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小劇場 《誰是被害者》 關於方毅任的一些感想】
(嚴重暴雷,入內三思)
已經將近一個月了,到現在,我還是會常常想起這一幕。
Netflix《 誰是被害者》倒數第二集的結尾,男主角方毅任在懸崖邊,準備勸下即將跳崖的女兒。
方毅任不是什麼談判高手,他是個亞斯伯格患者(現已納入「自閉症類群障礙」診斷),他不太能明白情緒的運作,他的人際線條很剛硬,大家都認為他很白目,所以人類不是他的專長。他的專長是刑案鑑識,因為鑑識講求邏輯與規則,對他而言,有規則的世界才能讓他安心。
但是,他也希望自己可以跟一般人一樣,一樣正常。
於是他選擇最傳統的路線,娶妻生子。而他也做到了,可惜持續不了,因為他沒辦法耐著性子處理周圍的情緒,沒辦法理解這些情緒的來由,他製造了爭端,卻只想躲回自己的小辦公室,那些鑑識文件才是他唯一的歸屬。
當一個無心之過,導致女兒受傷後,他決定離開這個家,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是那個幾十坪的空間中,唯一多出來的累贅。
他以為這樣做一切會變好。
他壓根沒想到,在他轉身的同時,一樁連續殺人事件已悄然成案。
瀚草影視 Greener Grass Production 製作的《誰是被害者》絕對值得一口氣追完。這齣脫胎自原著《第四個被害者》的推理劇,已經可以當成骨肉分離的新生仔了,除了媒體批判與女主職業這兩點,劇情已是嶄新的骨架,而且還挺有創意,完全符合網飛的需求,也就是15分鐘內要產生一個hook ( 勾起觀眾注意的橋段 ) 。要說BUG,當然有,推理劇一向是最容易被挑刺的劇種,就像我不知道林心如要怎麼把夏靖庭扛上十樓,除了天生神力,我想不到其他可能了。
這齣戲不只有硬派的邏輯推衍,人物情感鋪陳之細膩,才是它的軟實力,尤其方毅任這角色。根據編劇徐瑞良與梁舒婷的專訪,兩人表示除了田調,他們還找上成人自閉症專家-簡意玲醫師進行深度訪談,簡醫師不僅提供資源,還幫忙看劇本,並安排兩位亞斯伯格病人與編劇進行真實訪談。
光是這一點,就值得為劇本背書。
執業這些年,我見過的亞斯成年男性不下百位,他們不是陪同孩子進行亞斯伯格與過動症狀篩檢,就是陪同太太進行婚姻諮商。亞斯柏格因為症狀的特殊性(高強度的專注力),時常被寫進劇情(增加角色威能與獨特性),但實際上,演繹得當的人寥寥無幾。多數不是演成邊緣型智能障礙,要不就是個寡言的怪咖,言行還時常不一致,還有一種更狂,就是如果劇情簡介沒寫,我根本不知道他是亞斯的演法,沒錯,我說的就是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的《會計師》(The Accountant),主角居然還是個殺手,他絕對是我看過槍法最準,情緒起伏最少的亞斯患者。
就在我已經要對此類演繹開始灰心時,方毅任出現了。
張孝全釋演的方毅任,是我近年看過最傳神的演出。針對亞斯,許多演員專注在症狀還原的同時,卻忽略了情感的傳遞。他們可以模仿症狀,卻沒辦法在有症狀的狀態下表現情緒,簡單來說,就是有形無神。
這一點,張孝全做到了,而且完成度極高。(一年內從罪夢者到被害者,從無敵拳王到阿宅鑑識員,戲路之寬,祝福他一次拿到兩個提名)
方毅任的不耐煩,不只是發怒,而是包含了不知如何應對世界的無助。他在推理時語速極快,但不是為了炫技,而是他的思路轉速就是如此。方毅任很少正視對方,他緊張時容易皺眉,動不動就眨眼,但這動作絕不是角色配件,而是貼合當下情境出現。他不是個理性的人,許多亞斯演到後來都變成懂事的大人,但他在最後都還是會砸物發洩,因為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不會沒事變成熟。他有很多固定的習慣,包括背背包、調整鏡架和走路的姿態,不得不說,他從頭到腳,活脫就是我看過的成年亞斯案主。他不只演活了他們的神態與血肉,
還有他們的困境。
當然,有些輕度亞斯特質的案主過得很幸福,但也有些案主過得像方毅任一樣痛苦。他們認為只要組織家庭,有個法定的殼,就能過得其他人一樣快樂。但他們的生活有太多稜角,他們很難碰到其他人的心,他們無法打破自己的規則,於是當他們決定從一段關係抽身時,傷害已然成立。
因此當方毅任在懸崖上,第一次長時間正眼看著另一個人,用他無助又激動的口吻對女兒說:「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讓別人快樂,我以為我成立一個家庭,我以為我結婚,我就可以跟別人一樣!但我也只是在傷害你們,我以為我離開,事情會變得更好,我真的不知道事情會變成這樣。」
這場戲不到十分鐘,但每句台詞都擊中我,因為這就是某些成年亞斯患者曾經對我說過的話,只是受詞不是我,而是另一個破碎的家庭。
沒有人是壞人,沒有誰想特意傷害誰,大家都想努力地活,卻終究沒活成自己要的樣子,這才是令人難過的地方。
所幸,結局就像那朵鑲著銀邊的雲,陽光蓄勢待發,一切再重來,我們還有機會學習怎麼去靠近一個人。
硬著頭皮著打破自己的規則,逼著自己去觸摸孩子的心,即便如履薄冰,卻是真愛。
P.S.李沐的演出極好,希望能拿最佳新人和女配角
#誰是被害者
#亞斯伯格
#自閉類群障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同理心 和 #共感力 重要嗎?你相信原來人人都是模仿貓?!宜婷看到 吳青峰得到最佳國語男歌手獎時,痛哭流涕!雅惠也因為身旁的人焦慮而顯得不安,您們是不是都有相同的經驗,容易對身邊的人或注目的對象產生共感呢?原來這和我們大腦的內建模仿機制有關係喔!今天宜婷和雅惠要和大家談談為什麼我們都是模仿貓!🔜🔜...
「自閉類群障礙」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Q945:關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原為自閉性疾患)的描述 的評價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自閉症類群障礙】大器晚成?我的孩子怎麼那麼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閉類群障礙 在 自閉症類群障礙及其他相關病徵之改善方法 - 智財技轉處 的評價
自閉類群障礙 在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ello,我是蔡心。
.
特殊兒童的症狀,一開始大概都與生理因素有關,例如過動兒(ADHD),可能是大腦發展速度較慢、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所以有不專注、衝動控制困難、做事沒有瞻前顧後...等的行為表現;例如:自閉類群障礙ASD),可能是跟遺傳、染色體變異有關,所以很難想別人在想什麼、少跟人互動或常鬧彆扭...等的行為表現。
.
然而,特殊兒童的症狀也會受到環境、成長經驗的影響,舉例來說,一個過動兒(ADHD)在唸幼兒園時,可能只是比較坐不住、常常推擠別人又沒自覺,但在同儕、師長之間,很容易因此被人討厭,因此不會或不敢跟別人互動;或者孩子因為有不專注的症狀的表現,常被罵表現不好、不努力,被罵久了,可能就會就被罵笨了,而自我放棄...等等,而這些部分,都是藥物治療幫不上忙的地方。
.
請別誤會我反對藥物治療,我非常支持藥物治療,但我認為在特殊兒童的介入上,只有藥物治療是不夠的。孩子不是單細胞的動物,他不只是神經反應、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或基因排序的組合結果。
.
特殊兒童不是傻子,他會長大,他會觀察、也會有感覺。有一天他會發現為什麼他和別人不太一樣,為什麼他的同學很容易就可以教到朋友、為什麼他的同學唸書只要唸一遍就懂了(因為他不知道他同學是唬爛他的)、為什麼他的同學不會每天都很生氣的樣子...要馬他會開始怪罪別人都對他不好,要馬他會開始自己覺得自己很沒用,但這兩條路到最後會走到一塊,然後開始負向的人生循環。
.
說實在話,孩子有想法、有感覺,他有獨特的靈魂,是一個需要被引導與心理照顧的人,他需要找的自己人生的意義。他需要有人可以在溫和堅定的情況之下,跟他討論他遇到的人生困境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他也需要有人教他怎麼協調心裡忍不住的感覺、指導他如何好好跟別人互動...等等。
.
所以,如果百香果家長/老師感覺到孩子明顯有受苦的樣子,我真的很建議可以帶孩子找輔導老師、心理師聊一聊,或許會開啟孩子的另一扇窗喔!
.
蔡心官方line,ID為psytsai,加入後
請主動傳訊「我是百香果」才會受理
蔡心情緒line貼圖
https://reurl.cc/rl93rN
蔡心格隔週三晚上18:30有直播:http://bit.ly/2MX4GFB
請按讚分享與留言,蔡心感謝您!🤓
自閉類群障礙 在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沛智心理治療所與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辦10月份公益講座「從了解開始再談療育-自閉類群障礙特質幼兒的親職教養」
這次邀請到早療與兒童發展專業的洪兆怡臨床心理師,和大家分享對自閉類群特質的孩子之教養原則與介入方法。
📌講座資訊
時間:107年10月20日,早上9:30-11:30
地點:新北市永和區大新街45巷1-1號4樓
人數:30人,額滿為止
費用:免費,公會全額補助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tYF3kktnPuqIuHbh1
⚠️注意事項
為維護講座品質,本次講座不開放攜帶孩子一同參加,謝謝配合!
自閉類群障礙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同理心 和 #共感力 重要嗎?你相信原來人人都是模仿貓?!宜婷看到 吳青峰得到最佳國語男歌手獎時,痛哭流涕!雅惠也因為身旁的人焦慮而顯得不安,您們是不是都有相同的經驗,容易對身邊的人或注目的對象產生共感呢?原來這和我們大腦的內建模仿機制有關係喔!今天宜婷和雅惠要和大家談談為什麼我們都是模仿貓!🔜🔜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大腦天生的模仿機制?
🔸模仿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什麼是維特效應及帕帕基諾效應!
🔸面對負向情緒的人事物,我們要如何應對!
#影片大綱
🔸天生愛模仿
▫人從小就會模仿,透過模仿理解對方的行為動機及思考模式。
▫藉由模仿,進而發展出共感、同理心。
▫除人類外,許多動物也都有模仿行為,如:貓、猿、鳥等。
🔸模仿的腦科學-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於1990年代由義大利科學家觀察獼猴行為所發現。
▫在大腦中有許多控制動作和情緒的腦區,包含前扣帶迴、頂下小葉、運動皮質區和頂顳葉溝的皮質區都有分布。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鏡像神經元與人類的表情認知、情緒傳遞和同理心也有極重要的關聯。
▫自閉症的社交障礙,目前研究可能與鏡像神經元的活動難以活化導致。
▫近年fMRI研究顯示,當看到與自己相同或喜歡的族群時,鏡像神經元相對應的腦區有更多活化,代表這與人類的學習、資訊傳遞與社交活動,均扮演重要角色。
🔸維特效應與帕帕基諾效應
▫維特效應一詞來自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出版後,產生的模仿自殺的效應,特別是在大眾媒體對自殺新聞進行不當宣傳報導之後。
▫帕帕基諾效應出自莫札特的魔笛,儘管被觸動自殺的念頭,很有可能在親友及媒體正面報導下,轉念間,生命劇本就會改寫。
🔸結論
▫我們的行為和情緒,都容易在鏡像神經元的作用下,慢慢被影響,所以自我察覺十分重要。
▫當遇到負面情緒難以消化時,可以採取行動,如暫時遠離充滿負能量的人事物,或找尋親友或專業人士協助。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鏡像神經元 #同理心 #共感 #copycat #維特效應 #帕帕基諾效應 #正向 #腦科學 #集體焦慮 #自我察覺 #獼猴 #社交 #學習 #媒體傳播 #社群 #魔笛 #媒體自律 #情緒渲染 #轉念 #生命劇本 #模仿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自閉類群障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爸媽請放心:寫給正在為孩子不專心、不肯學、不受控而煩惱的親子教養書」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彥鈞
內容簡介:
你認為你愛孩子,然而你理解他嗎?
我小時候曾被認為是個「不乖、彆扭、難溝通」的孩子,
如今,我成為了一名職能治療師,
我想以我的經驗與專業幫助每位無助的爸媽,
學習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行為,用愛陪伴他們一起長大。
新手爸媽快來看!新手爸媽別害怕!
臨床案例故事╳兒童行為推理╳促進發展遊戲╳親身經歷分享
想改變孩子,就從改變自己先做起!
●「我的孩子,是不是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書中的臨床小故事與治療師推理,讓你更理解孩子的行為原因!
很多爸媽都會以為孩子的問題異於常人,但其實你們的困擾,往往都有前例可循,因此,身為專業治療師的「黃老斯」,將在書中以「臨床小故事」的方式,用他與諸多求助無門的父母會診、溝通的經驗,讓爸媽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並在各單元中的「治療師推理」加以分析、診斷其背後發生的原因,才能從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種種作為背後的意義,同時給予其正確的協助!
●「你又不是我的孩子,怎麼懂得他的感受……?」
-孩子不會說、不敢說出口的話,讓黃老斯說給你聽!
從小自覺個性不同於他人、難以融入群體的黃老斯,總以為自己是個異類,對自己感到無助與缺乏自信……直到成為一個職能治療師以後,才發現自己性格與身體協調的問題,都出自於更深層的原因,所以這次他以過來的身分現身說法,告訴各位正在為孩子擔憂操心的爸媽:「放心!只要你願意參與並且幫忙,孩子的未來也能一樣精彩!」
●「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後,我又能做些什麼……?」
-一起跟著書中的促進發展小遊戲,增進你和孩子間的互動吧!
愛孩子並不能光用嘴巴說、而要親身做在,透過案例的推理分析以及黃老斯的過來人分享後,就要進入實際練習的時候了,黃老斯在書中根據不同狀況的孩子設計了各種簡單卻有效的親子互動小遊戲,讓爸媽們可以在「玩樂」中幫助孩子,除了無壓力地促進孩子的各種感、知覺發展外,更可增進彼此情感!
來自專業治療師的苦口婆心小叮嚀,讓你懂得學會正確觀念,用心去了解孩子,爸媽們可以放下心,孩子們也能敞開心,成長過程有你們陪伴才不孤單!
作者簡介:黃彥鈞
現任: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 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主攻領域:
兒童職能治療臨床經驗近十年,致力於對兒童發展遲緩、自閉、多動、專注力、學習障礙、行為社交情緒異常、親子教養等問題進行
1. 諮詢、評估、治療
2. 家長、老師教學
3. 日常活動、飲食營養、運動建議
4. 感覺統合概念及應用的普及
自閉類群障礙 在 【自閉症類群障礙】大器晚成?我的孩子怎麼那麼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發表日期:109年2月17日(星期一)發表人:精神科/李博偉醫師小昱2 歲半時只會說ㄉㄚㄉㄚㄉㄚ等無意義單音、不會叫爸爸媽媽,也不會使用眼神、動作、 ... ... <看更多>
自閉類群障礙 在 自閉症類群障礙及其他相關病徵之改善方法 - 智財技轉處 的推薦與評價
能改善多種自閉症基因突變所造成之行為缺陷。 應用範圍. 改善自閉類群障礙之行為缺陷。 改善其他神經發育相關病症的 ... ... <看更多>
自閉類群障礙 在 Q945:關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原為自閉性疾患)的描述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美國精神科診斷標準(DSM-V),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或泛自閉症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再依兒童語言能力,從完全無法用口語表達到流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