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珠
#一品鳥
#吉祥忠貞長壽如意高升帶財
#幸運直升許願幸福靈性極強
丹頂鶴,也叫仙鶴、鴜鷜。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它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鳥種,因體態纖細優雅、顏色黑白分明,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如意,高升,帶財[請參考下方白鶴報恩]。
丹頂鶴在中國和日本文化中有著第二瑞鳥的含義,第一瑞鳥為鳳凰,這使得丹頂鶴成為這兩國的文化史、藝術史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鳥類。在很多中國和日本的藝術、文學、民俗作品中均能發現丹頂鶴的存在。東亞地區的居民,用丹頂鶴象徵幸福、吉祥、長壽和忠貞,尤其以中日兩國為多,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越南、蒙古也都有不少丹頂鶴的藝術和文學作品;尤其是越南和蒙古,它們本身並不在丹頂鶴的棲息地範圍之內,但因為文化因素、卻和中日一樣有著「丹頂鶴是瑞鳥」的民族層級認知。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中丹頂鶴飄逸的形象已成為長壽、成仙的象徵。甚至誤認為鶴是胎生。黃老道學在東漢興盛起來。由道家發展成為道教,成立教團組織,創始人是1900年前的張道陵(公元34—156年)。他說太上道君(即老子)降臨,授他「天師」稱號,創立了五斗米道。他學道的地方就是鶴鳴山,這裡還有待鶴軒、聽鶴亭等建築。道教著作《雲笈七籤》中說張道陵可騎鶴往來。
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內涵。文官的補服,一品文官繡丹頂鶴,把它列為僅次於皇家專用的龍鳳的重要標識,因而人們也稱鶴為「一品鳥」。人們也把鶴作為高官的象徵。一幅鶴立在潮頭岩石上的吉祥紋圖,取「潮」與「朝」的諧音,象徵像宰相一樣「一品當朝」;仙鶴在雲中上升飛翔的紋圖,象徵「一品高升」;日出時仙鶴飛翔的紋圖,象徵「指日高升」。
[白鶴報恩]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婦住在某地。在某個下雪的冬天,老爺爺到鎮上去賣柴火而出門,在路上發現一隻中了陷阱的白鶴。看牠覺得好可憐,老爺爺就解開白鶴身上的陷阱,並放牠逃走。而在下起暴風雪的那個夜晚,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孩來到了老夫婦的家。女孩說因為爹娘過世了,她是為了尋找素未謀面的親戚而來到的途中,結果因為下雪迷了路,希望能讓她借宿一宿,夫婦倆很高興的讓她到家裡住。結果隔天,還有再隔一天,雪還是下個不停,女孩就在老夫婦的家裡住了下來。在那期間,女孩很細心的照料這對老夫婦,讓他們都非常的高興。某一天女孩說,與其要去找素未謀面的親戚,不如讓我來當你們的女兒吧!老夫婦很高興的就答應了。
因為孝順而幫助老夫婦的女孩,某日女孩「因為想要買線來織布」就拜託老爺爺買線來,而女孩還告訴老夫婦「我在織布的時候請絕對不可以偷看」,因此就待在房間裡織布,並花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時間終於織完一匹布。女孩說「把這個賣了,請再買一些線來」,而她給老夫婦的布非常美麗,在鎮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賣了很高的價錢。老爺爺就再買新的線,女孩就再織出第二匹布,而那布卻是越來越漂亮,也賣得了更高的價錢,因此老夫婦生活就變的很富有了。
可是,女孩為了織出第三匹布,再次待在房間裡時,原本為了忍耐而遵守約定的老夫婦,就開始在想女孩是如何織出如此美麗的布呢!終於老奶奶忍不住好奇心就打開房門向裡面一看。她和老爺爺看到原本應是女孩的地方,居然是一隻白鶴。白鶴拔了自己身上的羽毛和線一起來織,而織出來布是如此的燦爛奪目。大部分的羽毛都被牠拔出來,因此看到白鶴的身姿是如此的可憐。看到此情形的夫婦倆非常驚訝而嚇了一跳,接著白鶴變回女孩,並停止織布來到老夫婦身旁,她向老爺爺坦白說她就是被他幫助逃離陷阱的白鶴,她希望能成為老夫婦的女兒,不過她說要是被看到她的真面目時她就要離開了。之後她就變回了白鶴,並向老夫婦道別後飛往天空去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韓國 偷 中國文化 在 MenClub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除左辱華之外,原來挪用中文字及中國文化都係褻瀆中國,話說韓國女團 MAMAMOO早前係KBS 歌謠大祝祭表演著韓國服裝品牌 LEESLE的「現代韓服」,服裝設計運用有祥雲、竹子、松柏等加上印有「中文字」,被中國網民指濃厚中國元素仲話設計者係《文化小偷》,不過設計師就反指衫上的漢字源於韓國世宗大王於 1446 年頒布的《訓民正音》,係韓國歷史傳承,完全唔明韓國人著韓國傳統服裝何來抄襲中國,何來褻瀆中國?不過中國網民警告唔解釋道歉唔駛皆意去中國發展表演!
韓國 偷 中國文化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6 黃偉民易經講堂
特朗普和他身邊廿三位白宮群英確診了。美國進入緊急狀態。
這是毛澤東、鄧小平都做不到的,白宮被攻陷了。
如果靠遼寧號、東風導彈,這類傳統武器,永遠都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但病毒就做到了。
物理學的年代過去了,這是生物學的年代。不會再發生上世紀那兩次的世界大戰了,但瘟疫可以按停全世界,而且,令到全世界,不論貧富貴賤,人人自危。
總統中伏,美國人如何應對?
美國移民局十月二日公布,禁止共產黨人移民美國。
中共九千萬黨員,連同直系親屬約二億七千萬人,從此沒有了美國這個夢鄉。今日爭天下,明日子孫就要面對像毛澤東、鄧小平子孫今日的困局。
中共的整體困局,是無法在中國歷史中找到立足之地。
中華民族,唐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即使朝代興衰,仍有歷史的規律與傳承。
所以,《論語.為政篇》廿三章: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為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春秋》以三十年為一世,子張的問題是:十世以後,即三百年以後的事,可以前知的嗎?即我們可以預知將來的時代走勢嗎?
孔子的答覆是參考已往的,孰因孰革,孰可常而孰當變,通觀歷史的變化規律,即可預測將來世局。這就是百世可知的道理。
中華文化,社會是以禮而行的。禮,是社會風俗,人心之內在,日常生活之具體規矩,社會的價值觀,是當時社會大眾所共同遵守者。
孔子歷練陳、夏、殷商、周三代之因革,用「禮」來貫串增減,而推斷歷史的演變,鑒往而知來。
禮,會隨時代而變,但變中仍存有不變者。
中共的根本困局,是沒有中華文化的傳承。
中共的根,在蘇俄。
列寧借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再經他和史太林的變奏,成為蘇聯,經過百年實踐,前無去路,所以解體。
毛澤東借來這套,作治國根本。但這套理論,和中國文化,價值追求,格格不入,基本上,是南轅北轍,所以,中共建政,幾十年來,傾全力先要毀滅中國文化,中國歷史。
但歷史,是一個民族的整體記憶;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整體人格。
否定中國歷史,先要否定中國文化。否定中國文化,就要毀滅中華民族。
無論毛澤東,還是鄧小平,今日的中共中央,都無法做到。
北京只讓人民知道中共在中國的幾十年歷史,不能知道幾千年以來的因革。
這樣,大陸人對中國歷史不瞭解,就會對自己的文化不信任。
再植入在蘇俄借來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目的,要全國只見物質,不見人心。
思想上,做中共政權的奴隸,肉體上,做物質生活的奴隸。
一部中國通史,他們只容許人民知道陳涉、吳廣、黃巢、張獻忠、李自成、太平天國。
他們只找到「農民革命」這個根據地,作為中共在中國歷史傳統裡的地位,這便是老毛的根本悲劇。
歷史文化,是民族精神最真實,最具體的表現。
斬斷歷史文化之根,將大陸人民的價值追求摧毀,使他們變回只靠動物本能生存。
共產主義的特性,在於破壞,不在於建設。主要在打倒舊的,而不是在創造新的。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連馬列共產都不要了。沒有傳統的中華文化做基礎,共產的外殼又打破,變成全國向錢看,全民發錢寒。
今日,北京要稱霸,香港,這個曾被鄧小平視為改革開放的指路明燈,便被視為心中鬼火。
鬼火不滅,睡不安寧。
香港的不幸,又引起全球的關注。他們覺醒,文明的敵人,已經壯大。
陽盡陰來,陰盡陽生。吉中有凶,凶中有吉。吉吉凶凶,就是香港這幾年的寫照。
警暴惡法,都不能減低香港人的抗爭意志;濫捕濫判,獅子山上仍亮火光。看看十七歲的中學生,「和你lunch的David哥」,一人一馬,毫不畏懼對著蒙面黑警,和子路一樣,行其義也!你說香港沒有希望?
身在衰世,面對暴政,每人的做法不同,但只要是「行其義也」,都值得肯定。
《論語.微子篇》第一章:
微子去,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商朝紂王暴虐,但朝中仍有了不起的人物。
微子,紂王庶兄,反對紂王,被廢,離開宗室,隱於江湖。他的後代,被武王封於宋,也就是春秋時的宋國。
箕子,是紂王的叔父,也因反對紂王暴政,被降為奴,佯狂保命。商亡後,去了高麗,即今日的朝鮮半島。
箕子將中國《易經》的陰陽五行帶到高麗,今日韓國國旗,用了乾、坤、坎、離四個卦代表了天、地、日、月。
比干,是紂王的叔父。強諫被殺,剖心而死。
面對衰世,三人的處理方式不同,結果不同,但都是同一目標,希望社會太平,百姓幸福。
他們有的選擇了走,有的選擇了入獄,有的選擇了死。手法不同,但一樣為後世留下了千秋榜樣。
孔子沒有推崇那種做法最好,只稱讚他們是殷商時代的三位仁人,他們成仁取義,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商朝發展到紂王時期,仍有了不起的人才,但政府不珍惜,走的走,關的關,死的死。
所以,商亡。
周武在西邊崛起,天下英雄響應,所以革命成功,推翻商紂,建立八百年的周朝。
歷史告訴我們,創造歷史,創造時代的,是人。
人才聚,時代就興;人才散,時代就完結。
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企業也好,能夠賞識人才,培養人才,這個國家便興,事業便成功。
相反,不認識人才,不知道培養人才,這個地方一定失敗。
對個人而言,他的立足點,價值追求很重要。
微子去,當了隱士,不是對世事不關心,他們判斷自己在這個環境無可作為,所以去。他們不要名利,但他們一樣希望國家太平,百姓幸福。
箕子忍辱偷生,是有大抱負,留下有用之身。
比干諫而死,是爭千秋,不爭朝夕。
他們了不起,是因為他們都不是消極的,他們只是用自己的方法,保留這個文化血脈,培養下一代,為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
https://youtu.be/50ny0_6E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