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 常感覺「空虛、寂寞、冷」的人很沒用。
但你知道嗎? #感到空虛時你已成為高深的哲學家。
忙碌的時候,特別珍惜休息的時間。哪怕中午找5分鐘吃午餐,這一點點的暫停都會讓我們感覺無比幸福。而且那個讓我們疲憊不堪的忙碌,瞬間可以變成一種充實感,隨著午餐的美味吞到胃裡,整個安心。
有沒有經歷過不忙的時候呢?有人是平常超級忙,偶爾不忙的時候就很容易生病。有人還在學生階段,有空的時候,超級多時間,不知道要做什麼,恍惚間有如隔世,這個世界似乎有沒有自己都沒差。有人本身在家工作,所有時間任憑自己安排,乍看之下讓人羨慕,但是如果沒有相當的自信,自由的真實樣貌其實是茫然。有人忙了一輩子,孩子也大了,工作也穩定、甚至到退休的階段。沒有被需要的感覺,好像生命直接被釜底抽薪,心裡和生活一樣空空如也,有點聲響都會有回音⋯⋯
不管是暫停、寂寞、迷茫、不被需要等等,都給人一種莫名的空虛感。這股排山倒海的空虛能量,直接帶領我們望向平常不會想、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一個方向——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生命從起點到終點,這中間,我為什麼在這裡?我未來會如何?我該怎麼做不會出錯?然後呢?
這些念頭開始閃現的時候,一般我們會用一些方法過度過去。
比如,滑手機、看電視、抽支菸、傳訊息、工作、談戀愛、睡覺⋯⋯總之找點自己想做的事情來忙,就不用這麼「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了。這些時候,我們的個性比較實際一點:既然 #不是什麼疑問都有答案,何必苦苦追尋、浪費時間呢?與其自尋煩惱,不如「活在當下」。日子本來就是瑣碎的,不必深究。這部分的表現,缺點是逃避自己內心的聲音,少了反思的空間。優點則是,就事論事,傾向透過生活實踐來累積生命經驗和智慧。
還有些時候,遇到空虛來襲,我們會藉著這股情緒開始回憶、翻書、寫文、創作⋯⋯在這部分時間裡,我們表現的比較偏執。如果沒有想的徹底一些、通透一些,就會抓著這個情緒不放,以至於——有時候靈感乍現,有了新的感悟;有時候陷入焦慮,越想越灰心。這部分的的表現,缺點是揪著某個想法不放容易鑽牛角尖。優點則是,容易順著直覺,找到內在的聲音,透過靈感解決某些無法化解的心結、疑問、恐懼,讓心靈進入更高的層次。
以上由於各種原因產生的空虛感,再因此出現身心靈能量交互轉化的狀況,我們都會遇到。只是這些潛意識的活動,有沒有整理成可以被理解的訊息,讓我們意識到,每個人的感受是有區別的。至於「實際面」和「直覺面」,對我們影響的比例是多少,大家就需要自己體會了。這個比例沒有好壞,而是一個強而有力的依據,讓你了解自己的個性是什麼特質。
空虛的感覺並不可怕,也沒有什麼好與不好。 #空虛感就是一個身心靈之間的紐帶。
空虛感調動我們——從對日常活動的觀察(身:我每天在忙什麼?),延伸到對自己日常活動的狀態產生疑問(心:為什麼我要這麼做?),最後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靈:我這麼做的意義在哪?)。
當這些身、心、靈的能量一一被啟動,再交互作用後,最終會產生一股積極的能量(每個人產生這股積極能量的時間長差別很大,但到最後的最後,或許是幾輩子後,如果你認同前世今生的話,一定會出現這股積極的能量):自我突破的勇氣。
這就是為什麼,正向心理學的心理學家們會常常提醒大家: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好啦~今天寫的內容比較抽象深入,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興趣呢?對這個話題有興趣同學可以看看 #法國哲學家Albert Camus的「 #荒謬哲學」的理論。雖然這個荒謬哲學理論的背後隱藏著不少悲觀色彩,但結論是積極正向的。而且在當時1957年。Albert Camus藉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P.S.
Albert Camus的名言:
1.我們反抗,所以我們存在。
2.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3.沒有對生活絕望,就不會愛生活。
如果你目前對疫情有很多憂慮,推薦看他的作品《鼠疫》(1957)
如果你現在感覺孤獨寂寞,推薦看他的作品《異鄉人》(1942)
在對的時候思考,在對的時候吃飯睡覺。
#活的簡單又深刻就是幸福。
#自我突破
#勇氣
#白瑜
Search
空虛感就是一個身心靈之間的紐帶 在 #空虛感就是一個身心靈之間的紐帶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फेसबुक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मा #空虛感就是一個身心靈之間的紐帶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