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CPR】
門診的時候,尤其是有心臟病狗狗的主人們常常會問,如果狗狗又突然昏倒了,我有什麼可以幫他的? 我該怎麼辦呢?
這篇,我們來介紹一下狗貓的心肺復甦術吧(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狗貓發生狀況昏倒後,如果沒有意識,胸腔沒有呼吸的起伏,也沒有心跳的時候,就要趕快實施CPR了。
犬貓CPR遵循的原則和人類是一樣的,就是必須盡快重建ABC。
A. airway:
保持呼氣道的暢通。把脖子伸直,如果口腔有東西或分泌物,盡快把他們取出並且清乾淨。
B. breathing:
幫助呼吸。在氣管插管後,用麻醉機器或ambu bag提供正壓呼吸,給予氧氣,每間隔5-6秒左右幫助呼吸一次。如果呼吸道不能立即保持通暢,氣管插管沒辦法緊急插進去的時候,就須要實行氣管切開術了。
C. circulation:
循環的重建,也就是胸外心臟按摩。通常每分鐘約按壓100-120下,下壓幅度約為胸腔深度的1/3~1/2。因為必須壓足深度,才能達到效果,所以有時候可能難免會造成肋骨的斷裂和肺臟的受傷。
小型犬貓和深胸犬,心臟大概在手肘後方的胸腔位置,小型犬貓可以用手指或一個手掌來按壓,較大型的深胸犬則要打直雙手來下壓。
一般中大型狗按壓的位置,在側躺時的胸廓最高處。
鬥牛犬的胸型比較特別,呈現桶狀,所以會仰躺著按壓,位置在胸骨正中間處。
狗貓呼吸心跳停止後,循環的重建是最急迫需要的,所以CPR流程最先介入的應該是C,接著才開始A和B的進行。在所有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胸外心臟按摩被中斷的時間,這樣成功率會相對高一點。
如果發現狗貓在家中休克時,也可以趕快遵循CAB原則,緊急做CPR處置,只是家裡無法幫助動物插管,所以要用手把動物的嘴巴捂住,再用我們的嘴巴含著動物鼻子的方法,來做人工呼吸,把空氣吹入呼吸道中。通常心臟按摩30下後,含鼻吹2下,在送醫途中要不停的重覆這個過程,直到狗貓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為止。
到達醫院後,如果仍然沒有呼吸心跳,醫生們會開始幫動物上靜脈留滯針,給予強心藥和急救針,並插上氣管插管,接手持續地做CPR,試著搶救生命。但是,目前統計上,狗貓CPR急救後,後續可以存活到出院的比例很低,如果很幸運的呼吸心跳有機會回復後,接下來也要看看生命跡象是否可以維持得住,意識有沒有辦法回復,之後也要觀察有沒有因為循環停止、身體缺氧後,造成的腦神經和其他器官的受損,如果這些情況一旦發生了,身體將會處於一個更加糟糕的狀態。
CPR開始介入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及早的開始,才有可能有較好的結果。所以病危住院的動物們,醫生會請家長思考清楚,先簽好是否急救同意書,把握急救的時間,寵物家長們也可以學習一下CPR的流程和方法,避免錯過急救的黃金時段。
#CPR #心肺復甦術 #休克 #急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pr 人工呼吸 比例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及時CPR 的重要」
比醫生快一步,離死神遠一步!
再次強調及早執行一般民眾施救者的 CPR 重要性。
林口長庚醫院 研究顯示:
152 位 OHCA 病童中,有15名病童在心臟停止跳動後,有即時接受心肺復甦術(CPR),經急救後恢復自發心跳率為60%,其餘137例沒有接受CPR者,經急救僅有32%恢復自發心跳,顯示即時進行CPR可增加救活率高達1倍。
2020 AHA CPR重點提到:
2015年,美國約有 350000 名成人曾經歷非創傷類到院前心臟停止 (OHCA) 並由緊急醫療服務 (EMS) 人員到場急救。 儘管此數量近來有所增加,但在 EMS 抵達前由一般民眾施 行 CPR 的個案所佔比例仍不到 40%,而使用自動體外心臟 電擊去顫器 (AED) 的個案所佔比例則不到 12%。經過一段時 間的大幅改進後,自 2012 年起,OHCA 的存活率達到穩定水準。
美國每年有 20000 多個嬰兒及兒童發生心臟停止的情況。雖然小兒 IHCA 治療後的存活率有所提升並且神經功能預後良好的機率比較高,但小兒 (尤其是嬰兒) OHCA 治療後的存活率仍然不佳。
莫忘初衷,常保急救的熱誠
2020 AHA 兒童CPR有更新,部分重點如下⋯⋯
首先:
若嬰兒和兒童有脈搏但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每2-3秒進行1次人工呼吸 (20-30 次/分鐘) 。
另外就是高品質CPR:
「快快壓」1分鐘至少壓100下(100-120),
「用力壓」按壓深度約1/3胸廓高,
「要回彈」按壓後確保胸口回彈再繼續按壓,
「不可中斷」CPR期間不可中斷超過10秒,
若無使用高級呼吸道,則維持15:2按壓通氣比率,
每2分鐘更換一次按壓者,疲倦時可提早更換。
最後就是:
小兒復甦術的最新資料顯示,對於所有情況下的小兒復甦術,建議的輔助通氣速率加快至每 2-3 秒通氣 1 次 (每分鐘通氣 20-30 次)。
對於需要插管的任何年齡層病人,建議使用有氣囊的氣管內管, 以減少漏氣情況發生以及管的更換頻率。
為小兒病人進行氣管插管時,不建議例行地採行環狀軟骨壓迫法。
盡早給予腎上腺素 (epinephrine),最好在不可電擊心律(無收縮心臟停止與無脈性心電氣活動) 引起的心臟停止後 5 分鐘內給予腎上腺素 (epinephrine)。
最新的研究顯示,對體內動脈導管的小兒病人施行CPR時,若嬰兒的舒張壓不低於 25 mm Hg、 兒童的舒張壓不低於 30 mm Hg,則存活率以及神經功能預後良好的機率更高。
比醫生快一步,離死神遠一步!
cpr 人工呼吸 比例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論發生在院內或院外的心室纖維顫動的心跳停止,存活率維持於5~50%之間,傳統的ABC急救術存活率< 3-6%,並沒明顯有改進。
旁觀者願意施予 CPR只有< 20-30%,意願很低,傳統的ABC方式需要改變。 不願意口對口呼吸:傳統的ABC方式中,需要口對口呼吸,大部份施救者不願意如此做,因此放棄整個急救步驟。
吹氣時中斷壓胸動作:為了吹氣,中斷了壓胸動作,心臟停止收縮,使得CPR效果大打折扣。
徒手CPR (Hands-only CPR, or CAB CPR)易學,易執行。而且文獻研究報告指出,徒手CPR增加存活率,減少了急救後神經系統異常的比例,而且民眾施以徒手CPR的意願遠高於傳統的ABC方式。
CPR時,如先給予吹氣時,增加胸腔內壓,減少了靜脈回流,導致心臟及腦之血流灌疏減少,造成缺氧。 驟然發生心跳停止時,左心室、肺靜脈仍然是充滿含氧血液。如果直接壓胸,便可保持血液循環,仍可將這些含氧血輸送到各器官,減少器官功能受到的缺氧傷害。 儘早壓胸會產生喘息作用(gasping),效果等同於人工呼吸。
經訓練有能力之非醫療人員,仍然要求「打開呼吸道與通氣」 高效能的CPR是急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http://clinical.blog/2019/06/22/%e7%82%ba%e4%bb%80%e9%ba%bc%e6%94%b9%e7%94%a8cab%e7%9a%84cpr%e6%96%b9%e5%bc%8f%ef%bc%9f/