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昨天立百病毒的新聞影片,在這裡有兩點更正:
1.影片中提到「立百病毒具有抗生素抗藥性」,引用的來源英文原文是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
這裡我們的團隊犯了一個錯誤,AMR的中文通常直譯為「抗生素抗藥性」,但中文的抗生素指的通常是Antibiotics,多數情況下是針對細菌感染使用的抗生素。
而英文原文的antimicrobial ,WHO的用法範圍較廣,包含抗病毒藥物antiviral drugs、抗真菌劑antifungal agent等等,也包含在antimicrobial的範圍內。
對於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這個詞,WHO的中文正式譯名應該是「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由於我們在翻譯上的疏漏,給各位讀者「抗生素也對立百病毒有用嗎?」的錯誤觀念,在這邊要特別更正並致歉。
2.另一個會造成誤會的點是,藥品可及性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以及WHO提出警告的公衛風險中,會產生抗藥性的並不只立百病毒,還有多重抗藥性結核桿菌 (MDR-TB) 、抗藥性人類免疫不全病毒 (HIVDR) ,以及裂谷熱、茲卡病毒等缺少有效新藥的傳染病。
原文將「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AMR)」只跟立百病毒做連結的陳述方式,過度限縮了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警告,在此要加以澄清,不是只有立百病毒有抗藥性的問題喔!
感謝各位網友的批評指教!
WHO有關AMR的說明: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ntimicrobial-resistance
衛報的原始系列報導: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1/jan/26/pharmaceutical-giants-not-ready-for-next-pandemic-report-warns
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網站:
https://accesstomedicinefoundation.or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ntifungal antibiotics」的推薦目錄:
antifungal antibiotics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營利組織「#藥品取得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一月底提出一份報告,點名致死率高達75%的「#立百病毒」(Nipah virus),很可能會是下一場大流行病的導火線。立百病毒不但致死率高,還具有抗藥性,可說是無藥可醫,這個病毒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更正啓事:有關本集「立百病毒」新聞影片,有兩點更正:
1. 影片中提到「立百病毒具有抗生素抗藥性」,引用的英文來源是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
我們的團隊犯下一個錯誤,AMR 的中文直譯是「抗生素抗藥性」沒錯,但中文的「抗生素」指的通常是 Antibiotics,多數情況下是針對細菌感染使用的「抗生素」。
而英文原文的 Antimicrobial ,據 WHO 的說法包含範圍較廣,包含抗病毒藥物 Antiviral Drugs、抗真菌劑 Antifungal Agent 也包含在內。
由於我們翻譯的疏漏,給各位讀者「抗生素也對立百病毒有用嗎?」的錯誤觀念,要特別更正並致歉。
2. 另一個會造成誤會的言論,藥品可及性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以及 WTO 提出警告的公衛風險中,會產生抗藥性的並不只「立百病毒」,還有「多重抗藥性結核桿菌」(MDR-TB)、抗藥性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DR),以及裂谷熱、茲卡病毒等缺少有效新藥的傳染病。
原文將「抗生素抗藥性」(AMR)只跟「立百病毒」做連結的處置,過度限縮了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警告,在此要加以澄清,不是只有「立百病毒」有抗藥性的問題喔!
感謝各位網友的批評指教!
⦿ WHO 對於 AMR 的說明: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ntimicrobial-resistance
⦿ 《衛報》系列報導: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1/jan/26/pharmaceutical-giants-not-ready-for-next-pandemic-report-warns
⦿ 藥品可及性基金會 網站:
https://accesstomedicinefoundation.org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瞭解世界大小事!
👀 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antifungal antibiotics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買藥膏攻略】
〈複方消炎藥膏全攻略〉
說到常見的外用藥膏,除了俗稱「止痛藥膏」的消炎止痛藥膏外,用來紓緩痛症,還有一種俗稱「消炎藥膏」的複方藥膏,用來紓緩炎症。
問題是,這些消炎藥膏,大多採用複方的設計,所謂「複方」,顧名思義,是指藥膏裡面蘊含兩種或以上的藥用成分,不難想像,多一種成分,便多一種用途,自然便多一種功效,所以,一般而言,擁有較大的覆蓋性,能夠同時治療多種適應症。
離一離題,在行文用字上,說到這些外用藥膏,很多人大多會用「味」「料」這兩個量詞,形容裡面藥用成分的數目,即單味、雙味、三味,或者單料、雙料、三料,如此類推,實際上,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看來較格格不入的量詞,便是「叉」,即雙叉、三叉,很少聽的到,很難聽的懂,對吧?但是,不要問藥罐子為什麼,說真的,藥罐子真的不知道。
話說回來,關於這些複方消炎藥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甚至可以說是「雨後春筍」,多不勝數,但是,真的要說的話,裡面的成分,萬變不離其宗,來來去去,不是這個,便是那個。所以,市面上,牌子雖多,成分不繁。
那麼,實際上,這些消炎藥膏,裡面的葫蘆,到底賣什麼藥呢?
一般而言,裡面的成分,主要離不開以下四類:
一、類固醇(Steroid),例如Betamethasone、Clobetasol、Fluocinolone、Triamcinolone
類固醇,作用原理,在能夠穩定微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液的流出,達到消紅、消腫的效果;穩定炎性細胞(Inflammatory Cells)的細胞膜,減少釋放組織胺(Histamine),同時抑制白血球的偽足運動(Pseudopodial Movement),減少白血球的聚集,達到消炎的效果;干擾過敏物質的合成、儲存與釋放,達到抗敏的效果。
簡單說,類固醇可以抑制體內的免疫系統出現過敏、炎症反應,塗抹在患處的時候,能夠減少患處出現紅、腫、熱、痕的現象,從而能夠紓緩發紅、腫脹、發熱、痕癢這些炎症症狀。
在使用上,外用類固醇,根據藥性的強弱、劑量的大小,分門別類,各自有不同的適應症,但是,總的來說,一般而言,主要適用於治療一些跟皮膚相關的炎症,例如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脂溢性皮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異位性濕疹(Atopic Dermatitis)、斑塊狀牛皮癬(Psoriasis Enplaques)。
在副作用上,不難理解,塗抹類固醇的時候,可能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患處便會容易受到細菌、真菌的侵入,誘發感染,從而可能會增加患處出現二次感染的機會。所以,外用類固醇,一般不建議塗抹在傷口上,減少患處出現後續的細菌、真菌感染的機會。
誠然,話是這樣說,無錯。問題是,舉凡所有跟免疫系統失調相關的炎症,大多會出現過敏反應,過敏的其中一個主要症狀,便是痕癢。所以,有時候,如果患處真的過度痕癢而抓破皮膚、造成傷口的話,怎麼辦?
在調配上,其中一個方法,便是搭配其他藥用成分,取長補短,彌補這個缺口,目的在減少患處出現後續感染的風險。
這些藥,到底是什麼?
不難想像,針對細菌、真菌感染,答案當然是……
二、抗生素(Antibiotics),例如Bacitracin、Fusidic Acid、Gentamicin、Mupirocin、Neomycin、Polymyxin B
這類抗生素,根據不同的抗菌譜(Antibacterial Spectrum),各自有不同的用途,很難一概而論。但是,綜觀而言,大多是一些廣譜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主要針對一些較常依附在皮膚、黏膜表面的菌種,例如革蘭氏陽性菌(Gram Positive Bacteria),殺滅細菌,減少患處出現二次感染的機會,加速復原,促進患處的癒合。
這就是說,只要沒有細菌感染風險的話,例如沒有傷口、沒有膿皰,這時候,在一般的情況下,其實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否則只會得物無所用,還可能會增加出現抗藥性的風險,平白製造一個問題出來。
三、抗真菌藥(Antifungal Agent),例如Clioquinol、Clotrimazole、Miconazole、Nystatin、Tolnaftate
抗真菌藥,作用原理,或許,各有不同,但是,目標一致,就是殺滅真菌,減少患處出現潛在的後續真菌感染的機會。
四、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例如Diphenhydramine
抗組織胺,作用原理,主要在透過與H1-受體(H1-receptor)的作用,抗衡組織胺,達到止痕、止癢的效果。
在用藥上,止痕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因為相較其他症狀而言,例如紅、腫、熱,有時候,如果情況輕微的話,可能只會影響外觀,你不看,未必會察覺,你不說,未必會在意,所以,眼不見為淨,可能是一種消極的方法。但是,痕,你不會不知道。
同時,痕癢,基於本能反應,自然想抓癢,想抓癢,自然便可能會抓傷患處,弄破皮膚,形成傷口,從而大大增加患處出現二次感染的風險,情況便會惡化,不利患處癒合。
最後,補充一點:
用藥的大原則,就是「對症下藥」!簡單說,有怎麼樣的症狀,便塗抹怎麼樣的藥膏!有時候,多不代表好,好不一定多,中庸之道,自古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