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摘一頁書
「你以為生命是什麼?生命其實本來就什麼也不是。它根本不是從你誕生那一刻開始的,它是從你發現這世上居然還有另一個人完全了解你的孤寂那一刻,才突然開始的。人類的個體如此渺小,如此缺乏必然性;如果個體在無數降生與消亡之間還真有什麼值得留存的,那就是愛而已。」──伊格言《零度分離》
世界其實很小──互不認識的兩人之間,只需不超過六段連結,就能建立關係──這是出自196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並隨社群網站時代重新為人熟知的「六度分離理論」。反過來說,相互獨立的個體之間,無論如何也隔著一度分離。
那便是小說《零度分離》的起點──二十三世紀的未來,對生物意識活動有突破性認識的人類,依然無以迴避、降生即命定的絕對孤獨:無論此生背負多少苦難、品嘗過何等幸福愛戀,我們的痛苦與歡愉終究源於意識,源於中樞神經系統獨一無二的電位活動──生理構造截然不同的他人,無論交換過多少晝夜的鼻息與秘密,又如何能共量乃至共享、我們的生命?人類受困各自的心物二元扞格,註定獨自面對降生後、往往苦多於樂的多舛命運,「此身之牢籠,亦即此心之牢籠,亦即此生之牢籠。」
難道沒有救贖餘地──銘刻於基因之上的決定論是否可能顛覆?個體是否可能在維持自身個殊性的同時,消弭彼此間無可共量的壁障?兩相合一卻又不為對方吞噬的「零度分離」,到底如何可能?
整本《零度分離》,便是以此探問為核心進行追索的「深度調查/訪談」。此一文體的選擇,讓科幻背景的《零度分離》讀來格外親切:(硬)科幻作品最令人聞風喪膽的世界觀設定,得以在訪談人物的登台退場、舉手投足間無痛鋪陳。AI叛變事件、虛擬偶像詐欺案、人造夢境中的罪行──讀者跟隨訪談人,在零碎證據與歷史煙塵中,拼湊出重大事件塵埃落定後、徒留幽魂般的身影:背離人群獨行的受訪者們,無不是在拋出質疑或尋求救贖,對著時代的弔詭與命運的凶暴;而訪談人又為何執著於這些離經叛道?這與圍繞她的神祕色彩是否有關──受訪者與訪談人之間的張力,因而成為反覆映出小說主題的稜鏡,以及推動劇情的動力。
「命運的凶暴」、對真相之執著──貫穿整本小說、乃至全人類歷史的追索,或許不過關乎這兩者。《零度分離》無非一本「受苦者群像」:紀錄人類如何降生於孤獨,隻身面對存在之隨機,並著迷於尋找因果的徒勞。
孤獨──經歷鏡像階段拼裝完成的、人類的自我意識,不過一個個肉塊與神經元各自獨立的牢籠。而後還有語言的斷裂:「說話對人很重要嗎?愛或親密,對人類而言很重要嗎?人們持續在索求著的,究竟是什麼呢?」語言讓人類進入得以在社會立足的象徵秩序,卻也武斷地化約了我們意識與經驗的廣闊:只有人類語言的「我愛你」,才能傳達深埋心底的愛意嗎?在前語言階段、神話之範疇,是否存有一原初的完整、「一可與時空共振、與萬物交融之廣袤他方」?
確立了意識後,人類接著面對的,是存在,及其虛無──人類意識的侷限,讓我們難免成為互相傷害的傲慢物種。存在於世的地獄,既來自他人,也來自每個區隔出他人的自我。於是,在「被拋擲於世只為受苦」的無意義將生命零件完全磨損之前,足夠幸運的人毅然展開豪賭:將生命的意義勇敢錨定於愛情、或其他小小的替代物之上,將獨立的自我拆解、交予陌生他者手中。此一「在他人身上尋得完整」的賭局,卻也註定一敗塗地:我們交付出的自我、以及做為回饋收到的完滿,隨時會隨生命的易逝與無常破滅。命運的凶暴。「真正活著的僅是沙漠本身。」
難道我們的存在,僅是為了孤獨地受苦──人類的歷史,便是嘗試回答此一難題的歷史。即使去到了《零度分離》的未來,人類依然是著迷於尋找因果關係的物種,彷彿銘刻於基因的律令──從圖騰信仰到教會與聖經,乃至現代性以降的科學/技術理性──我們執著於找出一切現象的解釋,包括為何降生而面對命運之凶暴。是,人類當然是對神蹟成癮的生物:對解釋的渴望與相應的盲目愚信,成雙成對鑲嵌在我們的染色體上──孿生的祝福與詛咒:一如細胞核中A、T、C、G寥寥數種鹼基,竟能排列組合出「生命本身」的萬千燦爛;而與此祝福相伴的,卻是銘刻於基因上,人類註定孤獨面對命運、徒勞找尋因果的詛咒。
如果人類的祝福與詛咒早已銘刻於基因之上,受苦的人們又該如何跳脫此一遠古的決定論、此一「神意秩序」?《零度分離》至此迎來了類似韋勒貝克《無愛繁殖》式的結尾:如果人類的悲劇根源於基因,那麼社會制度與左右派等意識形態的變革,終究無從拯救我們;唯有徹底改寫基因層面的規則,才可能「突破人類文明之天花板」──「於神意之外造史。」
如果人類的孤獨早已刻寫於基因之上,你是否願意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為了真正與他人連結,而消亡自我──這是《零度分離》、但想必不會是作者伊格言,最後向讀者拋出的提問。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90的網紅陳嘉 CHAN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ear All, I am more than happy to announce that our team is launching an exciting campaign with lots of collaborations! Here you go our first piece of...
ai 自我意識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倒數1天 【iHuman:未來的未來是現在 】 公視+免費線上看👉👉 https://tinyurl.com/72hdvxds (8/5-8/12)
#身為人類的意義是什麼呢 ? 『 我們創造了科技,科技重新創造我們,我們必須確保,不會失去身為人類美好的東西。』今日的AI掌控在極少數人手中,也改變全球的權力結構,當美國、中國、大型科技企業和軍方,爭相搶奪人工智慧的主導權。
本片則揭露AI已被用於,#全面性監視,#演算法 操控你的所見所聞,#AI武器,#放大偏見的預測性維安。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是現今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危險的議題。這是關於控制:對我們的生活、自我意識、資訊的取得、社會和民主的控制;關於我們如何創造未來。
───
#AI如何改變人類的價值
本片深入AI產業的核心,看看這項科技,
是如何發展和使用,透視人類的未來藍圖。
導演採訪AI人工智慧先驅,與科技產業的吹哨者
揭露 #科技企業與國防掛勾,
演算法被用於監視和操控。
我們該如何看待人工智慧,
誰能控制這個科技?
.
.
▍AI武器未來戰(下):
「無人機」的新世界大戰?
▸▸https://reurl.cc/Lbrx4a
▍即將被AI取代的10個職業
▸▸https://reurl.cc/R0G4Ve
.
.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2
╔═══════════════╗
►設 紀錄觀點 為最愛!不再錯過好電影!
╚═══════════════╝
ai 自我意識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Human:未來的未來是現在 #導演的話═══
『我想藉由本片表達,AI已經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真實世界了。』——導演Tonje Hessen Schei
現今我們正處於無形的AI革新當中,AI無所不在,而我們對能聽到的一切,對所見一切機器上癮,我們被困在 #完全監控 的環境之下。對我而言,這部片是在探討這個時代最重大的挑戰:我們如何面對一個,可以改變我們生命和世界,更何況是未來的全觸角科技?
我算是上一個世代,經歷過 #有網路前和有網路後 的生活,科技改變了我的生活而且讓我大呼驚歎,大部分是好的面向。身為導演,我對於 #人與機器間關係的改變 有興趣,我一直以來都對人工智慧著迷,也是一個科幻小說迷,藉由本片我要表達AI已經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真實世界了,我很關心AI的飆速成長,尤其對於 #大型科技企業無限的權力感到警覺。
.
深入AI產業五年後,
我很擔心谷歌和臉書,如何控制我們所見的世界,
並逐漸操控我們的思想與感受。
對我來說,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是現今我們所面對最重要,也可能是最危險的議題。對我而言,這是關於控制:對我們的生活、自我意識、資訊的取得、社會和民主的控制;關於我們如何創造未來。
.
我相信我們面對的是新型態的演算法世界秩序。我們是大規模社會控制實驗的一部分,要面臨 #全面監視、#資訊控管、#會放大人類偏見與歧視的預測式維安 和AI系統,而這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
在這重要的十字路口,很少人明白AI是什麼以及我們將面臨的狀況,我希望用本片告訴大家,在為時已晚之前,我們需要瞭解人工智慧,這樣我們才能提出正確的問題。在這幾年之內,控制這個強大新科技的方法將會被決定,我希望能對此表達我的看法。
.
.
【iHuman:未來的未來是現在 】 iHuman
📺公視13 台┃8/5 (四) 22:00┃紀錄觀點
🈶網路直播┃https://reurl.cc/ogmnEQ
🈶公視+免費線上看┃www.ptsplus.tv/ (8/5-8/12)
🎬導演:Tonje Hessen Schei
.
.
本片深入AI產業的核心,採訪AI人工智慧先驅,
科技產業的吹哨者,揭露 #科技企業與國防掛勾,
演算法被用於監視和操控。
AI又是如何影響 #人類的價值 ?
我們該如何看待人工智慧,誰能控制這個科技?
.
.
#科幻迷必看
#OpenAI #人工智慧 #監視 #控制
#臉部辨識 #語音辨識 #科技 #軍事AI #國防
#演算法 #AI #數據 #個資 #隱私 #同溫層
#谷歌 #蘋果 #微軟 #亞馬遜 #臉書
.
.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2
╔═══════════════╗
►設 紀錄觀點 為最愛!不再錯過好電影!
╚═══════════════╝
ai 自我意識 在 陳嘉 CHANK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ear All,
I am more than happy to announce that our team is launching an exciting campaign with lots of collaborations! Here you go our first piece of art work.
"音樂影像(Music Video)不是音樂的襯托。她是獨立的作品,同時讓人能"看見"音樂及一切從音樂開展的可能性。"
【Please support us】:
https://tickcats.co/ticket/everyday-i-die-a-little-bit-inside/
第一部曲 | Reminiscence (End Game Version)
末日版本:科技進步 vs 情感倒退 【3D 動畫家】
科技的進步也許是為了世界倒退而繼續支撐著人類的冰冷產物。在人工智能的城市裡,人捨棄了屬於城市本來的溫度,彼此之間生長更多距離。智能人類誕生的故事毫不陌生,在其自我學習的過程中衍生出本不存在的東西——情感,然後經歷逝去。
Reminiscence的人工智能城市裡,一位人(AI)與其他人每天過著重複的生活。有天,她突然發現遠古帶有血肉的生命體,頓時意識到自己有了複雜的變化,開始尋找答案。一直操控AI意識的程序逐漸消失,失去被控制的瞬間,城市開始崩塌,其他人感到迷失。然而,有了自我意識/情感的她,醒覺自己和其他人原是冰冷的智能人類,情感帶來的溫度慢慢腐蝕她的身體、崩壞、死去。
歌:
回憶是很微妙的,每一秒的消逝,每件事一旦過去,就演變成只在腦海裡而現實已不復存在的畫面。在所有逝去前,我們能否緊握當下的每一秒?
Chapter one | Reminiscence (End Game Vers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vs The emotional regression (3D animator)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s perhaps the reason why people are still able to live amidst the Great Regression. In the AI cities, people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each other. The AI started to develop something that the makers did not intend them to learn through self-learning algorithms: emotions.
In the city of Reminiscence, Ms AI was living a plain, repetitive and normal life like the others. One day, she discovered ancient life forms that's so different from her species, organic with blood and tissues. The great shock that led her to the urge for truth was then spreading throughout the city. And slowly day by day, the program that controls the AIs was overwritten and finally erased. At the very moment of losing control, the city started to fall apart and everyone started to gain self-consciousness, and realised that they are only stone-cold robots. Emotions in the AIs eventually started to erode their body to death.
Song:
Reminiscence is interesting in a subtle way. The passing of time, the happening of different events... they afterwards become fragmented memories in us. So can we seize the day when it passes?
【Lyrics】
#She come and gone
Left me alone
Three years no call
They said it was not my fault
I grabbed her wound
My weakness I poured
That’s how we were torn
They said it was not her fault
If I were a tree
Would you be my leaves
What keeps us believe
Our fragile love would always exist
If I were the sea
Would you be my fishes
Tell me you believe
Our fragile love would always exist
*Cry Cry out loud
I don’t need to be the one
who makes you smile
Fly Fly to someone I can’t shout
When you’re about to falls
I will keep my feet on the ground* #
Repeat #
Repea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sic Video】
Director / Animator | Ivan Hung
https://www.instagram.com/ivan_terri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sic 】
Written by CHANKA
Arranged by CHANKA, MAEL, Hin, Dean
Recorded by Nichung
Mixed by MAEL
Mastered by Lok Chan
-
#CHANKA #陳嘉 #Reminiscence
-
Now available on:
Spotify: https://spoti.fi/3hjYDYO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32kYTCt
KKBOX: https://kkbox.fm/uSeWTe
MusicOne: https://bit.ly/2FmBNT8
JOOX: https://bit.ly/2F9O79x
TIDAL Music: https://bit.ly/3bRha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ANKA 陳嘉:
https://www.instagram.com/wander.chanka/
https://www.facebook.com/wander.chanka/
wanderchanka@gmail.com
-
Have a listen of some of my other works :
"Silence" : https://youtu.be/1Hkk7l4zk9k
"Young" : https://youtu.be/kolrKYxvvf8
"Ocean" : https://youtu.be/GOTdDrC1G-E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SWolTFXHcg/hqdefault.jpg)
ai 自我意識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DIGI #工程師表示AI比女朋友更好 (喂)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1 👉AI 訓練師的基礎小知識!
00:37 什麼是「AI 訓練師」?
01:09 資料科學家的工作內容?
02:19 資料科學家的薪水?
02:45 有哪些產業會需要「資料科學家」?
03:17 藝術產業也需要資料科學家?
04:03 資料科學家也能稱為「馴獸師」!?
04:44 👉怎麼訓練 AI?
04:47 AI 機器人可以用在哪?
05:04 參觀可以跟人對話的機器人!
05:44 機器人大考驗!家用型 VS 商務型
05:45 機器人:幽默力大考驗
06:03 機器人:諂媚力大考驗
06:31 機器人:嘴砲力大考驗
07:17 教機器人說話被歸類在哪個領域?
07:39 機器人如何聽懂人類語言?
08:34 誰負責做資料標記?
09:25 AI 聽得懂社群梗嗎?
09:51 👉戀愛機器人即將誕生?!
10:01 真的會出現理解人類情感的機器人嗎?
10:36 什麼時候 AI 會發展出自我意識?
11:39 AI 沒辦法擁有自己的價值觀?
12:15 訓練 AI 的方法
12:37 👉AI 訓練師的真心話
13:48 你希望大眾對整個 AI 產業抱持怎樣的態度?
14:39 如果大家都神化 AI 會怎麼樣?
15:17 對政府 AI 計畫的看法?
16:18 工作的成就感來源?
17:18 跟 AI 相處比跟真人相處自在?
17:52 👉成為 AI 訓練師你要知道⋯
18:00 這種工作在台灣競爭激烈嗎?
18:14 想要進步一定要出國嗎?
18:37 台灣成為外商基地的原因?
19:57 推動 AI 教育的必備要素?
20:51 👉Jerry 與 AI 的未來之路!
20:54 會想要一直做下去嗎?
21:27 對科技感到恐慌該怎麼辦?
21:50 對你而言,AI 最大的意義是?
22:38 ✨AI 小遊戲介紹
【 製作團隊 】
|企劃+腳本:歡歡
|編輯:轟天雷
|攝影+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范范
|演出:Jerry、志祺、不知道在幹嘛一直出鏡的歡歡
——
【 延伸閱讀 】
→ 亞太智能機器-聊天機器人:https://www.ap-mic.com/zh-hant/chatbot/
→ AI HUB–AI智慧應用服務發展環境推動計畫:https://aihub.org.tw/
→ AIGO–AI智慧應用新世代人才培育計畫:https://aigo.org.tw/ai-plus/home/new_index
→ 台灣AI行動計畫—掌握契機,全面啟動產業AI化:https://2030.tw/2kinhBC
→ 台灣AI行動計畫核定本:https://2030.tw/AI_Taiwan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_YP10oSCn0/hqdefault.jpg)
ai 自我意識 在 aj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故事圍繞著三個仿生人,分別探討機器人和人類不同的情感與道德觀念,產生自我意識之後,自由將代表著甚麼。
喜歡別忘了訂閱,記得按鈴鐺接收新通知 https://goo.gl/vsZdxw
全部遊戲播放清單 http://goo.gl/DUs8Ar
---同系列影片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zqZq_wDhpfAWp2Qt_e10vnxBmicfO8m
你好啊 └(^ω^)┐我是阿津,歡迎來觀看我的youtube頻道
頻道內容主要是錄製恐怖遊戲的實況影片
不時也會製作其他各種電玩的劇情遊玩影片
每個禮拜的二六會在twitch開台直播
有興趣追隨的話可以在說明最下方找到網址連結
**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kamiyu666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ttd3/
#阿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QPmwEhcRd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