現有很多願意助他們一把的人。我們要突破自己害怕失敗的想法,才有機會創造改變。即使他們此刻未必有實行計劃的資源,也能透過參與眾籌、義工活動等作出貢獻。
此次訪談的一大收穫,當然是了解到Theo製作PPE的故事。可是最觸動我的一點,是他面對成功的謙遜態度。雖然Theo比我小幾歲,但言談之間,他仍能深深提醒我,比起追求名成利就,人的品格才是真正可貴的。近年香港開始力推生命教育,希望在學校培育下一代的品格。於我而言,除了頭腦上的知識傳遞,若要達到價值傳承,與其只側重於學生的表現,老師和家長實在要注重自省,才能透過身教,以生命影響生命。醫學教育則是把此影響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例子。醫科生除了吸收醫學知識,也需要學習教授們醫治病人時活出愛心的樣式,才能應用於自己的職業生涯。醫者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治療病人身上的傷痕,更是要治癒他們的心中的創口。我期盼從醫學院畢業以後,在成為一個仁心仁術的醫生的路上回首之時,仍能看見教授們春風化雨的身影。
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時候我們在前進之前,要先後退,要成長前,要先學會放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啊要透過一些人類發展的研究,跟你做分享。
先從我們的手指頭說起喔,我們人類的手指頭非常的靈巧,他們精確到任何先進的機器,甚至於都沒辦法代替的地步。
但是呢,最近的科研人員利用醫學儀器,很驚訝的發現一件事喔,人類的胚胎在子宮裡面,還只有幾週大的時候,我們的手啊,有像蜥蜴一樣那種多餘的肌肉。
然而,隨著胎兒的發展,這些肌肉會慢慢的消失,一直到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全部不存在了。
這個發現到底意味著什麼呢?生物學家認為喔,這是人類在演變的過程當中,最古老的進化痕跡之一;儘管呢,它在人類的胎兒發展的過程當中,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生物學家還把這一個發現,發表在醫學雜誌上。科學家認為喔,這種進化的過程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億五千萬年。
他們說這是我們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過渡的時候,所遺留的產物。但是沒有人知道,人類為什麼在出生之前,會把這些多餘的肌肉「刪除」。
然而生物學家說,這一個發現的過程,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的拇指,比其他手指頭更靈巧。
大家可以試試看喔,我們拇指可以做這種動作;因為呢,拇指比其他的手指頭多了一條肌肉。
美國的霍華德大學的迪奧戈博士(Dr.Rui Diogo)他表示喔,在人類進化的過程裡面,由於不再需要這麼多餘的手指頭的肌肉,因此就退化了。
既然不需要了,那為什麼還會出現在我們的胚胎裡面呢?對於這個部分迪奧戈他解釋,他說喔,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它可能不會一下子就徹底的刪除。
因此呢,在人類進化的過程裡,有一些器官雖然是可有可無的,但它仍然可以看得見,比如說闌尾啊、智齒啊,和尾骨這些部位。
但是呢,這些胚胎的手部肌肉結構,之所以更引人注意,是因為在其他的哺乳動物,包括像老鼠啊、狗啊這些動物身上,都找不到這些肌肉。
然而在某些爬行動物裡面,比如說蜥蜴群體裡面,就可以發現這些多餘的肢體肌肉。
迪奧戈博士表示,這些肌肉是在兩億五千萬年前消失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發現,讓人類對於我們自己的進化,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長期研究人類和猿猴進化的學者,美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家,阿爾.梅西哈(Dr Sergio Almécija)他就說喔。
這個研究的新奇之處在於,它讓我們能夠精確的判斷,在人類發展的過程裡面,哪些結構的出現和它消失的時間點。
同時呢,他表示這也提出一個很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在進化的過程當中,還丟失了哪些東西?如果我們能夠更詳盡的,觀察到更多人體的結構,那我們還能夠再發現什麼呢?
生物學家已經針對人體的其他部位,進行更詳盡的研究,包含對於我們腳部的肌肉的研究。
他們發現喔,在子宮裡面的胎兒的腳,也有額外的肌肉,但是隨著胎兒發育的時間點,往後遞延之後它又消失了。
但人類的近親~猿猴和猴子,牠就保留了這些肌肉,因為牠們在攀爬的時候、在爬樹的時候,是很有用的。
迪奧戈博士就認為,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所放棄的、所丟失的某些東西,正是讓我們能夠現在成為「超人」的這些東西。
就在人類演化的過程裡面,我們放棄了強大的咬合能力,因為咬合能力的釋放,這才讓我們的大腦,有額外可以發展的空間。
另外一個大腦發展的例子它更有趣,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會有的「共同經驗」。
新生兒的大腦,他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這也是腦部細胞最多的時候。但是他的數目,還不足以說明大腦的複雜性。
很驚人的是喔,腦部神經元的連結:所謂的「軸突」跟「樹突」,它會讓神經元進行足以令任何人都很驚訝的連結程度。
這也就是說,每個神經元通常可以跟數千、乃至數十萬個神經元相連結。
根據估計喔,在出生的時候,每個神經元平均形成2,500個突觸,到兩、三歲的時候,達到15,000個突觸的巔峰。
然後開始進行所謂的「神經元修減」的過程。所謂「修剪」喔,是把單獨的神經元,或神經元之間沒有用處的那些突觸,把它們刪除掉。
修剪的原則,就是用進廢退;如果這個神經元,沒有辦法成為持續作用的神經迴路當中的一員,它就很容易被修剪掉了。
過去認為突觸的大量形成,跟刪減的過程,它是發生在嬰兒期到學步期這中間;這幾年之內就已經完成了這個動作。
但是到了九○年代,科學家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在青春期之前啊,會發生第二波突觸的增生!
他們發現喔,負責自我控制啊、判斷啊、情緒調節啊、組織啊、計畫啊…一直到執行;這些功能的我們的額葉,在十歲到十二歲的過程當中,竟然又像我們在胚胎期的時候,一樣開始成長。
通常女生會比男生要來得早一點。所以呢,就像是我們在故事裡面常常聽到的,尤其在青少年的時候,同年紀的女生,都會比男生來的更成熟,大概是這個道理喔。
在青春期的後期,額葉會出現顯著的改變,一直到二十幾歲的時候,也會像嬰兒期一樣開始萎縮;向外伸出的部分,透過經過神經元的修剪,被刪減成為更精簡、更有效率的神經網路。
因為這樣子不斷的擴增、再刪減,擴增、再刪減的這個循環裡面,我們發展出適應環境的能力。
讓我們有限的體力,能夠集中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也讓人類的文明,得以有效的發展跟前進。
那麼今天談了這麼多,現在終於要回到你身上了喔,在我們有限的人生裡,你是不是有著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得到這樣的幻想呢?
然而,你卻不是把有限的精力跟時間,投注在對你真正有價值的事情裡。
你要能夠聚焦,就要能夠主動的「刪減」啊!跟我們演化過程、跟神經發展過程是一樣的。
你要有意識的拒絕那些讓你分心的事,或者是那些一時吸引你,卻沒有辦法為你帶來長期價值的東西。
然而至於要怎麼做到這件事?這裡給你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就是請你問自己:「如果往後的人生只能做一件事,那會是哪一件事呢?」
如果你一時半刻,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你可以參考第二個方法,那就是加入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的學習。
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喔,會陪伴你找出人生真正「要的」是什麼?
透過人生羅盤的確立,讓你在時間的汪洋裡面,知道什麼事情該聚焦跟堅持,而什麼事情可以刪減跟放棄,期待你的加入。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的線上課程的學習,我都希望你能夠長出「放棄的勇氣」!
因為這樣子,你才能夠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裡,成為一個在演化長河中,能夠被留下來的「超人」。
而不是為了堅持擁有強大的咬合能力,可是到最後卻被滅絕、或者是只能生活在動物園裡面的猿猴~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
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透過學習,能夠讓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在 強瘋來習-國中生物01-生物適應環境的特性動物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行為是動物的一種特色,因此行為可以視為動物 適應環境 變化的方法。 ... 如光線、溫度、溼度、O2和CO2等之改變而產生,亦可由於 生物 因子的改變而產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