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席捲醫療業】透視5大類醫療影像辨識的AI應用場景
常見的醫療影像包括了X光、超音波、CT、MRI,以及近年興起的數位病理。由於拍攝技術不同,決定了影像性質和張數多寡,更影響了AI模型訓練的難易度和應用場景
文/王若樸 | 2019-04-16發表
醫療影像一直是窺視人體內部結構與組成的方法,其種類包括了X光攝影、超音波影像、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心血管造影和伽瑪射線等等。
其中,X光攝影、超音波攝影、CT、MRI,以及近來興起的數位病理,都是目前用來打造醫療影像AI常見的類型。這幾種影像因為拍攝技術不同,決定了影像性質和張數多寡,也影響了打造AI模型的難易度和應用場景。
就影像性質來說,臺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表示,X光片、CT、MRI等影像的切片厚度(即每隔多少身體厚度拍攝1張斷層影像的距離)分別是0.16毫米、0.625毫米以及1~2毫米,與數位病理切片的0.11微米相比,解析度相對低,因此從硬體需求角度來看,是醫療影像AI的入門首選。
常見醫療影像AI的類型與應用場景
在這些醫學影像中,「X光和超音波屬於初階檢查,」中國附醫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主任黃宗祺表示,這兩類檢查的拍攝門檻不高,因此累積出大量、各式各樣的影像資料,滿足訓練AI模型的先決條件。
X光攝影是利用X光對不同密度物質的穿透性來成像,密度越高,X光穿透性就越低,在底片上的成像就越白,反之越黑。不過,臺大生醫電資研究所所長張瑞峰指出,「X光攝影將原本立體的多張橫切面影像疊壓為一張平面影像,」因此,一張X光影像中涵蓋了龐雜的訊息,不僅病灶可能會被組織、器官重疊處擋住,小於1公分的腫瘤也難以檢測出,得靠CT進一步檢查才行。
而超音波攝影,則是利用超高頻率的聲波來穿透人體,將不同組織反射回來的聲波轉換為畫面,來呈現體內組織或器官構造。超音波的好處是沒有輻射,但黃宗祺指出,超音波影像雜訊高,難以偵測初期病徵。就乳房腫瘤檢測來說,需要不斷追蹤,才能確定疾病狀況,但也可能因此錯過即早治療的時機。
因此,就X光和超音波來說,AI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協助醫生快速從訊息含量大的影像中,找出肉眼難以發現或容易忽略的初期病徵。在2年前,AI權威吳恩達的團隊所設計的CheXNet模型,以121層卷積神經網路(CNN)架構和美國國衛院釋出的胸腔X光資料集訓練而成,就可以做到早期偵測來輔助醫生診斷。
或像中國附醫所開發的乳癌超音波AI輔助分類系統,利用4萬多筆超音波影像和深度學習Xception架構打造而成,能在人眼難以判斷的初期階段,就偵測出腫瘤,「甚至早3、5年就發現了。」黃宗祺強調。
至於CT和MRI,「屬於進階檢查。」黃宗祺表示,兩者專門用來檢查腦、心、肺、腹部臟器等重要器官,門檻較X光和超音波高,成像也較清晰、細緻。但有別於X光片和超音波影像,CT屬於3D影像,透過X光來掃描人體,經電腦重組,以多張橫切面影像來呈現立體的檢查部位,並根據每張橫切面影像的間隔,分為厚切與細切,間隔越小,越能呈現完整的器官。單一次CT掃描可產生數百張影像,也才有機會能夠發現1公分以下的小型腫瘤。
MRI同樣也是一種3D影像,其原理是利用強大的磁場與人體內的氫質子產生共振,再透過電腦處理共振訊號後成像,可以清楚呈現出軟組織和重要器官的結構,像是腦、心、腹部臟器和骨骼關節等部位。MRI掃描一次可產生數百甚至數千張影像,畫質比CT更好。
要進行CT影像和MRI的影像辨識時,雖然醫生容易從清晰的影像中找到病灶,但這兩者每次掃描動輒就產生數百張影像,要從中尋找病灶,不管是標註還是診斷病情,都相當耗時。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暨北醫附醫影像部主任陳震宇以肺結節CT掃描來說明,一次拍攝會產生500張影像,而醫生至少得花20分鐘,才能找出肺結節的位置。病人數量一多,醫生不僅要花更多時間來檢驗,準確率也會因長時間作業而下降。
不過,也因為人工判別CT和MRI相當費時,正是醫療影像AI擅長的的應用場景。這也是為何北醫附醫正計畫建置一套肺結節AI輔助偵測系統的緣故,就是為了縮短看片時間,讓醫生有更多時間在病人身上。
吳恩達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國衛院釋出的胸部X光資料集,打造出CheXNet模型,可辨別肺部14種疾病,並以熱成像圖來顯示病灶位置。
醫療影像AI新挑戰:數位病理切片
數位病理是醫界近幾年的新浪潮,可以將原本只能在顯微鏡下察看的病理切片,改成直接在電腦上進行。它的出現,是醫療影像AI的新方向,卻也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因為數位病理的製作複雜,需經過組織處理、染色切片,以顯微鏡觀察、再掃描至電腦儲存,仰賴醫生專業經驗與時間。
不只如此,數位病理的檔案容量還相當大。與CT、MRI不同,數位病理和X光片一樣都是平面影像,但單一張影像的解析度卻比X光片、CT和MRI高上1,000倍,可達1GB至2GB。因此要拿來訓練AI,不只資料儲存是一大挑戰,訓練模型的時間也需要更久。以數位病理起家的臺灣AI醫療影像新創雲象科技就提到,曾有一次要用一個100層的殘差網路ResNet來訓練每張解析度高達1萬×1萬的影像,得靠GPU搭配600GB系統記憶體才能運算。
不過,臺灣在數位病理的AI應用已經起步了,林口長庚醫院就找來雲象科技開發了一套準確率高達97%的鼻咽癌偵測模組。北醫附醫已經開始將上千片肺癌數位病理交由放射科醫生,要展開部分標註的工作。臺北榮總今年也計畫投資數位病理。
然而,不管是哪種影像類型,在打造AI系統時,都會面臨資料收集的挑戰。也因此,科技部2年前特別發起醫療影像計畫,聯合國內3家大型醫學中心,要利用國人的醫療影像資料,來建置一個大型AI醫療影像資料庫,推動醫療影像AI的發展。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自去年起,找來了10名擁有2年經驗以上的主治醫生,著手建置肺結節AI醫療影像資料庫,目前已完成1,500例的影像標註和語意標註,今年還要再新增2,000例。
附圖:【超音波影像AI實例】中國附醫旗下子公司長佳智能,開發一套乳癌超音波AI輔助分類系統,可以辨識乳房腫瘤及其良、惡性程度。目前,腫瘤辨識率達9成以上,而腫瘤良、惡性辨識率則約7成左右。(攝影/李宗翰)
X光影像AI實例
MR影像AI實例
臺北榮總與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以6個月的時間,打造出一套能在30秒內就揪出腦轉移瘤的AI系統DeepMets。今年4月份最新結果顯示,DeepMets準確率已達95%。 (攝影/洪政偉)
CT影像AI實例
數位病理影像AI實例
林口長庚醫院與雲象科技共同打造一套鼻咽癌AI偵測系統,由醫院提供數位病理切片資料,雲象負責進行模型訓練,經過2年優化,目前準確率達97%。 (圖片來源/雲象科技)
資料來源:https://ithome.com.tw/news/129973…
血管造影 ct 在 Micheal Lin的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學碎碎念 #PETCT顯影劑 #靜脈栓塞 #血管造影 #韓國
這間大學很常聽到,蠻強的?
【#GBI科學要聞】
《JNM》韓國開發出新的PET-CT顯影劑 以提升急性靜脈血栓確診率
韓國蔚山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Ulsan College of Medicine)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正子電腦斷層掃瞄(PET-CT)顯影劑18F-GP1以改善傳統影像學的局限,在急性靜脈血栓栓塞(VTE)的診斷上,可以識別膝蓋以下腿部遠端靜脈的血栓。相關研究已發表在《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期刊上。
閱讀更多:http://www.gbimonthly.com/2019/02/40409/
血管造影 ct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產業訊息>中國大陸四道新政支持醫療器材發展
#高階醫療器材 #加快臨床急需藥品醫療器材審評審批 #對臨床試驗機構實行備案制管理 #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 #完善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
中國國家食藥總局近日連發四項政策的徵求意見稿,旨在加快臨床急需的藥品和醫療器材設備的審評審批,鼓勵中國產製醫療器材替代進口。據瞭解,2014年以來,相關部門已發佈20餘項政策支持中國醫療器材產業的發展。其中,高階醫療器材設備國產化是重點鼓勵方向。
政策鼓勵創新發展
為鼓勵藥品醫療器材創新發展,CFDA連發四大政策(徵求意見稿),包括《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材創新加快新藥醫療器械上市審評審批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改革臨床試驗管理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及《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保護創新者權益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
四大徵求意見稿內容涵蓋加快臨床急需藥品醫療器材審評審批;對臨床試驗機構實行備案制管理,臨床試驗申請受理後60個工作日內無回複即可按遞交的方案開展臨床試驗;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將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在全國的藥品和醫療器材許可(註冊)人中普遍實行以及完善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等。
來自中國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醫療器材產業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3700億元,過去6年來的年複合成長率達到20.3%。然而,中國國內市場每人平均醫療器材費用支出遠低於先進國家和地區市場。先進國家和地區每人平均醫療器材費用通常高於100美元,而中國的每人平均醫療器材費用僅為6美元。醫療器材產業成長空間廣闊。
重點支持高階醫療器材
中國醫療器材國產化及進口替代是其政策重點鼓勵方向,2014年以來已發佈20多項政策予以支持。政策鼓勵方向是,提高醫療器材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可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端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高階醫療器械市場主要被海外廠商占據,包括電腦X光斷層掃描(CT)、彩色超音波系統、數位化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黑白超音波系統、數位化X光機(DR)等。每類產品市場規模均在百億元左右,目前85%以上為進口產品,中國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趙巧敏認為,骨科耗材是醫用高端耗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骨科耗材市占率的95%左右為骨科植入物。骨科植入物市場規模預計2017年可達到200億元。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骨科植入物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成長。
從全球市場看,骨科植入物市場規模最大的為人工關節類,占比54.7%,最小的為創傷類。由於設計、材料和製造等方面具有較高技術門檻,中國國內市場基本被進口品牌占據,中國企業正在奮力追趕。
資料來源:http://www.ibmi.org.tw/news_detail.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