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加選物 / #OIGEN及源鑄造 / #日本鑄鐵廚具 /
這款「麻布紋烤盤」有多萬用?是烤盤、是餐盤,是餐桌上最美的山水。
#OIGEN #及源鑄造 是一把道地的日本鑄鐵鍋具,來自日本岩手縣,以專利高溫烘烤的 #裸製技法 製成,擁有優秀的蓄熱性,用餐時可以維持料理的溫度,完整保留一頓飯的風味。天然無塗層、不易生鏽的材質特性,讓鍋具可以輕易適應各式爐具,例如瓦斯爐或烤箱,無論碰上任何食材,牛排、魚料理、烤飯糰,都能輕鬆做出好表現。
對了對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鍋具還附有一只 #燒杉木台 和 #專用可拆式把手,拿取烤盤不用怕燙,而且輕質的設計用單手使用就很方便,是廚房不可或缺的重要幫手!
🔹 OIGEN及源鑄造品牌簡介
「持續製作自己也會不斷使用的道具」是及源鑄造的品牌理念,從設計、製造、品管到出貨,皆由位於東北岩手縣水澤江刺地區的鑄造所完成。
在水澤江次地區,靠的是半農半工的村民們,將鑄鐵技術不斷地傳承下來,在這所有生活上的所器物皆由自己製作,是這裡的歷史與傳統。
OIGEN將近170年歷史的鑄鐵技術,一直持續製造著貼近生活、堅固耐用的鍋具,優良的品質就是其一生的堅持。
🔸裸製技法
是一種不經過任何加工(直接完成)的鑄鐵技法,解決塗層問題,復刻300年前鑄造技術,只用鐵與沙子,製造出符合現代與未來的永續性技法。
🔸麻布紋烤盤(大 / 深型)
這款麻布紋烤盤的表面紋路凹凸有緻,善於將熱源平均並有效的傳導到食材上,深度達4.5cm,適合料理厚厚的肉排類食材,均勻受熱食物,把肉汁留存在鍋中。
烤盤底部有四角防滑設計,可以增加穩定性,避免滑動,而且這款烤盤在戶外露營、瓦斯爐、烤箱都能用。
每個烤盤包內,還附有一只「燒杉木台」與「專用可拆式把手」,方便料理時將烤盤放入烤箱中。
🔸麻布紋烤盤(小 / 魚料理專用)
專門研發用於魚料理的「麻布紋烤盤」,凹凸表面紋路能避免與魚皮直接貼合,減少沾黏風險。可拆卸式手把設計,滿足各種烹飪方式。搭配鑄鐵鍋良好的均勻受熱及蓄熱能力,能將魚表面烤得酥脆,並保持內部多汁。是您魚類料理的最佳幫手!
能適應臺灣一般家用小烤箱,各種魚類皆能輕鬆烹調,放上瓦斯爐、電陶爐也沒問題。
🔸鑄鐵隔熱墊(漣渏)
日本職人精心打造,鑄鐵製成,可避免直接將熱騰騰的鍋子置於桌上,底部有防滑裝置所以不必擔心滑動。
將冰冷堅硬的鑄鐵,搖身成為柔和水波擴散的漣漪,鐵的厚重質感搭配柔和的紋路設計,創造出平衡美感。具實用性也散發獨特的材質美。
🔸鑄鐵隔熱墊(波紋)
「波紋」是工藝家廣瀬愼先生所創造的初代作品,完整表現出他個人獨特的設計風格。
些微不同之厚度變化像是昭和時代所流行的(手工色彩強烈的工藝)鑄鐵設計,適合放上陶器或琺瑯素材鍋子等,作為餐桌上的擺飾,完整發揮其美麗的波紋。還能搭配陶瓷或石製的花器,妝點空間。
🔸棕櫚刷
專門用來清洗鑄鐵鍋的天然刷子,日文稱之為「kameno-ko」的棕櫚刷。外型小巧、易於握持,能有效清潔鑄鐵鍋,且不傷害其表面。
現在就加入 #美食加的口袋名單,把輕量又好用的鑄鐵鍋帶回家。
👉https://lihi1.com/dCmI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史前史廳 這次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為大家介紹臺灣史前史廳。 展覽說明: 臺灣早在史前時代就是各地族群來往頻繁之地。數千年來,臺灣逐漸經由移民與其交流,發展出多樣的史前文化,時間上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延亙了至...
陶器特性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哈囉大家我懸崖編🏞,盛飯喝湯用的碗盤,鋪滿地板的磁磚,有多少日常用品原料是瓷土?另外採礦說要挖某種礦,實際又挖出哪些東西?快一起進入本週的日常撞礦——陶瓷篇!
從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藉由燒製陶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紀錄,陶瓷溫潤又耐久的材料特性,到現代從藝術雕塑到精密器械都是很受青睞的材料。而陶瓷的原料——瓷土,是黏土的一種,是由火山岩受風雨的侵蝕風化變成黏土而成。
成分比較接近母岩的黏土純度較高、耐火度高、顏色較白,俗稱為瓷土。而再經過二次風化,如流水沖刷、堆積等,有機成分較多、可塑性高、顏色深而多樣,統稱陶土。而我們所稱的陶瓷,就是混合不同比例的黏土,再加上不一樣的技法所衍伸出的豐富用途。
有趣的事情是,瓷土礦的特性,在開採時通常會伴隨大量的「別的東西」,以宜蘭永侒實業為例,21.9公頃的礦業用地,預計要用27年的時間將大安埤山從403公尺開採到215公尺,根據報告書上的數據,開採出的矽石大約是瓷土的7.3倍,同時矽石也是用途很廣的一種有價值礦產。
而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找不到任何台灣對瓷土需求量的數據,瓷土礦以及一起開採出的土石的價格,以及這些土石實際去向的相關資料。台灣的礦業要轉型,礦務局卻沒有公布任何可以輔助礦業轉型藍圖的資料。
正在推動的《礦業法》修法,希望納入定期的政策需求評估即計畫,讓我們可以更有規劃的永續使用自然資源,所以啦,採礦不只是遠在山邊或海上的事,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緊緊相關,希望大家可以持續關注喲!
-
🚧了解更多礦業議題?歡迎參考「大山挖一口」,最有脈絡的礦業修法專頁🚧
👉 https://bit.ly/cetmine3
陶器特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怪自己喜歡有質感的泥,有沙石的泥上釉藥後呈現一種樸實與原始的美但陶友說很少人冬天拉這麼多砂石的泥...我忍不住大笑起來,這是演員的特性嗎?有自虐傾向...哈哈哈哈 拉到第20幾杯子,先大喊一聲,憋氣,一切就這樣過去了。
#陶器byKarenaLam
#ceramics #ceramicart
陶器特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史前史廳
這次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為大家介紹臺灣史前史廳。
展覽說明:
臺灣早在史前時代就是各地族群來往頻繁之地。數千年來,臺灣逐漸經由移民與其交流,發展出多樣的史前文化,時間上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延亙了至少一萬五千年。他們的故事構成了臺灣史前史的內容。本展示廳包含八個展示主題,以臺灣出現最早的人類與文化開始,到距今約四百年前,臺灣進入歷史時期為止。
臺灣史前的序幕:
本單元一開始簡要描述臺灣史前文化具有多元發展的特色,然後以冰河時期為背景,說明最早進入臺灣的人群曾在這個土地上發展出的史前文化。本展示室以「左鎮人」與「長濱文化」為起點,帶領觀眾走進臺灣史前的世界。
臺灣史前人的生活:
本單元以介紹臺灣史前人類的生業方式為主軸,以「古台北湖」為設定的背景。內容包含開啟臺灣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繼之而起的「細繩紋陶文化」,還有「圓山文化」人及「芝山岩文化」,以他們在古台北湖畔的生活方式,介紹臺灣史前人在採集、捕魚、狩獵及農業等生業活動的樣貌。
臺灣史前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普遍使用的日用品,不論是日常生活、祭祀或是陪葬,陶器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單元以陶器為主角,以臺灣中南部為設定的背景。內容包含介紹臺灣史前陶器的類型、功能、特性、製作技術、文化特徵、藝術風格等,也說明陶器在臺灣考古研究上的普遍性及重要性。
臺灣史前人與海洋:
海洋對臺灣史前人類而言是充滿食物的寶庫,也是通行無阻的道路。本單元以海洋為主角,以恆春半島為設定的背景,從臺灣史前人的角度出發,介紹他們對海洋的各種利用,包括取自海洋的食物、工具及裝飾品等,還有史前人潛水、航海以及海洋貿易的證據。這些都顯示出他們對海洋資源的高度利用,超越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
卑南遺址的卑南文化:
「卑南遺址」是國定遺址之一,極為豐富精美的史前遺物至今仍保存在遺址地面下。本單元以「卑南文化」為主角,以「卑南遺址」為設定的背景。從卑南遺址的搶救發掘出發,介紹遺址上卑南文化的聚落、建築、墓葬(石板棺)以及式樣繁多製作精美的玉器及陶器,展現一個令人讚嘆的史前文化,原來史前時代的東臺灣竟是如此豐富。
巨石與祭祀:
東海岸的「麒麟文化」是臺灣唯一以「巨石」為特色的史前文化。本單元以「巨石」為主角,以東海岸為背景,主要介紹「巨石」的類型、分布的地點、可能的淵源、還有「巨石」究竟有什麼用途的謎團。除此之外,本單元也以「長光遺址」為背景,介紹史前人的祭祀活動,從遺留的祭品中發現史前人祭祀的各種祈求。
臺灣史前石器與玉器:
從生活中的工具到陪葬的飾品,石器與玉器陪伴著史前人類的一生。本單元以石器與玉器為主角,整體性的介紹臺灣史前石玉器,包括石玉器的種類、功能、選用的石材、製作的技術、社會文化意義等有關史前石器的知識,也介紹考古學家推測史前時代臺灣玉器貿易網路的可能性。
鐵器時代的臺灣:
鐵器等金屬器物流行於史前的臺灣,象徵臺灣邁入了一個新時代。本單元介紹臺灣鐵器時代的種種,包括這個時代在使用器物及社會文化轉變上的特徵,主要內容為臺灣各地鐵器時代的介紹,以及他們可能與近代原住民可能的關係。本單元述說新時代、新技術與新工具為臺灣史前時代帶來的轉變,在此追尋史前與歷史的交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陶器特性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海的聖地] #壺屋街道中空間軌跡:御嶽、燒窯與水井組合成的迷宮 / 李長潔
.
#去什麼地方都該去瞧市場墳地與小巷
.
相當喜歡沖繩的陶器,沉實溫潤的質地,樸素原始的筆劃,鮮豔豐富的釉色,民藝研究者柳宗悅(1950)強烈推薦沖繩的陶器工藝,指出沖繩的陶器在安南與朝鮮的技術傳播下,結合在地製法、土材、美感與生活習慣,形成一種裝飾性強烈的日常用品。
.
霸那的壺屋通是聚集製陶業的區域,其歷史可溯至1682年尚真王朝時,湧田窯、知花窯、寶口窯三處的設置。不過今天不談陶器、瓷器,我們談空間。
.
▓ #往小巷子裡走吧
.
如果你來到壺屋,你可能會發現,顧名思義,壺屋是一個滿滿都是陶藝店的街道,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各個樣具有琉球特色的器物。再仔細挖掘的話,還可以發現「南窯」與「東窯」兩座窯燒遺跡。若是往小巷子裡走去,才是壺屋真正耐人尋味的地方。
.
▓ #背山臨水的風水觀念
.
以自然崇拜為信仰核心的琉球,聚落都是沿著各種不同的信仰要素發展,例如我們一直提到的「御嶽」,因為那是祭拜祖先或自然靈的場所,「御嶽」支配著琉球人的空間規劃。類似中國人的風水觀念,御嶽時常在聚落的高處,守護著各宗家,形成一個「腰当」的形象,用中國風水的話來說,就是「背山臨水」。
.
因此,你如果走在壺屋通中,你可以很發現它是一個小山坡,而山坡上正有幾個拜所,像是位在燒物博物館旁的「西の宮」。此外,壺屋的燒窯也是被居民重視的地點,像是「南窯」與「東窯」,可以從窯的位置,推測出古代聚落的集合情況(松井幸一,2010)。
.
▓ #水井的崇拜
.
而另一個在琉球聚落中被重視的神聖空間,則是「井」。松井幸一(2017)從沖繩的湧泉分布來分析,發現水源與琉球聚落的建立有高度重疊,當然人要生活就要有水嘛,不過,也因此產生了關於水源的拜所。
.
就拿壺屋通來說,你可以看到壺屋大通上有「東之井」(東ヌカー)、「大井戸」、「下之井」(下ヌカー)等,這些湧泉提供了壺屋上的製陶者豐沛的用水,為了感念,這些水源也都有放著小香爐或石頭來象徵性地崇拜。
.
▓ #壺屋迷宮
.
因為依賴著信仰來形成居住地的規劃,所以如果你往壺屋巷子裡逛起來,就會覺得非常曲折,像是迷宮一般的分歧蜿蜒。這種形式的空間規劃方式,被稱之為「不井然」(松井幸一,2010),也就是不井然有序的意思,此「不井然」的空間樣貌,可以讓我們領略1737年地割制度開始前,琉球人的那種依賴自然資源、神靈想像與日常生活而行動的生活軌跡。
.
假如你下次再來壺屋通,除了買些美麗的陶器外,請記得離開壺屋大通,鑽進一旁的小巷子裡,那將會是一場神祕迷離的冒險。
.
#參考文獻
.
1. 柳宗悦. (1950). 沖繩の民藝. 民族學研究, 15(2), 166-171.
2. 松井幸一. (2010). 那覇市壺屋集落における空間構造の特性. 歴史地理学, 52-3(250)30-48.
3. 松井幸一.(2017). 琉球における湧水分布と祭祀空間. 祈りの場の諸相: 151-174
.
影像/文字: 李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