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雄設計節| 獨角鯨魚之歌
後疫時代
超前導線上插畫串連行動
徵求後疫情時代正向創意
.........….........................................................
我們害怕的小心隔離防疫,阻絕病毒;然而有些事物依然能夠跨越距離。
小月亮與獨角鯨魚在雲端之上合唱著孤獨的歌曲,赫茲頻率透過背上的礦石收音機在空氣中傳遞著:
我們都只有自己,但也不會是孤單一人;不可見的想念也是真實的,碰面的日子會更加珍惜,我們都在這,陪著你。
雲端展覽資訊:
2021高雄設計節___後疫時代
插畫力場徵集活動 Make The Positive Field With You
線上雲端展場:https://2021kdf.pier2.tw/tw/solicitworks
主辦單位: 駁二藝術特區 The Pier-2 Art Center
#2021高雄設計節
#2021KDF
#插畫力場徵集活動
#小月亮YueNiang
#魔女的手紙信
#插畫
#透明水彩
#Watercolor
#illustration
#illustrationartists
#イラスト
#水彩画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而建築的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為日本建築師 ...
「art center 展覽」的推薦目錄: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小月亮 Yue N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 | Taipei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art center 展覽 在 傳承藝術中心x 2021 Art Future 展覽回顧影片 - YouTube 的評價
art center 展覽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尚紐約】🏙
最近的紐約很繽紛很熱鬧,不只是秋意已經悄悄染上樹梢🍂,而是兩大博物館:大會藝術博物館和布魯克林美術館都有精彩可期的時尚大展進行中。
前有剛落幕的紐約時裝周、名人與藝人走秀大典The Met Gala,當下則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The Costume Institute)年度特展:「在美國:時尚的詞彙」(In America: A Lexicon of Fashion),以及布魯克林美術館特展「克里斯汀・迪奧:夢想的設計師」(Christian Dior : Designer of Dreams)已登場。
紐約兩大博物館的時尚特展同時舉辦,多少有較勁意味,但更多是對大都會的聯手禮讚。畢竟就老百姓而言,在同一個城市便能欣賞到兩場時尚展覽,無論印象或是體驗都有加乘效果,視覺感受也是雙倍動人。
------------
細數服裝學院歷史,源自1937年出身德裔猶太富商家庭的Irene Lewisohn(1892-1944) 率先創辦「服裝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stume Art)而來。Irene因肺癌去世之後約兩年,服裝藝術博物館被併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正式成立。
在時尚界呼風喚雨多年的Anna Wintour於1995年開始擔任服裝學院聯合主席,規劃最受矚目的The Met Gala,為年度特展宣傳,也為服裝學院籌募資金。許多藝人或名人皆是想方設法獲得入場券,才能證明自己在時尚圈和社交圈的份量。2014年服裝學院更被命名為Anna Wintour Costume Center,看到這裡,大概就可以知道這位太太被稱為〝紐約地下市長〞並非浪得虛名。😎😎😎
不過服裝學院如今霸主地位,一方面雖然少不了Anna Wintour加持,另一方面布魯克林美術館也貢獻不少。💪
------------
2009年1月服裝學院接收一批來自布魯克林美術館,質與量皆精彩的服裝藏品,使得服裝學院從此坐擁世界上數量最豐富、品項最完整的時尚收藏,建構出西方服裝文化史完整脈絡。如今以Irene Lewisohn 命名的圖書館📚The Irene Lewisohn Costume Reference Library更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時尚圖書館之一。
服裝學院和附設圖書館可說是時尚從業人士與愛好者的聖地,非相關產業的老百姓雖然無法自由出入其中,至少還有年度特展得以期待。🤩
------------
儘管沒有The Met Gala和服裝學院那樣受到媒體矚目,布魯克林美術館本回特展「克里斯汀・迪奧:夢想的設計師」(Christian Dior : Designer of Dreams)似乎更吸引人。🥰
從品牌的巴黎檔案室借來200多件高訂系列時裝,照片、設計草圖、影片與博物館典藏作品,細細述說Monsieur Dior(1905-1957)以卓越才華所開創的經典與傳奇,以及歷任設計總監如Yves Saint Laurent、John Galliano、Raf Simons 和 Maria Grazia Chiuri等人精彩之作。
------------
迪奧先生1946年創立品牌,1947年首次發表高訂系列,便以〝New Look〞震驚四座,一舉成名。當時正值二戰結束後沒多久,戰時因物資緊縮,連帶使得服裝款式和布料使用都受到限制,好好打扮不過是奢侈夢想,頂多只能在帽子上聊勝於無玩花樣。壓抑許久沉寂多時,女孩們的時尚魂終於因迪奧先生的〝New Look〞一夕迸發。
🌷〝New Look〞有收腰設計強調女性曲線,大膽豪氣下重本所製成的圓裙映襯出纖細腰身和柔美氣息,如花朵盛開般綻放流瀉,也為亟需振奮的戰後女裝開創新面貌,更鼓勵人們重返往日美好生活。🌼
若說他老人家是戰後首位高級訂製服大師,一點都不為過。
#NewLook 模樣請見留言第一則或是影片開頭
那一年稍晚,迪奧先生也踏上紐約。就像許多1930年代之後來到大都會,見識摩天大樓林立奇景的歐洲人一樣,例如荷蘭風格派畫家蒙德里安,紐約的宏偉都市景觀都進而影響了他們的作品,無論是服裝設計或是畫作風格。
------------
傑出的時尚設計師不僅得具備扎實基本功、過人設計才華,深厚藝文涵養更是不可或缺,無論Christian Dior、Yves Saint Laurent、Hubert de Givenchy、Karl Lagerfeld皆是如此,膚淺無文多半只能譁眾取寵,淪為市場過客。即使新世代消費者再如何買單,嗯,就是那個街頭風。
時尚借鏡藝術元素延伸於設計從來不在少數,Dior也是如此。例如影片2分10開始提及,以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代表畫家Jackson Pollock作品為靈感所設計的晚禮服,就是出自Marc Bohan 手下1986年秋冬系列之作。
布魯克林美術館策展功力和品牌方推廣文化的用心向來令人敬佩,即使無法親臨現場,透過影片紀錄,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展覽現場的震撼呈現,還有一場厲害的時尚展覽布展過程。
------------
已經兩年無法飛到紐約拜訪服裝學院特展,本來還可以安慰自己反正這兩回主題不是那麼吸引人,沒看到好像也還好…巴特,一見到布魯克林這場迪奧特展影片,心頭就像被重擊,失落感如排山倒海,不得不吶喊,也一定要分享。
結合精緻工藝與文化脈動,多麼撼動又多麼美的一場視覺饗宴!🤩❤️🥰
有多美?看完影片你就知道惹。(繼續打滾+哀號~😩🥺😫
#月餅節看迪奧大展
#祝福大家吃再多蛋黃酥都不長肥肉
#品牌粉專還有更多好好看特展影片
#展期09/10/2021–02/20/2022
#BrooklynMuseum #ChristianDior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https://www.facebook.com/Dior/videos/215703203926828/
art center 展覽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展覽故事:【長大後,聽不聽廣東歌?】
「我通常聽歐美歌。」「唔會聽廣東話?」
我在見面前就知道了。他的個人檔案上只有幾句簡單的英文,還有連結了的音樂軟件播放清單。這家餐廳是他選的,正播着一首歐美流行樂,獨特鮮明的節奏為整個空間染上了它的色彩和味道,的確令我自在不少,尤其在他頻頻投來的眼神下。
「長大後很少。你多介紹就可以了。」「好,交給我吧。」
我們的口味很不一樣,但他的眼睛很漂亮、身材比例很好。他應該從未聽過 MLA,也許還停留在廣東歌只有抒情 K 歌的觀念--這樣的話反而比較好處理,總比聽過再否定的好,因為廣東歌從來不止如此。
於是我們避開口味差異,聊了很多價值觀相近的東西,最後約好了一起去一個關於廣東歌的畫展 ⋯⋯
+++
一個屬於廣東歌的藝術畫展《以歌寫畫》,由香港畫家黃曉楓和插畫師 Goodbye Victoria 共同策劃,展出 20 張以廣東歌歌詞作靈感及主題的塑膠彩及電腦繪畫。
二人的作畫風格很不同,但因使用同一工作室而分享各自喜歡的音樂,令 Goodbye Victoria 把廣東歌重新推薦給黃曉楓。於是一向以歌或詩作繪畫靈感及意境的黃曉楓發現廣東歌的不同面貌,也開始畫廣東歌,啟發二人策劃這次的畫展。
每幅作品的名稱暗示着背後那首歌是甚麼,各位不妨先「以畫聽歌」後,再掃旁邊的QR code揭曉答案吧。
Artist:黃曉楓 Wong Hiu Fung Apple & @goodbye_victoria
Text: 阿芷 @siscotsz
🎼以歌寫畫:廣東歌畫展 |Painting with Music: Art Exhibition for Cantopop
黃曉楓 X Goodbye Victoria 聯展
Exhibition Date展期|21/8 - 19/9/2021 (Closed on every Monday to Wednesday ⚠️星期一至三休息⚠️)
Opening Hours開放時間|13:00-19:00 (Artist on site 藝術家駐場)
Venue地點| @mist_gallery_hk (Mist Gallery (No.45, 1/f , Fu Lee Loy Shopping Center, Fortress Hill, Hong Kong 炮台山富利來商場一樓45號舖)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展覽故事 #Storyteller #黃曉楓 #applewonghiufung #goodbyevictoria #阿芷 #siscotsz #GreatArtStory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任何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art center 展覽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而建築的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為日本建築師 #渡邊節 在台唯一已知的作品,建築本身以及掛牌後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都背負著建構與延續歷史的使命。
本次「V-Touch展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與設立意義」邀請建築文史工作者 #凌宗魁,從建築古蹟的歷史切入,到修復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後續規劃,若台灣日後將會不斷面臨古蹟活化的考驗,參照攝影中心在古蹟轉換為文化場域的過程,有什麼細節可以參考?過去,台灣攝影史的建構多為由民間攝影藝術家各自點狀的努力,如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成立,是攝影文化發展的開端,攝影中心的定位為何?攝影中心目前最應該著手的事情有哪些,才能補足攝影在台灣長時間缺乏主要機構推動的歷史空白?關於攝影文化的影響則邀請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 #曹良賓,分享對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產業觀察,以及對於該中心的展望。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下載「TW Art Guide 臺灣藝術指南」app,鎖定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現在展什麼?
ios版:https://apple.co/3sea61k
Android 版: https://bit.ly/2Ruykrx
📌相關閱讀:
臺灣百年攝影史,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典藏精選https://bit.ly/3sGvg8p
攝影界引頸期盼的國家級機構,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公布開館日期:https://bit.ly/3ehG9Zf
國家攝影中心臺北館正式試營運,將跨出臺灣攝影產業健全第一步:
https://bit.ly/3gnU9n7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張玉音 Chang Yu-Yin、許雲喬 Hsu Yun-Chiao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白郡婷 Pai Chun-ting、蔡念栩 Tsai Nien-Hs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凌宗魁 Lin Tzung-Kuei、曹良賓 Tsao Liang-Pin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
🔹V-Touch 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人物」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藝術家工作室,欲觸摸以揭開的過程面紗,除了是創作的實驗與勞動,更含括生活、養成及職涯的多維向度,藉此更為立體地理解藝術家及其創作脈絡。

art center 展覽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國中開始就讀美術班,一路到高中、大學都是科班養成的崔廣宇,並不意圖放大、擴張藝術家的價值與地位,相反的,他認為,自己只是剛好有一些天賦,做的創作也都獲得了正面評價,不知不覺中,也就長成了藝術家。
他實誠地表示,藝術家們也不過就是普通人,仍然活在生活與日常中。
崔廣宇從繪畫、裝置藝術到行為藝術,多方嘗試、多元經營,而後以錄像藝術作品廣為人知,如《當代日常習作》、《隱形城市》、《十八銅人》、《城市按摩》、《系統生活捷徑》系列等。
而藝術始於生活,對崔廣宇來說,生活是發動藝術的根本,譬如《城市按摩:美麗的髒泡泡》即為他日復一日載著女兒上下課,跟著公車胡思亂想,最終以公車所排廢氣吹泡泡而得。抑或《當代生活習作:一起表演》,則是他端坐便利商店大片玻璃後,擺放計時器,拍攝自身在一分鐘內能夠吃食多少碗涼麵,藉此顯演人們對於城市生活的慣性樣貌,乃至於媒體如今已然無所不在的深切省思。
一直以來,崔廣宇嘗試以生物學的脈絡,回應人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適應關係,並透過行動來重新定義或者質疑人類所處的體制系統,以不斷重複的親身實驗來突顯某些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與現實環境背後的荒謬性。
《小檔案》
崔廣宇於1974年出生臺北,1997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並曾經受邀展覽於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西班牙蘇菲亞美術館、紐約雀兒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林茲OK藝術中心。
作品曾於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館中展出,另外在2006也參與利物浦雙年展、在德國哈雷/ 薩勒(Halle/Saal)舉辦的Werkleitz 雙年展、在德國卡斯魯爾(Karlsruhe)的ZKM藝術媒體中心所舉辦的「藝術溫躍層:亞洲新浪潮」(Thermocline of Art-New Asian Waves)、在比利時麥赫倫(Mechelen)的國際影像雙年展(Contour Biennial),2008年則參與在奧地利林茲(Linz)的OK當代藝術中心(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所舉辦的Cuvée雙年展。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崔廣宇 場地提供:Double Square Gallery 双方藝廊
#一影像專訪 #崔廣宇 #藝術 #生活

art center 展覽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我今天在雲科大的「黃明櫻師生油畫聯展」,跟大家分享各位教授、我的作品《格龍法王悅臨盛典》,還有我在西雅圖閉關的故事~
希望每位觀賞這幅畫作的朋友,都能感受蘊含其中的祥和喜悅氛圍,也能感受到格龍法王的加持力量,祝福各位朋友們,歡迎有空來參觀~
展覽日期:7/14~8/13
地點:雲科大—藝術中心 Art Center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
展覽連結:http://www.ac.yuntech.edu.tw/

art center 展覽 在 傳承藝術中心x 2021 Art Future 展覽回顧影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傳承藝術中心x 2021 Art Future ·2021 Art Future 台北君悅 ... 中心x 2021 Art Future 展覽 回顧影片| Chuan Cheng Art Center Exhibit Highlight. ... <看更多>
art center 展覽 在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 | Taip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亞洲藝術中心感謝各位相伴四十有一的流金歲月,歲末歡聚時刻,讓我們一同回顧今年帶來總共11場展覽,縱橫呈現亞洲藝術中心推廣藝術的核心理念。 亞洲藝術中心年初重磅呈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