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問臉書]
現在重回單眼的話,還值得衝m4/3嗎 :D ?
.
晚上稍微爬了一下文,
假如我錄影需求只要1080p/60F
(4K剪輯太麻煩不考慮,所以沒有4K/60F沒差)
同樣Panasonic m4/3
感覺[G8+12-60mm/f3.5-5.6 Kit]約¥7.5万
或是[GX7MK3+12-32mm/f3.5-5.6 Kit]約¥6.4万
好像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D
.
真要買的話應該是考慮G8 Kit
雖然體積大不少,但是螢幕能翻過來自拍,
鏡頭焦段活用度也比較大 :D
.
.
假設上述不值得的話,
求c/p值高+輕巧路線推薦 :D
認真不追求極致畫質,
跪求不要推我機皇跟天價鏡皇XD感恩 :D
(其實這篇是攝影敗家前的自我檢討碎碎念)
.
其實我自己都很驚訝,
我竟然會認真困惑這問題 wwww
.
因為以前我根本整天爬文研究,
花在拍照攝影的時間已經很多了,
但花在爬文研究器材的時間可能更多!
.
爬了一下現在各家的相機,
發現眼花撩亂已經看不太懂了 XD
感覺直接來問各位大佬先求個方向比較快
跪求大家現在拍攝的主力推薦+理由分享 ^0^/
.
==================
.
回憶以前網路編輯時代,
主要用Panasoic m4/3微單系統
最後用的機型是GH2/ G3/GX7
.
Panasonic原廠鏡頭一覽:
https://panasonic.jp/dc/products/g_series_lens.html
(下面價錢直接先用官網售價,市價應該便宜不少)
.
當年使用的3顆主要鏡頭
[廣角/定焦大光圈/旅遊]分別是:
.
[廣角鏡:OLYMPUS 9-18mm/F4.0-5.6]
其實這顆是我的次選,
首選是Panasoic 7-14mm/F4.0(¥13万左右)
但當時我真的買不下去 XD
重來一次應該會咬牙直上,
畫質跟廣度都差太多了,
而且旅遊其實超~~~常用到超廣角阿!
現在的話好像更頂的是LEICA 8-18mm/F2.8-4.0
只是售價高達¥173,800實在讓人望之卻步 XD
.
[定焦大光圈鏡:Panasonic 20mm/F1.7]
這顆其實也是我的次選哈哈哈,
首選當然是LEICA 25mm/F1.4 (¥4万左右)
同樣是價格跟體積考量,
重來一次...
應該直上LEICA沒啥疑慮,
偶爾要拍假掰照片,這顆應該還是首選...吧?
更強的是LEICA 42.5mm/F1.2要價¥22万之譜,
恕我無法承擔 XDDD
雖然有平價的 Panasonic 42.5mm/F1.7可以選
但重點還是在42.5mm太遠了,有點難用 XD
.
[旅遊鏡:Panasonic 14-140mm/F3.5-5.6]
原本想說這應該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了,
但後來新出的LEICA 12-60mm/f2.8-4.0
規格上超誘人,而且真的達到
[一鏡兼顧廣角+大光圈+常用焦段]
雖然我還記得之前很閒,
用14-140mm設定好腳架跟遠距無線快門,
140mm的超壓縮感自拍真的很爽 XD
換成12-60mm好像就沒辦法這樣玩,
而且這支鏡頭也比14-140mm貴不少
(¥10万→13.7万)
但... 看在萊卡的份上,
假設重回m4/3會考慮這顆當旅遊鏡玩看看。
或是上面便宜的Kit鏡矇用就好...
(我知道差很多 XD)
.
.
當時沒考慮APS-C或是全幅
主要是器材體積跟重量考量,
現在要重新回去的話...
說真的想法還是沒變,
不過m4/3陣營... Olympus都退出了,
只剩Panasonic苦撐,
簡單看了一下好像也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
所以才會來問說,假設現在要重回單眼攝影,
是否有比較推薦的系統?
.
==================
.
題外話~
然後說到[現在]主要用什麼器材的話...
我自己都很驚訝的
現在最主要的器材竟然是[手機]XDDD
.
主力[華為MATE20 PRO]
有Leica加持的3個鏡頭
廣角16mm/f1.8
標準 27mm/f2.2
望遠 80mm/f2.4
.
雖然是2018的前代旗艦了,
但就算用現在眼光看,
三個鏡頭拍照畫質都非常好,讓我十足滿意(認真)
我想過要是再來衝重機超長途挑戰,
我搞不好就帶手機拍就好!
.
不過可惜的是,
他錄影的時候只有廣角跟標準可用,
而且標準的焦段明顯沒有27mm廣角,
體感大約35mm?
然後更痛的是廣角鏡頭的畫質頗差!
要大太陽下才堪用,
最慘的則是錄影竟然不支援使用80mm鏡頭!
所以用Mate20Pro錄影,等於沒有望遠...
幸好標準鏡頭畫質很優秀,
生活拍拍VLOG很夠用了 :D
.
第二主力[GoPro7]
大太陽下的數位防手震實在是驚天地泣鬼神,
可惜就算是剛出的GoPro10,
室內跟夜間的畫質依舊慘不忍睹,
而且只要光源不夠,
連最大賣點的防手震都會廢掉...
要不是日間戶外手持步行自拍,
它依舊是最好的選擇,
不然說真的這次大阪行整趟拍下來,
畫質之差讓我是有點想休了它 XDD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90的網紅休伯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常常有人在詢問 究竟是Mavic2 Pro好呢? 還是Mavic2 Zoom好呢? 如果你重視畫質的細膩程度我當然推薦Pro的 畢竟感光元件是1"的,整整比1/2.3"的大上4倍 但是如果你想要擁有變焦的視覺效果感呢? Mavic2 Zoom絕對是你的首選咯~~畢竟畢竟 要能夠在空拍的視角擁...
4k 壓縮 1080p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ony 相機教學 - 15] - 錄影檔案格式
🙋課程報名🙋♂️
#線上風景攝影課入門:https://hojenjen.com/20210701/
錄影檔案格式,點進去後有三個,分別是「XAVC S-4K / XAVC S-HD / AVCHD」而該設定哪一個比較好?
🎬XAVC S-4K:
如果你要拍攝 4K 影片,你只能選用這個選項。
🎬XAVC S-HD:
如果你想要拍攝 FHD,而且要 "比較精緻" 的話,那麼選用 XAVC S-HD 可以獲得品質更好的 FHD 影片,可以錄製最高 60FPS / 50Mbps 的影像資料量。
🎬AVCHD:
AVCHD 也能錄製 FHD 1080P 影片,由於壓縮編碼技術比較舊,同時也比較低階一點,錄製 FHD 只能最高錄製 60i / 24Mbps 的資料量影片。
🤴我的建議是:我絕大多情況下,我都會選用 XAVC S-HD,用他來錄製 FHD 1080P 格式的影片,除非少數畫面我需要錄製 4K ,才會選用 XAVC S-4K。
當然用 XAVC S-HD 所錄製的 FHD 影片,其資料量自然會大於 AVCHD 所錄製的 FHD 影片,但現在記憶卡很便宜,儲存的硬碟也不算貴,保留較好影片品質前題下,請也不要再用 AVCHD 來錄製影片。
#S0NY相機教學整理:https://go.hojenjen.com/3fj236
4k 壓縮 1080p 在 原價屋coolpc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比你Wash完還要Watch得清晰!圓剛GC573 4K HDR擷取卡 原價屋獨家降1000!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wtopic.php?f=52&t=265298
GC570遊戲擷取卡也同步降價喔!
而且一降就是足足一個月啊,一直想買4K擷取設備的朋友,不要再比價了,因為來原價屋買一定是最划算的!身為全球首款4Kp60 HDR遊戲擷取卡的GC573,搭載第4代的實況軟體RECentral,就算是1080p高畫質,也能輕鬆錄製出240p的超流暢畫面,另外透過PCIE-E x4 Gen2介面,更是能以未壓縮的方式擷取高畫質的遊戲影音!這麼棒的產品想必售價也是不便宜啊,不過不用擔心,因為我們原價屋這次幫大家談到更優惠的獨家價格喔,原價$5999的GC573,即日起直接下殺到$4990!這個售價應該是目前市面最便宜的吧,你還不趁這個月入手要待何時呢... #原價屋促銷 #avermedia #4k #擷取
4k 壓縮 1080p 在 休伯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常常有人在詢問
究竟是Mavic2 Pro好呢?
還是Mavic2 Zoom好呢?
如果你重視畫質的細膩程度我當然推薦Pro的
畢竟感光元件是1"的,整整比1/2.3"的大上4倍
但是如果你想要擁有變焦的視覺效果感呢?
Mavic2 Zoom絕對是你的首選咯~~畢竟畢竟
要能夠在空拍的視角擁有長焦段的鏡頭感
除了DJI INSPIRE系列的鏡頭外其餘真的無法
所以咯,如果你想滿足視覺感上的變化效果
Mavic2 Zoom是可以協助你完成這個願望的
甚至透過自己手動飛行調整焦段的時候來說
又更能夠製造整體的空間壓縮感改變的效果
但是如果今天是拍攝4K跟2.7K的影像畫質
變焦的部分只能夠由24mm轉變成48mm
然而要啟動96mm的這個功能的時候呢?
就必須將畫質選擇到1080p的這個選項來
而且在禎數的部分只有30fps可以選擇了
其他就不多說咯,看看影片的呈現效果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52cFlJkIm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