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與遊戲的 love hate relationship | 盧斯達 on Patreon】
兒童青少年陸續收到通知,電子遊戲只在假日開放,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
全人類和電子遊戲都發展出一段 love hate relationship。「家長」一向討厭小朋友打機,但近年手提裝置可以玩的遊戲越來越多,很多中老年人在街上捉小精靈或者爆 candy crush。但問到很多平常家長,子女打機對他們就好像吸毒,一吸人就廢了,會馬上上癮繼而喪失所有生產力。你打機,肯定上不了大學,一生都毀了。
一些經典遊戲重製再推出,要賣情懷,總會提醒你在中學時和朋友去網吧打機的日子。回憶有美好的,也有黑暗的。我記得當時很多人都在網吧過活,對入迷的人們來說,不在乎每一餐吃杯麵,不在乎網吧充滿煙味。甚至當 03 年沙士來襲時,我會照去玩,只有那時才不怕死。當時香港有人在香港打到暴斃,無聊的傳媒還會找風水師評論為何隻遊戲咁邪?
後來買斷制遊戲慢慢被月費制、時費制甚至免費課金制基本取代,但為了一把武器而自殺的事情還是很多遊戲都有。人長大之中要考慮的事越來越多,自然不覺得那件虛擬武器是甚麼,但對一些十幾歲的人來說,那是第一次「耕耘」的成果,可能是他在朋友圈裡地位突然躍升的憑據。最地獄的是,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人生第一次努力地「工作」通常是為了打機。自己看攻略、跟朋友交換情報和物資、形成一個互助的圈子、分黨分派以及互相鬥爭,可以說很多少年的智能、博弈和社會能力,最初是弔詭地通過遊戲來培養發展。
電子遊戲是有癮頭的,但特別上癮嗎?其實所謂成年人世界都有很多東西沉迷,在別人眼中都是看不明白的狂熱。賭搏就很上癮,所以很多遊戲都設計得很像賭搏,抽卡轉蛋會配合特殊震動、聲效、光效,去構成大腦的快感回饋機制,而且那種遊戲一律以「頻繁通知,確保玩家經常登入」的思路去設計,外層套甚麼 IP 根本無關痛癮,機制就是這一種,廠商可以用心做遊戲,但也可以疊埋心水做賭場莊家,更加和味。
就像人類對「毒品」有剿撫兩派。剿滅派基本認定電子遊戲是一種禍害,能不碰就不碰,好像血管裡的脂肪。遊戲帶來快樂,帶來體驗,有學者認為是第九種藝術,優秀的遊戲也具備文學性。審美需求在生存需求和自我實現之間,但仍然是很難消滅的人性。據說美國政權在越戰前後發動的禁毒運動,最後演變成特別針對低下層和黑人用藥,而社會賢達有可卡因。這個背後的思想是把用藥者視為一種社會問題。因此政策而引發很多災難發生之後,他們自我反省去想補救方法時,通常會向北歐取經,主張鬆綁、治療、協助,而不是一味懲治,認為這可以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也可以節省很多資源。正如你或許可以用電擊和監禁來治療一個少年的嚴重網癮,但你的成本可能是毀了一個人的人生。
然而這只會是一個紛爭不斷的議程,因為這涉及「甚麼是毒品、甚麼是異常」的形而上問題。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就是認為玩遊戲是可以的,在三小時之內屬於「正常」。然而這極少量的供應,面對龐大需求,之後人們會如何扭盡六壬,又會發生甚麼劇烈的戒斷症狀,簡直不可想像。
雖然遊戲有這樣黑暗的一面,但所有戰略家都不敢輕看電子遊戲業。今日富可敵國的 Apple 曾經與遊戲業保持距離,到現在還要苦苦追趕——沒人會買蘋果電腦玩遊戲。
遊戲只是一連串技術之下的終端產品,在上游是一堆因為遊戲需求和資源湧入而受惠因而進步的技術產業,這些技術產業最終就成為某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大部份。遊戲機越做越小,終於到了今日的微型,當中有一部份是家用機市場都飽和之後,日本人去了開闢手提機市場。據說地球上有一億台 Gameboy,當你做完一億台之後,你的製造工藝又可以去做一些更難的事情,做更小的電子組件,繼續升級下去。然後在那裡亮相的寵物小精靈,現在成為全球最值錢 IP,晉身代表全日本的文化軟實力。然後台灣也有了她的科技神山,是一個政治上很重要的東西。
例如 NVIDIA 或者 AMD 的顯示卡究竟是誰人買的?應該主要是有強烈遊戲繪圖需求的人,而近年入場的還有很多礦老闆。還有一堆人是用來剪片,為甚麼有那麼多人要剪片?因為大家都要做 youtube。你用來剪甚麼,都是付了錢,理論上都有份推動技術進步。
一些看來很純娛樂的東西,上面都是一套最終會促進生產力和累積知識的東西。現在你可以說智能手機統治了世界,iPhone 的原型機其實有一些 walkman 的靈感,是日本將東西越做越小;為了生產某一款家用遊戲機,他們和東芝、IBM 合作設計和製造晶片,即當時很多國家傾舉國之力都無法通過的技術門檻,他們能通過,都是因為要生產一台「不事生產」的遊戲機。這應該是電子製造業的進步。
家長會投訴,那他們的孩子怎麼辦呢?所以他們不會在遊戲這一塊上癮,但明天也會在別的事情上癮。你的孩子,問我們怎麼辦?
同時也有8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拿大其實是繼烏拉圭之後,全世界第二個大麻全面合法化的國家,這回,我們終於請到一位在加拿大蒙特婁的娛樂用大麻公司,擔任品管的台灣人 Jerry 來跟我們越洋連線,好好聊一下加拿大的大麻產業現況,以及各種新鮮的事情。 合法化後的加拿大現在怎麼樣了呢? 1) 以水耕經驗進入大麻產業 2) 控管嚴格:長達...
apple 投訴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們與遊戲的 love hate relationship | 盧斯達 on Patreon】
兒童青少年陸續收到通知,電子遊戲只在假日開放,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
全人類和電子遊戲都發展出一段 love hate relationship。「家長」一向討厭小朋友打機,但近年手提裝置可以玩的遊戲越來越多,很多中老年人在街上捉小精靈或者爆 candy crush。但問到很多平常家長,子女打機對他們就好像吸毒,一吸人就廢了,會馬上上癮繼而喪失所有生產力。你打機,肯定上不了大學,一生都毀了。
一些經典遊戲重製再推出,要賣情懷,總會提醒你在中學時和朋友去網吧打機的日子。回憶有美好的,也有黑暗的。我記得當時很多人都在網吧過活,對入迷的人們來說,不在乎每一餐吃杯麵,不在乎網吧充滿煙味。甚至當 03 年沙士來襲時,我會照去玩,只有那時才不怕死。當時香港有人在香港打到暴斃,無聊的傳媒還會找風水師評論為何隻遊戲咁邪?
後來買斷制遊戲慢慢被月費制、時費制甚至免費課金制基本取代,但為了一把武器而自殺的事情還是很多遊戲都有。人長大之中要考慮的事越來越多,自然不覺得那件虛擬武器是甚麼,但對一些十幾歲的人來說,那是第一次「耕耘」的成果,可能是他在朋友圈裡地位突然躍升的憑據。最地獄的是,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人生第一次努力地「工作」通常是為了打機。自己看攻略、跟朋友交換情報和物資、形成一個互助的圈子、分黨分派以及互相鬥爭,可以說很多少年的智能、博弈和社會能力,最初是弔詭地通過遊戲來培養發展。
電子遊戲是有癮頭的,但特別上癮嗎?其實所謂成年人世界都有很多東西沉迷,在別人眼中都是看不明白的狂熱。賭搏就很上癮,所以很多遊戲都設計得很像賭搏,抽卡轉蛋會配合特殊震動、聲效、光效,去構成大腦的快感回饋機制,而且那種遊戲一律以「頻繁通知,確保玩家經常登入」的思路去設計,外層套甚麼 IP 根本無關痛癮,機制就是這一種,廠商可以用心做遊戲,但也可以疊埋心水做賭場莊家,更加和味。
就像人類對「毒品」有剿撫兩派。剿滅派基本認定電子遊戲是一種禍害,能不碰就不碰,好像血管裡的脂肪。遊戲帶來快樂,帶來體驗,有學者認為是第九種藝術,優秀的遊戲也具備文學性。審美需求在生存需求和自我實現之間,但仍然是很難消滅的人性。據說美國政權在越戰前後發動的禁毒運動,最後演變成特別針對低下層和黑人用藥,而社會賢達有可卡因。這個背後的思想是把用藥者視為一種社會問題。因此政策而引發很多災難發生之後,他們自我反省去想補救方法時,通常會向北歐取經,主張鬆綁、治療、協助,而不是一味懲治,認為這可以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也可以節省很多資源。正如你或許可以用電擊和監禁來治療一個少年的嚴重網癮,但你的成本可能是毀了一個人的人生。
然而這只會是一個紛爭不斷的議程,因為這涉及「甚麼是毒品、甚麼是異常」的形而上問題。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就是認為玩遊戲是可以的,在三小時之內屬於「正常」。然而這極少量的供應,面對龐大需求,之後人們會如何扭盡六壬,又會發生甚麼劇烈的戒斷症狀,簡直不可想像。
雖然遊戲有這樣黑暗的一面,但所有戰略家都不敢輕看電子遊戲業。今日富可敵國的 Apple 曾經與遊戲業保持距離,到現在還要苦苦追趕——沒人會買蘋果電腦玩遊戲。
遊戲只是一連串技術之下的終端產品,在上游是一堆因為遊戲需求和資源湧入而受惠因而進步的技術產業,這些技術產業最終就成為某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大部份。遊戲機越做越小,終於到了今日的微型,當中有一部份是家用機市場都飽和之後,日本人去了開闢手提機市場。據說地球上有一億台 Gameboy,當你做完一億台之後,你的製造工藝又可以去做一些更難的事情,做更小的電子組件,繼續升級下去。然後在那裡亮相的寵物小精靈,現在成為全球最值錢 IP,晉身代表全日本的文化軟實力。然後台灣也有了她的科技神山,是一個政治上很重要的東西。
例如 NVIDIA 或者 AMD 的顯示卡究竟是誰人買的?應該主要是有強烈遊戲繪圖需求的人,而近年入場的還有很多礦老闆。還有一堆人是用來剪片,為甚麼有那麼多人要剪片?因為大家都要做 youtube。你用來剪甚麼,都是付了錢,理論上都有份推動技術進步。
一些看來很純娛樂的東西,上面都是一套最終會促進生產力和累積知識的東西。現在你可以說智能手機統治了世界,iPhone 的原型機其實有一些 walkman 的靈感,是日本將東西越做越小;為了生產某一款家用遊戲機,他們和東芝、IBM 合作設計和製造晶片,即當時很多國家傾舉國之力都無法通過的技術門檻,他們能通過,都是因為要生產一台「不事生產」的遊戲機。這應該是電子製造業的進步。
家長會投訴,那他們的孩子怎麼辦呢?所以他們不會在遊戲這一塊上癮,但明天也會在別的事情上癮。你的孩子,問我們怎麼辦?
apple 投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港味自慢 ── 世界養生組織 】
_
先旨聲明,今次文章的標題擺明玩食字 ── 「自慢」是日文「じまん」,跟「慢」完全無關,意思是自己讚自己,賣花讚花香,值得驕傲,假如出街食飯見到日式料理餐廳,招牌寫有「味自慢」,就是老闆都於店內推出的菜式信心滿滿。那麼「港味自慢」又是怎箇一回事?其實解作「香港人細味獨自慢活」的意思,那是myTV SUPER全新原創節目《世界養生組織》的中心思想,是繼《超齡打工假期》(2014)、兩輯《Do姐去Shopping》(2015/2017)、《晚間看地球》(2019)和《Testing Menu》(2021)後,監製周子妮的最新作品,旨在帶出身處「無法出走」的疫情時空裏,香港人怎樣可以找到療癒的方法?
_
老實講,好多人都以為最出名的「Made in Hong Kong土產」是樓貴,人多,不不不!是單字一個「快」,此字並非單純形容對於所有事情從開始到結束的推進速度,還帶有「不能慢」的潛台詞。不是嗎?香港人彷彿就是一班永遠不能夠「慢」的族群,與其說「不能慢」,更準確是「冇資格慢」!因為你慢了,就趕不上社會步伐,行路要快、做嘢要快、食飯要快、睇劇要快,就連借錢都要「特快批核」,真係反晒白眼:唔該唔好咁黐綫啦!
_
所以《世界養生組織》的製作團隊想嘗試在講求「黐鬼綫速度」的電視業界裏,推出一個「慢到冇朋友」的節目,還要找陳自瑤和黃翠如主持,帶住觀眾在港九新界尋找養生之道,從內到外增強抵抗力。兩位主持首集去到大埔慈山寺體驗山林療癒、行禪、茶襌,感受生活中應有的「慢活」,透過五感活在當下,視、聽、觸、嗅、味,最直接自然的感受,卻是都巿人最常忽略的環節。
_
且慢,翠如加YoYo?慢活?養生?非常沒說服力吧?!黃翠如自從由有線電視轉投大台之後,最初主力與洪永城複製舊東家招數 ── 環遊世界拍攝旅遊節目,足跡遍佈全球,到後來主力拍劇,女一作品接二連三,「0628」(清晨6時至翌日凌晨4時)通告習以為常,手停口就停,怎可以慢?Yoyo又如何?自從《那些我愛過的人》(2020)後演技開始受人注意,加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黑面事件」成為網絡熱話,緊接在《好聲好戲》及《識貨》又獲冠軍,令入行20年的她再度人氣急升,另一方面她又積極經營個人YouTube頻道,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花無白日紅,怎能夠慢?興許如此,監製決定邀請同樣患有「不能慢重症」的雙姝上陣,透過節目,促使她們學習放慢腳步感受人生,嘗試引起觀眾共鳴。
_
其中一幕,由山林療癒陪伴員 #歐仲南 陪伴下,翠如跟Yoyo學習行路……「行禪」才對。
_
「平時如果喺街度咁行路,畀人鬧呀!」陳自瑤說。「行禪」就感受自己步伐,由提腿到向前踏步,一字記之若「慢」,對香港人而言,難度有十粒星。相信搭港鐵或行商場的朋友都一定試過,只要唔覺意進入扶手電梯左邊,莫講話企定定,只要你行慢些少,恭喜您獲得連串「嘖」聲,繼而就會抵受不住後方的壓力而飛快向前行。(利申:本人確實會嫌別人行路太慢,朋友則投訴我行路太快。)
_
周三(9月15日)凌晨,#蘋果公司(Apple Inc.)主席Tim Cook在新產品發布會上,對於應用程式「Apple Fitness+」著墨不少,將運動課程、時間表、身心狀況等資料變成數據,希望方便繁忙的都市人更有效率地做運動。作為其中一家全球重要巨企,Apple此舉說明「保健」和「養生」乃世界潮流,因為有利可圖,產品才推陳出新,但問心這些不是能夠從大自然唾手可得嗎?真的需要花錢擁有?
_
說穿了,那是另一種的「活受罪」。香港人有句俗語 ── 「慘過死」,說出口的通常都是四肢健全,沒病沒痛,甚至頗有經濟能力、生活富足的人,事關忙著搵錢工作、「辛苦得嚟為供樓」而每天要營營役役的「不能慢重症病人」,什麼視、聽、觸、嗅、味覺早已淪為「急促」的附屬品,享受生活?講笑咩!所以節目中提及的「活在當下」才是香港人最需要學習和掌握的事,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慢腳步。回歸自然,那種療效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會明白,幾年前我的情緒曾經出現問題,需要看心理輔導,而其中一個救活我的,就是大自然,無論去行山、露營,這位從來神隱的「山先生」總是不介意接收我散發出來的負能量,而且不收分毫,過程中你只能集中精神享受當下環境、應付眼前的難關,如果嫌這些都太過Hardcore,也可以像翠如和Yoyo那樣,簡單的熊抱大樹或者赤腳在草地上走,作為上一步的喘息,亦為迎接下一步作準備。
_
當然,養生是一回事,拍節目介紹養生又是另一回事,《世界養生組織》意念雖新,但執行上似乎充滿旅遊綜藝節目的影子,無法成功透過畫面帶出安靜的感覺(幾年前 #香港電台 的《 #好想藝術 》做得到),結果有些時候Yoyo太似背稿,顯得不自然,我會懷疑,到底拍攝時Yoyo有沒有用心感受?有些部份則太拖拉,塞車開Tab睇真係會瞓著。今時今日拍節目真的要求做足功課,瞓身投入,如果要讓觀眾看得舒服,有想「Join埋一份」的衝動,台前幕後先要理解養生的獨有節奏和氣息,「搣甩」拍緊節目的意識,才能夠吸引觀眾有動力追看下去。
_
*《世界養生組織》共13集,逢周二更新,第一集免費試睇:https://bit.ly/394aJTZ
_
(18092021)
_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世界養生組織 #黃翠如 #陳自瑤 myTV SUPER 黃翠如 Priscilla Wong 陳自瑤yoyo 做乜膠睇電視 慈山寺 Tsz Shan Monastery 黃翠如 Priscilla Wong
apple 投訴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加拿大其實是繼烏拉圭之後,全世界第二個大麻全面合法化的國家,這回,我們終於請到一位在加拿大蒙特婁的娛樂用大麻公司,擔任品管的台灣人 Jerry 來跟我們越洋連線,好好聊一下加拿大的大麻產業現況,以及各種新鮮的事情。
合法化後的加拿大現在怎麼樣了呢?
1) 以水耕經驗進入大麻產業
2) 控管嚴格:長達兩頁之多的禁用農藥清單
3) Clone 的正確用語「分生苗」
4) 可以去加拿大打工度假種大麻嗎?
5) 猜猜看:大麻是「便宜」的還是「貴」的好賣?
6) 消費者的各種投訴
7) 百分之90產品回收原因竟是...?
8) 大麻變質真的不要用(真的會生病啦
9) 加拿大的合法過程
10) 大麻合法化的重要性
11) 黑市仍舊猖獗?
12) 合法盛況:零下20度排隊買大麻
13) 台灣適合種大麻嗎?
14) 大麻抽葉子的謬論,有解了?還是可以去加拿大唸書啦!
➖
👉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這很重要!可以幫節目排名往上爬~~
👉《大麻煩不煩》訂閱集資中,真心喜愛我們的節目,ㄅ拖 💰💰💰:https://bit.ly/ep34_zec
➖
💡 本節目由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 官網|https://ghostisland.media/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
💡 製作團隊:
主持 - 李菁琪律師 (有麻煩 Better Call Zoe)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剪接混音 - 育辰
📩 聽眾信箱|節目合作:web@ghostisland.media
➖
節目聲明:大麻 🥦 雖有神奇療效,過度使用還是會讓你腦袋壞掉。
MB01BOGNG1AOXPD
apple 投訴 在 童話透中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們知道嗎?穿山甲也是台灣珍貴的動物之一喔,台北市立動物園更是第一個成功養育並且繁殖穿山甲的動物園喔!
猴子阿南、鴿子多多及彩色鴉遇到了全身烏嘛嘛的白熊,四個各有委屈的動物來到大神身邊向大神投訴。大神會為大家做出什麼公正的裁決呢?
夏天到了,除了防疫之外,大家也要小心注意防蚊,避免登革熱喔!
🏝歡迎支持島嶼建設,您的支持會用在節目的必要支出(租借錄音室等),謝謝您!
https://p.ecpay.com.tw/B48F0FB
--
📣 想聽我們或追蹤我們,請按這裡:
https://pm1200story.soci.vip/
💬 商業合作或各類提案討論,歡迎來信:
pm1200story@gmail.com
從各podcast平台可以背景播放我們的節目,開車陪睡玩玩具聽都方便,歡迎訂閱:
Apple: https://reurl.cc/n0pKeD
KKBOX: https://reurl.cc/Y6aAln
Spotify: https://reurl.cc/odMazq
Google: https://reurl.cc/Ld2E8y
#說故事 #講故事 #聽故事 #親子 #故事頻道 #經典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