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萬的網紅那須川天心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那須川天心#那須川龍心 #兄弟バトル 那須川天心 Cygames/TARGET/TEPPEN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enshin.nasukaw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ppenTenshin TikTok ...
那須川龍心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52
今天這篇,可能有點深。
本來想整大段跳過,但又覺得,這是我在探究龍馬生涯之旅的過程中,「從認識一個人物開始,進而到理解整個日本近代史」的心路歷程,因此還是跟大家做個分享好了。
這段過程雖然漫長,卻充滿著發現的樂趣。只是由於細節非常複雜,必須要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
1864~1865這段期間,龍馬虛歲三十一。整個日本的局勢,可說是圍繞在「長州」這個關鍵字上。
雖然這期間發生的事件,多半與龍馬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我當時讀著走著,就發現若要將他的人生串起,就沒有辦法單獨跳過長州。
簡單地說,長州以一藩之力,挑動整個幕末局勢,「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不僅發起禁門之變,又兩度單挑幕府派的聯軍,還招致英法荷美四國聯合艦隊砲襲,再加上藩內「正義派」「俗論派」內鬥,最終還折騰死了一名將軍,一位天皇......
每次讀到這段,都不禁苦笑,覺得此藩,還真的很會生事啊。
有人或許認為,那就是偏遠的外國小縣(藩)之一段歷史,有興趣的人去研究,與大多數人應該無關。但其實,若用大歷史的眼光,往前看,可以說是戰國時代毛利家對德川家的復仇;往後看,長州派閥的作風與影響,一直延續到二次世界大戰,甚至戰後日本的政局。
而回到龍馬個人來說,他後來穿梭於薩摩、長州之間,努力促成「薩長同盟」,是被歷史記載的功績之一;但若是沒有長州之前這一番「放飛自我」,徹底認清自身與局勢,或許龍馬也無法扮演這個歷史角色吧。
開頭說的「深」,其實就反應在這些複雜的因果關係上。
當然,龍馬的「心」與行動力,也將是後來成就功業的關鍵。
——正是因為抱持著這般「邊走邊讀」的心情,除了之前造訪過「萩」,我又從下關驛,買了一日FREE乘車券,搭上前往「長門」的巴士,要到「城下町長府」這一站。
原本目標是毛利家墓所、長府毛利邸、功山寺,又發現下關市立歷史博物館也在此;而且從下車處、走向目的地這段路,旁邊的「壇具川」,更是一條有著鴨子與錦鯉的優美水道,都令得這些探訪的路上,處處有著意外的美景。
回程巴士上,途經關門大橋前的「壇之浦」,還看到當年的八十斤加農砲複製品,展示在海邊(有些當年被法軍繳獲,帶回法國,放在巴黎的榮軍院)。
這些,真的都是歷史旅行之樂趣。
當然,過去我花了很多時間追尋史跡,現在回過頭來,才專住在各地的「餐」「酒」,也算是一種重返人間的生活覺醒吧(笑)。
那須川龍心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製的長谷川橡膠抗菌砧板、土佐龍檜木砧板砧 終於到貨開團囉!
數量不多,售完為止~
出貨時間:9/22起,依「付款完成」順序陸續出貨
團購下單連結,請到這裡下單~
國內 https://gbf.tw/gt7dv
海外 https://gbf.tw/jwpqg
(海外出貨時間9/27起)
還沒有看過砧板開箱文的人,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開箱文喔!
https://rosalinakitchen.pixnet.net/blog/post/357754313
1、 依「付款完成」順序依序出貨,國內因疫情期間物流量大,出貨會發出E-mail通知,請耐心等候。
2、 海外訂單,順豐速運提醒部分地區無法配送到府,僅提供到站自取,詳情請見https://reurl.cc/836eDy, 若發生貨物退回,需再次寄送,請消費者再次負擔寄送運費
今天這兩款砧板,都是我自己用過很多年,使用、比較過很多款砧板,非常推薦的。
一個是土佐龍檜木砧板,一個是日本長谷川的橡膠抗菌砧板。我會建議大家 切菜切水果,跟切葷食的砧板要分開,買不同的砧板這樣也比較不會眼花拿錯XD
😋其實砧板木頭的觸感跟切的手感是最舒適的,但是木頭砧板還是要比較細心照顧才不會發霉。
這次的土佐龍檜木砧板是我自己用過很多年一直愛不釋手的檜木砧板。用它來切菜的舒適度真的很棒!尤其是剛收到砧板,打開包裝膜的時候,非常香的檜木香氣,讓人聞了心情很愉悅~
日本的檜木砧板有經過特殊處理,會比其他木砧板還要不容易發霉,但是木砧板怎麼說還是木製,說不會發霉是不可能的。
只要使用上多注意一下,就可以減少發霉的現象。
像是清洗乾淨後,用手把多餘的水抹掉,然後再用乾布把砧板擦過一遍,把砧板立著晾乾,這樣就可以了。
😋那到底要買哪一款砧板比較好呢?
我會建議大家切蔬菜跟切葷食的砧板要分開,這樣會比較衛生一點。
檜木砧板是屬於原木一片切割下來不拼接的款式,切菜的時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木頭的紋路,切的時候刀子跟砧板接觸所發出的聲音,有一種莫名的療癒感,柔軟度跟彈性也很好,非常適合切蔬菜、水果這類,平時放著也可以聞到檜木香。
不過檜木砧板的缺點就是不能使用清潔劑清洗,也不能用熱水高溫洗滌,這對於切葷食,帶有油脂的食材時,很容易留下油漬,也不容易洗掉。
如果切生肉,沒有清潔乾淨,比較容易有細菌滋生,所以塔塔建議大家,切菜跟切肉類、海鮮類、熟食類 砧板要分開使用會比較衛生喔!
我會推薦大家使用日本製的長谷川橡膠抗菌砧板,來切葷食,或者帶有油脂的食材。
這樣在清潔上會更容易。因為長谷川砧板可以用清潔劑跟熱水清潔,可以洗得更乾淨,減少細菌滋生。
長谷川砧板在日本相當的知名,有很多日本料理師傅都是用這塊抗菌砧板來切生魚片喔!
長谷川引以為傲的就是他的橡膠砧板中間包裹著木頭,可以達到逼近木頭的柔軟舒適切感,不傷刀,表面的橡膠材質有做過抗菌處理,比較不容易發霉,而且長谷川的砧板表面也做止滑的處理,讓食材在上面不容易打滑,預防切到手。
😋另外,有關砧板該怎樣清潔保養才不會發霉的問題?
我覺得不管是什麼材質的砧板,大家還是要養成好習慣,這樣才能減少砧板發霉的機率。
有些砧板顏色比較深,所以不容易察覺污垢,但是沒看到不代表沒有細菌喔!
我會建議大家使用砧板之前要先用水沖洗一遍,然後再用手抹掉上面多餘的水,才開始使用。
因為砧板乾燥的狀況,比較容易沾染髒污跟味道殘留,容易沾在砧板上洗不掉。
雖然有些上漆料的砧板跟特殊環保材質的砧板就比較不會被染色,但是因為材質過於平滑,所以在切的時候就會很容易打滑,切到手,這部分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
我的話,還是會選擇好切的砧板為主,畢竟誰都不想要切菜的時候切到手指吧?
其實要減少廚房用品發霉的機率,我會建議大家,廚房盡量不要太潮濕,如果真的沒有辦法的話,廚房放一台除濕機效果非常好喔!!這幾年,我每天晚上都會在廚房放一台除濕機除濕幾個小時,這樣一早起來廚房就非常的乾爽舒適,也不見廚房發霉的現象,非常推薦大家這樣做喔!!
為了避免大家買了好砧板沒多久就產生黑斑,塔塔還是拍了一小段砧板清潔的影片提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新手有幫助!
不會洗砧板的人,請務必要看喔!!😋
https://youtu.be/bhlS7EGuUT0
長谷川砧板開箱文:😋這邊有長谷川砧板的開箱介紹文:http://rosalinakitchen.pixnet.net/blog/post/357754313
😋檜木砧板的介紹+保養影片:https://youtu.be/-A_mBACzBoU
這次團購的商品:
1. 土佐龍檜木砧板(一片式無拼接款) 40*24*2cm 團購價 1990元
2. 土佐龍檜木砧板(一片式無拼接款) 26*24*2cm 團購價 1190元
3. 長谷川橡膠抗菌砧板小(36*20*2cm) 團購價 2150元
4. 長谷川防滑墊小(25*12cm) 用於長谷川小砧板 團購價 400元
5. 長谷川橡膠抗菌砧板大(44*29*2) 團購價 2900元
6. 長谷川防滑墊大 (30*20cm) 用於長谷川大砧板 團購價 650元
7. 長谷川砧板腳for大砧板 (單腳:長23公分*寬5公分*高4.5公分) 兩隻腳共 團購價 1600元
8. 砧板刷團購價220元 (用於長谷川砧板保養刷洗用)
9. 末廣磨刀石3000番 團購價 999元
如果有訂單上的問題都可以加入廠商LINE客服,詢問訂單進度
LINE: @ab-japan
😋常有人問,這砧板切了會不會有刀痕?
提醒一下大家,這世上絕對沒有一塊砧板廠商敢說自己的砧板不會產生刀痕。塔塔團購一向只說實話,任何砧板都會有刀痕,只要沒有清潔乾淨,也都會有發霉可能性。
好的砧板表面會做抗菌處理,減少發霉機率,也可以讓產生的刀痕更細一點。有些砧板材質是一但產生刀痕就沒救了。長谷川砧板跟檜木砧板都可以透過砧板刷或者水砂紙(檜木)將表面產生的刀痕磨掉,延長使用期。
有塑化劑的砧板雖然不太容易發霉,但是有塑化劑的危機。沒有塑化劑的塑膠材質,就容易發霉,產生的刀痕也沒救,必須不停更換。
(塑膠材質的保鮮盒就很容易卡污垢,矽膠容易發霉 就是這樣)
總之,砧板的清潔工作是很重要的,絕對不要因為廠商說 這砧板不會發霉就隨意的清洗,甚至放在潮濕的環境下,因為很多黴菌的產生 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
那須川龍心 在 那須川天心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那須川天心#那須川龍心 #兄弟バトル
那須川天心
Cygames/TARGET/TEPPEN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enshin.nasukaw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ppenTenshin
TikTok
https://vt.tiktok.com/AY8L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