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抽獎贈2書本】《#靜下來工作》
❓什麼是 #正念?可以減壓、專注、培養同理、找尋自己?
❓什麼樣的內部培訓課程,讓 #Google 員工也趨之若鶩?
❓什麼樣的技能,可以幫你在這凌亂不堪的世界保持理性?
🚀本文濃縮我的讀書心得、上課體會,用一張圖帶你看懂正念
🔗圖文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mindfulness/
【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
近年來越來越常聽到「正念」這種生活方式,同時這個概念也漸漸深入企業界。一般人對它的誤解可能是冥想、打坐之類的禪修活動。我認為,正念其實是一個「思考與回應的系統」,教你「釐清外來資訊、探索內在情緒、做出重要決定」的一個處理過程。
這篇文章裡,我會分享《靜下來工作》這本書的心得精隨,並且以我自己親身參加過「正念工作坊」的課程經驗,回顧與精煉成我的體會,用一張圖帶你看懂正念是如何運作的。這絕對是一個未來人才必備的內在修練技能。
【這本書在說什麼?】
《靜下來工作:一位禪師與Google團隊共同開發的七項覺知練習》這本書的作者是馬克.雷瑟(Marc Lesser),他是一位修習正念多年的禪僧,悉心推廣正念的概念給世界各地的企業領導人。同時他也是Google熱門課程「SIY搜尋內在自我」的共同開發者之一。
這本書裡,他分享了這門課程帶來的廣大成效:「讓企業領導人更具同理心、減輕心理壓力、提高自我察覺、增進團隊溝通」。他將課程精隨濃縮成七項覺知練習,期許人們學會使用正念之後,能夠在凌亂不堪的世界保持理性,找到內心的寧靜。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這本書裡的智慧,不是光用「讀」的就可以掌握,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去實踐、去練習。這本書可以視為「學習正念的入門磚」,唯有當你把正念的方法實踐到生活上,才能體會到身、心、靈全部煥然一新的感受。
【我的「SIY搜尋內在自我」上課體會】
我在前文不斷提到「SIY搜尋內在自我」課程,其中SIY是「Search Inside Yourself」的縮寫。這是一堂連Google員工都搶破頭的內訓課程,也被稱之為「Google送給世界的禮物」。課程的目的,除了教員工探索內心深處之外,也期許培養出擁有正念思維的新一代領導人。
這堂SIY課程的共同創辦人,除了《靜下來工作》作者馬克.雷瑟之外,還有被稱為「Google開心一哥」的《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作者陳一鳴。他們在Google內部打造出這門課,員工熱烈參與且座無缺席。
我很幸運地在前年的公司培訓中,參加了這堂Google正式授權,為期兩天的「SIY正念工作坊」。在上課前,我先讀完了《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初步認識正念的概念。但是親身體驗過課程之後,獲得了更深刻的體會,學到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在課程中,老師帶我們有意識地掃描腦袋隨機且雜亂的思緒,改為專注於自己呼吸,放下那些過去的煩惱與未來的擔憂,沉靜於當下此時此刻的自己。學員們彼此分享自己的苦惱、傾聽對方的苦惱,並且學習解讀自己的情緒。
老師對正念的詮釋是:「用正確的心態去感知這個世界」。經過兩天的沉澱與學習,我寫下了這段心得:「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正念是「刺激與回應之間的空隙」】
雖然在課堂中或是書裡面,關於正念的練習總是圍繞著呼吸、冥想、靜坐…等,看似很「禪」的活動。我認為,之所以用這種練習方式,其實是為了解決一個更大的議題:「人類的終極自由」。
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神經學家暨心理醫生弗蘭克,在其經典著作《活出意義來》探討過這個議題,他說:「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有個空隙,讓我們有權選擇如何回應,而我們的回應則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自由。」
我認為,正念就是這個存在於刺激與回應之間的「空隙」,它決定了你如何實踐「人類的終極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同樣的外來刺激,例如一個意外事件,有人解釋為災難與不幸;但學習正念的人,會解釋為磨練並且賦予意義。
【正念是「思考與回應的系統」】
人類的腦袋有一半的時間,是處於思緒雜亂的漫遊模式,任憑直覺自動導航我們的思考與反應。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生氣;遇到失敗挫折的結果,就氣餒;遇到不合拍的人,就惡言以對。
學習正念,其實是學習一套如何思考、如何回應的系統,讓你在面對任何的外來刺激,保有自己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靜下來工作》書中的七項覺知練習,就是教你如何面對日常「輸入、處理、輸出」的三個環節,建構出一套有意識的系統。
【七個內在的覺知修練】
1.熱愛工作
從具有啟發、最重要的事情開始著手。培養自己的抱負,也就是內心最深處的意向。靜下心來問自己:你最熱愛什麼?你受到什麼啟發?什麼讓你精神振奮?你遵循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2.身體力行
規律靜觀,做正念練習。常見的練習方式有規律的靜坐、正念行走、正念呼吸、手寫日記。學習在工作與生活上做出適切地回應。我發現培養每天規律的晨間習慣以及手寫子彈筆記,也有助於放慢生活的步調,省思自己雜亂的內心思緒。
3.別自以為專家
放下唯我獨尊的想法。踏入宏觀、開放和脆弱的世界。我認為如同《莫守成規》這本書說的「好奇心是一種超能力」,常保謙虛、好奇的態度,會觀察到更多有意思的細節。處理情緒也是同樣的道理,特別是「憤怒與好奇心無法並存」。
4.與自己的痛苦連結
不要逃避身為人必經的痛苦,將痛苦轉化成學習和機會。我特別喜歡《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在新書《召喚勇氣》裡說的這段話:「鼓起勇氣與脆弱共處無關輸贏,而是讓你在無法預測或控制結果時仍有上場的勇氣。」面對脆弱,接納痛苦,化為勇氣。
5.與他人的痛苦連結
不要避開他人的痛苦,與全人類、所有生命進行連結。至關重要的是培養「同理心」,然後建立起意圖幫他人減少痛苦的正向心態。讓這股願意協助別人、願意給予、願意貢獻的精神得以實踐,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世界,進而改變別人的世界。
6.依賴他人
放下獨立自主的假象,透過賦權他人、他人賦權,打造良善的團體互動。要做到團隊之間彼此依賴,則必須建立「信任」,如同經典商管書《與成功有約》一針見血地指出:「信任,是團隊合作的基石。」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同時也信賴他人。
7.簡單行事
放下匱乏的思維,莫忘初心和好奇心,統合正念練習和成果。接收到外在刺激後,透過正念察覺情緒、省思內心,做出依據自身價值觀的決定來回應:「做或不做?說或不說?罵或不罵?逃或不逃?」釐清思緒、簡化決定,你擁有決定回應方式的終極自由。
【讓我印象深刻的同理心故事】
無論在《靜下來工作》書裡或者是「SIY搜尋內在自我」課程,都會講述一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同理心故事。在課堂上,老師播放了一段兩分鐘的影片。一位女孩在NBA賽事開始前受邀高唱美國國歌,才唱沒多久,她就因為緊張忘詞而一動也不動。
試想,當下女孩的恐懼與羞愧是多麼強烈,全場數萬名觀眾盯著她,卻一句歌詞也唱不出來。如果你在現場,你會怎麼做?就在這個氣氛尷尬的時刻,名叫莫里斯.奇可的教練挺身而出站到她身邊,讓她知道她並不孤單。
教練雖然唱的不怎麼樣,但是有了他的引導陪唱之後,女孩逐漸提高嗓門,帶著自信地高唱完整首歌,獲得觀眾滿堂彩。教練的舉動是同理心的極佳展現,他不是坐在場邊看好戲,而是挺身向前給予支持與陪伴。
【後記:在這苦樂交融的世界】
羅馬「哲學家皇帝」馬可.奧理略在《沉思錄》裡曾說過:「如果你因外在因素而痛苦,那麼痛苦並非來自事物本身,而是你對它的看法。既然如此,你隨時都有權利改變。」
雖然《靜下來工作》的書名講的是工作,但從這篇文章的分享,你應該不難看出,「正念」這套系統,並不只適用於工作,它更適用於梳理你的人生。無論我們接收到怎麼樣的外來刺激,記得撐開那個回應之前的空隙,靜心思考之後再決定自己的選擇。
馬克.雷瑟在書的尾聲,語帶幽默地說道:「如果你不幫自己的人生排優先順位,自然有人會幫你排。」在這個快速步調、資訊混雜、苦樂交融的世界裡,比起以往所有時刻,更需要回到自己的內心。正念就是未來人才必備的內在修練。
【抽獎辦法】
1、抽出「2本」《靜下來工作》送給 閱讀前哨站 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留言+公開分享」參加抽獎。
2、請寫下你覺得「正念」是什麼?例如:「我覺得正念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正確選擇如何回應的方式」。
3、即日起至2020/4/21(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三名正取,兩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4/23(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感謝 康健雜誌 天下雜誌 天下讀者俱樂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zManag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身為經理人和管理職,你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獲得自己團隊的信任。不過,你的員工並不會自動給你這份信任。 :: 最敬業的團隊是通過個人的自然優勢來看待個人的 :: 新手主管傾向於關注團隊任務, 而忽略團隊中的個人導致一盤散沙 :: 真正厲害的領導人,不僅能帶領團隊完成任務,還能幫助每名員工的職涯發展,帶...
脆弱的力量 佳 句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面對未知的結果,你是否擁有上場的勇氣?
《召喚勇氣》閱讀筆記: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召喚勇氣》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著有暢銷作《脆弱的力量》,她的TED演講〈脆弱的力量〉觀看次數更超過四千萬次。
在新書《召喚勇氣》中,她將20年來致力研究勇氣、脆弱、自卑和同理心的成果,彙整成這本平易近人的生活與職場實踐手冊。
在第一次接觸到布芮尼的著作與演講之前,我對於勇氣的認知,停留在「膽大過人」與「無堅不摧」之類的心靈力量之流。
直到理解她的論述之後,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勇氣與脆弱是一體兩面,「真正的勇氣,是學會與脆弱共處」。
鼓起勇氣與脆弱共處無關輸贏,而是讓你在無法預測或控制結果時仍有上場的勇氣。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is not about winning or losing, it’s about the courage to show up when you can’t predict or control the outcome.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語錄 #名言 #格言 #閱讀 #勵志語錄 #語錄分享 #語錄系列 #名言佳句 #閱讀筆記
脆弱的力量 佳 句 在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脆弱的力量|
由於蔡依林訪談中的推薦,於是在出版好幾年後又重新回到熱銷排行榜的一本書。
從蔡依林近期的作品中,都能看見鼓勵大家擺脫世俗觀點,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寓意。
而關於完美如何帶領我們走向自卑及自我毀滅,在此書中有大篇幅的探討,也許就是她會喜歡這本書了的原因之一了吧!
「榮耀不屬於批評的人,也不屬於那指責落難勇士或挑剔別人哪裡該做得更好的人。
榮耀是屬於站在競技場上的勇者,屬於臉上沾滿塵土與血汗而英勇奮戰的人。他有時會犯錯,甚至一錯再錯,畢竟錯誤與缺失在所難免。
但他知道要奮戰不懈,滿腔熱血,全力以赴,投身崇高志業。
他知道最好的結果是功成名就,即使不幸落敗,至少他放膽去做了⋯⋯」
本書以羅斯福演說中留名青史的這一段話做為開頭。
作者說,這就是所謂「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無關勝負,而是瞭解勝負皆有其必要,是積極投入,然後全力以赴。
勇於展現,站出去,讓大家看見真正的你。
讀完這段,我腦中立刻跳出了上海好友Z小姐的身影。
對我而言,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斷走上不同競技場的勇士,而且越挫越勇的最佳示範。
我們兩個如同赤道與北極的差異,在熱情如火的她面前,我大概就要被歸類為冷若冰霜吧!〈澄清一下,我只是外冷內熱啦!〉
她把生活演繹得如同跳格子般,剛剛才在這格玩得很開心,某一瞬間覺得無趣了,就會立刻往下一格跳進,有時甚至轉身朝另一個方向自己畫個格子跳進去,在不同的方向來回穿梭,時而單腳時而雙腳,用自己的勇敢跳躍飛舞。
而我則像是在玩著跳繩,穩穩地在原地依照節奏跳著又跳著,直到雙腿已全然熟悉韻律,才會轉換另一種跳法再度練習,在自成一格的範圍裡,讓跳動成為身體自然的擺盪。
我們就是以如此截然不同的方式在詮釋生命的樣貌。
在時隔一、兩個月的碰面時,多半是她把事業、感情、生活發生的大小事一股腦地傾洩而出,即使通常我只是默默地聆聽,內心也往往為她勇於嘗試的不死精神而感嘆不已。
對我而言,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在與人的互動中願意主動先伸出手的勇氣,不畏懼對方的反應,總是率先釋出善意與表達情感。
因此,我深知她展現出面對脆弱的那份力量,正是我要學習的。
好了,突如其來的告白結束,也該言歸正傳回到這本書上。
許多人誤以為脆弱就等於軟弱,於是極盡可能的逃避脆弱,緊抓著那些熟悉且可預期的一切,戴上厚重的盔甲,以防別人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事實上,脆弱只是代表可能受傷,充滿不確定性、沒把握又冒險的感覺和一種情緒衝擊。
而展現脆弱並非軟弱無力的,反而充滿力量,且會讓人感受到無比的勇氣。
很多時候,我們避免自己太過投入,因為那會感到脆弱,自卑、不安、焦慮也可能隨之而來,於是就對每個人、每件事保持安全距離,以確保自己能隨時抽身。
隨著年紀增長,逃避脆弱的技能也就越發的爐火純青,如果認真較量一下,說不定會發現已經可以榮登生命中技術類的冠軍了啊!
我想起有次與某朋友的對話,忘記她問了我什麼,我把自己觀察到的誠實以告,我發現好像每件事情她都有所保留,沒有真的願意百分百投入,所以這也是她常常會覺得「沒有不好,但也談不上很好」的原因了。
說也奇妙,這似乎就是許多人的現狀,害怕脆弱的感覺,於是不敢全心投入,當然結果也就無法如己所望,進而更加的否定自我,所以只能把可掌控的範圍縮得更小,如此的惡性循環,最終劃地自限,把自己困在上了鎖的盒子裡。
我也不例外,往往要確保自己準備周全了才敢出擊,因為會擔心別人的評論或眼光,無法確保完美的不安全感會令我下意識地退縮,說白了就是無法面對自己不夠好的感受。
又或者該說,我們都很容易把不完美跟「不值得被愛」畫上等號了。
平心而論,即便準備充足,仍然不能掌控別人如何看待,但總是浪費好多力氣用來對抗脆弱。
作者寫道,依據多年來超過千人的研究,她最確定的一件事是,人生在世就是為了彼此連結和產生歸屬感。
然而,「匱乏文化」常常讓我覺得自己不夠好,而不願意接納自己的脆弱和不安,失去參與世界的自信。
永遠都不夠,讓我們感受到自卑、比較與抽離,於是就不敢放膽展現自己的脆弱,深怕失去愛與連結,但反而把自己推得離愛更遠了。
匱乏的相反並非是充足「給得更多」,而是自足與知足,或是作者口中的「全心投入」。
有趣的是,從作者的研究中分析,區分擁有強烈愛與歸屬感,以及苦求不得,這兩組人,最大的差異便是,願意「去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愛與歸屬感。
擁有強烈愛與歸屬感的那組人不見得生活過得很好或愜意,而是每次面對困難及挑戰,他們都選擇相信自己已經夠好了,值得被愛,值得擁有快樂。
我對此描述非常有感,單親自己帶著孩子並非沒有壓力或辛苦,但我卻比過去生命中的任何時刻更感到有安全感及自在,就是因為這一路的歷練,讓我開始學會有覺知的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我是被愛的,我值得擁有我要的,不需再多做什麼我就已經夠好了。」
不是因為我做得很好,也不是因為我很完美,而是當我就只是我時,已值得被愛。
本自俱足是底層強烈的信念,使我在經歷每次震盪時,依然穩穩地支撐著我。
能走到此時此刻的位置,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而選擇相信「我值得」絕對是一大功臣。
作者收集了許多人感到脆弱的時刻,例如:
開口求別人幫忙、挺身為自己或朋友辯解、向伴侶求歡、先開口說愛,但不確定對方是否也愛自己、主動關心經歷傷痛的親友、連續失敗之後再次挑戰、提出不受歡迎的意見、宣傳自己的產品等等
這些時刻都不陌生對吧?
都時常在生活中發生著,而我們可以選擇被脆弱擊倒,也可以把這些不安的感覺拋之腦後,選擇展現真實的自己,做那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事實上,愛,就已經足夠讓我們感到脆弱了。
我們深深愛著,卻無法確保愛的人一輩子都愛自己,也無法確保愛的人每天平安,願意去愛本身就充滿冒險。
但偏偏人人都渴望愛與被愛,所以逃避脆弱也就等同於逃避愛,如果下次脆弱湧現快要無法負荷時,也許想想擁抱脆弱等於擁抱愛,就會多一點勇氣跨出那一步了。
書中列出好幾項防禦脆弱的武器(圖中有一一列出),其中「打預防針」和「完美主義」這兩項尤其令我感同身受。
打預防針是指,事先預期可能發生的最慘狀況,讓自己在「預先排演悲劇」到「處於徹底絕望」之間尋求落點,以減少脆弱感。
相信身為媽媽的許多人,都曾看著熟睡的孩子感覺溢滿著愛,但突然恐懼湧現,腦中跑出各種情景,忍不住手就往鼻前探去,直到確認還有呼吸才感安心。(我相信自己絕對不是特例喔,請各位媽媽勇於跳出來承認!)
所以可以發現,脆弱與喜樂一直暗通款曲啊!
當我們擔心喜樂無法持久,害怕往後陷入失望,這種脆弱的感受,會令我們無法全然享受喜樂的當下,而下意識的為自己打預防針。
根據資料顯示,感恩,是破解打預防針心態的方式。
如果說「我值得」是帶著我走到現在的功臣,那「感恩」絕對也是不可或缺的戰將。
其實許多書或文章,都會教導我們寫感恩日記是想要轉變的很好方式,聽起來沒那麼神奇,但當真的可以用感謝的角度去看待生命中的一切發生時,那讓我體驗到無比的有力量,我知道只要我願意,所有都可以是生命的禮物。
完美主義,就像前面提到的,想要把一切做得盡善盡美,用來避免自卑,但事實上,完美主義只會創造更多自卑。
我過去常常會說,要馬就不做,要做就做好。
現在看來,這就是變相完美主義的陷阱,因為極度沒把握所以逃避不做,以為只要做好看起來完美,就能減少自卑、批評帶來的痛苦。
我自己體驗到,完美主義也會讓我們拖延不行動,因為尚未完成時還能有藉口說服自己,一旦真正做了就要接受自我評斷和外界的眼光。
「我們在什麼領域深受完美主義所苦,就是出自我們對那個領域的不安全感。」
書中這一句話是個深刻的提醒,讓我們可以用這個角度檢視自己。
展現脆弱的一個關鍵,明白自卑與脆弱階是常態,人人都曾有過。
當不再覺得自己不同於別人時,我們便能放心的談論自卑。
當我看完這本書,我突然發現自己就是個常人,一切都有跡可尋沒什麼大不了,也就更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與脆弱的時刻了。
如何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教養孩子?
最重要的當然是,父母先勇於展示脆弱的力量。
在女兒兩歲以前,我也曾經是一個緊張兮兮,翻閱各式育兒文章和書籍,深怕錯過孩子黃金發展時期的媽媽。
看著看著,盡是對自己的責怪與羞愧,又或是暗自竊喜的幸好。
擔心自己少做了什麼,孩子缺乏安全感、獨立性或是發展跟不上等等⋯⋯
也害怕自己多做了什麼,孩子缺乏安全感、獨立性或是發展跟不上等等⋯⋯
沒錯,就是這麼弔詭,做與不做都充滿不確定和焦慮。
而後我慢慢發現,那是由於一切的出發點都源自恐懼,恐懼讓我失去力量,不斷地要找尋更多資料以確保自己不會出錯,但即便筋疲力盡了,依然充滿不安。
於是我醒悟了,我沒有要當所謂的好媽媽或完美的媽媽,我只想當一個愛孩子的媽媽,我相信由「愛」出發,一切便已足夠了。
書中有一段,寫得很棒,
「如果因為其他家長的教養方式而羞辱他們,就沒資格宣稱孩子的福利。當我們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放心,並且自信投入世界,才不會想要批判與攻擊他人。」
如果深入去看,當對自己的教養方式充滿不確定,便容易出於比較去看見他人做不好的部分,也就會在內心回過頭批評自己的不足。
因此,當我們能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教養方式自信地投入,自然不會抱持「永遠不夠」的心態想要指責別人的方式。
這是一個很棒的提醒,當下一次我又不由自主的看別人教養方式不順眼時,就要記得回頭問問自己,在哪個部份我沒有相信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
另外,作者做了一個很好的區分:
可以讓孩子感到內疚〈我的行為不好〉,而非讓孩子感到自卑〈我不好〉。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在與孩子互動時,時刻留心的。
即便在怒火高漲時,我也總是抱著女兒,不厭其煩地對她說:「生氣就只是情緒,我生氣是因為你的行為,不代表你不好,不用擔心,我還是很愛你。」
雖然她現在都會回答:「是你自己選擇要生氣的!」〈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繼續生氣,還是該欣喜孩子如此清明的見解〉
女兒也都會在我氣消之後告訴我:「媽咪,我知道妳生氣還是愛我。」
這時候,我都深感安慰,感謝自己讓她對愛的體驗如此豐足。
總之,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脆弱研究的詳細細節,可以好好的去把這本書讀一遍,相信會有屬於你自己不同的看見。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於是我嘗試畫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張心智圖,拍照完一看,我立刻可以挑出大概八百個不完美的地方,但我選擇放膽展現脆弱的力量,還是分享出來,就請大家加減看一下啦!
雖不完美,但已是我此刻最美。
#不完美其實很美
#與不完美對話
#蔡依林
#脆弱的力量
#親子教養
脆弱的力量 佳 句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身為經理人和管理職,你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獲得自己團隊的信任。不過,你的員工並不會自動給你這份信任。
:: 最敬業的團隊是通過個人的自然優勢來看待個人的
:: 新手主管傾向於關注團隊任務, 而忽略團隊中的個人導致一盤散沙
:: 真正厲害的領導人,不僅能帶領團隊完成任務,還能幫助每名員工的職涯發展,帶人也帶心。要成為這種領導人相當不容易,因為一旦有機會達到這種等級,基本上踏入什麼領域都難不倒你,最終都能成為員工和公司的靠山。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本集有點衝擊我們傳統的觀念與經驗
★ 本集重點摘錄:
STRIVE TO BE HUMAN, NOT A BOSS 努力成為HUMAN,而不是老闆
帶人帶心的實際心法
1.展現同理
2.尊重和關心下屬的錯誤迷思與較佳做法
3.承認你的錯誤和你不足正在成長的領域
3.1 心理學: 展現脆弱與信任之間的關係
3.2 與下屬每周1:1 (一對一會談) 實作步驟, 方法 與tips
4.對下屬誠實和透明
★ 本集分點章節:
(00:01:20) 本集大綱
(00:02:20) 聽友主管真心話
(00:03:25) 讀書會內容開始
(00:04:42) 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 事事干涉的龜毛上司
(00:08:10) 尊重關心下屬的錯誤迷思與實例分享
(00:10:11) 私人與專業工作的融合, 無條件的尊重
(00:16:22) 中場_聽友留言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5.8.9.11 四種成為主管的路線以及致勝秘訣,
Ep13開始 進入了打造團隊信任的主題
★ 本集補充資料
1. 在商業管理中,微觀管理(英語:Micromanagement),亦作微觀管理學、微管理學、微管理或顯微管理學,一種管理風格,與宏觀管理的理念相反。 在這種手法裡,管理者透過對被管理者(員工)的密切觀察及操控,使被管理者達成管理者所指定的工作。
2. 《脆弱的力量》TED演講視頻中文字幕 18mins https://reurl.cc/9Z4xnd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B3|Himalaya ...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https://lihi1.cc/H9Zqo
:: 愛心donate斗內小額鼓勵💰 https://lihi1.cc/s1mES 用於音質設備提升與穩定、節目抽獎等。 (50秒影片教學, 見底部YT網址)
@活動: 一日之星|讀書會群組|報名當來賓|播客串門子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你是幾歲當上主管?
3.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 本集快問快答:
你喜歡工作跟生活mixed的程度是幾%呢? Ep18上(00:10:11) 所述 , 完全分離0%, 完全融合100% (渡假時/在家辦公, 睡在公司?...etc.)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學習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