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生勝利組”的社會壓力和焦慮
這本冷門的書,是我在追蹤的一個讀書會最近在讀的書。由於許多人都是屬於千禧世代的美國人,對於坦承這種焦慮的現象非常有共鳴。
美國主流社會認為你到達30歲時應該完成的事項,包括 -- 完成學業,財務獨立,擁有自己的房子,結婚,生子。其實跟台灣社會現在說的 “新五子登科” 大同小異。但根據30多歲作者自身的經驗以及身邊朋友的經驗,沒有完成這些事項的30多歲年輕人其實非常多。在六七零年代的時候,因著一些社會運動,當時有一種說法 “不要相信任何超過30歲的人” (don't trust anyone over 30),意指年過30就是所謂思想頑固的成人了。可是現在30多歲的人,許多都還沒有這種 “完全成人”的感覺,這真的都是年輕人的問題嗎?
作者發現,許多30多歲的年輕人不但沒有完成這些所謂“成人的指標”,而且目標遙遙無期時。當身邊的人似乎看起來都順利往前的時候,那種落後以及自我懷疑的焦慮,是非常真實的。書中用了近10位不同種族背景年輕人的故事,交織在他們面對這5項 “成人指標”時的經歷和焦慮。她自己也因著工作的不確定性,回到家中與父母同住的愧疚感,單身卻想要生小孩,以及想要追回前男友等等,深深的覺得 “我到底有什麼問題?” “是否我的人生是個失敗?”
從旁人的角度來看這些故事,或許會覺得某些決定不是太明智。可是整體說起來,以千禧年成長的時代,父母時代的確定性和自然經濟成長紅利已經消失,才畢業就背負沉重的學貸,不久後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物價上漲的速度遠超過薪資上漲的速度等等,那套“成人指標”的公式,突然之間比想像中更遙不可及。當整個社會有巨大結構化的改變時,迫使年輕人們必須在焦慮當中重新找到自己的重心,或是有一些取捨,甚至是學會不要用社會的標準當成唯一的指標。
最後作者自己的故事是神展開的。讀著這樣的書,一方面因為看故事所以很輕鬆,但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那種社會焦慮的沉重。
這個幾乎全球普遍都有的趨勢,是否會使我們反思,在平均壽命不斷攀升,甚至某些國家會要到90歲以上,對於人生所謂的配速和先後順序真的必須照著以前的公式嗎?或者更應該問,人生真的有公式可循嗎? 在這幾個故事當中每一個結局裡面,似乎看到在現實與自身心理的期望中找到一個新的平衡時,反而有一種釋放的感覺,然後才會發現30幾歲真的是還蠻年輕的。即使到40歲50歲甚至60以後,如果能夠保持心胸開放,願意不斷的再造自己,或許年齡真的只是一個數字吧!
全文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but-youre-still-so-young-可是你還年輕啊/
#KayleenSchaefer #ButYoureStillSoYoung #millennials #adulting #千禧世代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