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數位分身5G VR協作 Hyperbat加速汽車製造流程
莊清瑋 2021-04-20
英國車用電池製造商Hyperbat將與英國電信(BT)、愛立信(Ericsson)和NVIDIA合作,利用5G和虛擬實境(VR)技術,加快電動車製造團隊的遠距協作。
據PES Media和5Gradar等外媒報導,Hyperbat將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用於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生產製造,並以5G技術加速流程,過程可以透過VR頭戴式裝置來操作和檢視。藉此,遠距團隊便可使用虛擬3D工程模型來進行連線、協作和互動。
數位分身帶來的無線(Untethered)5G體驗,能夠讓設計和工程團隊在不受實體設備限制的情況下,親身和1:1大小的3D模型即時互動,甚至在模型周遭隨意走動,方便身處不同廠的員工檢視設計,有效管理工作流程。
報導指出,這會是工業4.0的5G應用當中,首度使用數位分身虛擬3D工程模型,進而將遠距協作團隊融入VR工作環境的例子,可望縮短科芬特里和牛津兩地之間設計、工程和製造等跨部門的生產週期,完善整體製造流程。
Hyperbat創新主管Hosein Torabmostaedi表示,這項解決方案為智慧工廠架構,以及協作製造奠定基礎。
Hyperbat還希望擴展到機器的5G連網功能,實現因時制宜的高彈性生產線。該公司將在其位於英國汽車之都科芬特里的工廠,演示和試用這次合作的解決方案。
BT Enterprise Unit部門5G創新資深主管Jeremy Spencer表示,此舉有力地提醒了5G連網和邊緣運算已經進展到這一步,並為客戶帶來了真正的業務收益。
Spencer指出,5G連網結合最新技術所能提升的效率可說是超乎想像,對於推動英國製造業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方從疫情中復甦。
NVIDIA的VR/AR總監David Weinstein表示,該解決方案配備NVIDIA RTX技術、CloudXR,以及NVIDIA RTX Virtual Workstation等軟體,不論是工廠現場還是遠距團隊,都能擁有即時沉浸式體驗。
解決方案使用的VR頭戴式裝置由高通(Qualcomm)Snapdragon XR2驅動,整合分拆渲染(Split Rendering)功能,所有以感知為據所產生的資料都會儲存在裝置本機。
執行平台則是Masters of Pie Radical,有助Hyperbat在電腦輔助設計(CAD)軟體中透過雲端獲得無縫、擬真的VR體感。
BT和愛立信透過支援5G VR裝置,將解決方案部署在5G行動專用網路。5G低延遲、高頻寬等特性有助Hyperbat交付大規模的工程計畫。
Hyperbat解決方案預計將在2020年夏季取得合作成果。
附圖:Hyperbat和眾多業者合力打造全球首創數位分身5G遠距協作。法新社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14&id=0000608465_CV33BPBB7AAEUI4703SQ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T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中提到的資訊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完善的解釋:https://goo.gl/yEB3JV - 原作者 Johnny Chung ♛購入TAIGER ➢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TAIGER 粉絲專頁 ➢https://fb.com/taigerapparel ♛健身...
ar應用 例子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蘋果AirTag讓所有生活周遭的東西Things都多了一個維度那就是位置
#airtag #findmy #homepodmini #uwb
蘋果本身對於 AirTag 的定義是歸屬於 Find My 生態圈的一個裝置,換句話說,這是以使用者為核心來做定位系統,讓所有周遭的東西(Things)都多了一個維度的關聯,就是位置。
在影片中(請看內文 https://bit.ly/2QhERp6),蘋果以生活最容易發生的出門找不到的鑰匙為例子,在最趕時間的時候找鑰匙就有如在大海撈針一樣困難,人們常在失去耐性與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更是無法好好思考鑰匙到底放哪…
過去其實不乏有很多的廠商做過類似的產品,使用的多半也是藍牙這類 Proximity 的技術,應用的層面主要有二:一個就是找回失物,另一個就是避免東西忘記帶走做即時通知,而蘋果由於添加了其佈局已久的 UWB U1 室內定位晶片,使用 iPhone 11/12 的用戶是可以透過 Find My 尋找到公分級定位的遺失物品,相較於過去只是在範圍內尋找,用戶體驗與使用效率會高出很多。
大家可還記得,蘋果在家中還埋了一個伏筆,也就是前幾個月剛推出的智慧音箱 HomePod Mini,其中也內置 UWB U1 室內定位晶片,加上 Apple TV 也同樣內置定位晶片,未來這兩樣產品會成為蘋果的室內定位基地台,讓需要精確定義位置的智慧家庭產品與AR裝置(iPhone本身就可以)產生了更多的聯繫與想像,可以直接在 iPhone 開啟 AR 功能尋找遺失物品。
回到 AirTag,除了產品本身,蘋果很會玩服務與生態圈的手法也體現在 AirTag 之上,包括了可以與同樣使用 iPhone 的用戶建立遺失物品協尋機制,只要把自己的 AirTag 標示成遺失狀態,撿到遺失物的朋友就能用 iPhone NFC 功能感應做協尋。
蘋果也跟愛馬仕合作,推出愛馬仕品牌的手工皮革配件,包括手袋吊飾,鑰匙圈,旅行標籤和行李牌,相信未來合作的品牌會越來越多。這與當初 Amazon 推出的購物按鈕 (Dash Button) 有異曲同工之妙,Amazon 與品牌合作比如 Tide 洗衣粉,只要按一下就可透過電商平台自動下單補充。
但是最終 Amazon 停止了這項服務,不知蘋果這次能不能玩出不同的格局?
AirTag — 蘋果重新定義人類與物(東西)的關係,也解決了找不到東西這個生活難題
https://bit.ly/2QhERp6
---
www.smarthomela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智慧家庭 #智慧家居 #智能家居 #智能居家
ar應用 例子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水逆是人生在和你召喚 #AI不會遇水逆
好書獎年度論壇第二場,Openbook邀請文策院院長胡晴舫以作家身份,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和讀者深刻分享閱讀的未來。座談中金句處處🎯🎯,試摘一小部分給臉友:
杜奕瑾深入淺出與現場讀者分享,AI人工智慧目前的發展現況以及原理,從人機介面到深偽技術,重點都在於AI學習之後再進行類似風格的生成,因此AI可以創作周杰倫風的歌或梵谷風的畫,但要變成一個新的大師,是目前還無法達成的。人最難學習的,就是:無端推理、無端創造、從零開始創造一個從來沒有的東西🗯🗯
胡晴舫回應:同意創作這件事是「無端的創造」,人與科技的差別就在於意外,人是有弱點的,非常不完美;雖然AI可以模仿梵谷,可是沒有人知道梵谷是怎麼變成梵谷的,可能是因為水逆發生的,所以下次水逆的時候,請大家放寬心情來想這件事「啊!人生正在跟你召喚,現在是你的創作期。」⚡⚡
杜奕瑾也繼續就5G媒介普及以後,沉浸式體驗產生的兩方變革:應用面的創新(以前我們交流的內容是書本文字,4G手機以後可以共享影片音樂,5G以後又有未來內容)以及敘事創新。針對後者,他舉例現在出版與雜誌的困境,就是臉書變成大多數人閱讀的主要通路😭😭,一旦內容生產者沒有掌握到敘事創新,沒辦法變成全新的閱讀方式,就會被既有的平台提供者把持,他舉了小農被盤商綁架的例子,既精彩又深刻⋯⋯👏👏👏
精彩全文,請見官網看真章👇👇
☄Openbook年度論壇☄
站在過去和未來的路口,無論是閱讀,星座或人類圖,都指示我們正面臨劇變,或許也正因為迷惘,才構成人們勇敢探索未知的力量。2020Openbook獎・年度論壇,我們邀請讀者關注有聲內容在台灣的大爆發,沉浸式內容在策展或敘事的應用,以及閱讀的未來可能。
👂壓軸場:耳朵裡的出版-Podcast與數位內容出版學
➫SoundON創辦人顧立楷x漫遊者總編輯李亞南x遍路文化執行長吳巧亮
➫日期:11/18(三)20:00~21:30
➫地點:誠品信義店 3樓夜講堂
➫活動皆為免費入場,無須報名,但因座位有限,建議提早入座
➫了解更多:https://pse.is/xadfl
➫本場後半段為自由QA,歡迎帶著你的問題前來!
👍第一場年度論壇,真好看👍
國家樣貌如何設計?AR水漫世界,全球暖化與土地公廟:影像設計師王奕盛《寶島浮沉》
https://pse.is/38uapl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ar應用 例子 在 Ta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片中提到的資訊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完善的解釋:https://goo.gl/yEB3JV - 原作者 Johnny Chung
♛購入TAIGER ➢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TAIGER 粉絲專頁 ➢https://fb.com/taigerapparel
♛健身補充品 APN Supplements ➢http://goo.gl/VawgEg (折扣碼tao5)
♛追蹤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ricegvng
♛個人粉絲專頁 Facebook ➢https://fb.com/ricegvng
--
影片中提到的資訊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完善的解釋:https://goo.gl/yEB3JV - 原作者 Johnny Chung
接著前一篇的白話淺談PCT,為了讓大家不要再把抗雌與PCT這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搞混,本篇我要講的是”抗雌”
知道類固醇的人應該多少都知道某些藥物會”雌化”,也就是轉換成雌激素,進而引起讓大家怕的要死的性感女乳奶子(國外簡稱Gyno),但雌激素帶來的相關副作用可不止如此,還會讓你整個人看起來水水的水腫、容易脂肪屯積,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需在cycle時一定要做好抗雌的措施。
女乳Gyno
我們先從”雌化”這個過程的產生講起,就拿最基礎的睪酮Test來當例子,睪酮是由男生蛋蛋裡的萊氐細胞分泌的一種雄性激素(補充一下:女生體內也是有微量的睪酮,是從卵巢分泌出來的),睪酮是雄激素,它主要提供兩大功能:促進蛋白質同化合成代謝的”合成代謝能力”、與維持雄性外表及性徵的”雄性化能力”
當我們在用藥on cycle時,體內睪酮濃度水平大大升高,此時會有兩種情況發生,分別是雄化與雌化,雄化!? 我們本來就是男的,雄化又怎樣!? 當雄性化能力太強時,就會發生:掉髮(絕頂!?)、皮膚易出油油膩膩、爆痘痘(顏值大減…)、體毛增長、攝護腺肥大等…….這些雄性化副作用都是由於我們體內過多的睪酮被”5-alpha-reduce酶”給轉化成二氫睪酮DHT所致,DHT比起睪酮有更強大的雄性化能力,但肌肉的合成代謝能力卻又很低,而DHT非常容易與頭皮、皮膚某些部位(例如最多人長痘痘的地方:背、胸、脖子)、及攝護腺的雄激素受體AR結合而發生反應,造成掉髮、痘痘等這些擾人症狀。
那雌化呢?雌化是睪酮被”芳構酶(Aromatase Enzyme)”轉化成雌激素,這過程就稱為芳構化作用,而這些雌激素再與體內雌激素受體ER結合,進而發生雌化。
雄化與雌化比起來,一般我們會對雌化這個副作用比較在意,只要體內雌激素水平一高,就會面臨乳頭浮腫(也就是乳腺發育,嚴重時最終就是變成性感女乳)、身體水份儲留而水腫、脂肪增加等問題。
基本上我們男性體內的雌激素主要是兩個來源,一是身體自行製造分泌的;二是經由雄激素轉化而來的,所以如果是”自然”不用藥的愛好者是不用太擔心這點,除非你體質異常,但是玩黑魔法的人就一定要注意了。
那麼抗雌該怎麼進行呢?我們體內有許多的激素受體,各種激素必需要與該激素的受體結合才能起效果,就像我們所用的合成代謝雄激素類固醇,它必需與體內的雄激素受體AR結合,才能發揮效果;同樣的,雌激素也要與雌激素受體ER結合才會發生雌激素作用。
所以,只要阻止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就不會產生雌化了。
我們用的抗雌藥有兩類,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SERM(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芳構酶抑制劑AI(Aromatase Inhibitor)
(其實還有第三種可以降低雌激素,使用受體下調劑(Receptor Down-regulators),這類藥物是透過降低雌激素受體水平來產生作用的,也就是降低雌激素受體的濃度及活性,使雌激素的作用忽略不計,但我們用不到它)
SERM最典型的就是Tamoxifen,在正規醫療用途上是用來治療乳癌,簡單說一下它的作用原理:Tamoxifen的結構和雌激素相似,所以它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使得雌激素無法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無法結合也就無法產生雌激素作用。
接著說AI,我在前面有提到:” 雌化是睪酮被”芳構酶(Aromatase Enzyme)”轉化成雌激素,這過程就稱為芳構化作用”,基本上,我們玩黑魔法的,是把各種雄激素扎(吃)進身體裡,而這些雄激素裡有許多種都可以和芳構酶發生作用的,進而轉化成雌激素或是雌激素的衍生物,所以,AI的原理就是利用它本身的結構,使得AI對芳構酶有非常強的親和力,比起雄激素對芳構酶之間的親和力還強,在AI與芳構酶結合後,芳構酶就失去活性了,換句話說就是被消滅了……..
換個角度來講,簡單來說就是AI就是小三,介入了原配雄激素與芳構酶之間,最後就破壞了雄激素與芳構酶的感情,芳構酶最終和AI結合私奔而去了,留下了孤單的原配雄激素……沒有與芳構酶結合就無法產生愛的結晶~~雌激素,沒有了雌激素就不會雌化了…….
SERM與AI各有不同用途,應用時機也有不同,AI現在我們用的是屬於第三代,同時又還分為一型與二型,我們會用到的AI主要有Anastrozole、Exemestane、Letrozole這三種,每種使用的方法與時機都有所不同。
其實,大家也不要對雌激素抱有太大的敵意,雌激素對我們還是有許多正面的好處,例如:保護心血管、穩定血脂、提高免疫力、維持骨質密度、維護肌肉蛋白質同化合成代謝(是的….你沒看錯,雌激素對增肌也是有幫助,因為雌激素也會影響到GH、IGF-1)
但是,你也不能太隨便,每個cycle在設計時都必需要考慮到”抗雌”這塊,相信沒有人想要在cycle結束了之後,肌肉長了、性感奶子也長出來了吧….……
曾經有位年紀很輕的藥頭私訊問我(如圖):要”多久”才要抗雌一次!?!?!? 我看了差點昏倒,也真替向他買藥的人擔心…….(話說他還到處加好友,並主動私訊推銷藥物…..自己都不懂了,還到處亂賣……真夭壽!)
抗雌的方式也不是就一定要使用SERM、AI,也可以利用類固醇本身的附加作用,有些藥物本身就可以抗雌,那些東西都是屬於二氫睪酮DHT的衍生製品,而DHT本身就是天然的抗雌。
合理、選擇正確的抗雌才能讓你的cycle產生最佳效果。
最後………………………………………….不要再把抗雌、PCT、保護等等什麼的搞混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