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捷運延伸之前你應該懂的七件事
#樂見中央投資高屏但更需發揮最大效益
近期,中央政府頻頻宣布屏東交通建設重大投資案,繼高鐵東延案後,高雄捷運延伸屏東規劃作業,4條可能路廊也期中報告中曝光,包含南北向路廊「#小港東港線」,以及東西向路廊「#大寮屏東線」、「#左營屏東線」、「#大寮萬丹潮州線」等。
值得注意的是,林園沿伸線就包含在「小港東港線」規劃內,去年因效益太低故合併入前瞻計畫從長規劃,不料韓國瑜剛愎自用,抹黑為「中央卡韓」,自行花費二備金單獨做可行性規劃,可說是重複投資,平白浪費市民血汗錢。
對於南北國土平衡規劃,加碼高屏投資,是中國黨政府執政期間,絕無可能進行的計畫。在等待許久後,蔡政府願意重視高屏發展,固然值得肯定。但如何把錢發揮最大效益,真正翻轉高屏,則更是我們的期待,以下,我們就分為幾點提出討論。
1. #台鐵為何在民眾心中不如高鐵和捷運?
到了選舉,台灣各縣市不分藍綠,政見都是要「高鐵」、「捷運」,「台鐵」的延伸改善,除了「立體化讓車比較好開」以外,卻很少被論述。難道,台鐵真的是跑得比高鐵慢,服務比捷運差,就一無是處嗎?
在台鐵局長年的官僚體系與管理問題,以及過去中國黨殖民時期,政府缺乏完整的軌道發展概念下,台鐵在1970年代後逐漸被公路打趴,也給人品質低落的印象。
相對而言,採寬軌規格,土木機電均獨立於台鐵系統,採公司化經營的各城市捷運與高鐵,由於沒有過去包袱,並更接受市場化思維與新觀念,不論服務品質甚至美學都大幅改進。也讓民眾養成「台鐵就是次等」,我們要「高鐵、捷運」的慣性想法。
2. #但傳統鐵路真的比不上高鐵捷運嗎?
實際上,在運輸學上,軌道系統並沒有這麼明確的邊界,許多國家的「地鐵、捷運」等城市運輸系統,也和台鐵一樣,屬於傳統鋼輪鋼軌鐵路,採架空線供電,在郊區也有平面路段、平交道。
而在日本,JR(國鐵民營化後各社,和台鐵可說有遙遠的血緣關係)或私鐵的通勤路線,許多是比城市地鐵運量更大,車輛更新更快的黃金路線。
而在日韓,許多地鐵路線和傳統鐵路,在系統相容下可以「直通運轉」,也模糊了捷運與鐵路的邊界,讓同條路線可以兼有兩者優點。
3. #軌道系統應以效能來分類分工
運輸學上,軌道分類的不同在於「服務對象(運量)」和「優勢區間」的不同。大體上高速鐵路以服務城市間連結(Intercity)為主;通勤鐵路以服務大都會區通勤(如衛星城市)為主;捷運則以服務中距離旅客為主。
在中距離的通勤鐵路方面,歐、日採取略有不同的作法,如德法等國家的RER,有些是全新建造的軌道系統網,在市區立體化,郊區可能為平面,和城際列車主線分開。而日本則簡單說是透過直通運轉、車站增建通過軌、緩急分離等機制,讓鐵路運能上升。
台灣最適合擔負通勤鐵路角色,定位在高鐵、捷運間互相串聯的,其實就是台鐵。然而台鐵在軌道容量未擴增下,還要運行城際列車與通勤列車,有部分老車拖累系統,閉塞等控制系統技術也落後,當然無法有效提升班次。
4. #屏東捷運乘客來自哪裡?
我們在先前的文章中就分析過,屏東人口分佈極為不均,屏北人口佔全縣一半的40萬,其中20萬人集中於屏東市。而大潮州地區人口約僅20萬,核心市鎮潮州僅5萬多人;大東港地區類似,人口約17萬,東港鎮則不到5萬人,但人口密度略高。
屏東另外一個特徵是,跨縣市就業人口多,超過10%以上,以高雄為主要工作地。因此高雄-屏東之間每日搭台鐵通勤旅客就超過萬人,然而也以屏東站進出旅次最多。
也就是說,未來屏東捷運的通勤客群,仍以屏東為較具發展潛力之旅次來源地。小港-林園-東港-大鵬灣一線,因經過聚落多,又經過工業區和觀光景點,因而潛在客群應居其次。
5. #屏東捷運效益來自哪裡?
然而,屏東市人口雖有20萬,但無論從橘線接出,或是高鐵分出,所經過大部分地帶均是人口密度低的非都市計畫鄉村地區,運量集中首尾兩端,此種分佈模式其實不宜興建捷運,而仍應以「區域鐵路」為首選。
再者,若以高捷經驗,高捷從南岡山往北延約3公里,接近人口10萬的岡山市區(南岡山)站時,當年度新增淨運量約6~7000人(南岡山站約萬人,但橋頭車站衰退3000人以上)。高捷南延屏東,長度約接近整條橘線長度,因旅次起迄組合增加,預計運量不只增加北延南岡山的2倍。但若只達到4~5倍,也僅增加3.5萬運量,不符合高運量捷運之成本。
因此,不論何條路線,軌道發展重點還是能否有效啟動TOD開發(包含市區聯開、郊區住宅、產業發展等),並將部分公路運量轉移。必須有新創造的運量,而不是只看當前,捷運投資才會有效。
6. #替代方案是什麼?
如果台鐵加密到5-10分鐘一班,橘線延伸1~2站至後庄或中庄與台鐵共構,則高屏地區的軌道需求可以大幅優化。
根據台鐵官方說明:「台鐵捷運化」有 #增設改建通勤車站、#擴充軌道容量,及 #新購電車 三大重點工作。但以高雄地下化為例,雖然完成了第一項的增設、改建車站,卻沒有擴充軌道容量,目前南部增加的運能(列車與司機)也還不足,自然無法完成「捷運化」。
我們過去已經多次強調,未來高屏鐵路能否真正捷運化,進一步加密班次,將和落實 #擴充軌道容量,及 #增加列車運能 有關。
前者在土建修改已經不可能,必須透過調整閉塞效率(全線升級 ERTMS/ETCS Level 2/和未來3 )等方式來完成。
而後者將和台鐵簡化車種、新購車輛與補充人力有關,希望地方政府不只要求看得到的「立體化」,也要要求看不到的「機電升級」和「運輸效率」!
7. #一定要捷運的話怎麼蓋?
屏東捷運規劃延伸有幾個問題,我們誠摯建議政府必須重視:
#未配合新計畫變遷
屏東捷運延伸規畫案是去年做的,但今年行政院才拍版高鐵延伸,因此高鐵的聯外只有台鐵,反而花大錢蓋的屏捷無法串聯高鐵與市區,這又讓屏捷失去一大客源。
#轉乘節點規劃分散
從幾案中,我們看不到市府確立屏東轉運核心的思維,例如大寮屏東,左營屏東案,都交會在復興南路一帶,而非屏東車站,勢必要增設一個台鐵通勤站,但這站又大概不會停對號車。
然而,屏東的轉乘機能,商業機能集中在站前,捷運沒起到整合反而是分散。高鐵一個核心,台鐵一個核心,捷運一個核心,轉乘零散不便。
#人口稀少區怎麼蓋?
不管哪線,都會經過大量低密度人口地區,在這些地區興建車站,注定使用率低落。
我們期望,中央配合軌道建設,與地方合作於郊區設置產業發展,教研發展與社會住宅用地,和車站共構,作為培養運量所需。
而在非都市計畫地帶,使用路堤、路塹等較接近平面封閉A路權,但仍和道路立體交叉方式,可降低成本。例子如奧斯陸地鐵郊區段,亦有很長的平面第三軌供電區間,並非特例。在壓低土建成本,提升轉乘效率,大幅增加TOD發展收益下,屏捷才會是成功的建設!
軌道 運輸 系統 之 供電 系統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馬經貿合作的雙贏大道
2018-11-06 01:00經濟日報 林建甫
今年5月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選舉實現首次的政黨輪替,馬哈迪總理再次重返執政,為馬國帶來了一片新氣象。未來台馬間的經貿關係應如何開展,尤其我國的「新南向政策」應如何進行,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馬來西亞對兩岸問題的態度。馬哈迪今年7月28日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台灣與馬來西亞經貿關係非常緊密的。馬國不介入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政治紛爭。馬國基本上支持「一中」政策,並不願意在台海問題上選邊站。但相信台灣是一個希望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的政治個體,期望能維持良好的貿易關係,增加技術交流,並繼續尋求與合作的機會。因此,我國政府希望係透過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區域鏈結等四大面向去發展與新南向各國深層的合作關係,對馬國是可以廣泛適用。
台經院新興市場研究中心經過篩選及與馬國的學者討論後認為,台馬間可以從汽車產業、公共工程與教育文化三大領域去進行深入合作。
第一,汽車產業。馬來西亞近年為提升國產車整體技術與能力,提出「國產車3.0計畫」。希望在與亞洲及歐美國家的合作下,學習相關科學技術與能力,生產低碳、節能且高品質的國產車。目前著重在引擎開發、小型車輛與高值化車輛的發展,我國汽車產業製造已具備電子與電動車的發展能力,這部分是台馬雙邊可以進一步拓展合作的領域。鑑於此,目前馬國的主要兩大國產車品牌寶騰與靈鹿,若能進一步與我國電動車製造商納智捷與電動機車品牌Gogoro合作,有助於馬國實踐其「國產車3.0計畫」。
第二,公共工程的領域上,馬國高速公路仍仰賴人工收費為主,台灣的ETC系統應是馬國非常有興趣的項目。馬國的大眾運輸捷運系統是未來建設的重中之重。過去台北捷運曾與德國萊茵公司合作,共同參與馬來西亞吉隆坡捷運線供電及軌道系統的檢驗審查工作;台北捷運也曾與新加坡地鐵公司合作舉辦捷運系統培訓課程。加上我國為WTO會員國,熟悉相關採購法規及標案規則,在工程建設費用上更較其他先進國家低,因此大眾運輸的規劃、建設與管理有很多合作商機。
第三,教育文化是可進一步提升及強化的面向。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FAATUM)是留學台灣畢業生全世界最大的有組織社團。去年來自馬國的僑生高達1萬7,079人,占總僑生人數14.5%,是新南向國家中的最大來源國。顯見台馬在教育層面有不少的交流,但該如何持續吸引馬來西亞學生來台就學,如何透過教育交流促進馬國產業升級,或是未來應走的合作面向。
推動文化交流也是加深兩國互信友好最好的方式。隨著新南向政策推動至今,台灣在平台設立、遺產保存、影視音樂交流三大方面都已起了作用。文建會出資設立的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設立了台馬間的平台,2015年起推動表演、視覺等藝文領域發展。
文化遺產保存方面,7月文資局於檳城舉辦台灣傳統建築修復展,展現台灣工藝之美。台灣在傳統漢式建築的修復與建築技術代代傳承,甚至優於中國大陸,能讓馬國的古建築重獲新生。
2018年3月台灣駐馬代表處舉辦台灣電影之夜。今年9月文化部也在吉隆坡舉辦「台馬音樂人交流會」,加強兩地音樂業者的互動。以上林林總總,未來應擴大舉辦。
馬來西亞人口3,200萬,土地是台灣九倍大,自然資源豐富。未來台馬的經貿合作,我們要思考如何整合馬國的資源,善用馬國的人力,創造包容性增長,經濟的果實一起分享,這才是致勝之道。
(作者是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
軌道 運輸 系統 之 供電 系統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鐵路地下化倒數6天
#首爾車站-不談殭屍談台韓鐵道差異
#韓國鐵路有地下化嗎-先來看韓國鐵路史再回答
文:左營楠梓翰-李欣翰、三民惟新 陳柏惟
兩年前韓國電影《屍速列車》大紅,故事就是從首爾車站開始,而其關聯作品《起源:首爾車站》,部分篇幅更描述了活屍肆虐車站的過程。但我們今天來到首爾車站,不講殭屍,要談的是韓國鐵道的營運思維。
#和台灣相近的鐵道創立史
同樣曾經被日本殖民過的韓國,比台灣更晚有鐵道,在日本尚未直接殖民朝鮮前,在1894年就從李氏朝鮮手上取得鐵路鋪設權,目標是要朝鮮為基地進軍滿州,1899年開通京仁鐵路的仁川・鷺梁津段,比起台灣第一條鐵路晚了8年,只比高雄有鐵路早1年。但由於清國鐵道在日本佔領台灣後大幅幾乎重建,因此台韓鐵路幾乎是同時完成的。
因為日本一開始就有進軍歐亞大陸的野心,因此朝鮮鐵路採用的是國際標準的1435mm軌距,和日本本土不同。但相對於台鐵在二戰後不論軟硬體大量引進美式標準,隨著1965年日韓關係正常化,韓國開始從日本輸入列車和鐵道技術,並在日本政府開發援助下,在1974年建設了第一條地鐵。大致上是從這邊開始走向了與台鐵不同的發展道路。
#不同的鐵路建設思維:真.鐵路捷運化
原本韓國首都的鐵路系統以首爾車站為中心,放射出多條路線。首爾的鐵路系統「首都圈電鐵」,就是以9條地鐵為主幹,配合國鐵京釜、京元、京仁線電化實施直通運轉,加上郊外路線合共19條路線,是世界最大通勤鐵路系統之一。
舉例而言,興建首爾地鐵一號線的過程中,市區興建的是一條新的地下線,經過首爾車站時在地下設站,別稱「首爾地下站」,但遠離市區之後,列車往上爬又接回原本平面鐵路,利用原有軌道搭配機電升級與月台墊高運轉。
類似的規劃,其實同個年代在台灣出現過,1977年運委會委請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工程司(BMTC)規劃台北捷運時,全系統就是採1067mm軌距、架空線,沒有板南線,而採台鐵地下化緩急分離增加車站直接升級。郊區則保留直通運轉空間(也就是北捷或許就能延伸桃園、基隆...)。然而後來轉由美國顧問規劃後完全被推翻,改為1435mm第三軌供電,也影響了台灣後來的捷運規劃。
#不同的鐵路建設思維 :歐風高鐵
韓國建設高鐵的年代也和台灣相去不遠,均在1970年代開始構思,1990年代進入規劃,第一條高鐵京釜線在2004年通車,比台灣早了兩年多。但和傳統鐵路與地鐵系統受日本影響不同,在高鐵上,採用標準軌的韓國就引進了歐式作法。
除了直接向法國採購TGV列車與機電系統外,韓國高鐵(KTX)使用原有軌道(在來線)直接開進各城市中心原有車站的方式也和歐洲類似。而初期在來線比重太大的問題,也影響了KTX速度,以至於雖然極速和台灣高鐵一樣是300km/h,但均速卻慢上許多。直到陸續新建新線代替後才有改善。
#連鐵道也只能好想贏韓國?
整體而言,韓國因為有標準軌這個優勢,不論地鐵或高鐵,都以和現有鐵路整合為重。因此可能會出現我們稱的「高鐵、鐵路、捷運」都跑同一路段的狀況,台灣人可能很難想像吧! 而台灣採取高鐵、捷運都獨立規劃的方式,雖然新建的路線營運品質良好,但和台鐵落差越拉越大,也讓民眾認為台鐵和捷運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這點是較為可惜的。
而在保留原路線直通運轉下,韓國鐵路在市區也並非完全地下化,例如同時有通勤列車與對號車的京義・中央線,雖也是首都圈電鐵一部分,卻仍在市區保留相當的地上區間,也讓擴線、列車調度更加容易(緩急分離的複線區間要地下化成本相當高)。這樣「捷運化」重於「地下化」的想法,恐怕也是視台鐵如嫌惡設施的台灣民眾較難接受,但卻是效益較高的。
另外,不論「國車國造」、「國鐵公司化」,韓國的步伐都領先台灣,目前KTX-II列車已經全部國造,而通勤電車更從90年代開始就外銷台灣,這樣的鐵路工業實力確實發人省思。
#回到首爾站
談完了兩國鐵路差異,我們還是回到首爾站本身,目前旅客看到的首爾站是配合KTX通車興建的第四代站體,第二代站體則保留在一旁。
第四代站體是典型的鋼骨玻璃帷幕建築大樓,建築內部有大面積挑空,和台灣高鐵站較類似,一旁和LOTTE商場(outlet)共構,也成為不少外國旅客採買的好去處。然而,商場開發規模和日本車站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首爾真正的幾大商業區並不在此處,這樣的思維也較偏向歐系。
首爾站在1988年改建後,實質上就變成跨站站房,有8個月台16線,其中京義線電鐵、和首都電鐵1號線的急行列車使用最外側月台。另外地下也有首都電鐵1號線的一般列車和機場快線。也就是地上地底都有捷運線,營運狀況有點複雜。
和較無特色的新站相比,聳立在一旁的第二代首爾站則更有中央車站的氣勢,建築是由東大出身的建築師塚本靖設計,受到歐洲阿姆斯特丹、赫爾辛基中央車站的風格影響,也很接近日本同期知名建築大師辰野金吾紅白磚造「辰野式風格」,甚至不少人誤認是辰野設計。
在1925年啟用時,首爾站站體是僅次於東京站的「東亞第二大站」,也可見當時之地位。在2004年~2017年期間,首爾站舊站取消了運輸功能,直到2017年底京義線電鐵月台轉移後,又能從此進站。但首爾舊站建築保留主要的用途是什麼呢? 我們賣個關子,下次再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