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選特輯分享 |2020夏季電影課part2 #大師影展
⠀⠀⠀⠀
繼上回的 #艾選特輯分享_2020夏季電影課,這次要來繼續跟大家分享幾位影壇大師級的作品,從重視構圖的 #魏斯安德森 與完美主義者 #大衛芬奇,到法國新浪潮之母 #安妮華達、以「藍白紅三部曲」所知名的 #奇士勞斯奇、台灣80年代新電影的重要導演 #楊德昌,獨樹一格的電影風格,蔚為電影界多元的百家齊放,能隨時隨地重新觀賞影壇大師代表之作,這是身為影迷最幸福的事情。趁著今天影壇掀起一波向經典致敬的風潮,現在 #myvideo 上有個大師影展專區,不妨趁著炎炎夏日,一起來觀賞這些經典大師的作品回顧:
⠀⠀⠀⠀
🎬相關影評可至 #艾選特輯分享_2020夏季電影課 閱讀
📝若喜歡此片單歡迎分享收藏❤️
⠀⠀⠀⠀
⠀⠀⠀⠀
🔖片 單 分 享 :
⠀⠀⠀⠀
⠀⠀⠀⠀🎞魏斯安德森🎞
⠀⠀⠀⠀《#犬之島》
⠀⠀⠀⠀《#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
⠀⠀⠀⠀《#超級狐狸先生》
⠀⠀⠀⠀
⠀⠀⠀⠀🎞大衛芬奇🎞
⠀⠀⠀⠀《#控制》
⠀⠀⠀⠀《#火線追緝令》
⠀⠀⠀⠀《#社群網戰》
⠀⠀⠀⠀
⠀⠀⠀⠀🎞安妮華達🎞
⠀⠀⠀⠀《#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
⠀⠀⠀⠀《#最酷的旅伴》
⠀⠀⠀⠀
⠀⠀⠀⠀🎞楊德昌🎞
⠀⠀⠀⠀《#一一》
⠀⠀⠀⠀《#青梅竹馬》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恐怖份子》
⠀⠀⠀⠀
⠀⠀⠀⠀🎞奇士勞斯奇🎞
⠀⠀⠀⠀《#紅色情深》
⠀⠀⠀⠀《#藍色情挑》
⠀⠀⠀⠀《#白色情迷》
﹏﹏﹏﹏﹏﹏﹏﹏﹏﹏﹏﹏﹏
👐🏻完整影評歡迎到官網查閱:https://esthermovierecord.com/
👉🏻電影咖這邊請!匿名聊天室新上線:https://bit.ly/2DK3Omr
myVideo 影音隨看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影評 在 王慕天 WMSK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藍白紅三部曲》
此為導演 奇士勞斯基 的經典法國三部曲,把法國國旗三色象徵的 「自由」、「平等」、「博愛」做為三部電影的主題,三部片也都巧妙的呈現了這三種顏色的色調在配件以及主角身上。我一直覺得這三部的電影海報,好像比電影本身紅(也可能是我的誤會),總之我在很多地方看過這三張海報,這次終於看到了經典修復版。覺得作為戲劇人,也終於又充實了一部經典。
這三片關於政治,關於地理(法國與波蘭),關於主題,在網路上都有非常多的文章討論:平行時空的設計、丟瓶子進垃圾桶的老人與主角的狀態對照、同一個音樂家在三部作品裡不同手法造成不同氛圍、主題探討(終結傷痛獲得自由)、(男女關係難平等然而也在追求平等的路上)、(悲憐他人終能獲得安慰與寬恕),也因為過去已經有很多人寫了很棒的影評,我不再一一描述這三片,我反而是在這三片裡,都看到了「分離」。
我自己感覺,這三部片像是「面對分離」的三個故事:
《藍色情挑》裡,丈夫與女兒意外過世,她的悲傷讓他選擇逃開一切,最後帶著些許憤怒令自己重振,重獲自由。
《白色情迷》中,癡情丈夫被妻子拋棄(甚至好巧不巧就落一坨白色的鳥屎在身上),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意外來個神鬼報復,卻在片尾我們也看到了他的眼淚。
《紅色情深》的老法官,被愛人背叛而分離之後,不再相信人性,活在傷痛與恨之中,直到碰到善良的女主角,才有了轉機。
我們的人生總會因為意外、變心、背叛,而被迫離開原本心愛的人,或許生活也因此全然改變,就像是搭的船碰上了一場風暴,然而幸運的話,我們或許會被救起,就像法國民作曲家的遺孀、波蘭商人、法國公民、年輕的模特兒 一樣。我想,看完藍白紅三部曲的人,都不難看出導演的暖心之處,尤其是,將博愛放在最後一部曲,做了最好的結尾。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影評 在 電影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淺談《紅》、《白》
奇氏的藍白紅三部曲是九十年代無人不曉的藝術片經典。不知大家有沒有同感,三片之中,《藍》的故事劇情跟主題色「藍」的關係最直接,最易理解。加上Juliette Binoche 刻骨銘心的演出,所以《藍》亦順理成章很多人最愛之選。相對於《藍》,《白》和《紅》我總是沒有太大印象,但每次重溫後,都發覺電影帶來的震撼與迴響絕不比《藍》少。
三部曲之中,起初覺得《藍》最為傷痛,最富有情感。但原來《白》也有白的哀痛。《白》當然不是那種痛入心的哀愁,但是看到男主角由失去愛(跟性),到「重生振作」,成為了一個成功商人,卻仍得不到自己深愛的人。最後,他要靠一個復仇大計才能「綁住」自己的愛人,何嘗不是一套悲劇。
電影在探討甚麼是「平等」也很有意思。或許「平等」是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的東西,但我們知道甚麼是平等嗎?我們可能會聯想同「公平」、「正義」、甚至是「民主」等字眼,但是當「平等」牽涉到自身利益時,就容易走歪,變成一種抽秤的理由/藉口。看男主角由電話費兩元法郎也要求追討,到後來以「平等」作旗幟的復仇大計,其實他自己已被「平等」二字洗腦。
結尾那場戲,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愛可能才是真正的「癡迷」。男主角流下的淚是因為他感受到女主角對自己的愛,反思自己追求所謂「平等」,弄至走火入魔而懺悔。這樣的話,電影的主旨就很明顯了。在這個提倡平等的年代下,我們應反思何謂平等。
關於《白》,不得不提的是那段很上腦的配樂。那首音樂本來就有出奇不意的感覺,放在電影中不停地重複使用,每次皆運用得很妙:一時是帶有諷刺感,一時是驚訝,單用一首曲就可以帶出不同情感,好厲害。
至於《紅》則好複雜。它寫很多相遇,牽涉到很多命運在其中,很多resemblances交織。它好像在三部曲之中,最難聯想怎樣跟其顏色的意義(博愛)扯上關係。在此不禁想起奇氏的《十誡》,他不是單單逐條舊約拍成故事,而是把每個誡條加以演繹(甚至是創作),然後變成自己的故事。那麼,回到《紅》,「博愛」在他眼中又會變成甚麼呢?
如果較為近似的,會否是女主角Irene Jacob懷著一種博愛的象徵性?包括她對遠方男友的愛、對撞傷了的狗的愛、對退休法官的情感等等。法官則相反,他沒有任何朋友,更遑論愛人。而且,他終日只顧偷聽人電話。然而,這兩個極端的人卻在命運的作弄下相遇。
Irene Jacob有「感化」老法官的能耐;老法官最後似乎也喜歡上Jacob (面對這樣完美的女子,有誰可以resist?)。換個角度這是否代表Jacob把老法官的心也融化了就是博愛的意義?
這部電影有太多元素:電話對話、偷窺、偶遇、天氣預測、船難、結尾藍白紅的主角們皆奇蹟生還等等。好多東西都有解讀空間,可能每次看都會有新的觀察或新想法。但我認為這類電影,最緊要的是如何感受它。正如影評人Roger Ebert 寫的影評所言: At the end of "Red," the major characters from all three films meet - through a coincidence, naturally. This is the kind of film that makes you feel intensely alive while you're watching it, and sends you out into the streets afterwards eager to talk deeply and urgently, to the person you are with. Whoever that happens to be.
這種makes you feel intensely alive的感受真是很痛快。
——
這文本為幾年前跟朋友的短訊對話內容。近日見有網友看了藍白紅三部曲,想起自己也寫過,便尋回那些短訊內容稍作整理,並刊登在此頁。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影評 在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影评:如何从专业角度看懂这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欢迎订阅中国电影频道: https://bit.ly/2WQTXBv Free download at App Store to watch various types of Chinese films: ... ... <看更多>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影評 在 #藍白紅三部曲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奇士勞斯基「三色」三部曲。 《藍色情挑》探討自由。 茱莉將房子與姓氏留給過世丈夫的情婦,始得心靈 ... ... <看更多>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影評 在 [好雷] 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2016 這一年,西方世界超不安定,從難民與移民問題開始激起了歐美人隱忍不說的憤懣。美國有建立高牆的川普崛起、歐洲難民危機也用高牆分裂了東西歐、英國有放棄歐盟的 Brexit 、比利時與法國連續恐攻都有濃厚的移民色彩、本週德國四件暴力事件一是移民三是難民、歐盟推動數十年的「多元文化主義」屢屢受到嚴峻挑戰...
面對歐盟今日的困境,也許剛好適合重看一遍數位修復版的「三色」系列電影,心得大不同,原來早在 1993 年奇士勞斯基就已經預言了一切,「藍白紅三色」系列根本就是「歐盟三部曲」!這個聯想雖然是種腦補,不過腦補也是有明確的劇情出發點:在打頭陣的《藍色情挑》裡,女主角糾結與超越的明確標的就是「慶祝歐盟 12 國的交響曲」。
這「藍白紅三色」在本系列就是指涉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影迷們早已如數家珍二十多年,三片中都有法院場景,仰角鏡頭都有法院門口高掛的 Liberté, Egalité, Fraternité。歐盟制度是法,歐洲人民是情,自由、平等、博愛,要如何一步步從情到法再從法到情、建構理想歐盟呢?
藍色情挑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西歐,巴黎,老歐盟 12 國,放下過去攜手未來,才是真自由。
《藍》片上映的 1993 年,正逢 1992 馬斯垂克條約通過、1993/11/1 歐盟正式成立,歐盟旗 12 顆星就是西歐 12 國,片中女主角的作曲家丈夫譜寫的交響曲也是慶祝歐盟 12 國。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藍》片的範圍還是個西歐故事。以法國國旗藍色的「自由」為主題已不是新鮮事了,那這片如何以傷心女子追尋「自由」隱喻歐盟呢?
《藍》片劇情簡單,卻多以女主角 Julie眼睛所見的環境物件、以及外部特殊環境視角回觀 Julie面容,來側寫她的心理狀態,在我國中時是三部曲中看得最迷茫的一部,長大後再看卻最喜歡。Julie 車禍失去了丈夫與女兒,表面堅強地埋葬一切過去展開新生,渴望從創傷走出重拾自由。代表自由的「藍色」包括藍色房間、藍色風鈴、藍色游泳池、以及茱麗葉畢諾許大臉上常泛的藍光,不過這些她以為是自由的「藍色」,有沒有可能只是自我逃避的牢籠呢?
看看 Julie到巴黎租的新藝術小閣樓套房,每天關在裡面自得其樂、自己一個人享用藍色游泳池、聽見外面有事情只知關起門不理會,這不正是高懸空中的鳥籠嗎?這條 Rue Mouffetard 可是巴黎超熱鬧的市場大街,每天有街頭藝人又有販夫走卒豐富得不得了,但聽見路上有人打架還逃進樓梯間,她只知道關起門來自掃門前雪。
三部曲都有的「回收玻璃瓶老婦」,讓藍色 Julie撞見時,是眼不見為淨,因為她的自由世界只是個向內看自己的牢籠。當然 Julie關懷別人的心還是會悄悄冒出來的,譬如本來只是懶得管樓下妓女的事而誤打誤撞救了她一回,但當妓女打電話求援時沒想到自己居然還是去了;Julie 接受別人關懷的心也會悄悄冒出來,譬如滑板小弟要歸還項鍊她也接受了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
不過這片的 Julie自我防衛意識堅強,偶一通達馬上醒醒腦子又豎起荊棘壁壘,往往讓茱麗葉畢諾許大臉靜靜一聲 “Oui”或 “Non”,配上驚悚如雷的一聲配樂,畫面轉黑兩秒等轉白時,本來快要釋放感情的臉已變成冷峻甚至冷笑,頂著鮑伯頭穿著黑風衣簡直女版魔鬼終結者。
能開始讓 Julie機器人壁壘潰堤的,恐怕還是生寶寶的老鼠一家,失去全家的 Julie這回當兇手帶貓進來滅人家門,這自私壁壘天理不容,難道就是她夢想的自由嗎?能徹底讓 Julie放下自我、走出陰影、攜手前進的,還是身為女人理應最討厭的「小三」,這個與「正宮」理論上水火不容的敵人,但在感情與處境上卻是最了解自己的同路人。為了小三與寶寶,可以收回大宅讓給她、可以給她純粹祝福、可以與她一起談丈夫的點點滴滴、更可以重新考慮丈夫未完成的交響曲。
本片亡夫 Patrice所作的這首「歐盟交響曲」,是 Julie最念茲在茲要埋葬的過去,是丈夫譜寫的就是專屬於他的純粹,有人懷疑自己捉刀絕不容忍,情夫 Olivier 想要接續完成也絕不容忍。不過當 Julie放下壁壘後,過去的敵人可以一起生活、丈夫的遺作可以由自己和情夫接手成為多人作品。看到這裡,這是不是有那麼幾分「西歐諸國,放下過去,攜手經營歐盟未來」的隱喻呢?
片尾接著配樂的連續幾鏡,不只是 Julie,還帶過了本片幾乎所有角色。人人都受過傷、不願回想、不敢敞開心胸擁抱、成為不相往來的孤島們,你以為這就是藍色的「自由」嗎?西歐諸國還是要放下歷史傷痕吧,彼此看見互相扶持,一起攜手「譜寫」歐盟新樂章,才是解放自己的「自由」。在這歐洲部落主義甚囂塵上的 2016 年,正是時候重新看看《藍》片的通達。
不過「自由」只是歐盟實驗的開始而已。
白色情迷 Trois couleurs: Blanc (1994)
東歐,華沙,新歐盟的東西磨合,平等與不平等,都是無情功利。
除了 1993/11/1 西歐 12 國成立歐盟外,同年六月通過了展望未來的《哥本哈根入會標準》,標準建立時已經目標對準東歐 13 國,經過十多年努力終於一一成功納入歐盟,包括波蘭與其他九國於 2004 年加入。《白》片上映的 1994 年,波蘭尚未加入,如本片的「波蘭勞工移民西歐」雖然仍然關卡重重但已是進行式,更是歐盟即將面對的未來。
相較於用一大堆意象側寫的《藍》,《白》片比較有故事,而且還是個悲喜交集的諷刺喜劇?雖然似乎悲傷居多,但男主角 Karol小人物向上爬的身段處處充滿喜感,在我國中時是三部曲中最享受的一部,長大看反而歡樂少了點悲傷多了點。波蘭男主角 Karol跟著妻子 Dominique來到了巴黎,卻水土不服挺不起來而被狠狠休夫,流落巴黎街頭甚至躲在行李箱裡偷渡回國後,忍辱負重汲汲營營力爭上游,終於揚眉吐氣完成甜蜜復仇!
標題的法國國旗「白色」象徵「平等」也不是新鮮事了,不過是什麼樣的平等呢?是如我們中華民國旗說的「陽光普照」嗎?在本片似乎沒有這麼溫暖,而是波蘭大地上的靄靄白雪與冰凍河川,儼然警示我們「平等」這個普世價值的黑暗面:平等是無情、冷峻的,只是禮尚往來、各取所需、等價交換,而這關係走不通了就變成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毫無感情。
真要說本片主角 Karol 與 Dominique 毫無感情嗎?當然還是有!只是在其他俗世價值的夾擊之下,感情被壓抑了無法表達。兩人都珍惜彼此,卻都咬咬牙選擇以公道的「平等」為名伸張其他慾望,而斬斷了感情。
Dominique 當然愛丈夫,但隨著妻子來巴黎掙扎不得至的丈夫失了魅力也失了性致,變成拖油瓶只有自己養他、他卻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當然要「平等」地訴諸法院好好離婚,一乾二淨。丈夫在此仍苦苦珍惜過往感情,Dominique 眼中也不時流露一絲絲惋惜與憐憫,但都一閃而逝馬上翻臉不認人。
Karol 當然也愛妻子,一開始都是他在懷念舊情不肯放棄,被逼到絕境才黯然偷渡回國。意識到世界的功利,Karol 也漸漸學會世故無情,抓準小機會錢越賺越大沒有作不到的事、沒有換不到的東西。在功利的交易下,西歐與東歐的立足點「不平等」,總是委曲求全要讓巴黎的大爺小姐們頤指氣使耍派頭;於是波蘭小子忍辱負重積累汲營也要迎頭趕上,努力追到「平等」以冷冷回將高傲的法國妹一軍。
遇上三部曲都有的「回收玻璃瓶老婦」時,白色 Karol不像藍色 Julie視而不見,而是既然權利義務上不干我事,看見有人比我還倒楣就幸災樂禍一下也好,這就是純建立在權利義務關係上面的平等之冷漠。然而 Karol在一路黑化中也有他感情迸發的一面,一路幫自己偷渡回波蘭的朋友要自殺,自己怎麼能冷冷地公事公辦成全他去死?看見 Mikolaj終於棄死求生,兩個小人物抱在一起樂不可支,令人動容。
兩人都有感情,但在「爭平等」的競爭關係中感情都隱形了,只有一起走入死胡同。在自己喪禮上的遠望,Karol 不是看對方終於真情流露而動容。而是欣喜於自己已毫無感情:妳要性老子就給你性,要愛很抱歉妳還不配,這就是算盤打精帳要算清的「平等」。天理恢恢,輪到高傲法國妹體驗在異鄉啞巴吃黃蓮的絕望還被打入大牢,終於一報還一報的 Karol以為自己可以洋洋得意,誰知卻是帶著悔恨流淚滿面收場。心底在意的還是婚禮上那最初的兩小無猜,但走到這步誰也回不去了。
西歐找到了「自由」開始攜手,攜手東歐時卻互爭權利義務付出回報的「平等」而陷入僵局,僵局最後的解法是什麼呢?
紅色情深 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中歐,日內瓦,歐盟之外中立國,沒有包袱也沒有憤懣,只有純真的博愛。
歐盟擴張計畫,在 1993 年《哥本哈根入會標準》就已計畫的 13 國之外,後來只再納入了東歐三國,剩下只有瑞士冰島挪威與巴爾幹諸國,以及曾經是文明希望現在是獨裁包袱的土耳其。這第三部《紅》片背景設在瑞士,而我們若想把它代入其他國家也未嘗不可,它們沒有西歐過去列強紛爭的包袱、也沒有鐵幕兩邊東歐西歐發展落差的包袱,《藍》片的悲傷陰影與《白》片的不平等憤懣都不存在,終於讓紅色天使脫穎而出。
說「紅色天使」,是因為三片主角(二女一男,茱莉蝶兒算配角)當中,角色複雜度與演技成熟度呈現遞減。藍色 Julie角色最深、層次最多,白色 Karol歷程複雜、演技多元;相較之下紅色 Valentine角色單純、演技天真爛漫,拍起來甚至頗有 1990s 文青/玉女的味道,多愁善感又楚楚可憐,往往讓她在對話戲與獨角戲中顧影自憐莫名感動靜不下來,比起藍色茱麗葉畢諾許的低調深沈演技,紅色伊蓮雅各乍看之下似嫌太過花瓶。
國中時我的確是以看美女的角度來看這片,算是三部曲中看得最小鹿亂撞的一部,向女友坦白「心目中的美女就是伊蓮雅各」還被作文簿打了一頓 XD 不過長大後卻在《紅》片中看到了撥雲見日的超越。「藍白紅三色」系列,以紅色作收的確是超越,從奠定電影基本調性的配樂就可看出,藍色配樂如聖樂般磅礡、白色配樂如驚悚片般詭譎、紅色配樂則如行走伸展台般輕盈超脫。伊蓮雅各畢竟是《雙面薇若妮卡》老班底,導演絕不可能放她演技單面淺薄,而是認真刻劃這個角色的天真單純。
正如《里斯本夜車》的瑞士老男主角天真傻氣闖蕩沈重歐洲,《紅》片的瑞士少女主角 Valentine 一樣是天真傻氣闖天涯。簡單生活當模特兒學芭蕾舞的 Valentine,她傻傻地眷戀自傲的遠方男友、善良地撞到狗馬上救回去找主人、單純地跟主人講開話匣子發現竊聽的驚悚現實、天真地想去為被竊聽者揭露真相才初識人間苦楚... Valentine 與老法官 Joseph,一個是極端天真一個是極端世故,《紅》片不像《藍》片多用意象而用一老一少的直白講古,在抽絲剝繭之餘正面描寫角色。
老法官 Joseph,受過感情的傷,養成憤世嫉俗的心理,不相信命運能有善果,只埋首竊聽冷眼等著別人隕落;女學生 Valentine 不同,她不世故地多想只天真地去做,儘管做著做著才知人間苦澀,但她傻氣卻堅定的誠意與善心終究融化了老法官,從冷眼旁觀變成大方坦承,從冷血棄狗變成慈愛養狗還養一整窩。《紅》片的「紅」,出現在 Valentine 的大紅攝影背景、在 Auguste那擁有熱情卻自我壓抑的紅色小車、更在 Joseph 最後前來欣賞 Valentine的紅色伸展舞台,紅色就是 Fraternité「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血性。
這片裡冷血棄狗的,其實是小法官 Auguste,不過從種種似曾相識的 Auguste 情節與 Joseph 回憶,我們顯然可以假設老法官與小法官可能是同一人,也可能不同人但是命運極為相似的分身,只是小法官 Auguste 雖與女學生 Valentine 住在日內瓦同一社區街口,彼此卻從無交集。這就不禁令觀眾想像一個有趣的問題:老法官遇到紅色勇敢的純愛,冷漠一生臨老融化了;那甫走向悲慘人生且封閉自我的小法官,如果有緣在船上就遇見這紅色天使,是否可以從頭就把人生活向正軌呢?
歐洲諸國,人人有遙遠的夢想或理想,在小法官 Joseph 身上可能是遠在天邊的劈腿女友與姦夫,等著他遠赴天邊狠狠復仇實踐正義;而在 Valentine 身上可能是那遠在電話另一頭的天邊男友,等著她冒著對方頤指氣使愛理不理的風險也要傻傻回去相聚。帶著空泛理想的兩人,就像各自帶著遠大理想的歐盟各國,滿懷雄心壯志搭上歐盟大船,但大船總有翻覆的一天,這一天說不定就是歐盟處在分崩離析邊緣的 2016 年。
《紅》片開宗明義就是「想像在他方」的電話纜線意象,末尾則是翻覆中的歐盟大船,2016 的歐洲隕落,1994 的奇士勞斯基彷彿早已預見。沉船了、夢想隕落了,其實都沒有關係,《紅》片作為三部曲結尾雖然是個大災難,卻出奇地療癒:「藍白紅三色」的六位男女主角都奇蹟似地存活。歐盟人人帶著不同的遠方想望搭船前行,終將翻覆;但只要相逢的人能放下一切攜手渡過,歐洲不論是老西方、新東方、還是中立的瑞士,在大難中仍能一起存活下來,珍惜彼此。本來只是在鏡頭前擺擺樣子的 Valentine,大難當前攜手共渡,終於展現身歷其境的憂鬱與滄桑。
「藍白紅三色」系列電影,雖是 1993-1994的一時之作,但其取材自法國精神而又給予雙面新詮的「自由、平等、博愛」之主題卻是永恆。在 1993-1994可以當未來幻想電影看,在 2016 的今天則可以當現世驚悚電影看,甚至跳出歐盟危機的 2016 年,這個主題一樣可以套用在未來任何區域與任何社群的包袱(自由)、憤懣(平等)與四海一家的感情(博愛)上,如果哪天拿來看中台日韓與南海諸國,一樣可通。
這回全台僅六廳上映的奇士勞斯基逝世 20 週年「經典數位修復」系列,給早已收藏 DVD在家裡看過不知多少次的影迷們,一次睽違二十年的大銀幕體驗。當然這六廳的時刻表都很差,下班後的好時段都撥給熱門票房大片了,不過我仍推薦沒要上班的學生來連看三場馬拉松、上班族利用假日或下班時間拼湊三場、退休族也來馬拉松回想當年時代精神。三色系列屬於 1993、屬於 2016、更屬於未知的每一個未來年代與異質社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2.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9477038.A.24A.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1.171.42.19), 07/28/2016 00:15: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