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快的哲學課 01 <
我在想「哲學」如何自學這件事。
與其想破了頭,不如直接開始讀哲學吧。
哲學入門書,哲普書(寫給非哲學專業人士看的書籍)、哲學延伸的思考讀物、哲學原典(中文及外文)這些似乎都很有趣,我開始慢慢讀這些書,去理解哲學家所詮釋的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引發我極大的好奇心。
提起「西方哲學」,腦海立刻浮現「歐洲」的這個字眼,畢竟整個歐洲是具有相當長的歷史傳統,有一系列的理論支持各種宗教思潮乃至社會型態,西方文明具有強大的力量,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
但西方文明並不等同於西方哲學,現行的西方哲學起源於古代希臘,還包括中世紀時期、近現代與現代的一系列理論在內的哲學,統稱為西方哲學。
哲學的起源,是那個一切都為了神的榮耀而服事的時代。
「哲學」這門學問在古希臘誕生以前,人們認為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諸神的行為所造成的。很多無法解決的疑問,絕大部分都推給「神明造的業」這樣多好,簡單又省事,而且也無法一一查證,基於人們對於神明的崇拜和敬畏,既然是事情是因為神明做對了什麼事,或做錯了什麼事,只要接受事情的結果就好,不需要去追究是何種原因。
「討神明喜悅的事」和「惹神明發怒的事」是古代希臘人,也是神話時代,人們唯一關心的話題。這樣的傳統造就了後來的人們,對於傳統宗教的說明抱持著疑問的態度,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他們在古希臘以自然學者的身分活躍於社會。
他們相信「理性」才是「萬物的根源」,理性可以驅動宇宙以及建構世界的秩序,並呼籲人們應該要探求「理性」為人類的存有找尋意義,於是更多人前仆後繼,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這就是哲學的起源。
其後,希臘出現許多知識份子,他們被稱作智辯家(古希臘文:Σοφιστής、英文:Sophist )相對於探求「萬物的根源」他們更傾向主張「萬物之間並沒有共通性」而所謂的善良、真理、正義都與人本身需要的利益相關,所以沒有絕對的真理與正義,即「相對主義」。這樣的思想開始廣泛流行於民間。
這些智辯家,或稱之為辯士,他們以雅典為中心,周遊希臘各地,向青年們進行修辭、論辯和演說等知識技能的訓練,教授參政治國、處理公共事務的本領。因為他們並不追求絕對真理與正義的看法,受到極大的反彈,從而導致新的哲學思想家出現,如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蘇格拉底在西方的地位,等同於東方的孔子。
由於蘇格拉底的思想大多圍繞著人類生活的關懷與反思,所以學術界普遍認為蘇格拉底是將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人和社會的代表者,他的貢獻讓哲學跨出了一大步。
蘇格拉底曾經向眾人拋出一個疑問:
「在問問題之前,你知道你的問題什麼嗎?」
一個人要能「認識自己」,蘇格拉底認為人首先要「自知自己是無知的」,這個重要的概念又稱為「無知之知」。
他借用了刻在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來表達研究人自身的意義,如果你想要認識自己,前提就是要先承認自己的無知。
為了強調「無知之知」的重要性,蘇格拉底習慣以公開的問答對話來傳授知識,比方說當他的弟子或是民眾嘗試回答「什麼是善?」,「什麼是美?」這些問題的時候,蘇格拉底總會找出他們答案中的漏洞,比如論證缺乏基礎與邏輯矛盾等,繼續追問下去,直到回答者無可爭辯,繼而承認自己的「無知」。
而繼承蘇格拉底意志的哲學家柏拉圖提倡「哲學的本質在於天上(神)」,另一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則提倡「哲學的本質在於地上(人)」於是哲學的發展到最後與神的距離愈來愈遠,然而,有一件事情,中斷了哲學的發展,那就是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駕崩,哲學也因此而衰退,其後又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哲學的存在感也愈來愈淡薄。
自學筆記 20190925 am 03:02
「蘇 格拉 底 socrates 的 認識你自己」的推薦目錄:
蘇 格拉 底 socrates 的 認識你自己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銀快的哲學課 01 <
我在想「哲學」如何自學這件事。
與其想破了頭,不如直接開始讀哲學吧。
哲學入門書,哲普書(寫給非哲學專業人士看的書籍)、哲學延伸的思考讀物、哲學原典(中文及外文)這些似乎都很有趣,我開始慢慢讀這些書,去理解哲學家所詮釋的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引發我極大的好奇心。
提起「西方哲學」,腦海立刻浮現「歐洲」的這個字眼,畢竟整個歐洲是具有相當長的歷史傳統,有一系列的理論支持各種宗教思潮乃至社會型態,西方文明具有強大的力量,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
但西方文明並不等同於西方哲學,現行的西方哲學起源於古代希臘,還包括中世紀時期、近現代與現代的一系列理論在內的哲學,統稱為西方哲學。
哲學的起源,是那個一切都為了神的榮耀而服事的時代。
「哲學」這門學問在古希臘誕生以前,人們認為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諸神的行為所造成的。很多無法解決的疑問,絕大部分都推給「神明造的業」這樣多好,簡單又省事,而且也無法一一查證,基於人們對於神明的崇拜和敬畏,既然是事情是因為神明做對了什麼事,或做錯了什麼事,只要接受事情的結果就好,不需要去追究是何種原因。
「討神明喜悅的事」和「惹神明發怒的事」是古代希臘人,也是神話時代,人們唯一關心的話題。這樣的傳統造就了後來的人們,對於傳統宗教的說明抱持著疑問的態度,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人,他們在古希臘以自然學者的身分活躍於社會。
他們相信「理性」才是「萬物的根源」,理性可以驅動宇宙以及建構世界的秩序,並呼籲人們應該要探求「理性」為人類的存有找尋意義,於是更多人前仆後繼,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這就是哲學的起源。
其後,希臘出現許多知識份子,他們被稱作智辯家(古希臘文:Σοφιστής、英文:Sophist )相對於探求「萬物的根源」他們更傾向主張「萬物之間並沒有共通性」而所謂的善良、真理、正義都與人本身需要的利益相關,所以沒有絕對的真理與正義,即「相對主義」。這樣的思想開始廣泛流行於民間。
這些智辯家,或稱之為辯士,他們以雅典為中心,周遊希臘各地,向青年們進行修辭、論辯和演說等知識技能的訓練,教授參政治國、處理公共事務的本領。因為他們並不追求絕對真理與正義的看法,受到極大的反彈,從而導致新的哲學思想家出現,如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蘇格拉底在西方的地位,等同於東方的孔子。
由於蘇格拉底的思想大多圍繞著人類生活的關懷與反思,所以學術界普遍認為蘇格拉底是將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人和社會的代表者,他的貢獻讓哲學跨出了一大步。
蘇格拉底曾經向眾人拋出一個疑問:
「在問問題之前,你知道你的問題什麼嗎?」
一個人要能「認識自己」,蘇格拉底認為人首先要「自知自己是無知的」,這個重要的概念又稱為「無知之知」。
他借用了刻在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來表達研究人自身的意義,如果你想要認識自己,前提就是要先承認自己的無知。
為了強調「無知之知」的重要性,蘇格拉底習慣以公開的問答對話來傳授知識,比方說當他的弟子或是民眾嘗試回答「什麼是善?」,「什麼是美?」這些問題的時候,蘇格拉底總會找出他們答案中的漏洞,比如論證缺乏基礎與邏輯矛盾等,繼續追問下去,直到回答者無可爭辯,繼而承認自己的「無知」。
而繼承蘇格拉底意志的哲學家柏拉圖提倡「哲學的本質在於天上(神)」,另一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則提倡「哲學的本質在於地上(人)」於是哲學的發展到最後與神的距離愈來愈遠,然而,有一件事情,中斷了哲學的發展,那就是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駕崩,哲學也因此而衰退,其後又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哲學的存在感也愈來愈淡薄。
自學筆記 20190925 am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