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德簡介:自小喜愛音樂,並曾組織樂隊。因為唱片公司監製的一個構想-長頭髮樂隊唱廣東歌,結果在一九七二年演繹了他第一首粵語歌《悲秋風》而大受歡迎,其後的《勁草嬌花》和《分飛燕》(合唱:甄秀儀),更為他帶來了大批藍領聽眾。大碟《暢飲在今宵》獲金唱片的榮譽,也是他最滿意的唱片之一。其後一直活躍於各大會堂及酒廊演唱,近年“環星音樂”為陳浩德推出多張大碟:“經典重溫•陳浩德”精選I及II集;更與方伊琪合唱推出《友情對唱》大碟,2002年參演“金曲滿天星”演唱會非常成功,獲得樂迷的認同;2004年,于香港文化中心與一班唱家班舉行“箏胡弦情金曲夜”及“金曲唱聚聲雅廊演唱會”,同年,更踏上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至尊金曲聲雅廊encore演唱會”;2005至2006年間,陳浩德舉行多場演唱會,如“陳浩德-金曲迴響30年”及“陳浩德-金曲情牽30載encore”等多場巡迴演唱會;2006年2、3月,陳浩德更被TVB邀請參與“超級靚聲演鬥廳”演出,由於其表演特出,連續5場成為男子組主要的擂臺躉;2007年參與“獅子山下金曲情演唱會”,與李香琴、譚炳文、柳影虹、葉振棠、舒雅頌、呂珊合演;2008年“陳浩德聽德好歌再encore演唱會”,一如往日全場爆滿,深受現場觀眾喜愛,將其個人歌唱事業推上了更高峰。陳浩德說:「當時大家也只抱著嘗試的心情,用低成本的製作……因為成本關係,所有音樂編曲演奏等都由我們一班朋友一手包辦」這是時代局限,但後人常常忽略──因為被深深歧視,想搞也很難有充裕的資金去搞,選歌選題材也很成問題,於是產品質素總是不如意,反過來又被歧視:粵語歌就是賤──這是那個時代的惡性循環的怪圈。然而,註定粵語歌是時候復甦,所以《悲秋風》和《分飛燕》從1973年風行至1975年,一個當時不見經傳的歌手,所唱的歌曲能有這樣的影響力,委實不簡單。至於1974年的《啼笑姻緣》和《鬼馬雙星》,都是後了一步,不過,《啼笑姻緣》仗著無線電視的威力,《鬼馬雙星》仗著許冠傑多年來唱洋歌的聲望,影響力當然是巨大得多。但歷史歸歷史,說先行者,陳浩德確是比許冠傑先走了一步。1971年鄭少秋出版粵語唱片《悲秋風》,1973年陳浩德唱《悲秋風》和《分飛燕》,開創香港粵語流行音樂時代。
「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的推薦目錄: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第五集光復後閩南語創作歌曲(中集) - 精華區lyrics 的評價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16_秋風夜雨(台語)原唱:江蕙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秋風夜雨~ 江蕙 的評價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台灣ㄟ老歌秋風夜雨陳芬蘭演唱-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秋風夜雨 江蕙 的評價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秋風夜雨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台語歌真正正字歌詞網| 《秋風夜雨》Tshiu-hong Iā-ú 的評價
- 關於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閩南語專輯1 今夜又擱塊落雨/保重再會啦 - 戀戀「山」歌 的評價
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16_秋風夜雨(台語)原唱:江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6_ 秋風夜雨 (台 語 )原唱:江蕙. 28,990 views28K views. Aug 4, 2012. 53. Dislike. Share. Save. TangDynastyMirrorWei. TangDynastyMirrorWei. ... <看更多>
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秋風夜雨~ 江蕙 的推薦與評價
作詞:周添旺作曲:楊三郎編曲:洪敬堯風雨聲音擾亂秋 夜 靜時常聽見蚯蚓哮悲情引阮思鄉不知雨水冷自恨自嘆幸福未完成啊~前途茫茫宛然失光明希望純情 ... ... <看更多>
閩南 語 秋風 夜 雨 在 第五集光復後閩南語創作歌曲(中集) - 精華區lyrics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211.89.225.4:82/gate/big5/www.nihaotw.com/tfhy/minmusic/minmusic5.htm
第五集 光復後閩南語創作歌曲(中集)
混血閩南語歌曲的流行與創作低潮期的探索
聽眾朋友,歡迎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閩南話系列節目《兩岸閩南語歌曲展播
》。我是白鷺,我是明月。今天你將聽到的是第五集《光復後的閩南語創作歌
曲(中集)-混血閩南語歌曲的流行與創作低潮期的探索》。
經過了戰後幾年的恢復,從五○年代起,台灣社會有一種蓄勢待發的氣氛,鄉
村的人口紛紛涌入城市,而都市的經濟也有起飛之勢,在這種轉型期,社會形態的
複雜性也體現在歌曲的創作面。
這段時間,也就是五○年到六○年代間台灣歌謠的發展可以概分為知識青年和
一般大眾兩種取向。彼時的知識青年開始聽西洋流行音樂、崇拜貓王。而一般大眾
則沉浸在日本的“混血歌曲”中。我們節目探討的是閩南語歌曲,因此關注的是前
一種取向。
所謂“混血歌曲”,也就是將日本歌曲改頭換面,填上閩南語歌詞。例如《可
憐的戀花》、《孤女的願望》、《黃昏的故鄉》等等都是。由於“混血歌曲”大量
出現,以致有人稱當時的台灣為日本的音樂殖民地。
黃昏的故鄉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 流浪的人無厝的渡鳥
孤單若來到異鄉 不時也會念家鄉
今日又是來聽見著喔~ 親像塊叫我~
叫著我 叫著我 黃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懷念彼時故鄉的形影 月光不時照落的山河
彼邊山 彼條溪水 永遠抱著咱的夢
今夜又是來夢著伊喔~ 親像塊等我~
叫著我 叫著我 黃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含著悲哀也有帶目屎 盼我轉去的聲叫無停
白雲啊~你若嘜去 請你帶著阮心情
送去乎伊我的阿母喔~ 不倘來忘記~
這些被稱為“混血歌曲”的翻唱歌曲,也成為當時閩南語歌曲的主流,再度熱
絡了閩南語歌曲的流行風氣,但也間接壓抑了本土作曲者的創作空間,因此許多學
者認為這些歌曲不能稱上正統的台灣歌謠,正統的台灣歌謠需詞曲都是由台灣人所
創作,所以在許多的文獻上,也就鮮少出現這些歌曲的記載,甚至貶低這些填詞者
(如文夏、葉俊麟、莊啟勝為最多產量的作者)的在台灣音樂史上的地位。
但是客觀的說,一首合適的曲子配上好詞,同樣能表現出他的時代意義,而且
這些歌曲也帶動了自四十年代末期逐漸消沈的閩南語歌曲,使這段時間的閩南語歌
並未留下空白,也是這一大貢獻,而這些混血歌曲也在當時民眾的心中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如剛才聽到的《黃昏的故鄉》以及《可憐的戀花再會吧》、《孤女的願望
》、《媽媽請您也保重》、《苦海女神龍》等歌,至今仍時常能聽到人們傳唱。
可憐的戀花再會吧
雖然是無願意甲伊來分離 一旦被風拆散去 抱恨無了時
只好忍著傷心淚 孤單到湖邊 啊~薄命戀花啊再會啊再會啊
雖然是十五暝月色帶柔意 水鴨單只在水墘 聲聲訴哀悲
已經破去青春夢 何必再想起 啊~無緣戀花啊再會啊再會啊
雖然是不得已看破了情義 夜蟲因何嘆秋風 悽慘哭歸暝
只是令人添稀微 大氣喘不離 啊~可憐戀花啊再會啊再會啊
在混血歌曲中最成功的就是這首《可憐戀花再會吧》。洪一峰是低音歌王,一般的
男性唱他的歌特別有味道,所以這首歌到現在為止仍在KTV很受歡迎。
在混血歌曲、社會政治環境雙重因素的影響下面,閩南語歌曲經歷了一個探索
-低潮-復興的困難時期。
五O年代,當許多人翻唱著日本歌時,歌曲創作者卻面臨了慘澹的生計。日本
佔領時期的創作者只有蘇桐、陳達儒少數幾人還維持著創作數量。不過在“混血歌
曲”流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年輕的創作者如楊三郎、許石、洪一峰等人,這批
人將音樂視為生活的一部分,還在堅持閩南語歌謠的創作。此外當時的鄉間還流行
熱鬧的隨片登臺,一些閩南語歌手如文夏、黃西田、黃秋田瑯瑯唱著《勸世調》,
在田野自唱出一片天。
音樂
陳達儒19歲便以一曲《白牡丹》成名。戰後雖然仍寫出大家耳熟能詳的《青春
悲喜曲》,但仍在翻譯歌曲的大軍壓境下,無奈得改行從商去。
這首以小說體的歌詞寫下的《青春悲喜曲》,和《安平追想曲》、《南都夜曲
》並稱他的戰後三大“名曲”!歌詞很長,共有276個字,分《前篇》、《後篇》、
《二部曲》,目前傳唱的只是《前篇》。
青春悲喜曲(前篇) 陳達儒 蘇桐 1950
公園路月暗暝 東平 只有幾粒星 伴著阮目屎滴 不敢出聲獨看天
想彼時雙人 結合 好情意 想今日身軀 不是普通時
公園邊杜鵑啼 更深 露水滴白衣 心憂悶無元氣 煩惱身中的子兒
為難事不敢 對人亂講起 阮運命現在 親像在水墘
公園內花香味 花香 可比阮舊年 叮嚀哥要會記 不通愛花不愛枝
阮心內為哥 無變愛到死 阮一生不知 幸福抑是悲
口白(一):吳先生 阮已經無來離開病院看護婦生活是味用了
阮是信賴你的話 信賴先生你的人格
但是現在的阮不是普通的身軀了
口白(二):事到如今 最煩惱是身中這個囝仔 不久欲來出世
你若無對父母表白允準你咱結婚 阮也無面通見社會的人
全望先生不通記 初戀的通氣才好
以小喇叭手身分兼而作曲的楊三郎,是首位將爵士樂風格帶入閩南語歌謠的作曲家
,著名的曲子除了《望你早歸》,還包括《孤戀花》、《秋風夜雨》、《港都夜雨
》等。
楊三郎寫曲的速度很快,像《港都夜雨》,是1951年在基隆國際聯誼社擔任樂
師時,有一個下雨天,窗外雨聲淅瀝淅瀝,悶在家裏的楊三郎聽著聽著就譜出旋律
,取名為《雨的布魯斯》。開始時,是以演奏曲呈現,後來聯誼社的提琴手同事呂
傳梓認為,美妙的旋律只限演奏太可惜了,於是又填上詞,就是傳唱的《港都夜雨
》。
港都夜雨 呂傳梓 楊三郎 1951
今日又是風雨微微 異鄉的都市 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阮的悲意
青春男兒不知自己欲行叨位去 啊~漂流萬里港都夜雨寂寞暝
想起當時站在船邊 講到糖蜜甜 真正稀奇你我情意遂來拆分離
不知何時會來相見前情斷半字 啊~海風野味 港都夜雨落昧離
海風冷冷吹痛胸前 漂浪的旅行 為著女性廢了半生海面做家庭
我的心情為你犧牲你那昧分明 啊~茫茫前程 港都夜雨那昧停
楊三郎的正職是「黑貓歌舞團」的樂手。不過他個人涉獵多方,他曾到滿洲國
,接觸到白俄文化,另一方面也鑽研爵士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已經引進了西方
音樂的創作技巧,Fa、Si音也加入。曲風逐漸有別於日本,節奏繁複起來。
和周添旺的合作是楊三郎值得一提的佳話。這兩人的合作不斷擦出火花,共同
演繹了多首的經典,比如這首《孤戀花》。這首歌藉情、寫意、訴情,將失戀少女
的心境,很巧妙的表露無遺,詞境平鋪直敘,娓娓動人,而“期待陽春花再開”更
是在逆境中心存希望,有勉人之效。
孤戀花 周添旺 楊三郎 1952
風微微 風微微 孤單悶悶在池邊 水蓮花滿滿是 靜靜等待露水滴
啊~啊~阮是思念郎君伊 暗相思無講起 要講驚兄心懷疑
月光暝 月光暝夜夜思君到深更 心消瘦無元氣 為君唱出斷腸詩
啊~啊~蝴蝶弄花也有時 孤單阮薄命花 親像瓊花無一暝
月斜西 月斜西 真情思君君不知 青春欉誰人害變成落葉相思栽
啊~啊~追想郎君的真愛 獻笑容暗悲哀 期待陽春花再開
對楊三郎來說,比較有壓力完成的歌曲是周添旺作詞的《秋風夜雨》。1954年
秋天,周添旺帶了好詞來配曲,楊三郎稿紙撕了一張又一張都不滿意,結果一個星
期後的中秋夜,他與太太遊碧潭時得到靈感,回家後就完成這首以哀愁悲嘆小調為
旋律的《秋風夜雨》。
秋風夜雨 周添旺 楊三郎 1954
風雨聲音擾亂秋夜靜 時常聽見蚯蚓哮悲情
引阮思鄉不知雨水冷 自恨自嘆幸福未完成
啊~前途茫茫 宛然失光明
希望純情結成好鴛鴦 無疑環境阻礙阮自由
秋風夜雨也無替阮想 那通歸暝迫阮添憂愁
啊~思思唸唸 一日如三秋
風雨淒涼已經是秋分 離開故鄉猶原這時拵
彼時約束望你相信阮 堅心為你保守阮青春
啊~阮是可比海上小帆船
一九五七年,因應當時社會上“招會”﹝指民間的互助會即標會﹞的民情風氣
,楊三郎譜過一首歌名為《會仔枷》的歌,原本是由周添旺作詞,歌詞內容是:“
世事變遷想未到,賺錢人就賢;一時會仔招透透,毋管大小尻......”
後來鄭志峰先生覺得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就重新填上《秋怨》的歌詞,變成少
女思君的情歌。配上新歌詞後,深受大眾喜愛,也曾紅極一時。
這首歌曲發表時,是作曲家楊三郎創作最顛峰的時期,整個曲調採用台灣音樂
傳統式的五聲音階,但是在節奏上是運用當時正在流行的搖擺音樂和華爾茲,四分
之三拍的律動來進行,旋律樸實抒情,非常耐聽。歌詞內容描寫少女思君悲秋的情
境,用溪水、黃昏和秋天的月色來取景,抒發內心的孤單,非常的迷人好聽。
秋怨 鄭志峰 楊三郎 1957
行到溪浸水流聲 引阮頭殼痛 每日思君無心昆 怨嘆阮運命
孤單無伴賞月影 也是為著兄 怎樣兄會不知影 放阮做你行
黃昏冷淡日頭落 思念阮親哥 看見孤雁飛過河 目屎輪輪軻
講阮有尪也那無 無人通偎靠 人人講阮甲君好 想著心就糟
月色光光照山頂 天星粒粒明 冷風伴阮心抹清 目屎滴胸前
前世無做歹心幸 郎君這絕情 放阮孤枕夜夜冷 等君回家庭
聽眾朋友,你剛才聽到的是系列節目《兩岸閩南語歌曲展播》第五集,這一集
我們和大家回顧光復後閩南語歌曲在混血歌曲時期和低潮期初期的探索。
可以說,戰後的閩南語流行歌壇作曲家,除了楊三郎,就數許石、吳晉淮、洪
一峰等人盡心盡力最多,在下一集《光復後的閩南語創作歌曲》(下集)中,我們
將和聽眾朋友繼續回顧光復後到80年之間閩南語歌曲的探索復興過程。
--
生命應該如此,不倦不休,細水長流,
有些東西是值得為它堅持一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149.1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