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請你有機會的話,好好看看他們。當他們出書的時候,當他們在那小小的媒體版面擠來擠去的時候。
請你不要,不要,再等到下一個又怎麼了,你才開始上網去訂他們的書。」
#本篇禁止任何媒體以任何形式重述或轉載
好。我們就來談談「成為作家」這件事。
以下的話可能會很難聽、很直接,如果你很在意什麼「溫柔同理」,就請自己擔待著點。我現在沒什麼這種能量。
1.
「成為作家」的最低門檻是什麼?就是你印出一疊紙,上面掛你的名字。就這樣而已,不需要才華,不需要養成,不需要任何職前準備。只需要一點點錢。
但如果你想要比較正式的對待,你會需要找到一個出版社。這個出版社幫你印出一疊紙,上面掛你的名字。
這時候事情就會變得比較複雜。純粹就產業的角度來看,事實上發生的事情就是:出版社覺得你或你寫出來的東西值得投資(可以獲得名聲或利益上的回報),所以它願意負擔出書過程的所有費用——印刷、倉儲、行銷、人事、滯銷的風險,並且將它長期合作的通路與媒體資源投注在你或你寫的東西身上。
對於作者來說,有出版社願意幫忙出書,當然是比較好的選擇。你拿得到版稅,而且你的書也會得到比較好的對待。理論上,越大型的出版社,也越能在上述範疇裡提供優良的條件。
舉個例來說,如果一家出版社「本」比較厚,扛得住倉儲的損失,它可能就會願意第一刷就幫你印個兩、三千本。而財務狀況沒那麼厚的出版社,可能就不敢冒險,只能印個一、兩千本。這差異就足以影響最後的結果了:印的本數不夠多,就沒辦法鋪到每一間書店裡,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很多本來可能買的讀者就看不到你了;或者就算熱銷,庫存也會瞬間歸零,來不及鋪貨,白白浪費銷售的黃金時間。
2.
好,那提供了這些,出版社得到什麼?
書是這樣一種商品:平常毛利率超低,但要是賣超過一個量,後面的固定成本會完全消失,利潤會陡然拉高。
通常,一本書的成本控制,會以「第一刷」為單位。假設一本書300元,第一刷印了3000本,那就意味著這本書的所有成本、行銷費用和最初的毛利,加起來不會超過300*3000=900000。
所以你可以想見,如果這本書賣超過3000本,到了6000本或是9000本的時候,後面的利潤會是第一刷的好幾倍。因為所有固定成本,早在第一刷就攤完了。
在這個商業模型裡,出版社的目標就是每本書都至少賣完一刷。可以多賣的話就能賺錢。賣不完一刷的就是虧,那就要期望別本書賺錢來補。
可以這樣說:如果能夠保證暢銷的話,出版是一個可以賺蠻多的錢的生意。但這就是問題,沒人能「保證」哪本書暢銷,這個風險就是一切的問題所在。一個營運良好的出版社,就是可以好好平衡風險的出版社。
3.
有了以上的認知,你才能看得懂「要不要幫林奕含出書」這件事裡面的「在商言商」成份。(想要討論出書是否導致她的死亡的人,不管你支持哪邊,都給我滾。我今天沒有耐性跟低能的生物對話,絕對見一個鎖一個。)
寶瓶的思路是,它願意投注手上的資源進去(在業界不算最大,但也不算小了),但它沒有把握投進去了、光憑內容本身就可以賣到回本。所以,它想動用所有可能的打點——高強度的曝光,標籤式的話題行銷——,盤點所有可能的「資源」。(對,就是資源,你可以覺得我冷血,我不在乎。)
不同的出版社,有各自的「擅場」和生存法則。擅長不同的做法,也就會注意作者身上不同的「資源」。因為我是寶瓶的作者,我就明白說了:寶瓶最擅長的就是「操作人」,賦予作者鮮明的形象,然後用人來帶動書。
稍微想一下近幾年寶瓶最紅的幾本書就知道了。黃益中如此,林立青如此,羅毓嘉如此。
這也是一家擅長挖掘珍珠的出版社。因為它的生存方式就是以「人」為導向的。
當然,就如前所述,出版始終是一項高風險行為。沒人能保證每筆投資都成功的。就舉我自己的例子好了,我在那裡出了四本書,我有把握沒讓出版社虧到錢的,只有一本。但你還是可以在我身上看到一樣的操作模式——比如你可以查查,是什麼時候開始,我跟「戰神」這個我自己從來不提的關鍵字聯繫在一起的?
所以,回頭來看,你現在知道,為什麼林奕含「匿名出書」的提議,是不可能被寶瓶接受的了。
這大概就等於你要一家火鍋店不准賣熱食、一支職棒球隊不准拿球棒吧。
非但不可能接受,寶瓶還會很明確說出它的行銷會著力在哪些地方。再看一次,你就知道,那都是「操作人」的邏輯。
偏偏林奕含是沒辦法接受這些條件的。
雙方都不可能妥協,只有一個合理的結果,就是破局。
4.
從一開始這個組合就不可能成。那為什麼還要等到簽約後才知道?
(補註:我剛才得到消息,其實寶瓶與林從未簽約。也就是說,還在議約階段,討論到後續細節時,就已經決定中止合作了。這樣一來連解約的問題都沒有了,在此補充。(以下原段保留,僅供大家理解通常的流程))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出版流程比大家想像得粗糙、原始許多。
在大部份的狀況裡,作者把書稿投去出版社,出版社決定要不要出,幾乎只考慮書稿本身。而且這個考慮,還不見得是市場性的考慮,還會取決於審稿者的美學觀點。很多時候就是編輯喜歡,能不能賣是其次。
所以在許多流程裡,不是「做過市場評估了,所以簽下這本書」。而是「(因為審稿者喜歡,)簽下這本書了,所以我們來想辦法賣到市場上吧」。
雖然我沒有親眼看到,但我猜流程應該是:
a.林的書稿先說服了編輯。出版社與作者簽約。
b.負責這本書的編輯、業務、設計師、行銷企劃坐下來開會,規劃活動、特陳、媒體,定調文案、報品之類的細節。
c.在這一切決定後,會再跟作者開一次會,確定作者願意配合這些活動。
問題就卡在c.,寶瓶的做法,作者不願意配合。
寶瓶可以怎麼做呢?從最善良的:它可以修改行銷方案,直到作者願意配合為止。到最邪惡的:它可以有一百種拖延方式,讓你的約卡死在這裡,出不了書也跑不掉。(真的有這種活生生的例子,是誰就不說了。)
別忘了,簽約之後,權利義務是雙向的。不只是出版社有義務要出,作者也有義務在期限內供稿,並且不能把書稿給別人出。
所以當寶瓶發現c.卡住了,直接解約,這是善良的做法還是邪惡的做法?你可以自己想。
認為寶瓶應該無條件修改行銷方案,直到作者滿意為止的人,我建議你先去拿個九十萬進場玩玩。3000*300嘛。
5.
接下來可能有人會說,就算寶瓶擅長「操作人」,那它也不可以說「不操作這些點就一定會賣不好」來打擊林奕含啊。
是,游擊後來的優秀表現證明了,確實有不必「那樣操作人」,就可以讓這本書賣出好成績的方法。
但問題是當下有人會知道嗎?
寶瓶事前能夠知道「不這樣做還可以賣好」嗎?
游擊事前就能知道「不這樣做還可以賣好」嗎?
我想兩個答案都是否定的。
真要說,兩者的差別是,寶瓶畢竟比較保守,不願意負擔「少掉那些行銷點」的風險。而游擊願意負擔,它的理想性更強一些。游擊堅持理想並且賣得好,這非常好,我想這是所有文學人都夢寐以求的事,不會有人對此不滿的。
但這裡真的有這麼明確的道德落差嗎?
忘掉你的後見之明,想像當初只有一份書稿的時候,這本書你會怎麼判斷它的市場表現?
文字好?是好,但又不是頂尖的好,而且很多過度纏繞的修飾,會讓大部份讀者失去耐心。
題材有衝擊性?是沒錯,但這幾年李昂等人的情慾抒寫也很有衝擊性,結果仍是慘敗。
有極高的文學價值?不,並沒有。這是優秀的新人作品,但侷限很明顯,結構也需要重整。
有話題性?是。⋯⋯但,作者願意操作這些話題嗎?
更後退一點說:面對這一本書,你要怎麼「不操作人,只操作書」?這真的可能嗎?
看一下游擊版摘取的文案,不就是整本書最有煽動力的段落嗎?這句子為什麼有煽動力?讀過書的人,你捫心自問,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你可有一秒曾忘記作者、只是單純地面對書?當你在書中再三讀到女主角的外表描述時,你真的一點都沒有察覺到那是在說什麼嗎?
(…….身為一個異性戀男性,這些話我通通不應該說的。)
6.
我真心要再說一次:我認為游擊做得很好了。能夠讓作者接受並且賣出好成績,沒有更好的結果了。
我只是解釋另外一邊的思路,如果要玩那種非此即彼的站隊遊戲麻煩自己滾。
人也不會因為是當事人的朋友就自動變得什麼都懂了。
7.
報導者,你們這次的處理方式我是記住了。沒關係,很好玩嘛。
先拿標籤來炒作的是你們,再來炒作別人貼標籤的也是你們。
「深度報導」嘛,就當是在寫虛構文體,匿個名就可以不查證嘛。很好。
8.
最後,說句跟整件事無關的,我個人的感慨。
我每年有各式各樣的機會,去接觸到不同層級的新人。從秀異的高中生、大學生,到快要出書正在累積資歷的文青,到真的出了新書的作者。
我一直覺得自己年紀算小,我從來都把他們當成戰友和對手。我知道這一路很難走,再怎麼優秀的人都可能突然折損。每一次我都想告訴他們,請一定要好好寫下去;但同時又覺得,沒什麼理由把人家留在這條荊棘路上,所以往往什麼都沒說。
如果,我是說如果,你讀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覺得這是個天才,實在寫得太好了。
那我會很高興地告訴你:你知道嗎,現在還活著,還在努力寫的,比我年紀小的,光我知道的,就還有三十個、五十個天才。
不必擔心你會看不懂,事實上林的文字在當代新人中不算好讀的。如果你真心覺得喜歡這本書,大部份的當代文學小說都不會是問題。
所以,請你有機會的話,好好看看他們。當他們出書的時候,當他們在那小小的媒體版面擠來擠去的時候。
請你不要,不要,再等到下一個又怎麼了,你才開始上網去訂他們的書。
文學新人所求無多,你願意當他的1/3000就可以了。
每個人都有那1/3000,我們就再也不用看出版社在那邊為了幾毛錢去計較有什麼「行銷資源」了。
9.
最後重申。
本篇禁止任何媒體、以任何形式重述或轉載。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