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遇 到 跟自己 很像的人 dcard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我們不曾被好好對待過,也難以理解什麼是愛自己。」
有時侯家裡有些布料破了,我捨不得丟就會拿起來縫,一次我太太笑著說:你縫得好醜喔!
然後,我的眼淚就秒速般掉了下來。
她很愧疚地不知所措地楞在一旁,我打從心底知道這不是她的問題。(這就是學心理諮商的好處,在伴侶關係裡可以看見原生家庭跟早期經驗帶來的影響)
這種經驗太熟悉,自己的創作品被嫌棄的感覺,我想在很小的時候就一直被打擊、狠狠受傷過的經驗在我心中成為了心魔,難以跨越:是,我真的縫得好醜,我真的不會縫東西。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國中時期家政課的時候,我很努力縫了一隻皮卡丘,我花了好幾個週末還去堂哥家詢問怎麼縫比較好,一心想把它縫成「屬於我的皮卡丘」;倒帶一下,因為我父母都是藍領階級,所以小時候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娃娃是很奢侈的事情。因此,我內心是相當喜愛與認定這隻皮卡丘,即使它在別人眼中縫得不是很好看。
當我好不容易把它完成擺在我的床邊時,我媽嫌棄它被我縫得很醜,然後趁我不在時把它拆掉重新車過再送給別人。
直至今日,我也不知道他被送去給了誰,我只知道當時的我很受傷,我再也難以相信我擺在老家的任何東西,因為隨時都可能被消失。到後來不論是書籍、衣物、我書寫的文章、朋友寫給我的卡片與紀念品都會被消失。(大概就是一種被中共掌控的恐慌感,但起碼性命不會被消失)
這樣的恐懼感一直延續到後來,我很難相信我會有「專屬」我自己的東西,對於自身的成就感也會有一種很難以「掌控」的感覺,我想我是下意識地也認同了「我的作品真的很醜」這件事。
因此,這些經歷使我的內在產生了一種認定:終有一日我的所有成就會被摧毁或是送給了誰?
#胃酸人 #霸權與自由
前幾天,我看著胃酸人最近的影片提及韓國軍中嚴格的前輩後輩制與霸權文化是怎麼被延續下來的:當時古代的人覺得這樣被兩班貴族這樣對待,為了生存他們只能合理化這樣被凌虐的狀態,可是遇到比自己更弱勢的人,就像雅信傳的女主角一樣,就會被任意凌辱與性侵。
#代間傳遞 #母女關係
我的外祖父因被好友捲款了共同投資的錢財,從此一蹶不振,我的舅舅們跟媽媽是在一個很貧窮且被訕笑的環境氛圍下長大,為了維持家計,她小學一畢業就去找工。
沒有什麼自我探索的機會,那時候的女人若沒有一技之長就是往裁縫工廠去幹活。小時候我跟弟弟常去她工作的地方找她,有時候也會聽聞她主管碎念著:妳哪裡又做錯了,要拆掉重做!
當我在書寫的過程看見這個畫面時,突然就很深地理解或許是因為她曾經被粗暴的對待過,所以她也就習慣將被粗暴對待著;如何能夠獲得自由認可,在不是一個適合她生存的環境?
她最常跟我們說的是:我反應很慢,也學不快,常常東西都做不對、拆掉重來。
倘若,在她成長的環境中從沒有機會讓她好好探索自己喜愛做什麼、擅長做什麼,到了婚後為了養家餬口更不能輕易從舊有的工作離開。
經歷這麼長的歲月當中,除了我們這些孩子的成長,大概沒有什麼事情讓她能夠感到有所成就、為自己感到驕傲得意的地方。
正因她過去的努力一直被外界拆掉重做,這樣的她又如何會喜愛她自己?又或懂得尊重別人辛辛苦苦所建立出來的成就?
由於過往經驗不斷地削弱著她的自信心,這樣的她又要如何由衷地肯定與讚賞孩子們辛苦建立出來的創作品?
#沒有擁有的經驗如何給出去
#榮格心理學
#莉莉絲
關於我在置頂文提及的莉莉絲,在榮格心理學中相信不斷被流傳的故事擁有著大眾共同的情緒與情結。如果說,打一開始這樣流傳已久的故事是否也真真切切說明了莉莉絲在追求自由的時候遭受過多少打擊,又被迫捨棄多少?
我想,是的,我們都是莉莉絲。
看起來我真的是打開了一些厚重的大門,那不僅僅是關於我也關於我的母親,關於世世代代的女性們的創傷與血淚。
那我如何慢慢建立起信心?我如何開始發表?如何開始對自己說:是的,我可以。是的,我可以!
我想是因為在社群中的粉絲回饋,當我被由衷肯定稱讚的時候,在我的表現被看到的時候,我在專業上所獲得的信任,例如我看到在Dcard中有位同學很真誠留言:只有我的占卜讓他很有一種被說進心坎裡的感覺,這樣的肯定是真切地打到我的內心。
透過我的客戶,我的教授,我太太,我的合作夥伴,我的家人,我的好朋友們,我的督導、學長姐,以及在榮格社群的大家(可能還包含我家貓咪身上的肥肉)…在我生命當中遇見許許多多貴人,由衷地肯定我每一次的努力與成就,慢慢地我看見了自我的價值。
謝謝您將這篇文章看到最後,在學習著修復與療癒自己傷口的過程,抱持著好奇心與不批判的心情試著釐清自己與重要他人過往的遭遇,我們會因此對自我產生充分的憐憫心、更貼近真實的自我,更理解如何好好愛自己。 #loveyourself
遇 到 跟自己 很像的人 dcard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夜教鬼故事 憤怒的土地靈跟在身後 大學生用高僧的骨灰護身
----------------------------
Artist: 閒魚XianYu
----------------------------
(改編自Dcard網友S'agapo的故事。)
那是個在某湖附近舉辦的宿營。夜教開始前,學長姐將紅包袋分發給學員們,並囑咐道:「如果覺得四周不對勁,可以把紅包袋往身後一丟,然後直直向前走,千萬不要往後看。」
夜教開始了。營地裡不時傳來其他隊伍的慘叫聲,最後出發的隊伍裡有位膽大的女學員叫小雨,一路上,小雨不停說些有趣的話題試圖緩和氣氛,讓大家不要緊張。也許是她的話起了作用,小隊接連解完幾個任務,都沒受到太大的驚嚇。
怎知剛走到下個關卡,一個學姐突然衝出來嚇唬大家,學員們頓時四散逃跑,亂成一團。在所有人歸隊後,正在確認人數的小雨一時忘記學長姐的叮囑,轉頭朝隊尾望去。
黑暗中,一雙眼睛正幽幽注視著她,但轉瞬又消失不見。
害怕到極致的小雨突然無法遏制地大笑起來,所有人面面相覷,不知該做何反應。小雨強撐起精神安慰大家:「哈哈哈別怕,是學長姐在嚇我們啦!」
經歷剛剛的突發事件後,膽子小的學員被圍在隊伍中間,小雨則負責墊後。回想起剛剛的畫面,小雨越想越毛,隱隱還能感覺到身後的視線,想起夜教開始前發下的紅包袋,小雨立刻將紅包袋往後丟。
「啪」一聲,聽到紅包袋落地後,小雨目不斜視繼續向前走。即使如此,一路上她還是有被人盯著看的感覺。宿營結束後,小雨的身體狀況很差,情緒起伏也很大。
原本沾床就能立刻入睡的小雨開始對黑暗產生恐懼,總覺得宿舍牆壁上有雙眼睛在盯著她看。後來小雨去廟裡求來一道護身符,這才順利睡上幾晚好覺。
但護身符的效力比想像中短,小雨又開始做噩夢。某次跟有靈異體質的朋友阿飛吃飯時,小雨正想分享自己的煩擾,但還沒開口就被阿飛打斷:「妳最近精神是不是不太好?」小雨有些緊張:「我真的…遇到什麼了嗎?」
「嗯,就在妳後面,祂感覺不是很開心。」阿飛回答,「好像是從宿營的地點跟回來的。」
阿飛分析,可能是小雨當時的嬉鬧聲吵到了這位山上的大地主,被惹惱的祂從那時開始就一直跟著小雨。他建議小雨去廟裡請人幫忙處理。「在那之前,先把這個帶在身上吧。」
阿飛把一個裝著灰的小瓶子交給小雨,「這是我小時候從一個僧人那邊拿到的,裡面裝著得道高僧的骨灰。」說也奇怪,自從將小瓶子帶在身上後,小雨的失眠狀況改善了不少。
幾天後小雨跟阿飛出去吃飯,阿飛看到她後劈頭就問:「妳沒有把小瓶子帶在身上,對吧?」
小雨一臉疑惑,將手探入外套口袋掏了好一陣子,才想起小瓶子在另一件外套的口袋裡,「應該是我換外套時忘記了,你怎麼知道我今天沒帶阿?」
「平時祂有所忌憚、不敢靠近妳,今天妳沒把小瓶子帶在身上,祂整個趴在妳背上...」阿飛回答。
#海編
#鬼月特輯 #獵奇 #圖文 #鬼故事 #阿尼尛 #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