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A編自己當年救災的經驗分享,借這裡分享一下。
【莫拉克風災十週年】
前天是父親節,也是莫拉克風災十週年,那是改變自己很多想法的一個事件。
風災發生的當下,即便看到新聞畫面有萬分衝動想要立即下去幫忙,但因為自己正在準備律師、司法官考試-那也是我在數次研究所考試失敗後,給自己繼續走法律路的最後一個機會,我只能強壓著各種情緒,好好地先把這次考試考完。
那是第一次深刻體驗到,自己的怠惰,讓自己多麼地必須壓抑到難受;考完隔天我就立刻查了一下,兩天後就下去屏東,這一下去,前後就是一個月,從林邊到佳冬,再到台東卑南的杉原部落。
為什麼是一個月?
當時很多志工來來去去,卻因為沒有適當的引導跟分配,加上災區現場每天進度都在更新,當有些地方還有超過公尺的室內淤泥時,也同時有地方已經開始在室內清潔、清理;開始有了志工人力閒置、甚至到場拿便當聊天待一整天就走的這類新聞,於是不少人力跟資源開始在猶豫要不要下來幫忙。
此外,很多團體都投入協助,但也因為彼此間的習慣、工具、風格不同,開始有了一些衝突;舉例來說,軍方有著大型機具適合做第一波的場地清理,而志工團則適合做第二波的清淤還有室內家具、大型廢棄物搬運,等到這邊也做完,就很適合像慈濟進場做細心的室內回復跟清潔。
而縣政府的人,除了災區現場清理外,有著更多更多需要處理的事情焦頭爛額,無法投入過多的管理資源在災區現場,協調這些事情。
我也不知道怎樣,覺得好像自己可以做到中間缺乏的那塊,於是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地待在現場,然後花了一天在當時主要進駐的佳冬,清查了當時所有的災區狀況,借用其他志工的電腦做成可複製的資料;也主動跟軍方、慈濟以及其他到場的各個團體,跟他們說我這邊每天會更新資料,並且跟他們聯絡告知適合前往的現場。
當然,我也試圖在每天前來的志工當中,尋找有經驗、能力,適合帶隊的人選,在每天出動前,希望能夠做到有效率地分配跟傳遞;同時也透過一些人際關係,希望拉長跟爭取當時一些運輸單位,對於志工南下的交通補助。當然,現場的清淤、搬運,到台東海邊的漂流木處理,是相對單純,我也全心全力投入在其中的。
一個月,大致上就是這樣過的。
當時的自己,相較於現在,確實相當衝動、魯莽而過於直率,這過程當中也因為自己的不夠成熟,造成不少誤解跟衝突,也有些插曲;但,也認識許多迄今都還緊密聯繫的好朋友們。
我還記得,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深深地愛上「倔強」這首歌,「我的手越骯髒,眼神越是發光」-這句歌詞,對於當時每一個每天全心投入在淤泥堆中的志工們,再適合不過。
那是個大家都該共同承擔的災難,只是十年後的今天,看到了一篇PTT的文章,有感而發。想念,也獻給當年每一個一起在泥巴堆中,相信跟扶持彼此的夥伴們。
#一日志工隊終身志工隊
#莫拉克風災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