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出巡五次為體察民情還是遊玩?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再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在短短11年的時間裡,秦始皇曾有過五次出巡。有人說秦始皇如此頻繁的出巡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遊山玩水的私慾,也有人說秦始皇出巡是為了向六國遺民顯示武力,以威懾意圖叛亂者。其實,如果對比秦始皇的五次出巡路線便不難看出:秦始皇五次出巡即有遊玩享樂的成分,又有到各地炫耀皇威,加強對帝國控制的目的。
第一次出巡:《史記》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
公元前220年,這一年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第二年。秦始皇從咸陽出發,經北地郡治(甘肅慶陽),出雞頭山,經過回中道越過六盤山到隴西郡治(今臨洮),視察完畢後,又回到了咸陽城。
始皇帝第一次出巡
看秦始皇將第一次出巡的地方鎖定為北地郡和隴西郡,其實就可看出秦始皇的危機感還是十分強烈的。隴西郡和北地郡本是西戎的遊牧地區,幾乎等同於秦朝的邊防地帶,此一地區的安定與否直接關係到秦朝心臟地帶——關中的安危。同時,隴西郡與北地郡又是秦王朝的起家之地。當年秦穆公「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即是指此一區域。故而秦始皇此行的目的就是讓那些遷徙不定的戎人告知他們那些遠方的「親戚們」:大秦已經統一天下,閒雜人等遠離!
公元前219年第二次出巡:
如果說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是一場短途旅行的話,那麼第二次出巡則是一次長途跋涉。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於是乃並渤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復十二歲。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准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上自南郡由武關歸。」——《秦始皇本紀》
路線:出函谷關,過洛陽,經大梁、陳留、定陶,登鄒嶧山、泰山,封禪後,又經臨淄、黃、腄,到成山,又折回芝罘到琅琊,經郯城、彭城,西南渡淮水,到壽春,經安陸、株縣,南至湘山,沿江西行,經江陵、宛縣,最後由武關回到咸陽。
始皇帝第二次出巡
算起來,秦始皇第二次出巡與第一次出巡的時間間隔才幾個月。雖然表面上秦始皇是傚法古代聖賢去泰山封禪,實際上秦始皇還是為了向新徵服的原齊國地區宣揚秦朝的赫赫武威。因為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地處最東端的齊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戰爭而滅亡的。當年,秦國兵進齊國之前,其他五國王室的殘餘分子已經聚集在齊國,他們都十分希望借齊國再次翻盤復國。所以,秦始皇此次泰山之遊,除了向天下展示秦朝的強大武力之外,還借助了一種輿論——刻石,來宣揚秦始皇的卓越武功。
前218年第三次出巡:
《史記》記載:「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中,為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黨入。」
始皇帝第三次出巡
路線:第三次出巡大體與第二次出巡一樣,不過回咸陽時則取道趙國舊地,經邯鄲、上黨、安邑、蒲津渡回到咸陽。當然,個中的原因還是在於威懾趙國的反抗分子。但這次出巡,秦始皇卻險些被刺殺,即張良策劃的博浪沙鐵錘砸車事件。於是,下令大索天下十日而不得刺客的秦始皇怏怏不樂地再次來到齊國舊地芝罘,並立石刻辭,以宣揚秦國統一六國的豐功偉績,告訴天下:秦朝統一六國是為了「烹滅強暴,振救黔首」,結束六國之間「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的征伐。算是多少回擊了那些總是喜歡搞出類似博浪沙刺殺事件的六國殘餘分子。
前216年第四次出巡:
秦始皇自第三次出巡歸來後,長達兩年都沒有出遊。如果看秦始皇隨後修築長城,討伐匈奴的一系列國防舉措,也許秦始皇在這兩年裡感受到了遊牧陰山河套之地的匈奴對秦朝的威脅,所以他一直都在考慮如何穩定秦朝北邊國防的問題。公元前216年,又發生了一次刺客事件直接促使秦始皇下定再次出巡的決心,即秦始皇與四武士微行咸陽,突然在蘭池宮遭遇刺客。雖然四名武士奮力擊退刺客,但是卻未生擒或擊斬一人。於是,秦始皇於公元前216年開始了第四次出巡。這次始皇帝視察的重點區域是秦朝北部國防線,終點站是碣石。
始皇帝第四次出巡
「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此次出巡,秦始皇繼續除了尋找不死藥之外,還下令拆毀了魏、韓、趙、齊等國修築的堤壩以及阻塞交通的關卡城堡。戰國時,黃河開始肆虐,地處黃河下游的魏、趙、韓、齊等國為了將黃河固定在穩定的河道上,都各自在自己的國境中修築了高高的堤壩。一則是為了防備黃河氾濫,二則是為了改變河水流向以禍害鄰國。這也便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當然,秦始皇主要著眼點還在軍事,即為討伐匈奴做準備。所以始皇帝才在歸程中巡視了秦朝北部,並從上郡歸咸陽。一則是為秦朝修築長城做一次親自勘探,二則瞭解下匈奴的邊患程度。這一年,始皇帝命蒙恬發兵三十萬驅逐了匈奴,奪取了陰山河套地區,並修建了長城。
前221年第五次巡遊:
自秦始皇第四次巡遊歸來,並相繼派兵驅逐匈奴,並修築了直道和馳道等一系列軍事工程。由於秦朝過分使用民力,使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所以,秦始皇在第四次出巡歸來後,在咸陽呆了四年多。此一時期,自信外患已除的秦始皇或開始處理國內反對者,或為自己縱慾做準備。如焚書坑儒、興建阿房宮、修築驪山陵等。
始皇帝第五次出巡
公元前211年,一顆隕石降落到齊地,有對秦始皇暴政不滿的百姓立即刻上了一句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聽聞暴怒,下令處死隕石周圍的所有居民。同年秋,秦國使者又遇到了一件事。自函谷關而來的使者經過華陰時遇到一個手持玉璧的人,那人告訴他五字預言,「今年祖龍死」,然後便消失不見了。後來,始皇帝將玉璧交給秦朝御府收藏,御府官吏卻告訴始皇帝此玉璧乃是第二次出巡時,始皇帝乘船遇到水上風波,投水祀神的那塊。接二連三的無解事件,讓秦始皇感到了深深地恐懼。於是秦始皇問太卜如何才能消災避禍?太卜算卦後回覆道,「游徙最吉」。隨即,秦始皇除了遷徙百姓之外,自己也開始第五次出巡。不過,這次出巡也是秦始皇的最後一次出巡。這一次,秦始皇還是和前四次一樣,依然進行了刻石活動。不過途徑沙丘的始皇帝卻意外病亡,並留下了一個隱患重重的帝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黃河奪淮」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請益] 現代黃河治理的禍首是北宋嗎? - 看板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史檔- 【講開有段故】「黃河奪淮」係乜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NASA衛星監控黃河30多年!發現震撼世界的一幕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黃河奪淮、銅瓦廂、廢黃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黃河奪淮 在 黃河奪淮、銅瓦廂、廢黃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黃河奪淮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錢塘江大淹水 🇨🇳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水淹過來啦!」遍及中國各地的2020夏季極端降雨,在肆虐長江中上游後,持續東進的豪雨水氣,也對華中地區的錢塘江流域帶來嚴重的洪水威脅。像是中國浙江省「千島湖」下游的新安江水庫,就因上游水量過多而自7月7日開始,展開史無前例、閘門全開的「九孔洩洪行動」——不料水庫洩洪雖然一路全開、持續了50多個小時,但直到9日中午12時為止,水庫下游雖接受了「多達76個西湖」的洩洪水量,並出現各種淹水通報,但水庫內的水位卻只下降了10公分,各種極端的洪汛警報,亦讓錢塘江流域下游的杭州各地,繃緊了神經頭痛無比。
除了長江流域,從新安江水庫一路延伸至錢塘江流域的華中地區,也在近日紛紛做大水。錢塘江流域之中,又以下游的桐盧縣、建德市等地災情嚴重。這波洪水之災,一方面是因為連日來肆虐南方的強降雨帶,逐漸北上所致;另一方面,也與上游的新安江水庫洩洪行動,有所關聯。
為了疏導連日暴雨的蓄洪壓力,浙江杭州的新安江水庫於7日早上8點開始,史無前例地「9孔閘門全開洩洪」。這不只是自1959年來新安江水庫第一次閘門全開,儘管自洩洪開始以來已經過去至少50個小時,但水庫水位卻只下降了10公分,疏導進度相對緩慢。
為何會如此?浙江建德市水利局的總工程師賴建軍解釋,這主要是因為水庫上游(也就是千島湖)在豪雨不斷之下,大量雨水又持續注入,一出一入之間,一時仍難以加快洩洪速度,不過「入庫水量從開始的8,000多立方米/秒,到現在的5,000多立方米/秒」,已正在作用。
根據賴建軍的說法,新安江水庫從7日早上8點開始洩洪,持續了50多個小時後、直到9日中午為止,洩洪量已達10億立方公尺左右,大約等同於「76個西湖」的水體量,十分驚人。艦此,上游的新安江、中游段的富春江、以及下游的錢塘江流域,各地城市也紛紛發出官方警示,呼籲民眾防患水災、土石流等災難;而在全開洩洪以前,水庫下游沿岸的高危險地區,也已經陸續進行了疏散撤離行動。
儘管浙江當局強調,面對極端水患、9孔全開的新安江水庫,壩體本身安全沒問題,目前只有部分堤岸坍塌狀況。但對於下游一帶的城市居民來說,擔憂仍揮之不去——已經洩洪能量全開的新安江水庫,若疏導速度始終不及注入的暴雨?或者,大雨繼續沒完沒了地下下去,又該怎麼辦?
對此,有中國網友直白地表示,「這樣洩下去,倒楣的我們下方...。」不過微妙的是也有部分發言,認真驚嘆浩浩江水水質清澈、氣勢磅礡,不負其古往今來的浙江美名。
根據中國官方的氣象預測,起初徘徊在華南的大量水氣,目前已延伸至華中地區。除了錢塘江流域的浙江、安徽省有各種洪災消息傳出,受災頗為嚴重的湖北黃梅,截至8日早上8點的24小時降雨量更達到331.9mm,創下了當地氣象紀錄以來的單日最高降雨量紀錄。這波豪雨帶也預計將再繼續北上,預計可能在本周末擴散至黃河、淮河一帶。
作為新安江水庫下游、接入錢塘江的富春江,流經杭州桐盧。此處曾被蘇東坡讚嘆「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也曾寫下一闕《行香子.過七里瀨》,抒發遊覽富春江的心懷,因而得名。而「七里瀨」指的就是往錢塘江奔去的富春江,水流因兩岸並夾而湍急,綿延7里,故而得名。此外,此處也是元代名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畫中所繪的實景地。
而說起因新安江水電站興建而積蓄的人工湖千島湖,在許多台灣人的記憶當中是1994年震撼兩岸的「千島湖事件」。當年3月31日,一艘載有24名台灣遊客的觀光船「海瑞號」正在千島湖水域遊覽,結果遭遇劫匪燒船搶奪,船上台灣遊客全數遭到殺害,慘劇不僅升高了當時兩岸關係的緊張,也讓當時雙邊政府與民間的交流一度冷卻。這起事件,後來也在港星周潤發主演的《賭神2》中,出現了「千賭湖」的諷刺影射。
Video Credit: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錢塘江 #富春江 #新安江 #新安江水庫 #千島湖 #華中 #中國 #洪災 #豪雨 #極端氣候 #洩洪 #蘇東坡 #富春山居圖 #flood #rain #QiantangRiver #China #weather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黃河奪淮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氣候變化,文明遷移,部族戰爭,國家誕生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 新浪博客作者:讀歷見聞
地球在距今4000多年的史前時期發生氣候變化,引發了全球性的嚴重洪水災害。在這個漫長的大洪水時期,我國黃河下游的山東龍山文化和長江下游的江浙良渚文化,都因為遭受洪水災害而逐漸衰微。華夏文明的重心被迫向黃河中上游的中原地區遷移,我國最初的夏王朝便是出現在這一地區。
當時我國正處於堯舜禹時代,許多古籍對大洪水都有記載,也提到了先民為躲避水患而遷徙的事蹟:
《孟子 ·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汜濫於天下。」
《淮南子·本經訓》:「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
《淮南子·齊俗訓》:「禹之時,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積薪,擇丘陵而處之。」
堯舜禹為了躲避大洪水,先後分別建都平陽 (今山西太原)、蒲坂 (今山西永濟)和安邑 (今山西運城)。但事實上在他們之前的三皇五帝,大都居於江河下游的東部地區,王國維就曾說過「堯舜之前如神農、黃帝、太昊、帝嚳皆居東方」。
可見這場大洪水的暴發,影響了華夏文明的落腳點,成就了開啟居中之國的夏王朝。否則,隨著山東龍山文化和江浙良渚文化的發展融合,我國最初的王朝極有可能出現在東方的近海地區。
一開始負責治理水患的是「有崇氏」鯀。鯀其實很善於治水,他修築堤壩圍堵洪水的「堙障法」並非一無是處,治水失敗的更主要原因還是嚴峻的氣候和落後的物質條件。鯀被追責後,他的兒子大禹接過了治水的重任。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大禹上任後改「堙障」為「疏導」,但是仍然見效緩慢,因為他花了漫長的十三年時間才「成功」。對於這樣的成功,屈原就不大相信,他在《天問》中質疑「洪泉極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河海應龍,何盡何歷?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
屈原大概覺得,以他通達天地的高超思維都想不通的事情,很可能是假的。
大禹如果有機會親口回答屈原的質疑,他至少能夠說出兩大理由來證明治水確實需要耗時十三年!
第一個理由就是打贏部落戰爭、一統天下需要這麼長時間。大禹是禪讓制轉變為世襲制的關鍵人物,這十三年時間是他為江山傳子,助兒子啟開創一代王朝創造條件的關鍵時期。
其實經過堯舜時代向高海拔地區的西遷之後,水患對先民的威脅已經不那麼急迫,否則也不可能給大禹十三年的時間去治理。換句話講,大禹能夠在治水總指揮的位置上坐穩十三年,事實上是另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就是部族衝突和戰爭。只有消滅敵對部族,有效地控制不同部族,以中央集權為特徵的國家才能夠建立起來。三皇五帝都在做這樣的事情,但都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上古時期部族之間衝突與戰爭的記載,在古代史籍中非常多見:
《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
《荀子 ·議兵》:「堯伐讙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
《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鴻,辟除民害逐共工。」
所以大禹並不是像他父親鯀那樣,傻傻地只想著設法治水。他的成功並不是治水方法的成功,而是藉治水之名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實力壯大才是真實的成功。當時華夏大地上的主要矛盾,是水患的威脅與先民渴望安居之間的矛盾,子承父業、接班治水的大禹是大多數部族都能接受的人物。
大禹被舜任命為司空,並兼任總領聯盟事務的「百揆」,有權指揮各個部族的人力物力進行治水。在治水大權之下,大禹也就能以妨礙治水為名,征討不順從的部族,「禹伐共工」就是例證。
共工氏在我國上古時期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部族,女媧、顓頊、帝嚳以及堯舜等人都和共工氏發生過戰爭。古籍提到共工氏時,最常見的說法就是「振滔洪水」,只要一發生洪水就說是共工氏作怪。
所以大禹完全可以說,三皇五帝都沒有擺平共工氏,他自然更需要一些時間去搞定共工氏,才能把水患的禍根除掉。
就這樣在治水的十三年時間裡,手握大權、可以號令四方的大禹以治水之便,將各個部族的民眾按照地域劃分,建起早期的社會管理組織,具有國家意義的管理機構也在這基礎上逐漸形成,成為其後正式建立國家的基石。
大禹要說的第二個理由絕對是重量級的。水患是天災,天不降災,人間自然無禍。大禹完全可以說,經過他十三年來的努力,上天深受感召而決定不再讓災禍降臨,於是水患自然根除。
事實真相是這樣嗎?根據現代科學的推斷,確實很可能就是這樣的。
地球上多雨時期一般發生在暖期氣候向冷期氣候的轉變,這個變化過程相對緩慢,所以多雨時期常常持續很長時間。而大禹恰恰趕上了氣候發生相反變化的時期,冷期氣候開始向暖期氣候轉變,這是一個快速突變的過程,有雨過天晴的效果。因此,隨著氣候的快速好轉,氣候帶北移離開華夏地區,季風、降雨變得正常化,植被逐漸得到恢復,洪水災害也就自然得到消除。
所以說,大禹的成功並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在等著聽天命的過程中,必須竭盡人事,奪取並鞏固地位和權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是鯀以生命為代價,給他講清楚的道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黃河奪淮 在 史檔- 【講開有段故】「黃河奪淮」係乜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而稱得上「黃河奪淮」呢一次,係自從1194年黃河第四次大改道後,淮河河道大受影響並且令到淮河入海口東移,主流被迫流入洪澤湖。黃河奪淮之後,黃河嘅泥沙 ... ... <看更多>
黃河奪淮 在 NASA衛星監控黃河30多年!發現震撼世界的一幕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期節目內容包括 0:00 新聞速覽 1:00 黃河 改道計劃 3:15 長達100年的“治黃工程” 感謝您的收看,您的點贊+ 訂閱+ 留言+ 分享,是對欄目組的 ... ... <看更多>
黃河奪淮 在 [請益] 現代黃河治理的禍首是北宋嗎?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