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危害健康大,青少年飲酒恐終身成癮】
提起《星夜》、《向日葵》等畫作,不少人腦中立刻就會浮現知名畫家梵谷的名字。研究者認為梵谷從年輕時,就飽受「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Bipolar disorder,「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即過往所稱的「躁鬱症」)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所擾,且兩者都因梵谷的「酗酒」、「營養不良」等問題而日益惡化,或多或少導致梵谷不時就會與朋友高更(Paul Gauguin)發生衝突,間接促使梵谷在 1888 年 12 月的時候舉刀割傷自己的耳朵。
割耳事件發生後,梵谷因此住院,被迫展開一段滴酒不沾的生活。這段滴酒不沾的時光,讓梵谷出現「酒精戒斷症候群」,使他兩度為「譫妄(Delirium)」纏上,出現諸如幻覺、意識混亂等現象[1]。
酒精成癮就是俗稱的酗酒,「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陳奇硯醫師表示,酗酒者就像被酒精”勾住了”,如魚鉤鉤住的魚,無法輕易掙脫。個案可能會經歷工作無法持續,而出現法律問題(酒駕),與家人朋友爭吵,情緒低落難自控,屢次想戒酒又每每失敗等。面對這些挫折,個案多數會選擇以酒精麻醉自己,喝了酒卻又使問題惡化。如此週而復始,進而長期失業生活、沒有目標,終日與酒精為伍,精神疾病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生[2]。
■若是太年輕就接觸酒精,則可能導致終身酒精成癮
研究指出:男性以每週兩罐啤酒、女性以每週一罐啤酒為上限,若超過此標準,將毒害健康,不可不慎;若是太年輕就接觸酒精,則可能導致終身酒精成癮,無法戒除。
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一年的飲酒率為43%,12至17歲青少年曾經飲酒的盛行率則是27.7%,飲酒後的社會負擔、醫療負擔成本每年約達500億元。
過度飲酒除了腸胃出血、肝病變、糖尿病、骨折、癌症、失智、腦部病變、精神異常、情緒症狀等健康問題,酒精下的暴力、酒駕等社會事件更是常有耳聞[3]。
■酒精與精神疾病
自古以來,酒與人類生活就密不可分。從烹調佐料到直接飲酒,甚至許多文學藝術創作,都與酒息息相關。雖然適量的飲酒,帶給人們不少的歡愉,但是不適當或過量的飲酒,會傷害腦部和身體諸器官,增加意外傷害的發生。不只嚴重危害個人健康,更會導致醫療資源之浪費,增加國家社會負擔。
依據美國統計,飲酒造成的健康問題排名第三,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與飲酒相關的疾病,涵蓋身體各個層面,包括胃腸系統、心臟血管系統、血液及免疫系統,以及精神神經症候群等等。精神疾病方面可分為兩大類:
1.為酒精使用問題,包括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
2.酒精誘發疾患,如常被提到的「3D」-- Delirium(譫妄)、Depression(憂鬱)、Dementia(失智)。
►酒精使用問題即一般所謂的酗酒,分為「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此二型。
1.「酒精依賴」
乃指病態地使用酒精,且造成社會和職業功能的障礙。伴隨的特徵包括:酒愈喝愈多,不喝時會有戒斷症狀,多次戒酒失敗,因為喝酒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性活動,以及明知酒精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仍持續喝酒等。
2.「酒精濫用」
也是一種未能適度、適時、適量飲酒的情形,例如借酒澆愁、狂飲作樂等,但嚴重度未及酒精依賴。
►喝酒過量極易造成酒精中毒,因酒精是中樞神經的抑制劑
少量使用時,出現欣快感、話多、過度活動。若酒精濃度再增加,可能會出現言詞含糊、運動協調障礙、眼球震顫、注意力或記憶力損害、更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木僵或昏迷。而暫時記憶缺失常在酒精中毒時伴隨出現,主要是一個特定的短期記憶障礙,患者可能無法回想起五至十分鐘前發生的事情。
►長期飲酒後若突然停酒,會出現戒斷的症狀。
原來長久被抑制的神經組織,因反彈現象所呈現的過度興奮狀態。酒癮與憂鬱症(depression)此二者可互為因果,憂鬱症的患者會藉由酒精等物質短暫地麻醉自己,以逃避憂傷心情;酒癮患者也可能因長期飲酒而導致憂鬱症,兩者之因果關係需清楚的釐清。
►酒精誘發之持續性失智(dementia)長期酒癮引起的痴呆,在失智症的原因中約佔1至5%。
其人格構造逐漸去結構化,伴隨情緒不穩定、失控行為與失智症狀,亦可能出現多疑、猜忌等精神症狀。以電腦斷層掃描攝影,發現其大腦有萎縮(尤以額葉最為明顯)和腦室擴大的現象。
►酒精誘發之精神病性疾患由於酒精的使用,導致妄想或幻覺的出現。
其中有以莎士比亞筆下人物為名的「奧賽羅症候群」為典型的代表。這類患者會產生懷疑配偶或伴侶不忠的妄想,以男性較常見。
由於長期飲酒的患者,常伴隨有性能力逐漸下降的現象,造成無力感,轉而產生病態的嫉妒,懷疑配偶與他人有染,臨床上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主。
►由於酒癮患者長期以酒精為主要能量來源,缺乏攝取其他食物營養,易造成營養缺乏。
例如維他命B1缺乏所引起的「魏尼克腦症」和「柯沙科夫症候群」,前者為急性發作,後者是急性發作後,殘餘下來較慢性且永久性的症狀。
▶「魏尼克腦症(Wernicke encephalopathy)」:
主要以眼睛運動異常、步伐失調及整體性混亂等症狀來表現。在此急性期,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十七。若經過維他命B1補充後,幾乎可完全恢復。
▶「柯沙科夫症候群(Korsakoff syndrome)」:
主要之症狀表現為失憶或虛談現象。經過治療後約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病人能恢復[4]。
■我們與酒癮的距離
►什麼是酒精使用障礙症?(俗稱「酒癮」)
1.對酒精的使用,超出預期的量,無法自我控制。
2.或任何時間都可能出現極強烈的渴望,因而無法執行自己的角色與任務,人際關係惡化、無法工作,且有生理上的酒精中毒或酒精戒斷的症狀。
3.酒癮者對酒的渴求會強烈到像對食物或水的需求。酒癮者將不顧嚴重的家庭,健康,或法律的問題而繼續地飲酒
▪劃重點:「酒癮就是不顧一切,把酒當水喝」
►酒癮是「病」嗎?
它會終其一生影響酒癮者。通常遵循著一個可預知的發展,發展成為酒癮的危險不但受到基因的影響,也受到生活型態所影響。酒癮對身體器官造成多重危害,包括:記憶損傷、失智、肝硬化、胃潰瘍、胰臟炎、高血壓、腦中風等。
▪劃重點:「酒癮算是一種病,屬於腦部原發性而慢性化的疾病」
►喝酒後臉紅是好現象嗎? 錯!
酒後的「臉紅」,是體內酒精代謝成乙醛後,乙醛堆積在血液中的結果。約有44%的臺灣人體內代謝乙醛的乙醛去氫酶的活性低,造成乙醛堆積在血液中,產生臉紅、心悸、噁心、頭暈等症狀。
▪劃重點:「乙醛是一級致癌物質,酒癮者罹患癌症的風險隨飲酒量增加而上升」
►酒癮可以治療嗎?酒癮是可治療的疾病!
大部份酒癮患者需要專業協助才能使他們從成癮狀態中復原,酒癮治療計劃利用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幫助患者停止喝酒,許多人藉著支持網絡與治療計劃能停止喝酒與重建他們的生活。
▪劃重點:「目前已有實證醫學基礎的藥物及處遇措施,可以協助酒癮者減少酒癮或停止喝酒,恢復生活」
►酒癮會遺傳給後代嗎?父、母親若有一人是酒癮病人,則其孩子有高出一般人3至4倍的風險也可能成為酒癮病人。
研究顯示,發展成為酒癮的危險性,的確發生在家庭裡。2008年由美國NIAAA這機構執行的研究結果發現,基因因素可以解釋40%-60%的酒精使用障礙症病人的變異性,從此之後,某些會造成酒精使用障礙症的特定基因也被發現,這些基因主要是與人類腦部酬償中心的發展有密切相關。
▪劃重點:「酒癮是遺傳基因所致!但也與生活型態有關」
■專家建議可以依以下步驟來幫助酒癮者尋求治療
若一個酒癮者沒有意願尋求協助時,怎麼辦?酒癮者通常不會自己去尋求協助,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例如,因為暴力事件導致法律要求他接受治療或是有緊急的醫療需求。專家建議可以依以下步驟來幫助酒癮者尋求治療:
❶ 停止所有的隱瞞!
通常家庭成員對於家庭外人員的詢問,會找一些理由來保護酒癮者在酒後所造成的結果;所以不再隱瞞酒癮者酗酒的事實,以便酒癮者有機會體驗到酗酒所造成的所有後果是很重要的。
❷ 慎選干預的時機!
找酒癮者談酒癮治療的最好的時機,是當其因喝酒發生問題或意外事件不久時,例如一個嚴重的家庭爭執或意外。選擇當酒癮者清醒、沒有喝酒以及你們倆的心情也相當平靜,而你有機會私下與他談的時機。
❸明確告訴酒癮者你很擔心他/她喝酒!
對於酗酒後所導致的問題可以舉些例子說明,包括近來嚴重的意外事件。
❹說明後果!
向酒癮者說明如果他/她不去尋求幫助時,你會怎麼做,這並非是要處罰酒癮者,而是要她/他避免發生問題,你可以說你會怎麼做,範圍包括:拒絕和他一起參加有提供酒精飲料的社交活動,或你將考慮離開他/她。但如果你未準備付諸行動,則不要做出任何威脅。
❺獲取協助!
進一步收集酒癮者生活的社區中,有關酒癮治療方式的資訊,如果酒癮者願意去尋求協助,你可以立即與治療諮商者約一個時間,承諾第一次陪同酒癮者一起去瞭解治療的方案和/或聚會。
❻向朋友求助!
如果酒癮者還是拒絕去尋求協助,可以請朋友就以上的步驟來和酒癮者談,若這個朋友是一個酒癮康復者,可能更具有說服力,但要關心且不具批評態度的人才有幫助。不只一個人或不只一次的干預是必要的,通常需要很有耐心的以勸、哄的方式來讓酒癮者願意尋求協助。
❼發現成員的力量!
藉某些專業人員協助,家人結合親戚、朋友,以一個團體方式來面質酒癮者,但這種方式必須要在有此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主持下來進行[5]。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益乾主任指出:「台灣目前規範18歲以上可以購買酒精,相較美國合法飲酒年齡21歲提早許多。青少年是腦部發展的關鍵時期,21歲前仍屬於青少年晚期階段,任何一個外來物質都可能對造成腦部影響,其中,酒精對學習能力、記憶力的傷害則最為顯著。
而根據美國及德國流行病學的調查,18至21歲青少年晚期酒精濫用及成癮比例明顯驟升,因此絕不鼓勵過早接觸酒精。」人們一旦酒精成癮就沒有回頭路,會從喜歡酒到身體需要酒,只要不喝就不舒服,嚴重可能出現手抖、幻覺、意識錯亂等情形,且這些患者的五年死亡率高達8-10%。
面對酒癮患者,醫療端除了提供戒酒藥物,也會合併個別心理治療,找出酗酒的原因,並輔以團體治療及家庭治療,但臨床上,成功戒酒的患者實屬少例。
陳益乾主任說明,酒癮治療跟其他身心疾病治療的不同在於,酒癮患者在臨床介入下會很快清醒,可是若病人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往往離開醫院後又會無法克制自己買酒喝的欲望,導致酒癮不斷復發[3]。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Technews 科技新報)「荷蘭團隊跨時空看診,梵谷一生究竟罹患哪些精神病?」:https://technews.tw/2020/11/07/insight-into-vincent-van-goghs-psychiatric-illnesses/
∎[2](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酒精成癮易憂鬱,長期酗酒得精神疾病風險高」:https://www.ttpc.mohw.gov.tw/?aid=302&pid=0&page_name=detail&iid=105
∎[3](台北慈濟醫院 ) 「青少年飲酒易成癮 恐致嚴重身體傷害」:http://taipei.tzuchi.com.tw/%E9%9D%92%E5%B0%91%E5%B9%B4%E9%A3%B2%E9%85%92%E6%98%93%E6%88%90%E7%99%AE-%E6%81%90%E8%87%B4%E5%9A%B4%E9%87%8D%E8%BA%AB%E9%AB%94%E5%82%B7%E5%AE%B3/
∎[4]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酒與精神病」: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910/4573.htm
∎[5](衛生福利部)「我們與酒癮的距離-酒癮自我評估」: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hotos/a.484593545040402/1234903680009381/
➤➤照片
∎酒精成癮的五大警訊:https://narconon.pixnet.net/blog/post/468560087-%E9%85%92%E7%B2%BE%E6%88%90%E7%99%AE%E7%9A%84%E4%BA%94%E5%A4%A7%E8%AD%A6%E8%A8%8A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精神疾病 #酒精成癮 #梵谷 #酒精依賴 #酒精濫用 #酒癮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2020/4/18 開課!]【寫...
網絡成癮人際關係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社群媒體成為我們生活日常一部分的今日,看來社群網絡連結更容易,但同時,近年來「孤獨」成為許多現代國家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時常被視為負面的詞彙。孤獨作為一種處境或狀態,為何造成心理上的寂寞感?我們透過在【VOGUE】的這篇摘自《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的文章,來想想社群媒體與寂寞感之間的關係
----
在美國及英國等社群媒體使用率最高的地區,寂寞感在社會中更為普遍;這並不足為奇,因為總體而言,寂寞感在後工業化的西方世界最為盛行。圍繞著社群媒體的健康與安全顧慮,包括了對網路親密關係的文化焦慮: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來自於「瞭解」網路上的某個人,或感覺自己是某個線上社群的一份子。寂寞感只是社群媒體病理化效應的一種體現,可包含自尊低落、無法社交、與現實生活社交網路脫節等。
社群媒體的其中一個較少被人探索的層面,就是它對獨處的影響,連帶著實體與社會上的效應。
獨處是獨自一人的行為及能力,與創造力及心理健康有關。當螢幕文化變得如此流行,且一個人同時與許多不同的人連結,就愈來愈少人選擇獨處了。對許多青少年而言,他們擁有一面總是散發藍光的螢幕,以及與他人建立虛擬連結的心理、社交、生理衝動。缺乏休息、持續焦躁、睡眠品質低下都可能是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特徵,對他們的福祉有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網路成癮」的流行,這會影響青少年在持續缺乏他人聲音的背景下「自我安撫」的能力。「網路成癮」一詞就跟「臉書憂鬱症」這個相關詞彙一樣,顯示了一種普遍的看法,即社群媒體對個人及社會脈絡都有害,而且是千禧世代寂寞感的主因之一。
...
人們在線上尋求的個人需求及聯繫,並沒有跟線下尋求的需求分開;以社群媒體給予的承諾而言,其核心便是人們對連結和歸屬的渴望。這些需求的形態以及滿足渴望的方式並未跟線下社交關係的溝通方式分隔開來,而是彼此關聯的。儘管線上連結的速度和數量都高於線下領域,但社群媒體的行為也反映出現實生活中的行為。
...
數位革命正在改變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人們在情感上相互影響的方式;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我們擁有身體接觸的電腦化替代方式,包括機器狗及性愛機器人。但話說回來,當缺乏相應或同時發生的線下依附關係時,線上人際連結似乎會提高而非降低寂寞感。換句話說,如果社群媒體是個人參與世界的唯一或獨有方式,他們將更常感到寂寞。
我們不應擔憂社群媒體對年輕人是好是壞,更有成效的做法是考量它如何建立心理與實體世界的橋樑、培養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為那些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匯集起來的社群締造新的含意。這不僅對千禧世代有益,對包括了老老人的整個社會階層亦然。
(引用自https://www.vogue.com.tw/lifestyle/article/%E5%AF%82%E5%AF%9E%E7%9A%84%E8%AA%95%E7%94%9F%E5%AF%82%E5%AF%9E%E7%82%BA%E4%BD%95%E6%88%90%E7%82%BA%E7%8F%BE%E4%BB%A3%E6%B5%81%E8%A1%8C%E7%97%85)
網絡成癮人際關係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錯失恐懼症】目前還不是精神疾病的一種,但是對於年輕人卻有很大的影響 !! 2020年已經結束,你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
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註1】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FoMO 也被翻譯為「錯失焦慮症」、「資訊遺漏恐懼感」、「恐懼錯過」、「害怕錯過」或「擔心錯過」【註2】。雖然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這個縮寫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其背後的成因卻已存在許久。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天生就有可能得到FoMO。早從巧人和直立人的時代【註3】,這些靠獵捕和採集為生的部落居民就很清楚自己擁有哪些東西,或者沒有擁有、但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安然度過每一天。
在那個時代,恐懼焦慮是有好處的。如果跟同伴一起遊蕩時,錯失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水源或安全的藏匿處,所有人的性命都會陷入危險。
此外,這些早期的人類知道生存還有另一項關鍵,那就是他們必須一直待在幫助他們行走在當時那種惡劣環境的群體之中。
若遭群體拋棄,或者沒有得到重要資訊,你就有危險了。你知道,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你必須跟著群體一起行動。你必須有所歸屬。沒有FoMo,人類這個物種可能早就消失了!【註4】
■美國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曾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
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
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註1】
■錯失恐懼症(FoMO)現象及衍生問題
目前錯失恐懼症(FoMO)相關學術研究可追溯自 Przybylski 等人(2013)以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的觀點來探討錯失恐懼症的行為及相關因素,包括:自主性(autonomy)、效能感(competence)及歸屬感(relatedness),並發現高度 FoMO 傾向者,由於缺少能力(效能)、自主性(有意義的選擇)及歸屬感(與他人的聯繫)的基本心理需求,會經常感到焦慮、自尊心低落以及自覺不夠好,對於社交關係也比一般人敏感,因而出現高度的社交媒體參與行為,期望藉以減少害怕失去無所不在聯繫的心理焦慮。
FoMO對於生活的各個層面皆會帶來相當程度的不利影響,尤在生理功能及心理狀態上最為研究所重視,初步彙整過去發現分述如下:
(一) 易使生活失序:
■睡眠及飲食作息異常、學習及工作表現不佳
越是頻繁、持續性關注網路社群,且密集地刷新動態(如:為了確保自己參與到朋友或同儕的各項活動及聚會),是 FoMO普遍出現的行為。
嚴重者不僅會間接出現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及手機成癮症,亦因耗費大量時間在社群媒體,導致睡眠時間大幅降低,睡眠品質隨之減損,因而產生失眠、睡眠不足等症狀,且飲食方面也會同步出現障礙、失調等現象,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或工作效率。
(二) 形成負向自我概念:
■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及行為兩極化
FoMO易使人產生沮喪、焦慮、不安等負向情感,且具有強烈的比較心態,在一次次的比較當中,常常衍生出自尊心不足與自卑感。
由於深怕自己不被他人所需要,使其注意力大多放在自己是否與他人保持聯絡及緊密關係,情緒亦受到社群軟體的動態所牽引,因此 FoMO者常會情緒化、神經質、過度敏感,致使行為也出現偏差(如:酗酒、嘗試許多高危險性行為),進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綜言之,過去研究一致指出,FoMO 對個人的情緒及生活滿意都帶來負面效應。值得一提是,FoMO 對各年齡層所造成的影響程度皆不同,其中以對年輕世代的青少年影響最為顯著,亟須嚴加正視。【註2】
■三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FoMO)
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
▸第一步「辨識警訊」
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自我增強」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註5】
FoMO 並非一種新的現象,而是現今社會比以往擁有更多媒介,進而助長了此種擔憂。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率提升與進步,以及青少年對於社群媒體的高度依賴下,FoMO 已然是一項值得關注的議題。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FoMO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以如何有效協助及介入,乃是未來教育相關工作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避免 FoMO 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可能危機與日俱增。【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Przybylski, A. K., Murayama, K., DeHaan, C. R., & Gladwell, V. (2013). Motivation,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fear of missing ou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1841-1848.
∎註1:
(元氣網)「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https://bit.ly/2KOhD7B
∎註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5),頁 68-71
淺談青少年的錯失恐懼症及改善策略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9-5/free/01.pdf
∎註3: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智人」:人屬(Homo)的物種,包括巧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匠人(Homo ergaster)、人屬魯道夫種(Homo rudolfensis)以及智人(Homo sapiens)。這些人種或已滅絕,或彼此間有親緣關係。其中,智人是人屬中唯一現存的物種。而巧人則是人屬中的第一個物種,出現在距今250萬到200萬年前的東非與非洲南部,可能自南方猿人(Austropithecine)演化而來。
https://bit.ly/38WKqyz
∎註4:
獨立評論在天下 - 「FOMO錯失恐懼症:為什麼我們會一窩蜂跌進焦慮陷阱?」:https://bit.ly/38SjfVK
∎註5:
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董氏快訊】2020/12/29
使用社群媒體莫名感到焦慮?不妨改變網路使用習慣吧!
http://www.etmh.org/News/NewsDetails.aspx?type=1&NewId=2679
➤➤照片
∎社交網絡帶來的恐慌—「錯失恐懼症」,緩解惶恐焦慮,你需要知道!:http://bit.ly/2Lmcbsb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錯失恐懼症 #FoMO #資訊遺漏恐懼感 #恐懼錯過 #害怕錯過 #擔心錯過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網絡成癮人際關係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已額滿,歡迎來電安排候補)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
自己在面對人生決策的時候
無論是關係上的、工作上的
甚至於是財務上的
都能夠得到好的結果跟發展
像是選到對的人
或合適自己的工作
投資的商品呢 都能夠賺錢
然而呢 決策品質要好
思緒足夠的周延、深刻
絕對是最重要的大前提
有時候 大家獲得的情報
其實是一樣的
可是會思考的人
他就能夠
從有限的線索裡面
去推演出參考度很高的結論
然後再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但是不會思考的人
你就算把答案放到他面前
他一樣視若無睹
他根本判斷不出線索的重要性
也就是說 一樣的食材
交到廚藝精湛的大師手裡
就會變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料理
但如果呢
交給不懂得烹飪的人手裡噢
它下場往往就是暴殄天物嘛
所以思考對於任何人的發展
是很重要的
但我自己教學這麼多年來噢
我發現很多人的思考能力
越來越薄弱
會這麼說 絕對不是在唱衰社會
而是因為 我的課程很強調量身訂做
所以呢我會鼓勵學員
不管他上什麼課 他可以盡量地
把自己的問題寫信告訴我
讓我能夠多瞭解他們
去強化他們在解決問題上面的能力
以前我收到學員的來信
大體上呢 都還能夠弄懂他們的處境
以及他們覺得什麼問題才是重點
需要花心力處理的地方在哪裡
可是隨著手機跟社群軟體的普及
我發現寫信來的人
他講的東西經常是
東一塊西一塊 前後文不相干
或者是表達完所有的過程
卻沒有具體告訴我
他想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這都還不打緊噢
最讓我匪夷所思的
就是越來越多人
在論述完一個大篇文章之後
最後跟我說這件事情跟他無關
他只是抒發心情而已
哈囉 我請大家寫信的前提是
你生活裡 想處理的問題
可以寫信告訴我
而不是要跟我交換日記 好嗎
談這些哦 不是為了抱怨
而是呢
這些現象引發我很強烈的好奇心
我開始認真地去研究
為什麼大家的思考能力
會越來越薄弱
最近 我讀了一本書
叫做《渴求的心靈》
作者呢 是賈德森布魯爾
這本書噢 談的是現代人上癮
特別是 網絡成癮
自拍、愛情、電玩等等這些
這些跟我們過去熟悉的藥物濫用
像是毒品、酒精不太一樣
作者在裡面就有提到
其實很多社交網站的設計界面
都是那種會讓人離不開的
一個設計概念
我們會陶醉在被關注的光環裡
不斷地重新回到這個平台上
確認自己分享的東西有沒有被看見
或者是有沒有遺漏任何訊息
而每一次訊息進來
不管對方的評論是好是壞
只要手機發出聲響
都會刺激我們大腦去分泌多巴胺
這是一種
會讓我們覺得愉快的荷爾蒙
這會讓你想要即時地回覆
用來創造出更多的連結跟互動
享受這種多巴胺釋放的快感
再加上噢 每一次訊息發出的時間
都是不固定的
就會讓我們隨時處在一種
stand by 的狀態
它更加深了我們上癮的力道
而且你知道嗎
推特它一次發文就只能是140個字數
這也不是亂設計的噢
這個長度是特別被挑選過的
因為這正是我們
可以自動閱讀訊息的字數上限
也就是喔
一眼掃過去就能夠看完看懂的份量
這種種的設計
都會讓我們持續地分心
沒有辦法專注思考
因為沒有兩下我們就被打斷
被別的訊息吸引走了
或者是呢 當我們認真開始思考
我們的身體跟心理
可能都會有一些緊繃感
為了降低這種緊繃感
我們的大腦
就會催促我們 去滑滑手機啊
去享受先前多巴胺外溢的興奮感
而漸漸地養成
我們只要一有不舒服
就去滑手機的習慣
即使想要暫時地放下手機也很困難
而這整個過程
會使我們的心智越來越碎片化
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思考鏈條
隨著手機的使用的頻率越高
深度會變得越來越淺
以前呢可以對一件事情有深刻的見地
而且呢邏輯是前後呼應一致的
但現在呢 卻只能把資料塞滿
沒有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難道就把手機丟了嗎
當然不可能嘛
對抗潮流只會讓自己累得半死
卻沒有任何的效果
而且呢 工具本身本來就是中性的
是我們使用的方法
才造就了最後的結果
要訓練自己的邏輯鏈條
把自己的思考和論述能力找回來
讓自己不管在做決策
或者是表達說服別人的時候
可以更有影響力
有一件事情絕對是可以嘗試的
那就是 反向練習
當大家都吆喝著 要越短越好
越快越好的時候
你要能夠主動地
打破140個字的限制
培養自己有寫長篇文章的能力
這裡所謂的長篇文章噢
不是要你寫個1萬2萬字
其實只要超過1000個字
我們呢大腦裡面所動用的區塊
就會跟先前的上癮模式是不一樣的
這也就是《渴求的心靈》裡面有提到
隨著科技的發達
大家要更有意識地訓練
我們大腦裡面 背外側前額葉皮質
簡單來講
就是《快思慢想》裡面提到的系統二
而為什麼寫作
會是個鍛鍊思考鏈條很好的策略呢
因為 你只有透過寫
你才會有機會換位到別人的位置
並且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講的東西
到底是什麼
以前呢在還沒有上
嘉玲老師的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之前
我也一直以為寫作
就是要從頭到尾想清楚之後才能寫
而且一下筆就要是對的
到我自己上完這門課之後就發現
這根本就錯到極點的嘛
真正的寫作
其實是先把你所有的材料
都先鋪排出來 然後從中找出關聯性
把龍骨抓到 就是主軸抓到
搞清楚結構之後 再填血肉
也就是一般人會很在意的
修辭啊 用詞遣字那都是後話
而這些其實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你的結構清楚、邏輯順暢
你講的事情
別人就很容易能夠聽得懂、看得懂
而達成溝通或說服的目的
嘉玲老師跟怡璇老師
他曾經跟我們分享
他們在上寫作課的時候
學生第一次交來的作業
通常是邏輯斷裂 前後文不相干的
但是他們都會鼓勵學生
在這些材料裡面
找出重複出現的觀念
或者是關鍵詞
釐清自己最想說的話之後
再進行刪減、排列
而第二次寫來的作業 就會脫胎換骨
給人一種清晰、篤定的自信感
很多學生呢 在寫之前
其實根本不知道
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可是透過寫作的學習
學到了一些很重要的技巧
他們就會知道怎麼樣去提取跟排列
終於搞清楚自己真正的在乎
很多人上完寫作課之後
都覺得更認識了自己
其實呢 思考能力要好
資訊的篩選跟刪減
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但抽象的對談或沈思
常常會想一想就卡住了
這時候寫作就會變得很具體
你可以透過一次次的練習
很快地看到核心的本質
抓住龍骨 也抓緊自己的邏輯鏈條
不會一下子就恍神不知所云啊
而且這個方法只要是
你有紙跟筆
或者是有鍵盤 就可以完成
你不需要花大錢請顧問
或者專家陪你釐清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隨時當自己的思考教練
假使你也發現
自己的思考鏈條越來越短
或者是想說的話很多
但真的能夠表達出來的卻很少
我非常鼓勵你噢
可以參加我們在4月18號
由嘉玲老師跟怡璇老師共同開課的
寫作小學堂課程
他們的搭配噢 是坊間很少見的
既有理性的邏輯分析
又有感性的故事創作
讓你上完課之後
知道如何剛柔並濟地
呈現自己的觀點
說清楚自己 卻不會留下後遺症
而這一門課相關的課程連結
都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
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
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
所以我很期待
能夠在4月1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
然後無論如何也希望今天的分享
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
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內容
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
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
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s
我們都需要你
用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
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
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
4月18號的寫作小學堂
這一門課這麼多期展開下來
真的有很多朋友跟我們回饋
原本他踏進教室
以為學的是怎麼樣寫作
後來他透過這個過程
他更能夠靠近自己、認識自己
寫作 會是你在人生裡面
能夠陪伴你一輩子的 最好存在
歡迎你、期待你加入4月18號的教室
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
謝謝你的收看 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