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紐約時報
*【拜登敦促經濟刺激方案,消除對通貨膨脹的擔憂】
國會審議1.9兆美元經濟刺激方案,及加快疫苗接種推動事項,但有部分經濟學家,共和黨議員和華爾街,提出了是否造成通貨膨帳的擔憂。拜登政府周五再次否認了這一論點。強調儘管就業報告強於預期,但疫情打擊最嚴重的有色人種勞工階級仍需要經濟援助計劃的支撐,官員強調,仍有數百萬工人需要1.9兆美元經濟刺激計畫的幫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05/business/economy/biden-economic-aid-stimulus-inflation.html
*【就業市場回暖,餐飲業領漲】
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向好。美國2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37.9萬,增長的大部分來自休閒和酒店業,由於停工令而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與去年同期相比,僱員人數減少了350萬。2月份的增長包括食品服務和酒吧的286,000個工作,以及旅館和體育館等企業的69,000個工作。一些餐館老闆說,最近幾週冠狀病毒病例下降,和天氣轉暖的結合正在吸引更多的顧客。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05/business/economy/february-2021-jobs-report.html
*【民主黨人同意削減失業救濟金,以使刺激計畫保持正軌】
由於溫和派認為失業救濟金過於慷慨,民主黨放棄了將每週聯邦失業救濟金從300美元提高到400美元的提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05/us/politics/senate-stimulus-bill.html
*【中國將2021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6%以上】
在中國遭遇新冠疫情打擊一年後,該國政府週五承諾經濟增長將穩健復甦,設定了一個“6%以上”的目標,表明中國已準備好要努力讓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強勁增長。這一承諾對全球經濟來說是個積極信號。它表明北京願意拿出資金保持經濟繁榮,而不是為了要應對其不斷增長的債務,讓經濟放緩。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將繼續購買全世界生產的商品,包括鐵礦石和電腦晶片。中國發佈增長目標之際,大流行已在其境內停止,在美國和印度等國,感染病例近幾周也大幅降低。中國今年的目標可能很容易達成。該數字比許多西方經濟學家預期中國經濟能夠實現的要低得多。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305/china-economy/
*【部分科學家連署,質疑WHO武漢溯源調查】
有部分科學家認為,導致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源於實驗室洩漏或事故,他們呼籲進行獨立於世界衛生組織上個月派往中國的獨立專家小組的調查。《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法國《世界報》(Le Monde)最先報導了這封公開信,信中列出了署名人認為的世衛組織—中國聯合調查中存在的缺陷,並指出該調查未能充分解決病毒從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公開信還進一步提出了充分針對此可能性的調查方法,包括對中方資料的全面訪問。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210305/covid-virus-origins/
*【美國和歐洲將暫停對酒類、食品和飛機徵收關稅】
美國總統拜登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星期五通話時同意暫停關稅。雙方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四個月的暫停將涵蓋美國對75億美元歐盟進口產品徵收的全部關稅以及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產品徵收的全部關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05/business/economy/airbus-boeing-tariffs.html
*【聯邦調查局發現暴動前驕傲的男孩成員和川普幕僚有聯繫】
簡報中說,在1月6日對國會大廈的襲擊發生前幾天,極右翼民族主義者Proud Boys的一名成員曾與白宮有聯繫的人進行溝通。這位官員說,位置,移動電話和通話記錄數據顯示,有一個電話將一名驕傲男孩成員與川普白宮聯繫在一起。FBI尚未確定他們討論的內容,該官員未透露任何一方的名字。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05/us/politics/capitol-riot-trump.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由於德州和密西西比州官員考慮取消戴口罩的規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員提出了新研究,強調口罩的重要性。該研究報告說,戴上口罩與美國各縣較少的冠狀病毒感染和Covid-19死亡相關。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室內或室外開店就餐的縣(縣)在大約六週後每天感染率上升,在兩個月後Covid-19死亡率上升。
#亞歷桑那州州長正在考慮提高企業和餐館的容量限制,但仍建議使用口罩。同樣在周五,南卡羅來納州州長亨利·麥克馬斯特(Henry McMaster)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取消了該州政府建築物中的面具指令。加州公共衛生部周五還放寬了一些限制,稱遊樂園,戶外運動和體育館的現場活動,可以在4月1日重新開始,但要限制容量,並强制戴口罩。
#加州官員宣布,該州的迪士尼主題公園或在4月1日有限的時間內重新開放。但前提將取決於各個縣的冠狀病毒傳播統計數據。
#隨著各國爭相爭取足夠的疫苗劑量以終止大流行,新的競爭正在展開:用注射器對其進行管理。
#大流行的種族差異在美國疫苗的推出中仍然存在。
#奧勒岡州的科學家確定一種,英國變異病毒的再變異病毒,這種變體可能會使該變體對疫苗的敏感性降低。
#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調查顯示,過去幾個月來,打算接種疫苗的成年人比例顯著增加。現在有69%的公眾計劃接種疫苗或已經接種疫苗,而11月份曾表示打算繼續接種疫苗的人中,這一比例為60%。同時,新調查也發現,在接種疫苗的認知上,也存在27%的政治差距,其中83%的民主黨人表示他們計劃購買或已經接種該疫苗,而共和黨人只有56%。
#嬌生披露數據表明,雖具有高度保護性,但其藥效比Moderna和Pfizer-BioNTech生產的疫苗略低,衛生官員原擔心新疫苗不被民眾所選,但事實上不然,因其只要施打一次,反而較民眾能接受。
#教宗方濟各訪問伊拉克。教宗的訪問恰逢近期炸彈襲擊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引起不少信徒的擔心,為期四天的旋風式訪問,也恐加劇該國激增的冠毒疫情。
#《泰晤士報》的調查:古莫的幕僚在6月份重寫了一份關於養老院Covid死亡的報告,以掩蓋死亡人數。
#加拿大批准了嬌生疫苗,這是第四種選擇。
#一項新的民意測驗顯示,70%的美國人表示支持拜登總統處理冠狀病毒疫情的方式。
#韓國的藥品安全部門批准在週五和劑量的輝瑞公司BioNTech疫苗約23萬人次,預計本月開始到達,通訊社韓聯社報導。該國人口約為5100萬,該國上週開始了疫苗接種計劃,這是在11月之前實現全體免疫計劃的一部分。韓國於今年2月批准了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並希望通過國際合作組織Covax疫苗超過200萬劑。
#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表示,上週對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的鎖定將在周日上午結束。
#日本政府週五宣佈,將東京大都市區的緊急狀態延長至3月21日。其他六個州也取消了緊急命令。這些限制,包括命令餐館和酒吧在晚上8點之前關閉,原定於週日結束。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3/05/world/covid-19-coronavirus
美國 fbi 階級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宋魯鄭: 美國病了,西方病了,病根都知道,但就是還沒有解藥】
作者宋魯鄭 ·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研究員
一場疫情和一場大選,把歐美的無能、低效、混亂展現無遺。歐洲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疫情中心,累計1200萬例。美國則一舉超過1千萬,占全球的20%。
這麽突出的癥狀,誰都知道西方病了。哪麽它的病根何在?是否還有藥可醫呢?
西方共用四大病根,都源於它的制度設計,違反常識和人性的先天性致命缺陷。
一是認為大眾永遠是正確的。而一旦民眾做出錯誤選擇,就再也無法改變。
英國的脫歐公投就是如此。當時的首相卡梅隆自以為脫歐是如此的不理性,危害是如此的嚴重,民眾一定會支持留在歐洲。以致於投票開始後,他已經在唐寧街十號首相府準備慶祝儀式了。結果卻爆出了本世紀首個重大黑天鵝事件。雖然全世界都認為脫歐是錯誤選擇,但政治人物也只能跟著繼續錯下去,而無法糾正。否則將直接危及現行體制的合法性。
類似的事件還有西方第二大黑天鵝事件:特朗普被美國人民選為總統。盡管很多美國人都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奧巴馬在選舉結果出爐時曾一度懷疑這個制度,著名的政治學者福山則直接聲稱美國制度已經失敗。但整個社會除了接受,沒有任何解決之道。因為如果否定選民的錯誤選擇,就等於直接否定這個體制。
按說,沒有誰是萬能的,都可能犯錯本是一個常識。中國1949年的革命以農民為主,革命勝利後農民也占國家總人口的80%以上。但毛澤東在建國前夕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提出“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但在西方這種制度下,誰敢承認選民主體是需要教育的?不但不敢承認,還一定會竭力迎合。特朗普就是迎合落後地區、受教育程度不高選民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甚至排外的想法才贏得選舉。在今天的印度,許多政治人物知道農民不會使用電腦,就幹脆提出禁止使用電腦的競選口號。
我以前曾總結過,在西方這種制度下,大眾必須是理性和充滿智慧的,既關心國家整體利益和未來,也深諳復雜的國際關系,更有必要時能為了他人和國家犧牲自己的切身利益。但這樣的人民是不存在的。一個建立在不存在基礎之上的制度,怎麽可能不百病叢生走向危機呢?
第二大缺陷是權力和責任無法保持一致。
按說,權力和責任一致也是很普通的常識。但在西方這種制度設計下,大眾擁有決定誰是國家領導人,國家實行什麽政策的巨大權力,但卻沒有與行使這一重大相關權力的責任。或者說這種責任只是口頭存在,但卻無法監督和衡量。
比如是不是每一個選民都應該去投票。投票的時候是不是應該了解每一個候選人和他的政策。如果是公投的話,應該對議題充分了解,還要知曉其利弊。
以這次英國公投為例,投票率只有72.2%,也就是說有近三成約一千三百萬選民沒有出來投票。即支持者、反對者和棄權者各占三分之一!要知道支持脫歐的只比反對者多出122萬張票。結果就是這122萬人決定了一個6600萬人國家的命運。投票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任何一個政黨都有鐵桿支持者,如果投票率低,極端的、活躍的少數就將代表多數。2017年法國議會選舉,投票率竟然只有42.6%,連一半都不到。這不僅僅結果是否真實反應民意的問題了,而是直接令人質疑這個結果是否有合法性。
更令人震驚的是,英國很多選民連歐盟都不知道是什麽就投了票。結果出來後,在英國竟然如現如此令人不可思議的現象:查詢什麽是歐盟竟然升到網絡使用第一名!
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法國。2005年法國公投否決了歐洲憲法《裏斯本條約》,重創歐洲一體化進程。但否決的原因並不是選民對這個條約多麽不滿,相反他們很多人根本看都沒有看過這個條約。他們只是因為對政府不滿而投了反對票。一個影響自己國家和歐盟重大利益的事件,就如此兒戲以對。
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就指出法國公民社會的“黑手黨化”:只要權利,不要責任。甚至借國難之機而向國家發難,謀取個人利益。2003年,法國出現罕見的高溫,造成上萬人死亡。2006年,當高溫再現法國的時候,本來就應該吸取教訓的法國醫療界居然因自身待遇等問題發動罷工!向政府施壓,以滿足其要求。
2005年,巴黎申辦奧運會進入倒計時一刻,當國際奧運會到巴黎考察時,交通部門就選在這一天進行總罷工,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這個時候才最有效果。最後巴黎申辦失敗顯然與此有關(畢竟奧委會擔心如果舉辦奧運會時也如法炮制,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2016年特朗普勝選,但投票率只有55%。特別令人費解的是,堅決反對特朗普種族主義立場的黑人投票率大跌,特別是許多搖擺州黑人投票率大跌。要知道在這些搖擺州特朗普都是以微弱多數獲勝,他們的投票完全可以左右大選的結果。更令人嘆息的是,當初是無數民權先烈的生命才換來今天黑人的投票權,卻被白白浪費掉了。
三是去專業化。
人類發展到今天,社會越來越復雜,分工也越來越細致。專業化成為必須遵守的原則和常識。即使是一個單位的招聘,也明確要求要有三到五年該領域的工作經驗。然而,西方這種制度卻逆歷史潮流而動,出現了去專業化的現象。
特朗普是政治素人,他勝選後任命的政府中實際的二號人物、主要負責外交的國務卿蒂勒森同樣是一個從未擔任過公職,也從未從事過外交工作的商界老板。其他內閣成員也大都沒有相關領域的歷練,都是外行領導內行。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僅有兩人:退伍軍人事務部由副部長大衛·J·舒爾金擔任、交通部長是曾擔任過副部長的趙小蘭。
雖然不能絕對說沒有相關經驗就一定不勝任,但這和官僚體系專業化、國家治理專業化的趨勢相違背。絕大多數人既缺乏政界也缺少自己主管部門的經驗和知識儲備,而由於年齡原因,既很難避免過去領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經驗的影響,也很難再重新學習。
法國也同樣。馬克龍總統缺少從政經驗(大選時他的政黨才成立一年、他從未參加過選舉、僅擔任過兩年多經濟部長),他任命的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僅擔任過邊遠小市的市長和國會議員,其經驗比馬克龍更少。其組成的22人內閣,第一次擔任部長的就高達18人,其中9人是純粹來自社會:有民間環保人士、記者、奧林匹克擊劍冠軍、醫生、出版社首席執行官。
由於非專業化,也由於體制因素,內閣成員往往缺乏不穩定性。
奧朗德政府五年中換了三位總理。重要的內政部長和經濟部長分別五年內四次、三次換人。外交部長是兩次換人。如果從整個法國而不是某個領導人的任期來看,哪麽從2011年到現在,法國這個國家從總理到外交部長、勞工部長、教育部長、文化部長、體育部長都已經更換了五次,最短的任期僅有4個月23天。
特別是法國面臨經濟和安全兩大迫在眉睫的挑戰,結果極為重要的經濟部長竟然更換了六次,內政部長更換了7次!雖然說法國經濟長期低迷的原因很多,但主管經濟的部長如此頻繁的更換,一個國家的經濟怎麽可能好呢?在恐怖襲擊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負責安全的部長如走馬燈輪換,這個國家的安全還能有保障嗎?
特朗普則不到兩年間內閣基本更換一遍,多達22位官員被更換,42起人事異動。多達65%的離失率。平均每二十天有一人離職。上至國務卿、司法部長、國防部長、幕僚長、FBI、總統顧問下至白宮發言人,可以說數都數不清了。到現在,四分之一的內閣首長都僅是代理。
第四大缺陷就是政黨競爭的設計初衷違背人性。
西方這種多黨民主的制度設計是希望通過政黨競爭促使執政黨更好的治國理政,希望通過在野黨的監督,確保執政黨少犯或不犯錯誤。通過這種設計建立問責制。
然而任何一個政黨都想成為執政黨,而執政黨犯的錯誤越多,越嚴重,越不得人心,是在野黨能夠成為執政黨最重要的條件。於是良好的初心就演變成今天的政黨惡鬥,政黨利益超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法國黃馬甲運動發生了許多空前的暴力事件,甚至國家文物、法國的象征凱旋門也遭到損汙。應該說不管立場如何,反對暴力應該是各政黨最基本的共識。結果除了馬克龍政府反對外,其他在野黨卻完全相反。它們或者譴責馬克龍導致了暴力,或者譴責政府故意放大暴力來汙名化黃馬甲運動,或者指責政府是轉移視線。
比如“法國站起來”黨魁譏諷內政部長,本來屬於放火政府,現在卻扮演起救火隊的角色。他甚至指責政府有意識在星期六讓暴力膨脹,從而讓人民運動失去信用。共和黨也譴責暴力,但譴責的是“自我封閉在這一暴力中的共和國總統和政府”,稱是因為他們沒有聽取人民,沒有向人民伸出援手,才引發人民的憤怒,把責任全推到執政黨身上。
而極右和極左政黨都公開支持黃馬甲的一切行為,稱之為是愛國者,是人民起義。極右翼領袖勒龐女士甚至“詩興大發”,發推稱贊:“英雄啊,黃背心,妳們把自己的身體變成壁壘,高唱馬賽曲,保護無名英雄紀念碑,以免遭到打砸。妳們是站起來與小流氓勇敢鬥爭的法國人民”。在野黨趁火打劫、火中取栗發國難財的味道非常濃厚。
美國政黨惡鬥更為嚴重,其直接後果就是政府關門。除了無政府主義者,任何理性的人都知道政府關門是極其嚴重的政治危機,是矛盾無法解決、各方絕不妥協全面沖突的結果。特朗普上臺以後,政府已經關門三次。這一次由於民主黨控制眾議院,雙方勢均力敵而創造了美國歷史紀錄。
表面上看,雙方對立之處是要不要為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建墻撥款,但被後則是雙方的戰略對決。一是特朗普要連任就必須建墻。這是他最主要的選舉政見,而且也是少數至今仍然沒有兌現的政見之一。而民主黨要想重新執政,就必須全力阻擊。這也才會出現美國歷史上政治最高層鬥爭中從未有發生過的極其罕見的先例:議長取消總統到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總統取消議長外訪!如果說佩洛西提前十三天通知特朗普還算是保持了基本禮貌的話,一向粗魯的特朗普則是在代表團出發前幾分鐘才告知對方。
二是雙方的理念南轅北轍,根本就沒有妥協的可能性。西方這種制度必須社會主流或者政治精英對重大問題有基本共識,才能在一些具體的政策差異上進行妥協。如果是根本性的問題沒有共識,哪就只能是妳死我活的零和遊戲,民主就成了鬥爭的工具。民主黨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對外來移民持歡迎立場,並認為這是美國這個國家的責任和道德力量所在。而特朗普則把很多問題如安全、就業等歸罪於移民。皆盡全力限制或者清除而後快。當然理念的背後也同樣是利益。眾所周知,移民多支持民主黨,傳統白人多支持共和黨。在選票為王的制度下,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雙方廝打的如此慘烈,如此不擇手段,原因就在這裏。
三是中期選舉過後,政治版圖重新劃分,對立雙方都希望通過某件事立威,確立於已有利的行事規則。如果一方率先妥協,以後就很難再壓倒對方。
於是在這種種考量之下,美國歷史上最長政府關門紀錄誕生了。整個國家成為政黨博弈的人質和籌碼,成為政黨利益的犧牲品。
事實上,這種違背人性的制度設計不僅影響到國家大政,就是民生議題也一樣。比如奧巴馬2008年第一次競選總統時就許諾效仿中國修建高鐵。但八年過去了,卻寸鐵未成。一個是民眾不願意拆遷,二是利益受損的航空集團、高速公路集團、能源集團以及酒店業反對。三是相關議員要求高鐵必須在自己的選區經停,否則就給予否決。四是共和黨執政的州反對來自民主黨執政聯邦政府的決策。除了民眾和資本因素外,政黨利益博弈就占了兩條。
西方全面政治危機是內因和外因的結合
毫無疑問,正是先天性制度設計的致命缺陷,才是今天西方民主全面危機的真正根源。西方出現的所有問題如短期行為、不能制訂長遠規劃、無法選出合適的人才、不能進行痛苦和必要的改革(比如經濟困難時消減福利)、政策缺乏延續性、不能在問題處於苗頭階段解決、低效率等等均和此有關。
當然一個制度的先天基因缺陷要想全面爆發還是需要外因的,這就是全球化、以機器人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進步、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它成了西方陷入全面危機的外部條件。
歷史發展的新時代對西方的影響主要有二。
一是中產階段迅速萎縮,成為少數。今天的歐美都降到50%以下。根據西方民主理論,沒有中產階級就沒有民主,西方民主制度產生、運行和維系的基礎正面臨崩潰。
全球化導致發明創造帶來的巨大利潤只能被少數人獲得。本國民眾無法分享。比如蘋果手機是美國的發明,但生產制造全在第三世界國家。蘋果公司獲得巨額回報,美國廣大民眾卻無法從中分得一杯羹。
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導致大量中產階級失業。特朗普雖然指責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導致美國失業率上升,但研究數據表明,90%的失業是由自動化造成的。從自動化技術獲利的也是少數精英。
二是網絡助推民粹主義崛起。當一個國家最窮和最富的群體超過中產階級,政治極端化、民粹主義就會崛起。過去由於政治參與和信息傳播的成本,它們都會受到技術性制約。但在互聯網時代,卻一切都成為可能
比如從傳統政治角度,特朗普所做的一切都是政治自殺。但他卻一路高歌猛進,笑到最後。其原因就在於網紅政治時代的到來和他個人特質的有效結合。
在電視和報紙傳統媒體時代,政治素人根本沒有表達機會,自然也沒有辦法對選民產生影響。但在互聯網時代,和網民互動的成本幾乎為零。只要妳能博眼球,能引起爭議,就有了知名度。特別是在信息爆炸時代、求新求變時代,傳統政治人物謹言慎行的風格越來越令人厭惡,那種不講道理、激進、偏激、處處說錯話、挑戰傳統的政治人物反而更易引起關註和轟動。可以說越無賴越能打動平民。西方民主制度在互聯網面前正面臨著感性打敗理性的嚴重挑戰。
由於長期的政治歷練,這種網紅品質在傳統政治人物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而只有特朗普這樣的人物才可能具備。所以特朗普就靠一個推特打敗了所有媒體。
這也是采用西方制度的國家和地區頻頻出現政治素人以及民粹主義可以迅速崛起的原因。
如果說中產階級還是相對理性和穩健的話,哪麽當一個國家失去這個主體、民粹主義崛起的時候,其制度性的先天缺陷如假定大眾永遠正確、權力和責任分離、政治的非專業化、政黨競爭違背人性的設計等都會共同爆發出來。
只是全球化、以機器人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進步、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都是歷史的必然,無可逆轉。西方的制度模式即使僅僅難以適應就要會被歷史淘汰,更別說還由此引爆了自己的基因性缺陷。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將是西方無法跨過的歷史之門。 所以,西方有病,病根誰都清楚,但到目前無藥可解。
美國 fbi 階級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拜登vs特朗普,就同香港飯民vs焦土一樣,係一場民粹vs精英大對決】
「斷正」電郵門事件證據確鑿,然而美國各大主流媒體竟然齊齊噤聲:王丹批評《紐約時報》只將相關報導擺響第十八版一個小角落你覺得好離譜?未夠,幾日後無啦啦拎特朗普響2013至15年響中國生意嘅紀錄,仲用「向中共政府繳交達數十萬美元稅款」黎反抹黑Trump Trump先至叫最離譜。
唔單止咁,明明國家情報總監John Ratcliffe已講到明FBI掌握Hunter Biden手提電腦係真事,亦明示《紐約郵報》列舉嘅電郵有其根據,但偏偏香港同美國班左膠卻拒絕接受事實,堅持呢單醜聞係無中生有,係俄羅斯間諜操縱美國大選嘅陰謀,總之我唔知我唔聽我唔理,拜登就係無辜,特朗普就一定罪該萬死。
有趣嘅係,基於特朗普政府響過去一年對中國手段強硬兼多番表示對香港人表示支持,所以令到黃絲一面倒支持特朗普,結果令到一直靠食黃絲條水嘅「黃標KOL」陷入精神分裂狀態:無立場無廉恥果班例如xxxx當然無問題,反正都係照讀新聞,再加鹽加醋講到乜尻「黃金交叉」都仲得;又或者好似鄭經翰咁早已搵夠水上岸,亦唔怕得罪聽眾堅持特朗普就係「反民主」;
但係仲有一班企響傳統飯民親美國民主黨路線、卻又仲未上岸嘅「黃標KOL」又點算呢?本來就好應響呢個時候緊跟大台指揮唱好拜登,問題係當下面課金班黃絲老闆要聽嘅係撐特朗普言論,於是就會有好似劉細良咁撚七嘅情況出現:口中就不情不願話點都要撐Trump,但又會無啦啦露出狐狸尾巴,走去話撐Trump嘅人同撐陳百祥、大劉做特首其實無分別。
燒山最近都忍唔住出聲批評,基本上成個美國建制都集體企哂響拜登一邊全力為其護航,並總結呢個係由於特朗普民粹路線觸動倒既得利益利益同社會精英嘅原因──對於呢個講法,我當然係完全同意,但我唯一要提醒嘅係,即使係燒山自己,其實都係香港建制一部份,過去就打壓本土派同年輕勇武抗爭者不遺餘力,一直去到今年年初先突然「良心發現」。
事實上美國左膠對於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嘅各種抹黑同迫害,根本響香港發生咗好耐,只係因為黃屍一直處於迫害果一方,所以先會完全無感覺而已。
所以見倒有少香港人奇怪點解Chris Pratt只係因為唔參加「Avengers」嘅撐拜登同Harris聯署,竟然就比班左膠圍攻到Twitter都要摺埋;但相比起響香港,只要你唔撐飯民就係「收共產黨錢嘅藍屍」、只要你唔參加初選就係「分化鎅票撚」、只要你屌下飯民就係熱狗;我覺得美國班左膠文明好多囉,起碼唔會老屈人係俄諜先啦;如果佢響香港,咪好似杜汶澤咁比劉細良廢陶老屈唔撐Biden即係撐阿叻囉。
香港嘅飯民大台,同美國嘅建制力量,根本就係一丘之貉:佢地通常都為自己嘅學歷同經濟條件擁有一種優越感,同時認為自己擁有特別崇高、悲天憫人嘅道德價值觀;但其實呢啲所謂道德高地背後,其實都只係守護自身利益嘅一種藉口。
呢班「社會精英」通常都係由一班生活無憂嘅中上產組成,利用自己嘅人脈同影響佔據各大輿論評台,再加埋一堆大學學棍背書提供「學術權威基礎」,然後再響政府申請各種基金招攬一大堆全職左膠作為水泥隊,一個唯我獨尊嘅大台就此搭建而成──之後只要有任何階級、團體、組織違反佢地嘅利益原則,就立刻會被瘋狂圍剿,用各種最低劣嘅手段將你抹黑,分別只在於,你究竟係俄國間諜排外法西斯,定係收共產黨錢嘅分化鎅票撚熱狗。
美國建制同飯民大台一直以來都運作良好,直至特朗普同本土勇武派嘅出現。特朗普背後所代表嘅,就係一眾全球化貿易下嘅受害者,佢地本來應該係由左派代表,奈何美國左膠已同華爾街代表嘅民主黨建制合流,經已淪為資本家嘅走狗;至於本土勇武派嘅出現,亦係因應和理非不合作運動多年黎一事無成,傳統飯民尸位素餐,再無人相信靠呢班垃圾可以爭取倒真普選──簡單黎講,前兩者就係指出「國王的新衣」嘅細路,而為咗捍衛自己嘅尊嚴同利益,無論美國同香港嘅民主黨自不然將佢地視之為死敵。
最近睇比香港一眾社會科學棍吹捧嘅Larry Diamond著作《妖風》,就充份感受到果種自以為高人一等「公共知識份子」嘅氣焰,將所有對傳統民主理論質疑嘅聲音貶低為民粹──但事實就係呢班「學棍精英」太過離地、對現實世界嘅認知出現嚴重脫節,民粹本土思潮先會湧現,所以民粹從來唔係問題根源,真正根源應該係呢班精英既得利益階層嘅腐化。
所以無論係特朗普面對美國民主黨、主流媒體同左膠學者,定係本土派面對飯民大台、黃屍媒體同左膠學棍,本質其實一樣,都係一場基層民眾vs精英、民粹vs建制嘅對決;
如果你會認同只有特朗普當選美國先會延續對中共強硬政策,China登當選則香港無運行的話,咁你應該同時認同本土派拆大台、焦土飯民,山就係因為覺得飯民不死、香港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