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繼2月份吊銷官方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在英廣播執照後,8月26日再次對CGTN罰款20萬英鎊(27.46萬美元;177.88萬元人民幣),中國外交部稱反對英方的「錯誤決定」。
Ofcom表示,罰款與兩起投訴有關,分別涉及CGTN及其前身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對原香港銅鑼灣書店瑞典籍股東桂敏海(桂民海)與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僱員鄭文傑的報導。Ofcom裁定CGTN未能遵守英國廣播法規,發表對兩人不正當、不公平的報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7日被瑞典記者問及此事時說,「我們反對英國通訊管理局有關決定」,「桂敏海的犯罪行為構成為境外非法提供情報罪,證據確實充分」,「英方有關機構應該撤銷錯誤決定,為中國媒體在英國開展正常新聞報導工作提供支持和便利」。
Ofcom於2月4日吊銷CGTN執照,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於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一)宣佈不允許BBC電視世界新聞台(BBC World News TV)繼續在中國境內落地,直屬香港特區政府的香港電台同日宣佈依據國家廣電總局決定,不再轉播BBC國際台(BBC World Service Radio)與BBC中文粵語節目《時事一周》。
cgtn radio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繼2月份吊銷官方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在英廣播執照後,8月26日再次對CGTN罰款20萬英鎊(27.46萬美元;177.88萬元人民幣),中國外交部稱反對英方的「錯誤決定」。
Ofcom表示,罰款與兩起投訴有關,分別涉及CGTN及其前身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對原香港銅鑼灣書店瑞典籍股東桂敏海(桂民海)與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僱員鄭文傑的報導。Ofcom裁定CGTN未能遵守英國廣播法規,發表對兩人不正當、不公平的報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7日被瑞典記者問及此事時說,「我們反對英國通訊管理局有關決定」,「桂敏海的犯罪行為構成為境外非法提供情報罪,證據確實充分」,「英方有關機構應該撤銷錯誤決定,為中國媒體在英國開展正常新聞報導工作提供支持和便利」。
Ofcom於2月4日吊銷CGTN執照,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於2月12日(農曆正月初一)宣佈不允許BBC電視世界新聞台(BBC World News TV)繼續在中國境內落地,直屬香港特區政府的香港電台同日宣佈依據國家廣電總局決定,不再轉播BBC國際台(BBC World Service Radio)與BBC中文粵語節目《時事一周》。
cgtn radio 在 唐家婕 - Jane T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採訪了一度被中國政府「禁止出境」,澳中外交僵持5天後,終於回到雪梨的澳大利亞記者Bill Birtles。(他說叫他比爾)
—
上週四午夜,比爾及另一名澳大利亞記者Mike Smith ,分別在北京及上海家中被大批國保找上門,告知因「涉入國安調查」,不得出境。次日,兩人在澳大利亞政府的建議下分別留在澳駐北京大使館及上海領事館。
澳中兩國外交官進行多日談判,確保兩位記者能在受訊問後能安全離開中國。
—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發表聲明譴責北京的「駭人聽聞的恐嚇手段,是試圖威脅並限制駐華外籍記者的工作,更讓外籍記者擔憂自己淪為中國 #人質外交 的犧牲品。」
一位澳籍、為中國官媒CGTN工作的主播 #成蕾,今年八月中旬被以「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被拘捕。另一位已經被中共拘捕超過十九個月的澳籍華裔作家 #楊恆均,今年9月3日才首次被批准與律師見面。
誰也沒想到記者戰到這一步,是駐華記者要擔心被消失、被滯留、被可能人質外交。
—
Bill 全程用中文受訪。一些被中國國安審問的細節,恐怖又充滿黑色幽默,邊聊邊苦笑:
▪️回顧國安審問細節 如何意識這是政治「大表演」
//記者:你提到最後在三里屯酒店被國安審問時,很快意識到這不像是調查,更像是對澳籍記者的騷擾(harassment),你為什麼這麼認為?
比爾:(審問時),有三個警察、一個翻譯,一共有四個人,然後有攝相機,都拍了。開始的時候他們問我比較正式的問題,但大概15分鐘過後,我已經開始更多跟他們聊天。我還表示我的想法,我說你們(國安)為什麼選擇我?我跟成蕾不熟悉,我覺得這可能是個大表演,這跟真正的調查沒有什麼關係。
記者:具體審問了你哪些事?
比爾:比如你在中國多久?有沒有做過跟中國有關的新聞?(笑)我說所有新聞都是跟中國有關的,我就是個駐華記者,這是我的工作啊。( 國安說)喔好吧好吧,然後問我,你做過什麼重要新聞啊?(我問)什麼算重要?兩會呢?疫情防控?然後他們又問我,香港國安法你報過嗎?我說當然報過啊。然後他們問,你報道香港的時候,從什麼渠道獲得信息?意思就是你跟誰聊天採訪,我說我們在香港採訪很多人,包含政府官員。
接著問我跟成蕾有關的問題,我認識成蕾,但不是特別熟,另一個記者幾乎不認識她,這些國保警察卻只針對我們兩個澳大利亞記者。問我認識她多久?第一次認識她誰介紹的?最後一次聊天談什麼呢?我說談網球,真的是談網球啊(笑)。
他們說除了網球以外有其他的嗎?我說沒有,然後他們就好像放棄了。這給我一個很深的印象,他們不是真的要找有用的訊息。
▪️從新華社外專到被迫撤離 比爾:希望能回中國
記者:比爾,最初是什麼把你帶到中國?又讓你留在中國的?
比爾:大概是2007年,澳大利亞總理 #陸克文 會講中文,我當時剛畢業,看到他說中文,我想我應該也試一下。2008年奧運會期間我去北京三個月學中文,回澳大利亞以後我繼續認真學習,我很感興趣,希望到中國做記者。2010年我去留學,還在新華社做過一年,他們有一個新的英文的電視台。後來回到澳大利亞,到2015年,ABC派我去中國做記者。
記者:在 #新華社 的工作經驗,怎麼影響你對中國媒體的瞭解呢?
比爾:(新華社)電視台部門有很多人,但是很多可能是因為"關係"在新華社得到工作。我去(新華社)之前,以為我會在辦公室裡面談論、辯論國際關係,但很多同事不太感興趣。所以我對官方媒體沒有很深的印象。
我記得他們希望我們這些"外專"做主播,有國際化的感覺。但我不想,在新華社出鏡的話,比如(為中國政府)批評外國政府,對記者的職業發展不是很好。
記者:最後,你有什麼話想對在中國的朋友們說呢?
比爾:我離開的原因是跟大環境和國際關係有關的,我沒有什麼控制權,是很可惜的。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去,做記者的工作,現在看來可能性比較低。
▫️專訪問答全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jt-09092020135842.html
▫️報導: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eiti/jt-09082020111040.html
▫️英文版:https://www.rfa.org/english/news/china/australia-reporter-0909202011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