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告訴你,怎樣能有效脫單】#愛情觀察
上週六以春天會館-全方位健康交友平台(單身俱樂部) 愛情教練身份,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張榮富教授,一起在 24愛戲 講座中暢談 #如何脫單。我結合心理學與戀愛教練經驗,分享了幾個方向與技巧。感謝當天參加的粉絲捧油,活動在歡樂中順利結束。
而張教授不愧是國內研究 #擇偶 的大師,幾篇紮實的學術報告反映了幾個重點,這些量化數據對我們擬定脫單策略,很有幫助。
【幾歲前是擇偶黃金期?】
從 #大數據 來看,男女「年齡被接受程度」關鍵點分別在35、30歲。在此之前的被接受度(擇偶機會)較高,過了後顯著下滑(從教授的PPT來看,就如同股票突然大跌,向下掉了一段)
【男人愈老愈值錢?」
數據上男人過了35歲,被接受度也開始明顯降低。張教授認為光是「老」不會讓男人吃香,你必須是「老」的背後加上其他優勢,例如經濟、健康、外型、歷練等,才有效果。簡單說,「老富帥」贏過「老殘窮」不是因為老,而是後面的東西。
【姐弟戀是常態嗎?】
從數據分析,女生年紀愈大,能接受比自己更小的男生。但別太期待 #姐弟戀 ,因為男生隨著年齡增長,希望另一半與自己的 #年齡差距 也會放大。20男接受「大5歲~小3歲」的女生,但35男找「同齡~小10歲」,45男找「小4歲~小14歲」,至於55男呢?呃,數據顯示他們找「小8歲~小20歲」的對象。
【姐弟戀暗藏危機?】
張教授有個觀點很有趣,#姐弟戀 容易產生更多大齡未婚女生。因為年輕底迪未必想結婚,浪費人家30歲前寶貴光陰的機率較高(畢竟男生擇偶機會的主跌段從35才開始)。
【那我放寬年齡限制,就可以找到對象嗎?】
對 #大齡女生 來說,放大擇偶條件中的 #年齡差 效果並不好。 因為男生設定的年齡差距放大過快(年紀愈大,愈想找比自己小更多的)。除非大齡女生能接受比自己年長許多(例如35女配45男或更大)。
從張教授的分享,在脫單上我認為有兩個關鍵:
【把握自己黃金期】而且不要設定太僵化的時間點(例如「我30歲才開始找對象」、「我要35歲結婚」),因為人生(或者說愛情)無法如此理性按照行程表走。若不小心錯過黃金期,脫單機率會大幅下降。所以,平常就要為自己拓展機會啊!(延伸閱讀:三種好用的交友大平台 http://30plus.30.com.tw/article-content_1183.html )
【提升個人吸引力】當你的魅力(內涵、外在、互動技巧、生活經驗等)愈來愈豐富時,多少能降低年齡的負向影響,甚至將歲月當成一種累積。正如我當天在講座說的,有魅力才叫 #歐爸,又宅又拉遢會被當 #歐吉桑。(延伸活動:好人緣聆聽技巧 http://www.iiispace.com/registerevent/2018031702/
#轉給即將錯過黃金期的朋友
#數據會說話不要不信邪
「聆聽技巧ppt」的推薦目錄:
聆聽技巧ppt 在 網路上關於有效的溝通技巧PP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有效的溝通技巧PPT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 ... 要做到這二點就是要運用積極聆聽的技巧, 切勿一開口就是溝通的無形殺手- 12個 . ... <看更多>
聆聽技巧ppt 在 網路上關於有效的溝通技巧PP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有效的溝通技巧PPT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 ... 要做到這二點就是要運用積極聆聽的技巧, 切勿一開口就是溝通的無形殺手- 12個 . ... <看更多>
聆聽技巧ppt 在 [心得] 《你都沒在聽》傾聽的重要與強大-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版:https://vocus.cc/article/5ff0677ffd897800016502c6
要談溝通和先談傾聽。然而,現代生活很少鼓勵我們仔細、用心的傾聽他人,傾聽不只是
聽別人說什麼,在別人滔滔不絕時保持沈默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回應,能不能引
導人清楚表達內心的想法,也在過程中讓自己的想法成形。
很快的把這本書看完的原因是在line上看到堂妹說她決定要離婚,感到很訝異,一直以為
遠在他鄉的她很幸福,突然接到這個訊息,就想趕快把這本有關傾聽的書看完,避免我在
聽到陳述時給出太多建議,如書中所說,傾聽不是去教導、批評、評價,是有一個人願意
跟你一同感受。
書中也提到我們都預設自己瞭解伴侶、家人的想法,這也叫做親密溝通偏見。實驗證實受
試者以為另一半比陌生人瞭解他們,結果非但沒有,有時甚至不如陌生人。
專注傾聽會改變對話的品質,過人的傾聽能力,能聽出對話的真正內涵,有對話敏感度的
人不只會留意說出口的話,言外之意和細微的語調變化也逃不過他們的耳朵。
除了傾聽他人,人也會在心裏跟自己說話,聽別人說話,決定我們內在對話的語氣和品質
。內在對話多半跟你煩惱的事相關,有人逃避自己會把自己弄得很忙,好把聲音淹沒。這
方法沒效,內在聲音永遠都在,如果白天引不起你的注意,就會在凌晨四點把你吵醒。(
看到這裏突然覺得這會不會是很多人失眠的原因之一?)問題或許難解,但與自己對話終
究還是解決問題(至少是面對問題的唯一途徑)。
書中也提到知道他人煩惱,並不表示你需要替他人解決煩惱。通常別人也不是要你替他們
想辦法,只是想聽他人的意見。你不能幫人挽救失敗的事業、修復破碎的婚姻。為他人的
困境提供解答,只反映了你若是他會怎麼做,但你畢竟不是他。你最適合做的事情就是傾
聽,努力瞭解對方面臨什麼問題,試圖體會對方的感受,幫當事人更深入自己的內心,讓
答案自然浮現。當事人往往已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只要傾聽,就能幫助他們想通最好的
處理方式,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OS:心理諮商所的功能)。研究顯示,身旁若有一個專
注的傾聽者,想出的答案會比獨自思考更詳盡、更多樣,證據更充分。
聽和說常被歸類為一組,而聽往往是柔弱的那一方。事實上,在溝通的過程中,聆聽才是
最強大的一方。聆聽雖是讓別人說,卻不表示你要永遠保持沈默。看一個人如何回應,就
知道他是不是好聽眾,甚至能判斷他是不是好人。
作者認為對她記者生涯很有幫助的是-她可以傾聽任何人說話。這本書作者把她在聆聽方
面的學術研究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描述傳達,所以不管她訪談的對象是專家學者或中情局探
員,都描寫的幽默有趣,讀完後發人深省。
2021年我也把學習傾聽當做個人目標之一,傾聽他人也傾聽自己,雖然看完了這本書,但
在應用上傾聽他人時仍會習慣性的給意見,書中也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重看本書可以練
習提升傾聽技巧,我覺得是在現代數位科技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10.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09591869.A.207.html
※ 編輯: ab12 (110.28.10.115 臺灣), 01/02/2021 20:52: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